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调气和中法的理论内涵、临证运用进行概述,进而指出调气和中为治疗脾胃病之法则。方法解析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以中医典籍论著为参考,以临证验案为依据,对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进行探讨。结果李桂贤教授提出脾胃病之病机终不离气机失调、气血失和的观点,以"调气和中"为法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结论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值得推广介绍。  相似文献   

2.
从"脾升胃降"论治皮肤病是陈彤云教授学术思想之一.陈彤云认为脾胃失健是皮肤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更是"湿邪"致病的核心病因病机.通过总结陈彤云教授对"脾升胃降"理论的认识和运用,分析其应用升清降浊、斡旋气机来调畅脾胃升降之枢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湿邪黏滞重浊,最易困遏脾阳,阻滞气机,是脾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脾胃病证虽多,然脾胃升降失常,水湿运化不利,是病机中共同之处,给湿邪以出路治疗脾胃病日益受到医家的关注。导师姜树民教授治疗湿邪所致的脾胃病主要以三焦辨证为纲,遵循东垣学说思想,分消走泄,祛邪除湿,并治病不忘求本,兼顾护脾胃,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根本。  相似文献   

4.
唐江山主任医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特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霖 《福建中医药》2005,36(3):29-29
唐江山主任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注重脾胃学说,善治胃肠疾病,认为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的根本病机,提出调畅气机是治疗脾胃病的总则。临证采用升脾气、降胃气,补脾阳、滋胃阴,疏肝气、宣肺气治疗方法,抓住调畅气机这一轴心,解决复杂问题,疗效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5.
胃痞为临床常见之脾胃病症,谢晶日教授指出胃痞的基本病机是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宜,故治疗以疏肝健脾,调畅气机为基本法则。谢师临证治疗胃痞的经验主要可概括为:疏肝健脾,详辨虚实;注重升降,调畅气机;利胆和胃,以散结气;湿邪为患,善用风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治疗脾胃病贵在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为阴土,其气宜升;胃为阳土,其气宜降。两者对全身气机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而临床常见的脾胃病,多是由于脾胃升降出入之气机逆乱而发生。因此,调气在治疗脾胃病中的应用尤为重要。笔者在临证时,注意调节脾胃气机运动这平衡,用降、通、补、升之法,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1 脾胃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  相似文献   

7.
唐江山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霖 《新中医》2004,36(12):9-10
唐江山主任医师认为脾胃病升降失常是基本病机,调畅气机是治疗脾胃病关键,故治疗脾胃病从调畅气机着手。临证运用升脾气、降胃气,使气机通畅;补脾阳以升脾气,滋胃阴以降胃气;疏肝气、宣肺气,以调畅脾胃气机等治法。结合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白术附子汤治疗湿痹的病机特点为表里同病,内有脾虚湿盛,外有风湿侵袭,内外合邪而致病。其功效为健运中焦,温补脾阳,并行表里,利水除湿。从病位来看,病在脾胃,则以健运脾胃,条畅气机为旨;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以解表为要,表去里自和;兼转属阳明经,表里两经同病,需求其本,助太阴阳气来复逐湿邪,恢复机体水液代谢正常运转。然湿邪性质黏滞,非阳不化,故仲景在治疗时以中焦脾胃入手,助正气以逐邪外出,同时附子辛散走表,配合白术散在表之风湿,体现"治湿邪当以温药"之要旨。  相似文献   

9.
唐为勇教授认为,小儿泄泻病机关键在于脾虚湿盛,脾胃功能及湿邪与气机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小儿泄泻尤为推崇气机圆运动理论,重视肝肺之左升右降,及其与脾胃气机升降的密切关系,通过提壶揭盖、理气开郁等肝肺同调法调整脾胃气机升降,使气机得舒、升降相序而泄止。  相似文献   

10.
周英信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3069-3070
脾胃与肝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脾胃病治疗上常常肝脾胃同治,首先重在调达肝木,调和脾胃.强调调畅气机,注重肝木条达;调治寒热,寒热温凉不可偏性;调和气血,攻伐滋补不可太过;调肝运脾,化痰除湿之根本.  相似文献   

11.
唐为勇教授认为, 小儿泄泻病机关键在于脾虚湿盛, 脾胃功能及湿邪与气机关系密切, 临床治疗小儿泄泻尤为推崇气机圆运动理论, 重视肝肺之左升右降, 及其与脾胃气机升降的密切关系, 通过提壶揭盖、理气开郁等肝肺同调法调整脾胃气机升降, 使气机得舒、升降相序而泄止。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烧心在临床治疗中存在治疗药物单一、缺乏特效药物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单兆伟教授从医50载,对于功能性烧心有着独到的理解,认为此病的辨治重点在于郁,病机关键为肝气不舒,气机郁滞,脾胃之气升降失常,治疗时应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基本原则,注重理脾和胃,调整脾胃气机,同时辨证合用清宣郁热、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等治法,临床每获殊功。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腹胀属中医学"胀满""痞满"范畴,主要由肝失疏泄,气运不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浊气内生,亢逆不降所致,脏虚为本,邪实为标。故立调气降浊之法以治之,针对病机,补脾胃之虚,祛所生实邪,调理气机,降泄浊气。而调气者分气病之异,滞者行之,虚者补之,逆者降之,陷者升之,降浊者亦由证型之别,分芳香化浊、淡渗利浊、通腑泄浊、升清降浊各法。二者相辅相成,随证共施,以求肝气条达,脾胃气机和畅,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如此则胀满自除,邪去正复,当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气机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之气机易于通畅,百病乃除。孟静岩教授潜心医学二十余载,勤研岐黄,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注重气机变化,擅用经方,并强调用药要顺应脾胃升降的特点,调畅气机法贯穿治疗疾病的始终。在临床上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疗效昭彰。  相似文献   

15.
壮医"三道两路"理论核心认为,"谷道"调节枢纽在脾胃,"气道"调节枢纽在肺,"水道"调节枢纽在肾。"三道"调和则人体气机平和,身体康泰。"三道"阻塞或调节失度,则影响"三气"同步,致脾胃、肺肾气机失衡,进而致胃气上逆,而发为胃食管反流病。故基于壮医"三道两路"的理论指导,应用壮医筋经疗法从局部疏经通络以调畅整体气机,通调"气道""水道""谷道",以致肺肾、脾胃气机调和,恢复机体的内外平衡和天、地、人三气同步,以降上逆之胃气,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以"脾胃为气机之枢"为纲,阐述其发生病理变化时与大肠癌术后放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治疗之关系。脾胃气机的紊乱会导致五脏气机的紊乱,与大肠癌的发病及大肠癌术后放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病关系密切。从调衡脾胃之气机论治,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从调畅气机和湿热病的关系、治上焦湿热,重在宣畅肺气、治中焦湿热,重在恢复脾胃升降之气机、治下焦湿热,重在宣化膀胱之气4个方面对调畅气机在湿热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吾师王行宽教授是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其业医精勤,迄今四十余载。师精研经典,上溯歧黄之道,旁综诸家之说,学验俱丰,疗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兹将其治疗胃病之经验简介如下,以飨同道。王老治疗内科慢性疾病主张多脏调燮,综合治理。胃病的治疗亦不例外,他认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的根本病机,提出其治之要。贵在治“气”,调畅气机是治疗脾胃病的总则。临证采用升脾气、降胃气,疏肝气、利胆气、宣肺气等治疗方法,抓住调畅气机这一轴心,解决复杂问题,故疗效颇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五经配伍调气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针刺选穴规律。方法:查阅古代相关文献,结合中医理论,分析探讨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调气法"的应用。结果:"五经配伍调气法"来源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按照五行生克助制规律,选穴配伍立足于本经本脏(腑),以五经腧穴为核心,突出基本病机及主病经脏(腑)的调治,有针五经、和五行、调治五脏气机之效;文献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病机关键是脏腑气机失调,故可用"五经配伍调气法"以治本病,实证者,疏肝理气以抑木调气,虚证者,健脾补气以培土调气。结论:"五经配伍调气法"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此法亦可尝试用于其他因气机失调所致的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20.
傅氏有"夫带下俱是湿证"之言,说明带下病的形成,总以湿邪为主。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运行失司,势必导致湿邪产生。脾胃居中焦以灌四旁,为化生血气之源,调畅气机之纽。脾胃功能失常,易牵及他脏而生湿致病。故治疗尤重视调补脾胃以运化水湿,为带下病的治疗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