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建立清肝解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清肝解毒胶囊中的黄芪、大黄、赤芍和柴胡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对清肝解毒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进行总量计算。结果薄层鉴别项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无干扰。大黄素峰面积在2.864~14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7);大黄酸峰面积在3.544~177.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7);大黄酚峰面积在3.984~199.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7)。大黄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0%,RSD为1.42%;大黄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5%,RSD为0.88%;大黄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101.9%,RSD为1.9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加样回收符合含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牛恒立  陈凌  袁菲  冲喜俊 《中国药师》2007,10(5):468-471
目的:建立复方山芪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复方山芪参胶囊中山楂、黄连、黄芪及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大黄素及大黄酚的总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明显鉴别出该制剂中的山楂、黄连、黄芪及丹参;大黄素在1.0~30.1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8%,n=5;大黄酚在1.03~31.0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5%,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复方山芪参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连降糖胶囊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仁 《天津药学》2008,20(3):23-25
目的:研究黄连降糖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内控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迪马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1%磷酸溶液(37:35:2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30nm.结果:大黄素在1.08~5.40μg、大黄酚在2.66~13.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1.97,r=0.999 8(n=9);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为1.23%,r=0.9998(n=9).结论: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雷小红 《中国药师》2012,15(8):1202-120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栀子金花丸中黄芩苷、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1。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154~1.5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5%(n=9);大黄素进样量在0.071~0.71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2%(n=9);大黄酚进样量在0.147~1.47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1.2%(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肾颗粒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清肾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30∶10∶0.5),扫描波长λS=435 nm,参比波长λR=650nm。结果芦荟大黄素的线性范围是0.023 6~0.118 1μg(r=0.998 13),平均回收率101.32%,RSD=2.44%(n=6);大黄酸的线性范围是0.060 0~0.300 0μg(r=0.998 61),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1.45%(n=6);大黄素的线性范围是0.045 0~0.225 0μg(r=0.998 41),平均回收率为100.82%,RSD=2.36%(n=6);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是0.046 7~0.233 3μg(r=0.99681),平均回收率为100.87%,RSD=2.80%(n=6);大黄酚线性范围是0.032 5~0.162 5μg(r=0.997 56),平均回收率为105.35%,RSD=2.4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清肾颗粒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吴袭 《中国药业》2010,19(13):32-33
目的建立测定通经甘露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酸进样量在0.0924~0.24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5%,RSD为0.82%(n=6);大黄素进样量在0.0576~0.15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为1.15%(n=6);大黄酚进样量在0.1397~0.37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RSD为0.91%(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通经甘露丸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洁洗液中大黄素与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150mm×6.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46nm。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208~0.4160μg范围内,大黄酚进样量在0.0404~0.80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12%(n=6);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102.2%,RSD为1.2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8.
王爱英  王勤 《中国药房》2011,(35):3321-3323
目的:建立测定增液承气口服液中5种蒽醌类衍生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XD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8:12),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1。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种成分进样量分别在0.067~0.335μg(r=0.9996)、0.070~0.351μg(r=0.9998)、0.068~0.341μg(r=0.9999)、0.070~0.348μg(r=0.9999)、0.038~0.191μg(r=0.9997)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8%(RSD=0.72%,n=9)、97.52%(RSD=0.96%,n=9)、98.79%(RSD=0.95%,n=9)、97.77%(RSD=1.18%,n=9)、96.34%(RSD=2.00%,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增液承气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肾益康胶囊中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色谱柱为S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大黄酚在1.996~19.96μg(r=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为1.63%(n=6). 大黄素在4.18~41.8μg(r=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5%,RSD为1.78%(n=6).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较好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肝解毒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娟  郭玉晶 《中国药业》2008,17(10):33-33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乙肝解毒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方法采用YWG-C18ODS色谱柱,以甲醇一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结果大黄素和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0.0056-0.028μg和0.0112-0.0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13%,RSD=2.53%(n=5)。结论HPLC法快捷、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复方白头翁胶囊薄层鉴别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秦皮、白屈菜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文所采用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氨咖黄敏胶囊胆红素、贝斯素、胆酸、猪去氧胆酸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别氨咖黄敏胶囊中胆红素、贝斯素、胆酸、猪去氧胆酸成分,完善氨咖黄敏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可见吸收光谱法、薄层色谱法对胆红素、贝斯素、胆酸、猪去氧胆酸进行了定性鉴别。结论:快速、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糖安胶囊中黄连、黄芩、女贞子等各味药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糖安胶囊中黄连、黄芩、女贞子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结果表明本方法稳定,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结论:此方法可用于糖安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修订了更年乐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处方中的人参和淫羊藿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人参和淫羊藿;淫羊藿苷的含量限度不低于0.13mg/粒。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提供了更年乐胶囊较佳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葛根定眩胶囊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冬云 《中国药师》2007,10(10):951-953
目的:建立葛根定眩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葛根、川芎、羌活、白芍及甘草进行鉴别,HPLC法测定胶囊中葛根素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检出葛根,川芎、羌活、白芍及甘草,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100.2%,RSD为0.8%(n =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益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人参、当归、五味子、石菖薄等成分进行色谱鉴别。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结论:TLC法可有效地控制益心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岱州  宋尚龙  梁慧 《齐鲁药事》2005,24(4):214-215
目的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乳糖酸克拉霉素胶囊的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乳糖酸克拉霉素胶囊中乳糖酸和克拉霉素分别进行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能较好地鉴别出乳糖酸和克拉霉素。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简单可行,可快速、准确地鉴别该产品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止痛顺气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柏、陈皮、肉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处方中的黄柏、陈皮、肉桂。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止痛顺气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更辰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人参和淫羊藿。结果:处方中的人参和淫羊藿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复性好,可作为更辰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扶骨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七、水蛭进行鉴别,试验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醇-水(65∶35∶10)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同时测定浸出物的含量。结果及结论该方法可以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