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修复治疗急性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上海新华医院连续收治的急性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患者20例,其中手术组11例,对照组(保守治疗)9例。20例患者均有肘关节脱位史。在麻醉下检查时,20例患者侧方轴移试验和后外侧抽屉试验均为阳性。手术组患者均使用带线锚钉修复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术后随访评估患者的疼痛、活动范围及稳定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和评级。 结果20例患者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手术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0.27±0.19)分和(1.56±0.41)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1.27±2.28)分和(77.78±4.96)分,手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正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取非常重要。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修复术可以很好地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4岁,因右肘部脱位伴活动不利10余年、疼痛半个月,于2020年11月10日进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患者自述10 余年前右肘摔伤后脱位,自行复位后未就诊,之后发生多次伸直肘关节即脱位,且能自行复位;半个月前肘关节脱位后疼痛难以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前侧入路联合Kocher入路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的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40.47±9.20)岁。左侧9例,右侧1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O'Driscoll分型II1型7例,II2型10例,II3型2例。术中均经改良前侧入路固定尺骨冠突,经Kocher入路以锚钉修复外侧副韧带。术后以可调肘关节支具辅助行早期功能锻炼。 结果所有19例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疗效,伤口愈合良好。随访12~33个月,平均20.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折临床愈合。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为屈曲120°~140°(130.47°±5.45°),伸直0°~16°(5.79°±4.51°),旋前75°~90°(83.42°±4.60°),旋后80°~90°(85.42°±2.99°)。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90~100分),良3例(80~85分),中1例(70分)。术后X线片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退行性关节炎X射线分级评价,18例无退行性改变,1例出现1级创伤性关节炎改变,未出现2级或3级改变。术后随访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改良双切口联合治疗法通过改良前侧切口与Kocher切口联合治疗,既有效固定了内侧尺骨冠突的骨折,同时又修复了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帮助肘关节重建了骨和软组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是指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或缺损、外侧副韧带损伤和外侧肱桡关节间隙增宽,骨性损伤使冠状突相对于滑车内侧缘发生半脱位。文献报道由于冠状突相对于尺骨干其72%是突出于尺骨干的,因此一旦受到轴向外力撞击,容易发生骨折。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肱桡关节面增宽,冠状突内侧面骨折。由于认识不足,易漏诊,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包括关节不稳定和陈旧性脱位、肘内翻、关节迅速退变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尺神经炎等。在临床上我们需注意的是,这种损伤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机制是相反的。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病因包括骨折未获得解剖复位、骨折不愈合,继发性移位和冠状突骨折块缺血性坏死。因此需早期诊断并通过合理的治疗,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多数学者认为此类患者需手术治疗,如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块较小,且肘关节稳定性好的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在处理冠状突前内侧骨折时建议采用钢板结合克氏针进行固定。冠状突骨折固定完成后,如外侧不稳定,可切开修复,也可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架进行固定保护,外架固定术后第二天即可开始康复训练,效果更确切。对于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是否必须修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急性复发性肘关节不稳定,是指肘关节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复发性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骨折、冠状突骨折的一种复杂脱位。本院自1999年5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1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肘关节不稳定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肘关节不稳定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8月~2002年8月,12例慢性肘关节不稳定患者完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合术中探查,分析其原因;采用内、外侧入路分别或同时修复与重建肘关节尺、桡侧副韧带,总结疗效。桡侧副韧带的修复方法是将指总伸肌腱的外侧半劈开向外侧转位,将外侧关节囊重叠缝合数针后,在尺骨冠突外侧尺侧副韧带前束的起止点处钻骨孔,将转位的肌腱穿过骨孔后缝合重建桡侧副韧带前束,然后将伸肌总腱缝合。尺侧副韧带的修复是将屈肌总腱劈为两半,取外侧半,保留其在肱骨髁的止点,从尺骨冠突内侧钻骨孔后将肌腱条穿过骨洞后反折缝合固定于尺侧副韧带前束的止点处,将后束增生瘢痕尽量切除,缝合关节囊及屈肌总腱。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6年,平均3年。肘关节未发生复发性脱位,应力外翻试验阴性,肘关节外侧及后外侧轴移试验(PST)阴性,肘部无疼痛;活动范尉:平均屈伸0~135°,前臂旋转:平均旋前85°、旋后80°,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2000年,无锡)全国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本组优8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慢性肘关节不稳定主要原因是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采用手术重建肘关节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肘关节不稳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肘关节不稳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创伤后肘关节不稳定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与之有关的肘关节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关节不稳定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重点论述了两种常见的肘关节不稳定类型,即后外侧旋转不稳定与外翻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VPMRI)发病率低, 受伤机制复杂, X线片往往显示无明显脱位等, 常被诊断为单纯冠状突骨折, 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对VPMRI的治疗方案也有争议, 保守治疗或不恰当的治疗均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 针对这一临床上少见且难以治疗的复杂肘关节损伤, 本文从损伤机制、解剖结构、冠状突骨折O’’Driscoll分型、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和术后康复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的回顾和综述。  相似文献   

9.
逼尿肌不稳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波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1):702-704
正常成年人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只在排尿期出现逼尿肌收缩而在储尿期不会出现逼尿肌收缩,如果在储尿期出现具有一定强度(大于或等于15cm H2O)、人为意识不能抑制的逼尿肌收缩即称为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DI可由多种病变引起,是引起尿频、尿急、紧迫性尿失禁等临床症状的最常见原因,严重者还将引起肾、输尿管积水和肾功能损害。目前由于DI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有关DI发生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DI的病因许多病变都能引起DI,其中较常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0.
单纯肘关节后脱位是否由后外侧旋转损伤引起;为什么肘关节后外侧旋转损伤可引起不同类型的骨折脱位;由后内侧旋转损伤引起的肘关节后脱位、冠状突骨折及桡骨头骨折是否也可称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上述一系列问题是近些年创伤骨科医生在肘关节损伤讨论中最疑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吴云强  吕杨训  崔伟  柳维  周贤挺  杨雷 《中国骨伤》2014,27(11):912-915
目的 :探讨肘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对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作用及韧带损伤时肘关节侧位X线影像学中桡肱率变化特点。方法:取冷冻保存的新鲜成人肘关节标本20侧,将标本制成肘关节"骨-韧带"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利用自行设计的维持肘关节后外侧旋转活动度的设备固定标本,A组按次序切断外侧结构:A1组,外侧韧带完整的标本组;A2组,切断桡侧尺副韧带组;A3组,增加切断环状韧带组;A4组,最后切断桡侧副韧带组。B组分为:B1组,外侧韧带完整的标本组;B2组,切断桡侧副韧带组;B3组,再切断环状韧带组;B4组,最后切断桡侧尺副韧带组。分别摄肘关节侧位X线片,在PACS系统中测量桡肱率,比较各组的差异,并统计分析。结果:A组,统计分析各组数据,各组间桡肱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统计分析前2次切断韧带,各组间桡肱率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断桡侧尺副韧带(B4组),与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侧尺副韧带是限制肘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的主要结构,环状韧带、桡侧副韧带为次要结构;并根据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X线影像学特点将其分为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2.
康汇  王微  李红川  李剑 《中国骨伤》2017,30(11):1004-1007
目的:研究手术重建肘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0例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患者的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30~60岁,平均45.5岁;右侧16例,左侧4例。9例有肘关节脱位史,6例有肘关节骨折史,5例无外伤史,所有患者为闭合性损伤。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及术前X线、MRI检查明确诊断。经保守治疗时间超过2个月无效,20例均在全麻下取患侧掌长肌腱作为重建移植物,行肘外侧韧带复合体的重建,术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康复锻炼。结果:术后20例均获随访,未出现感染、肘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等现象,平均随访16个月(12~23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和VAS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术前HSS评分75.2±8.3,术后94.1±5.4;术前VAS评分6.7±3.2,术后2.3±1.5;术后评分均优于术前。结论:肘外侧韧带复合体是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首要限制结构,重建肘外侧韧带复合体是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Posterolateral rotatory instability of elbow is an exceedingly uncommon entity, which results from injury to the lateral ligamentous complex. Failure of adequate healing of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s may necessitate its surgical repair or reconstruction. We describe here a boy 12 years of age who was initially treated as soft tissue injury and later presented with instability of the same elbow. He later required repair of lateral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相似文献   

14.
15.
Posterolateral rotatory instability of the elbow describes a condition that radial head subluxation or dislocation occurs when forearm rotates externally in relation to humerus. It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and treat. We reported a typical case which was confirmed b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MR images. Ligamentous insufficiency was confirmed under direct vision, and was reconstructed with triceps fascia as described by Gong et al with slight modification. Regain of full function was achieved one year after surgery.  相似文献   

16.
17.
《Injury》2017,48(3):568-577
Injuries to the elbow are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orthopaedic practice. They range from low energy, simple isolated fractures, to high energy complex fracture dislocations with severe ligamentous disruption. Recognising the precise pattern of injury is critical in restoring elbow function and preventing chronic instability, pain and weaknes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osseous and ligamentous stabilisers of the elbow joint and provides management protocols for the common patterns of complex injury encountered by the practising surgeon.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女,23岁,外伤致左肘关节脱位后,左肘关节长期持续性疼痛。保守治疗8个月后,症状未缓解。此外,当肘关节活动后,患者有弹出感。体格检查可见左肘关节轻度肿胀,外侧压痛。伸肘时患者有疼痛和恐惧感。外侧抽移恐惧试验(lateral pivotshift apprehension test)和撑桌试验(tablet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