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交叉配血法在新生儿输血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对174例需要输血的新生儿进行同型交叉配血,常规检测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盐水法有14例(8.05%)配血不合;凝聚胺法有1例(0.57%)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法有62例(35.63%)配血不合,其中31例为直抗阳性引起的次侧不合,1例为抗-D抗体导致的3种方法均不合。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用于新生儿交叉配血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结果清晰易判,敏感度高于凝聚胺法,对保障新生儿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微柱凝胶技术在婴幼儿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婴幼儿输血中的应用。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婴幼儿输血患者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同时用玻片法、试管法及聚凝胺法进行比较。结果589例血型对照两组完全相同,2106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全部相合标本中,微柱凝胶法6例主侧不合,7例次侧不合。结论微柱凝胶法可以取代试管法用于婴幼儿的ABO和Rh(D)血型鉴定;聚凝胺法配血可能导致抗体漏检,为了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应尽可能同时采用微柱凝胶法配血。  相似文献   

3.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新生儿输血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同时与聚凝胺法比较。结果473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全部相合标本中,微柱凝胶法5例主侧不合,7例次侧不合。结论聚凝胺法配血可能导致抗体漏检,为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应尽可能采用微柱凝胶法配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间本院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 630例,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同时将结果与凝聚胺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 630例患者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查,共检出不规则抗体35例,检出率为0.53%;而采用凝聚胺法进行检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39%(26/6 630),2种方法间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630例患者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不合率为0.72%(48/6 630);用凝聚胺进行法交叉配血,不合率为0.45%(30/6 630),2种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配血不合共有49例,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不合48例,1例只在凝聚胺法配血不合,经抗体鉴定未确定其特异性,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的灵敏度为97.96%(48/49),明显高于凝聚胺法[61.22%(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的检测灵敏度高,易于标准化,结果清晰、准确,易于判读,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重要价值,但凝聚胺法检测快速、简单,也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急诊抢救患者的配血。条件允许时,可同时采用2种方法互为验证,真正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盐水法、聚凝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300份血样标本同步交叉配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300份血样中盐水法检出的阳性2例,阳性率为0.67%;聚凝胺法检出的阳性7例,阳性率为2.33%;而微柱凝胶法检出阳性11例,阳性率为3.67%.在检测不完全抗体方面聚凝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盐水法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聚凝胺法操作简便、快速,在出现配血不合的标本时最好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一采用卡式微柱凝胶配血方法漏检血型抗体的可能性,指导临床安全输血。方法应用卡式微柱凝胶、盐水、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法对本院2015—2017年的498 840例交叉配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66280例卡式微柱凝胶介质的交叉配血样本中,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的样本有1 442例,交叉配血阴性有164 838例,对这些阴性结果的样本再进行盐水及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检出有35例患者血样卡式微柱凝胶法配血结果阴性,但盐水或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结果呈阳性反应。经分析鉴定后发现,由意外抗体导致的阳性有29例,占抗体筛查阳性比例的1. 96%(29/1 477)其中,抗-Le~a2例占6. 90%(2/29),抗-M 15例占51. 72%(15/29),抗-N 2例占6. 90%(2/29),抗-P1 3例占10. 34%(3/29),冷自身抗体5例占17. 24%(5/29),未确定特异性的抗体2例占6. 90%(2/29),由蛋白干扰导致的阳性有6例占0. 41%(6/1 477)。结论临床输血前,应至少采用两种介质进行交叉配血,避免由采用单一交叉配血方法造成具有临床意义抗体的漏检,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MPT)、微柱凝胶法(MGT)3种交叉配血法联合应用在儿童输血安全中的价值。方法同时用3种方法对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对配血不合者,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抗体筛选、鉴定试验。结果 5 301例交叉配血中,48例出现配血不合,其中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分别检出8例、22例和42例。结论 3种交叉配血法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更能保证输血安全;同时还能准确了解凝集的性质、不配合的原因,避免抗体漏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种交叉配血方法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三种交叉配血方法同时对215例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同型交叉配血,常规检测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盐水法有18例配血不合,凝聚胺法有3例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有76例配血不合。结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更适合于新生儿输血前的交叉配血检测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戴安娜全自动血型仪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型仪和传统试管法检测2300份标本的血型;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900例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全自动血型仪和试管法检测血型一次性判读准确率分别为99.87%、100.00%;在900例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30例,主侧不合3例,次侧不合27例,将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聚凝胺法检测,主侧不合3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全自动血型仪用于 ABO 血型和 RhD 血型检测安全、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较敏感,但假凝集及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会导致配血困难,耗时较长;聚凝胺法简便、快速、假阳性较少,但有可能导致抗体漏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三种交叉配血方法在临床输血中的效果对比。方法抽选我院近一年来自期间需输血的住院和手术患者血标本(1596例),所有标本同时使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统计分析所有标本交叉配血情况。结果凝聚胺法有28例(1.75%)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法有37例(2.32%)配血不合;盐水法有6例(0.38%)配血不合,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率明显高于盐水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联合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能够有效提升其阳性检测率,确保安全输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聂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0):1108-1109
目的 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找到处理方法,使患者能及时、有效、安全地输血.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MGT)进行血型复检、不完全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实验.对交叉配血不合者,用凝聚胺法(MPT)作为交叉配血对照实验,并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及自身对照实验.结果 19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中,5例不完全抗体筛查阳性,5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临床配血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用两种方法对所有受血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对所有配血不合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8例交叉配血不合平行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检测出不规则抗体9例,交叉配血不合者28例;凝聚胺法测出不规则抗体7例,交叉配血不合25例。结论微柱凝胶法更灵敏,2种配血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最佳,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舍的原因并审j定相应的输血策略,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又配血试验,并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受血者、供血者血样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21735例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不合193例;其中红细胞直抗阳性155例,占交叉配血不舍80.3%;不规则抗体阳性17例,占交叉配血不舍8.8%;自身抗体阳性14例。占交叉配血不合7.3%;其他原因7钢,占交叉配血不合3.6%。结论红细胞直抗、不规则抗体、自身抗体是引起微柱凝胶法交又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交叉配血及安全输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532-2532
目的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方法采用DiaMed血型配血(微柱凝胶)系统,进行交叉配血,手工聚凝胺法作为交叉配血对照。对交叉配血不合者经抗体筛查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和青霉素药物试验,并结合病史分析。结果 4720例次交叉配血微柱凝胶(MGT)法检出112例交叉配血不合。假阳性42例(37.5%),钙拮抗剂(DAT)阳性56例(50.0%),青霉素试验阳性14例(12.5%);输血史58例,妊娠史36例,相关药物史30例。结论交叉配血不合的影响因素包括标本、温度、疾病及输血史、妊娠史、大剂量抗菌药物史等;发现交叉配血不合,要分析原因,应重复试验并选适宜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上微柱凝胶试验(MGT)配血不合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 利用长春博讯微柱凝胶法配血卡进行交叉配血,对MGT配血不合的标本作凝聚胺试验(MPT)、抗体筛查和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冷凝集素测定等血清学辅助检查,总结配血不合的常见情形.结果 2 316例配血中主侧不合41例,次侧不合16例;患者同种抗体13例,6例抗-E,5例抗-M,1例抗-Mur,1例抗-P1;非特异性的假阳性反应28例,分别为纤维蛋白引起15例,冷抗体8例,其他蛋白类引起5例;次侧不合16例,DAT均为阳性.结论 微柱凝胶配血方法较敏感,其操作标准化、重复性好,结果 稳定可靠准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应排除假阳性结果,保证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微柱凝胶法对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的600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择相应抗原为阴性的供血者标本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同时与凝聚胺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12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凝聚胺法检出30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不完全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8.00%和9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20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中,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直接抗人球蛋白分别检出12例(60.00%)、10例(50.00%)阳性标本,两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可准确检测输血相容性,对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价值。交叉配血之前有必要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尤其是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多次输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的敏感性分析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凝聚胺法(MPT)与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的敏感性及优缺点,减少输血反应。方法:日常配血中的50例阳性标本同时用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和盐水法配血。结果:微柱凝胶法的总阳性、主次侧阳性及假阳性例数均高于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耗时约30min,凝聚胺法约10min。结论:微柱凝胶法更敏感,能提高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凝聚胺法操作简便、快速,但可能导致抗体的漏检,适用急诊配血。出现配血不合的标本最好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输血前,使用微柱凝胶法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或交叉配血不合的输血或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筛检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取该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932例患者病例中,共筛检出不规则抗体3例(0.32%),经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E 2例(0.21%),抗-c 1例(0.11%),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成功。另检出患者已致敏红细胞所引起的交叉配血次侧凝集2例(0.21%),假凝集1例(0.11%),自身抗体2例(0.21%)。结论微柱凝胶法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交叉配血前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检,这对有输血史、妊娠史以及短期内需多次输血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用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法对2 586例临床输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微柱凝胶法检出配血不合者82例,凝聚胺法检出配血不合者61例,漏检21例。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敏感、操作方便,更有效地保证了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用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法对3020例临床输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微柱凝胶法检出配血不合者71例,凝聚胺法检出配血不合者54例,漏检17例。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敏感、操作方便,更有效地保证了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