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发性佝偻病(Delayed Rickets DR)是一种慢性维生素D(Vitamin D VitD)缺乏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上的儿童,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诊治DR患者280例,其中DR致骨骼畸形患者8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活动期佝偻病包括初期、激期病例共73例。其中男38例,女35例,年龄0—3岁。 1.2诊断标准按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小儿佝楼病防治方案的全国统一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小儿佝偻病是因体内缺乏维生素D,使钙、磷吸收发生障碍,导致以骨骼生长发育不良、易惊、多汗等为主要体征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多发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胎儿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近五年来本院检查的3841例孕妇进行超声波检查,并确诊的65例小儿畸形进行分析。结果:65例畸形患者中,受检患者,胎儿畸形中发生畸形比例由大到小的依次为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肾缺如、肠外翻、胸腹水、头颈淋巴水肿、唇裂、软骨发育不良等。结论:B超检查可以较早、较准确地发现胎儿发育异常,为临床是否终止妊娠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膝内、外翻畸形为儿童常见畸形之一,引起这种畸形的病因有营养性疾病(如佝倭病)、儿麻后遗症、感染、创伤性骨骺损伤以及先天性疾病等。笔者自1985年2月~1990年3月以非手术法治疗佝偻病性膝内、外翻畸形37例(74个关节),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4岁,平均7岁2个月;膝内翻17例,膝外翻20例;轻度畸形6例,中度畸形21例,重度畸形10例。 2 诊断与分型标准有母乳缺少或乳汁稀薄而人工喂养牛、羊奶及其乳制品史,户外活动少,有夜惊、烦躁、多汗、枕秃、前额宽大、方颅、囟门迟闭、胸骨前凸、肋串珠及肋软骨沟等佝偻病症状。X线检查可见干骺端增宽,中间凹陷,边缘不  相似文献   

6.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小儿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 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典型表现为长期的骨骼病变。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 ,但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因其发病缓慢 ,易被忽视 ,故误诊、漏诊率很高。笔者采用 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小儿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 [1 ] ,以及骨碱性磷酸酶检测法 (BAL P)对 2 75例婴幼儿进行了佝偻病筛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6月儿保门诊婴幼儿共 2 75例 ,其中男 14 8例 ,女 12 7例 ;年龄 3个月~ 3岁。诊断 :由儿保医师按照 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小儿佝偻病主要是一种以骨骼发育障碍为主的疾病。它起初的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孩子的精神状态上,如烦躁不安、容易激惹、睡眠不安、夜间惊叫和多汗等。但随着后期进一步发展,常常会出现“鸡胸”、“龟背”、“X”型腿或“O”型腿这样的骨骼发育不良症状,对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很不利。特别是女孩子长大后,腿型发育不良很是影响美观。所以对小儿时期的佝偻病,家长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8.
儿童佝偻病是机体缺乏维生素A、D、钙、磷等而出现骨骼的畸形或解剖形态的改变,影响儿童正常活动为表现的疾病之一。我们根据维吾尔医理论,外部给予水昌蒲、莪术、肉豆蔻等药粉碎混合鸡子黄油敷息处。内服给予阿米拉努西达日片、达瓦依米西克片、强心口服液、平纳口服液、马迪提力啊压题丸、玫瑰花酱等,对25例病人(男14例,女11例;年龄2~17岁;X腿3例。O型腿9例,头颅与腹部肿大8例,胫腓骨萎缩5例)进行3~8个月的治疗,同时在饮食方面多食含胡罗卜素的食品,避免冷冻饮食。  相似文献   

9.
小儿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 ,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并容易发生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 1 982年至今共收治肠套叠患者 5 62例 ,其中 1~ 1 3岁小儿肠套叠 1 5 0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5 0例患儿中男 76例 ,女 74例 ;1~ 3岁 73例 ,3~ 7岁 5 2例 ,8~ 1 3岁 2 5例。1 2 临床表现 :1 5 0例患儿中以呕吐、腹痛、果酱样便典型急性肠套叠就诊的 1 1 9例 ,表现慢性腹痛、食后腹胀、偶有呕吐等不全性肠梗阻症状误诊胃肠炎、肠蛔虫症 1 1例 ,表现呕吐或血便的慢性阵发性腹痛 1…  相似文献   

10.
杨超  孟洁  周梦  余元清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7):101-101
目的:分析在孕期不同时期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超声诊断的胎儿畸形43例进行分析。结果:43例胎儿畸形中产前诊断与产后结果完全符合39例,漏诊4例。结论:绝大多数胎儿畸形具有典型的声像特征。因此,产莆常规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肺血管畸形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于2008年2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为暗红色,每日咯2~3次,每次咯血量约10毫升.于外院拍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淡片影.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2周,咯血量明显减少,2008年3月1日复查胸部CT:双肺阴影较前增多;为系统诊治入我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本地区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感染科收治的638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638例患者中,男419例,女219例,5岁以下者占85%,主要表现依次为皮疹、发热等。638例病例中,547例(占85.73%)无并发症,1周治愈出院;并发心肌炎9例、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25例、腹泻57例,未见脑炎、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均经积极抗病毒、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但病程较长,约15~30天,平均病程18.5天。结论: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4~7份,以EV71和CA16病毒感染为主。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危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肠套叠为儿科急腹症之一,1岁以内婴儿发病率最高.现将我院儿科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5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小儿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特征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于我院的72例小儿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患者症状做出诊断,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患儿中毒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食人中毒,中毒种类主要有药物中毒、农药或灭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以及食物中毒等。结论:小儿急性中毒由于发病突然且病情危重,所以预防和抢救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小儿胃炎的现状及致病因素。方法:通过胃镜检测了360例小儿胃炎。结果:浅表性胃炎262例、症状胃炎40例、糜烂性胃炎3例、胃窦炎5例、胆汁返流性胃炎9例、药物性胃炎9例。合并十二指肠球炎22例、十二指肠球溃疡8例、并食道炎2例。结论:小儿胃炎症状表现多样,Hp感染、药物影响、胆汁返流及不合理喂养对小儿胃炎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重点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几种不同因素,及时纠正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根据我院儿科6例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观察输液反应并总结原因。结果:小儿输液反应的发生率较高、症状较重。结论:临床输液反应主要有液体的质量、环境污染、操作不当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确诊的30例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双膝和臀部。结论:尽早发现并及时隔离治疗惠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可见于小儿时期任何年龄,新生儿时期亦可发病,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高,以学龄前儿童多见.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在幼儿时期不常见,青年期发病者较多,近年来由于内窥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小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新生儿和年长儿多见.胃溃疡常发生于小婴儿,多为应激性溃疡,常有明显原发病.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长儿,一般为10岁左右.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约多3~5倍.男孩较女孩为多,一般统计约为2:1.由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临床上常易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本院自2000~2010年住院患者经X线钡餐检查,内窥镜检查确诊的4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