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急性脑梗塞(气虚血瘀痰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09例急性脑梗塞(气虚血瘀痰阻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益气活血汤组(治疗组A)和益气活血化痰汤组(治疗组B),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治疗组A 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汤(补阳还五汤原方),治疗组B 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气活血化痰汤(自拟方,分别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后血黏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治疗组B、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92.85%、81.25%(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治疗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B疗效优于治疗组A(P<0.05);治疗组患者血黏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治疗组部分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汤能够改善脑梗塞(气虚血瘀痰阻型)患者血黏度水平,改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可有效防治脑梗塞。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祛风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塞5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文诚 《陕西中医》2011,32(2):141-142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理想方案。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采用常规西药加自拟益气活血祛风汤(黄芪、川穹、丹参、水蛭、全蝎、蜈蚣、天麻、石菖蒲等)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对照,神经功能缺损比较治疗组分值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益气活血祛风汤效果显著,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较之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祛风定痛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基础饮食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祛风定痛汤口服,两组治疗1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定痛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用药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观察组患者52例,口服益气活血祛风汤。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 E水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停药后的复发率。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Ig 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7.69%,对照组复发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祛风汤能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 E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化浊汤治疗气虚痰瘀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益气活血化浊汤。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浊汤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和针灸等康复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治疗45d。[结果]脑梗塞症状两组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化痰、强心利尿和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5%,对照组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5年12月~2013年12月前来我门诊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给予益气活血汤治疗)和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6.00%(24/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21/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益气活血汤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症状,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患者病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络中药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慢性胃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n=45)与对照组(n=45),两组都给予3联西药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络中药汤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经过病理判断,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总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络中药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运用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自身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祛风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及免疫球蛋白IgE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0年12月陕西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另选取15名健康者为健康组。治疗组口服益气活血祛风汤,每天1剂,分早晚2次;对照组口服肤痒颗粒,6 g/次,3次/天。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及停药后2个月的有效率。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DAO、IgE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20例(44.0%)]及停药2个月有效率(62.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例(20.0%),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患者组治疗前DAO[治疗组:(6.9±1.8),对照组:(6.5±1.8)]明显高于健康组(1.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个患者组治疗后DAO、IgE阳性率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祛风汤能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症状,改善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牵正散与补阳还五汤配合外敷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祛风类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补阳还五汤(僵蚕、全蝎、蜈蚣、防风、黄芪等)内服配合中药外敷(白附子、细辛等)治疗本病63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2%、83.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通络祛风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配合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穴位敷贴配合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片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片的用量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配合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可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时间。  相似文献   

13.
林轶蓉  方一珠 《陕西中医》2006,27(2):147-148
目的:对比观察益气活血汤与普罗帕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将1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煎服益气活血汤(甘松、党参、黄精、三七、丹参、炙甘草等),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作心电图、Holter1次,治疗前后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电图显示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olter改变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3%,显效率为36.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与普罗帕酮一样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姜群群  李美力  刘卫兵 《新中医》2015,47(10):78-80
目的:探讨滋阴祛风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给予滋阴祛风汤口服,对照组47例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临床积分、复发率、实验室指标、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并随访6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37%,对照组为68.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值升高,CD8~+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为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4~+、CD4~+/CD8~+值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而2组间CD8~+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34.09%,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结论:滋阴祛风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参与免疫调节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汤治疗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脂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先通过无创检测方法诊断出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PCA)患者,再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C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通脉降脂片治疗,两组均予低盐低脂饮食。观察两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用药前后血脂和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93.3%,均高于对照组的63.3%、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下降,HDL-C、NO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PCA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抑制粥样斑块的进展,安全性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脂质代谢、促进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清瑞 《四川中医》2012,(12):92-9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益气活血汤治疗,对照组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7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5)。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均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DL-C、hs-CRP水平均有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HIS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CI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吴越平  孙安礼 《光明中医》2013,28(1):107-108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强心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吸氧、利尿、强心、抗感染、血管扩张剂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活血强心汤煎服治疗。10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活血强心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脱水及补液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汤,对照组加用西药。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3%、对照组7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脑血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0例,分别治疗8周。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②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组在改善患者毒性反应方面,腹泻、恶心呕吐、血小板方面比对照组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在改善血色素、白细胞有显著差异(P<0.05),在肾功能、肝功能、发热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④两组生存时间比较:1年生存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3年生存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比单纯化疗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