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璟玲 《中国针灸》2003,23(9):559-560
(上接 6讲 )(3 )耳穴贴压疗法取穴 :主穴为肾、肝、脾、内分泌。配穴 :有身材矮小家族史者配肾上腺 ;纳差偏食配胃、交感 ;心烦寐少配神门、心 ;肢体躯干关节疼痛不适配相应部位(颈椎、胸椎、腰骶椎、臀、坐骨神经、膝)。操作 :耳郭用 75 %酒精消毒或用温水擦干净 ,用耳穴定位仪在选用的穴区内逐一选准敏感点 ,并做出标记 ,再逐一将生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敏感点。每次取单侧耳穴 ,3~ 4天贴换 1次 ,两耳交替 ,1 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 5~ 1 0天。治疗期间 ,嘱患者每天按压耳穴 3~ 4次 ,每次每穴按压 1分钟左右。2 3 治疗要点(1 )针灸的…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1985~1989年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58例,效果较好,现小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7例,女性41例;年龄16~20岁12例,21~30岁15例,31~40岁18例,41岁以上者13例;病程最长者21年,最短者2月。治疗方法 1.取穴:①三焦、胆、神门、皮质下、镇静;②太阳,交感、枕小神经、肾、脑干。每次选贴一组,两组交替。2.操作方法:将胶布剪成1×0.8cm 的小方块,再将王不留行籽一粒,贴在胶布中心备用,耳廓常规消毒后用电子耳穴探测仪或探针棒找准穴位(最佳敏感点),将贴药的胶布紧贴在耳穴上。并适量按压以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电针加耳穴贴压与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其间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每日每穴双侧交替按压5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电针加耳穴贴压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4.
耳穴贴压治疗皮肤瘙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张建华 《中国针灸》2002,22(12):40-48
取穴 :1组取神门、肺、肝、内分泌 ;2组取心、胆、风溪、肾上腺、皮质下。以上两组穴位轮流贴压 ,每组取穴时 ,先常规消毒 ,一般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每次取双侧对称耳穴贴压 ,夏天贴压 1天 ,休 1天换 1次 ;春秋天贴压 3天 ,休 1天换 1次 ,冬天贴压 5天 ,休 1天换 1次。贴压后嘱患者用双手按压王不留行籽贴压的双侧耳穴 ,每次每穴按压 5 0下 ,一按一松算 1下 ,按压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刺激 ,按至双耳痛 ,发红发热为宜。每日按压 3~ 5次。夏天贴压 2 0次为一疗程 ,春秋天贴压 7次为一疗程 ,冬天贴压 5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休息 3天 ,行下1个疗程。…  相似文献   

5.
耳穴贴压治疗颈椎病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耳穴贴压治疗颈椎病 5 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 8例中男性 2 8例 ,女性 30例 ;年龄 1 4~ 65岁 ;病程 3个月~ 5年。其中神经根型 32例 ,椎动脉型 1 5例 ,交感型 9例 ,脊髓型 2例。治疗方法主穴 :颈椎、颈、肾、肝 ;配穴 :神经根型加神门、肾上腺、肩 ;椎动脉型加心、枕 ;交感型加交感 ;脊髓型加脾及肢体相应部位。治疗时取所有的主穴及相应配穴 ,用探棒在所选区找出敏感点 ,常规消毒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敏感点上 ,嘱患者每日按压 5~ 6次 ,每次按压 1 5~ 2 0次 ,一次贴压单侧耳穴 ,3~ 4日换贴对…  相似文献   

6.
我科使用耳压、中药、针灸综合治疗胆系结石症4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一、耳压疗法先探查耳穴区敏感点作为定位取穴,再找出耳穴区内常用穴组,即耳穴上胰胆、肝、胃口、三焦五个主穴;同时找到备用穴组,即准确测出耳前上方和耳后迷根附近各自三个有效点。对耳穴区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在每穴上留置一粒王不留行籽,并以小块胶布作外固定。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小觉  叶柏 《吉林中医药》2011,31(6):523-524
慢性胆囊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内服和电针、药膏外敷、耳穴贴压的方法治疗。中药治疗如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半夏电针取穴为:膈俞、胆俞、日月、不容、胆囊穴,胆囊区皮肤,将痛消散药膏外敷,耳穴贴压法,主穴取胰、胆、肝、神门、十二指肠、皮质下、内分泌。腹胀加脾、三焦;恶心嗳气加胃;发热加耳尖;向右肩部放射加肩穴;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敏感点上。  相似文献   

8.
五年来,笔者采用耳穴贴压加面部按摩治疗肥胖与美容获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56例均属单纯性肥胖症,其中获得性肥胖36例,体质性肥胖20例;年龄14-68岁;女性54例,男性2例。休重标准: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治疗方法第一疗程取三焦、肺、内分泌、饥点;第二疗程:脑点、神门、三焦、内分泌、饥点。嗜睡者去神门加兴奋点;食欲亢进喜饮加渴点;便秘加大肠,伴高血压者加降压沟。操作:用耳穴探测仪找到敏感点后,用胶布贴压王不留行籽,嘱患者每日自压药籽5次以上,餐前必压,每次每穴按压20秒左右,以有酸、胀、灼热感为度,5天贴1次,6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耳压同时,依次在面部按摩攒竹、瞳子謦、晴明、四白、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门诊病例,病程最短6天,最长5年。随机分为耳穴组、针刺组,各30例。耳穴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4~70岁;针刺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从18一65岁。2治疗方法①耳穴组主穴取心、肾、神门、内分泌、皮质下、枕点。同时辨证取穴1~3个:肝郁化火配肝区;痰热内扰配脾区、胃区、胆区;阴虚火旺配肝区;心服气虚配胆区。每次用75%酒精棉球擦净患者耳廓,以针柄找出各敏感点,用0.5cm2胶布粘王不留行籽,贴压于所取穴位上,隔日1次,两耳交替进行,10次为1疗程。嘱患者每天按压5次,每次2分钟,以产生热痛感为度。②针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中药枇杷清肺饮水煎剂口服,治疗组同时以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观察两组皮损的变化情况,于治疗1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痊愈率23.1%,愈显率86.5%,对照组总有效率93.8%,痊愈率6.3%,愈显率4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在提高临床痊愈率和愈显率方面优于单纯中药治疗,耳穴贴压可作为寻常性痤疮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应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