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药热奄包佐治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乐安县中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65例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2月。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2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热奄包佐治,治疗6周后对比2组疗效差异、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关节功能、疼痛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肿胀、发热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佐治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可通络活血、温经散寒,能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中药热奄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粗盐热奄包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味中药热奄包联合常规治疗,分别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NPQ评分的改变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中药热奄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颈性眩晕痰湿中阻型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颈性眩晕痰湿中阻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联合组(n=30)。对照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ESCV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ESCV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中药热奄包可有效改善颈性眩晕痰湿中阻型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温经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中医尪痹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30例尪痹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中医护理组患者给予温经结合热奄包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中医护理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是中医护理组变化结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温经疗法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尪痹相比传统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外敷对改善心衰后期患者胃肠道瘀血症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确诊的155例心衰伴胃肠道瘀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热水袋外敷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症状改善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外敷能有效改善心衰后期患者胃肠道瘀血症状。  相似文献   

6.
高欣  周斌 《河南中医》2023,(3):450-453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寒湿痹阻型膝痹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试验组给予围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骨关节炎指数,改善中医证...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疗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痹病的疗效观察。将121例膝痹病患者都采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中药热奄包、中药外敷治疗膝痹病患者的关节疼痛和肿胀。理疗配合中药外敷对改善膝痹病患者的关节疼痛和肿胀疗效较好,值的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胃痛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 0.01);两组胃痛缓解时间及疼痛发作次数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虚寒型胃痛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尤其对于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许庆  陈悦霞  赵美红 《新中医》2023,55(22):202-205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振动排痰治疗高龄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 例高龄肺部感 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 例。2 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振动排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2 组均治疗14 d。比较2 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 C-反应蛋白(CRP) 水平、胸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 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 组 咳嗽咳痰、气促气短、全身乏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气促气短、全身乏力积分 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CRP 水平、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CRP 水 平、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5.81% (P< 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振动排痰治疗高龄肺部感染,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清胰导泻方热奄包佐治急性胰腺炎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急性胰腺炎肝郁气滞证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胰导泻方热奄包治疗。对比2组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白细胞数、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肠道功能评分、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数、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中医证候积分、肠道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清胰导泻方热奄包佐治急性胰腺炎肝郁气滞证,可以加速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更快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同时降低炎症指标及血清淀粉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益气活血通络法,观察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证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蠲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VAS评分、WOMAC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关节液中炎症因子、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液中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该方通过降低关节内炎症反应,改善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n=49)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49)进行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更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陶江涛  马玉  张敏 《新中医》2021,53(11):85-87
目的:观察尪痹片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尪痹片治疗,治疗8周后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观察,并对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尪痹片联合美洛昔康治疗KOA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热奄敷治疗膝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为接受温针灸结合热奄敷治疗的膝痹病患者,对照组为常规电针治疗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VAS疼痛量表及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82.86%;观察组在VAS量表、WOMAC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热奄敷治疗膝痹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四方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扶他林缓释片口服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予佛山市中医院协定处方骨四方口服及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差异,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CM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CM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骨四方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可缓解肩周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用艾灸联合中药泥灸治疗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并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灸联合中药泥灸治疗,每天1次。两组治疗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AS28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艾灸联合中药泥灸治疗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利湿中药治疗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MMP-3、COX-2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7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祛风通络利湿中药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血尿酸、ESR、CRP、IL-1β、TNF-α、MMP-3、COX-2水平及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发热烦闷、口渴便黄、舌质红或暗、舌苔黄及脉滑数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血尿酸、ESR、CRP、IL-1β、TNF-α、MMP-3及COX-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通络利湿中药治疗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关节疼痛,降低血尿酸水平和复发风险,并有助于下调炎症指标及MMP-3及COX-2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型骨关节炎249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型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327例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和麝香追风膏外敷治疗,疗程6天。观察两组关节疼痛VAS评分和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型骨关节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医》2021,36(16)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布氏杆菌病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布氏杆菌病腰痛患者67例,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及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 93%)与对照组(70. 59%)比较显著升高(P 0. 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 0. 05)。结论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药封包能够提高布氏杆菌病腰痛患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制"活血通络膏"外用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自制"活血通络膏"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O.05),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O.05);ALT、AST、BUN及SCr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活血通络膏"外敷与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能通络止痛,祛风除湿,温里散寒,提高风寒湿痹型膝痹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