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对肱骨髁上骨骨折的效果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法:  相似文献   

2.
肱骨髁上骨折几种常用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关节损伤,占全身骨折16.7%,占肘部骨折的60%-70%。治疗不当容易导致肘部畸形或关节僵硬,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2001年4月以来,共收治117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别采取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闭合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240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平均分为手法整复外固定组、牵引加手法整复外固定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组共4组.结果 4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角差值、前倾角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法整复外固定组与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医源性损伤小,后遗症少.如肿胀严重或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牵引治疗,待肿胀消退后,再改用夹板外固定,或行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对骨折端有软组织嵌顿,无法闭合复位者,特别是严重移位的不稳定型骨折或肱动脉损伤者,则应在适当时机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中医治疗组用中医手术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手术治疗组用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医治疗组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中医治疗组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孙锋 《中医临床研究》2013,(22):106-108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闭合穿针与骨折治疗仪相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最近2年治疗的112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法整复闭合穿针方法,观察组患儿加用骨折治疗仪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骨折愈合速度和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闭合穿针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后经皮闭合穿针治疗儿童闭合性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按完全随机表法分为手法整复后经皮穿针组(治疗组)和小夹板固定组(对照组),分别接受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闭合穿针组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小夹板组(P0.01)。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在临床疗效上优于传统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  相似文献   

7.
闭合穿针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疗效观察吉林省松原市人民医院(131100)魏志孝,高德清,江沛洲,魏欣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因骨折靠近关节,固定较为困难。我们自1991年7月至1994年11月采用X线下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固定的方法治疗86例,取...  相似文献   

8.
肘身后位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加压固定治疗肱骨内上髁移位骨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邱红明张俊忠肱骨内上髁移位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为首先治疗方法。临床上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不能使骨折块维持良好的解剖对位,骨折往往在变位下骨性或纤维性连接,可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实验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运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运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实验组5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克氏针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中医正骨手法联合克氏针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对骨折血运干扰小,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闭合穿刺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法复位方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等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优良率为93.8%,而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则为68.8%。结论:采用闭合穿刺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能够取得比单纯手法复位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踝上方的骨折。肱骨髁上部处于骨密度质与骨松质交界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松质骨片,骨质相对薄弱[1]。同时,该处是肱骨由圆柱解剖形态转变为三棱状的部位,其应力相对脆弱,故容易发生骨折。2009年以来,笔者用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踝上骨折8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踝上方的骨折。肱骨髁上部处于骨密度质与骨松质交界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松质骨片,骨质相对薄弱[1]。同时,该处是肱骨由圆柱解剖形态转变为三棱状的部位,其应力相对脆弱,故容易发生骨折。2009年以来,笔者用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踝上骨折8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不稳定性肱骨骨踝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术后骨折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胡南 《中国中医急症》2014,(9):1752-1754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固定组34例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外固定组37例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术,通过摄患侧标准肘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参照Flynn对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评定标准分析疗效.结果 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内固定组34例结果优30例(88.24%),良3例(8.82%),可1例(2.94%);外固定组37例结果优20例(54.05%),良13例(35.14%),可1例(2.70%),差3例(8.11%).两组骨折均在6周内愈合.内固定组关节功能无限制,无明显肘内外翻畸形;外固定组有3例出现前倾角丢失20°以上,愈合后出现屈曲受限和过伸畸形;有1例出现尺偏,术后3个月逐渐出现肘内翻畸形.术后无尺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无感染.结论 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治疗Gantland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皮穿针内固定的方法以及加强术后的综合康复锻炼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本组对2010年至2014年,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76例,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以及加强术后的综合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对结果进行评分研究。结果:476例随访结果,优362例,良1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儿童疾患,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因其损伤小,效果好,是治疗小儿髁上骨折的首先方法。同时全程重视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思想,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全程的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的功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法整复后联合小夹板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12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行手法整复后对照组采取石膏外固定,而观察组则采用小夹板固定,外敷中药粉,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疼痛感评分为(2.13±1.43),而对照组患儿疼痛感评分为(4.10±1.33),观察组肿胀消除度为72%,对照组肿胀消除度为5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小夹板固定比石膏外固定取得的效果更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治疗组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闭合复位加闭合穿针固定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较好地减轻骨折症状,治愈率治疗组为90.20%,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采用手法整复加闭合穿针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实施"拔伸牵引旋转推挤"手法整复并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分为A、B两组,A组38例,行手法复位加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法;B组22例,行手法复位加闭合穿针固定治疗法。结果随访时间0.5~6年,平均3年。按照Flynnz肘关节评分标准,优秀占50例,提携角减少角度5°,活动度减少角度5°;良好占7例。患儿提携角A组优良率为76.32%,B组为95.4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屈伸功能疗效中A组优良率为71.05%,B组优良率达95.4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手法整复加闭合穿针疗法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完全可靠的方法,在临床观察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9.
罗燕青 《西部中医药》2006,19(11):27-28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整复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宁桡勿尺"和前臂旋后位固定等方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96例.结果:均经30 d至4 a随访,优良率达94.8%.结论:此法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孙鲁  王明喜 《中医正骨》2006,18(12):49-49
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的肘部损伤,占肘部损伤的50%-60%。临床上处理方法很多,如手法整复外固定、持续牵引、闭合穿针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各种疗法都有其特殊的适应症,若处理不当、复位欠佳或骨折固定不牢再移位均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如最多见的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为3.6%-76.9%,平均30%,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Voklmann缺血性挛缩、骨化性肌炎等都是常见的并发症。作者自1996年-2003年采用C型臂电视X线机透视手法整复闭合交叉穿针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7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