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路明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5,1(1):40-42
目的探讨风湿骨伤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风湿骨伤胶囊和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补体C3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上述4项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P〈0.01)。对照组4项实验室指标中只有ESR、RF、CRP有改善,补体G则无大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风湿骨伤胶囊治疗RA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性,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致残率有远期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
风湿宁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风湿宁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2 0例 ,并与痹冲剂治疗 35例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愈 10例 ,显效 5 3例 ,有效 46例 ,无效 11例 ,总有效率为 90 .8% ;对照组治愈 2例 ,显效 5例 ,有效 2 0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 77.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痛宁胶囊(JTN)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为祛风通络活血法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90只雄性Wistar大鼠,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2次在大鼠背部、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制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连续刺激14 d复制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大鼠模型。设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0.02 g·kg~(-1))和脊痛宁低、中、高剂量组(0.2,0.4,0.8 g·kg~(-1)),ig给药,连续28 d。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关节肿胀和多发关节炎指数的影响,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变化情况,并对病理损伤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增长较慢,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后肢关节严重肿胀,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踝关节可见严重滑膜炎症、软骨侵蚀及骨破坏。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各治疗组可改善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体重,降低关节肿胀率、关节炎指数(P0.05,P0.01),明显降低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P0.05)。病理结果显示,脊痛宁和雷公藤组较模型组踝关节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软骨及骨破坏减弱,病理评分降低(P0.05,P0.01)。结论:脊痛宁胶囊可明显减轻风寒湿痹大鼠关节炎症和病理损伤,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提示脊痛宁胶囊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痹症宁、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痹症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短(P<0.05),但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无差异;2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ESR、R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痹症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症状改善明显,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痹宁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脾虚湿胜风邪阻络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在本方案拟定的临床用药剂量及疗程的基础上,确定临床用药剂量.方法:8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服用痹宁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22例服用风湿圣药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周期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单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是84.84%,对照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是68.18%.且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痹宁胶囊在口服剂量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风湿3号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40例,服用风湿3号胶囊+甲氨蝶呤片;对照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片,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总体疗效、关节症状、功能状态评分、DAS28评分及ACR20评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补体、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控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关节疼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关节压痛积分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DAS28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状况问卷(HAQ)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DAS28评分、疼痛VAS评分及HAQ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达到ACR20标准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ESR、CRP、TNF-α及IL-1下降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湿3号胶囊对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主要症状与体征及中医证候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降低患者ESR、CRP等活动指标及炎性因子TNF-α、IL-1水平,还可以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叶照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2):19-20
目的探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药。方法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用风湿酒,每次25ml,每日2次,囗服,2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服用1~3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3%。结论:风湿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有临床应用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痹证宁方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风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痹证宁方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ESR、RF、CRP、IL-6、MMP-3)、中医证候及关节功能的变化,比较其疗效。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ESR、CRP、RF、IL-6、MMP-3及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证宁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RA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CRP、ESR、IL-6、MMP-3,并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及关节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风湿宁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9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风湿宁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70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所有病例有受累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风湿祛痛胶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我院门诊共接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共68例,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半随机1∶1分为2组。I组(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II组(研究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额外加用风湿祛痛胶囊,疗程8周。比较2个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结果:I组总有效率64.7%,II组为79.4%,2个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在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II组在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改善方面疗效好于I组(P0.05)。结论:风湿祛痛胶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疗效好、安全、简便的优点,尤其风湿祛痛胶囊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观察追风透骨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封丘县人民医
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追风透骨胶囊,比较两组的疗效,双手平均握力、C 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0 % 高于对照组的 7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双手平均握力、C 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双手平均握力、C 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双手平均握力较对照组
明显提高,C 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
率为 16.00 % 低于对照组的 3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追风透骨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痹痛定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用痹痛定胶囊治疗,对照组用正清风痛宁片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分别统计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1.43%,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试验组治疗后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2个疗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90.0%(P>0.05),但试验组显效率(65.71%)显著优于对照组(36.67%)(P<0.01)。结论痹痛定胶囊疗效确切,口服安全,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现代医家运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系列方剂进行归纳性的回顾,探讨其治疗的核心药物,以期提高中医药方药理论与医疗实践的水平。方法:选取近20年的核心医学期刊和相关的中医药书籍,从中收集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方340首。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和方药学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统计分析所使用的药物。结果:统计结果中前25味药的累积使用频次超过了2073次,累积频率已达到了50%,为核心药物。在这25味药中,补虚药5味,使用频率达13.60%;祛风湿药5味,使用频率迭10.68%;解袁药5味,使用频率达8.45%;活血化瘀药4味,使用频率达6.89%;平肝熄风药3味,使用频率达6.31%;清热药2味,使用频率达2.77%;利水渗湿药1味,使用频率达1.63%。结论:补虚药、祛风湿药、解袁药以及活血化瘀药在现代医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系列方剂中占主导地位,可为进一步探讨和发展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疗效。[方法]71例患者,口服痹祺胶囊,4例/次,3次/d,4~8周为1个疗程。[结果]71例患者,临床缓解8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67.61%。活动期的3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42.86%,稳定期的36例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痹祺胶囊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中药。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兰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0):97-98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根本在于人体正气不足,阴阳不调,而致风、寒、湿邪闭阻络脉,治疗上以局部痛处为着眼点,并以之为治疗重点。以总督全身阳经经气的督脉和主人体一身之表的膀胱经为主,用以固本培元,调和阴阳,局部活血化瘀止痛为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1例,其中每组符合湿热痹阻证者36例,符合气虚血瘀证者35例;治疗组采用痹祺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普成片(主要成分为尼美舒利)治疗,用药8周。结果治疗组71例,总有效率66.2%(47例),仅有1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其中湿热痹阻证36例,总有效率为41.7%;气虚血瘀证35例,总有效率达91.4%,气虚血瘀证疗效好于湿热痹阻证(P〈0.05)。对照组71例,总有效率60.6%(43例);其中湿热痹阻证36例,总有效率为63.9%;气虚血瘀证35例,总有效率达57.1%;两证型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痹祺胶囊是治疗RA安全有效的药物,尤其对气虚血瘀证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