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45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合并脑积水患者治疗方案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血肿穿刺(颅骨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脑室外引流、V—P分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等方法治愈37例,占82.22%,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无论是血肿穿刺、脑室外引流还是V-P分流,都应尽早清除脑室内外积血,恢复脑脊液的循环通畅,改善脑的微循环,这是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室间孔的临床应用解剖,为手术提供基础。方法对15例成年国人尸脑进行室间孔的解剖研究。对32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室间孔进行神经内镜观察。结果室间孔是由穹窿、丘脑前极和脉络丛合围形成的一孔状结构,形态多为椭圆形,其平面与正中矢状面并非平行,而是有一夹角。神经内镜下发现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其周围的隔静脉、丘纹静脉、丘脑甚至第三脑室底等重要结构;同时发现在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中室间孔变化较大,部分明显扩大,部分明显缩小甚至闭锁。结论室间孔解剖较为简单,但存在形态大小的变异,特别是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时,其变化更为明显;清楚其解剖及毗邻关系是室间孔区域显微外科手术及内镜手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早期腰大池引流结合侧脑室体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方法随机将48例脑室出血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8采用单侧或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同时或脑室外引流术后3 d内行腰大池引流。对照组20例单纯延长脑室外引流时间或停止脑室外引流后再行腰大池引流。结果治疗组积血完全清除、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脑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GOS评定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结合侧脑室体外引流可缩短脑室出血积血时间,降低患者的脑积水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并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方法报告9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8例采用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1组),58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2组)。结果两组死亡分别为10例(26.3%)、5例(8.6%);颅内感染分别为3例(7.9%)、1例(1.7%);脑积水分别为9例(23.7%)、2例(3.4%)。在死亡率、颅内感染率、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0.01,<0.01)。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早期注射尿激酶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并阻塞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015-03—2017-10间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疗的52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果存活50例,2例死亡。1例死于继发性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5~11 d,平均5.82 d。50例获6个月随访,出现1例脑积水,1例急性应激性溃疡出血。末次随访依据GOS预后评分标准判定疗效。良好13例,轻残24例,重残11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对脑室出血患者实施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成功率高,血肿清除时间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穿刺置管全脑室冲洗术治疗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穿刺置管全脑室冲洗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积血铸型的价值.方法 1999年3月~2002年4月我们在积血侧侧脑室额角置硅胶管,第3、4腰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硬膜外麻醉管,脑室端生理盐水冲洗引流治疗17例脑室出血. 结果 17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3~12 h神志清醒,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术后第1天复查CT,发病6 h以内手术者,脑室积血全部消失;发病6 h以上手术者,侧脑室血肿减少,第三、四脑室血肿明显变小或消失. 结论穿刺置管全脑室冲洗引流术简便,创伤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于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内镜组32例,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组(简称侧脑室引流组)32例。观察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侧脑室引流组,为(122.03±24.53)min vs.(89.69±13.84)min,住院天数短于侧脑室引流组,为(12.81±3.68)d vs.(19.00±5.40)d,P=0.000。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为78.31%±8.00%,高于侧脑室引流组的51.50%±11.63%,P=0.000。神经内镜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较侧脑室引流组低,为12.5%(4/32)vs.34.4%(11/32),P=0.039。术后随访6个月,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电话回访,发现神经内镜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高于侧脑室引流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低于侧脑室引流组(P=0.000)。结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临床效果更好,清除颅内血肿更全面,术后脑积水发生率低,能较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脑室的神经内镜应用解剖学特点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 16例尸颅标本、2 0例脑积水患者手术中用神经内镜观察侧脑室、三脑室的解剖结构。其中在尸颅标本采用经侧脑室额角、枕角和三脑室后部入路观察脑室 ;在脑积水患者中均采用经额角入路。结果 经额角入路观察侧脑室体部、枕角 ,三脑室底部、后部 ;经枕角观察到从颞角到额角的脉络丛。在侧脑室内观察的重要“路标”是室间孔处的Y形结构。结论 经额角入路观察范围最大 ,是脑室内神经内镜手术的最常用入路 ,经此入路可以同时完成多种手术。经枕角观察到的脉络丛最多 ,是脉络膜电凝术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重型脑室出血(Grarb≥5)患者行额角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17例术后应用尿激酶注入,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措施。结果25例脑室内积血基本消失,15例脑室内出血明显减少,2例再出血。完全恢复日常生活9例(21.4%),部分恢复日常生活11例(26.2%),生活需要照顾或护理8例(19.1%)。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有利于减少继发性脑损害,降低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脑室镜治疗33例梗阻性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室镜在梗阻性脑积水中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脑室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3例,术前均行头部CT、MRI、同位素99mTc-DTPA脑池显像检查,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结果 32例造瘘成功,1例瘘口下出血放弃治疗死亡.13例手术后发热,1例手术后6个月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后痊愈),3例术后6个月手术侧硬脑膜下积液(因无特殊不适予以随访观察).随访2~42个月,平均16.7月,32例手术后临床症状均缓解.32例造瘘手术前腰穿测压平均26(16~39) cm H2O,手术后7天为22(11~28) cm H2O,术后7天颅内压显著下降(t=2.903,0.005<P<0.01).术后7天复查CT、MRI,25例侧脑室体部横径较术前缩小,平均缩小2.3(0.7~4.6)mm,7例侧脑室大小无变化;32例侧脑室旁水肿均消失.1例术前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者手术后7天复查MRI见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向上移位4 mm. 结论 脑室镜手术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外伤性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其中开颅清除颅内血肿的同时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13例;单纯行侧脑室穿刺引流9例;开颅清除颅内血肿5例;保守治疗4例。结果 31例患者生存20例,死亡11例,行脑室外引流的患者多获救。结论 在积极处理原发性和其它继发性脑损伤的同时,应行脑室外引流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小脑与脑干、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等结构毗邻,后颅窝狭小,代偿空间小,在出现不可逆转的恶化前多无明显先兆:小脑出血可致脑干受压、梗阻性脑积水、枕骨大孔疝,病情需急诊手术。本院自2003年5月至2009年9月共手术治疗小脑血肿(包括高血压性、外伤性、自发性)共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室外引流结合Ommaya囊及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较传统手术方式的优点。方法 100例脑室出血病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及传统组。改良组选择在出血相对较多的一侧常规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而在出血相对较少的一侧额角置入Ommaya囊后行囊腔穿刺外引流。脑室外引流5~7天后,逐步改为仅Ommaya囊及腰大池持续引流。传统组则行双侧侧脑室普通外引流结合每天腰穿放血性脑脊液治疗。最后比较2组患者迟发性脑积水、颅内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等。结果 2组迟发性脑积水、颅内感染发生率及预后(AD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改良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该项改良技术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能大大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预后,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经前额-纵裂至第三脑室入路的显微解剖结构,为临床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5具成人尸头,在显微镜下经前额-纵裂至第三脑室进行解剖,熟悉相关解剖结构。结果:冠矢点位置较为恒定,可作为手术入路的切口定位标志。胼胝体参与侧脑室各个壁的构成;透明隔在中线上分开侧脑室的额角和体部;穹窿是侧脑室壁上围绕在丘脑周围的结构;脉络膜裂是三脑室手术的入路部位。脑室内静脉是手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大脑深部静脉是手术入路的最大障碍。结论:经前额-纵裂至第三脑室入路经生理间隙进入,对周围结构损伤小,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较佳人路。  相似文献   

15.
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通常是保守治疗或行脑室外引流手术,预测产生脑积水概率较高的需要行脑室外引流术,也可加用腰大池外引流,而出血量多的病人则需要多次外引流手术,一般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但在出血引流后往往会并发脑积水。严重者需要急诊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而慢性脑积水者往往又在症状严重后始能发现.即使再做脑室-腹腔引流手术也为时已晚,致残率较高,预后较差。本院于2002年4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对38例脑室外引流患者在引流完成前行脑积水危险因素判断,有脑积水高危因素的病人在拔除脑室外引流管的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33例未进行预测组,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去铁敏对于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积水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采用二次枕大池注血模型制作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于术后第1、14、28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大鼠后采用HE染色观察侧脑室大小,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侧脑室周围脑组织TGF-β、TNF-α、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侧脑室面积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去铁敏治疗组在14天和28天能够显著改善脑积水。SAH后侧脑室周围脑组织TGF-β在第1天和第28天呈双相增高,TNF-α第1天即增高且持续至第28天,IL-1β没有显著变化。去铁敏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在第1天显著降低TNF-α的表达,在第28天显著降低TGF-β的表达。结论去铁敏治疗能降低大鼠SAH后脑积水的发生率,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改善蛛网膜纤维化过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196例脑积水患者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经验及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方法对196例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患者大多获得良好疗效,共发生各种并发症12例。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方法,提高手术技术及术后护理水平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补片修补因其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势,已经取代了传统疝修补术,成为腹壁疝修补的主流,但在临床实践中,对补片修补是否放置引流,仍存在争议,对此,我们回顾分析近2年来在我院所作的腹股沟斜疝、腹白线疝、切口疝、脐疝患者的资料,一组术中放置引流,另一组未放置引流,进行观察对比,以期明确引流在腹壁疝修补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室出血血肿量多侧脑室引流与对侧脑室引流之间的差异,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侧脑室放置脑室外引流管,等脑内血肿稳定后开始经脑室引流管注射尿激酶,注射后夹闭引流管,1小时后开放。每日复查头颅CT,待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血肿在CT表现为完全清除后停止注射尿激酶。若引流液中无血性成分增加,予以夹闭引流管,24小时后若患者无明显不适,则拔除脑室外引流管。若患者需要长时间引流脑脊液或出现感染表现者,拔除脑室外引流管后,行腰大池引流。30天后评价患者病情,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表示。结果共29名病例,同侧组18例,对侧组1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和脑室血肿Graeb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同侧组脑内血肿和脑室血肿分别为11.72±4.40ml和36.67±14.82ml,对侧组分别为11.45±4.98ml和30.36±14.28ml,两组无明显差别;同侧组第三、第四脑室血肿清除时间(3.25±1.15天)要明显比对侧组少(4.10±0.77天,P=0.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在导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30天mRS评分的比较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脑室外引流管位于血肿同侧脑室时第三、第四脑室血肿清除的速度要快于引流管位于对侧;引流管放置位置对患者预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报道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枕下正中切口、小脑延髓裂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第四脑室肿瘤18例。结果 手术治疗18例,其中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5例。术后无l例出现小脑性缄默综合征。出现脑积水3例,2例经行侧脑室.腹腔分流后好转,l例因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死亡。结论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不需切开小脑蚓部,可避免损伤正常小脑组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有助切除第四脑室肿瘤,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