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流程,探讨院前高效快速急救与安全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到达患者患者发病现场后,医护人员对AMI的患者实施急救的方法和经验.结果:88例患者中,成功获救83例,5例在到达现场前死亡.结论:应当重视AMI急救的流程,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水平,采取院前紧急处理的措施,合理选择转运的时间,途中进行严密监护,为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能有效提高AMI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院前-院中"流程管理法急救模式的效果。方法:将47例由我院急诊科行院前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组,另45例自行来我院急诊科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果:研究组出诊反应、院前急救及住院所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院前-院中"流程管理急救模式,在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信息系统支持下转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在新的救治流程下从外院转运3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15年同期转运病例作为对比,总结操作流程、转运方法及术前护理。结果:323例患者被成功救治,新救治流程平均首次医疗接触(FMC)-进门时间为(41.5±14.0)min;而实施前平均FMC-进门时间为(82.0±15.0)min,抢救时间缩短约41 min。结论:信息系统支持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是可行的,并可缩短抢救时间,但需要对转运医师和急救护士进行严格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和措施。方法: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和跟踪调查。结果:58例患者有50例抢救获得成功(86.2%),8例因现场心脏骤停而死亡(13.8%)。结论:对患者的正确评估、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预见性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流程与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院前接诊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建立有效的整体急救流程,一般急救护理包括评估患者病情,吸氧,镇静止痛,建立静脉通路用药,控制出入水量,监测病情等。结果:院前接诊救治45例病人,成功抢救40例,抢救成功率88.9%。结论:重视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循证护理,实施有效抢救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3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人进行现场急救及转运护理。结果成功救治11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效果,以期降低院前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且给予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畅通呼吸道、吸氧、止痛等院前急救措施,观察其疗效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本次急救总有效率为98.3%。结论:高效、快速的院前急救对维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和改善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存在诸多益处,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整理37例我院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资料,总结出急救的要点及护理体会。结果院前死亡3例,送院后死亡2例,急救成功率为86.49%。结论应大力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成功率。护理中应注意对患者的监控及饮食生活的护理,避免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有效的、安全的急救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2010年完成院前急救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3例心跳骤停者经抢救后,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剩余66例经急救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并被及时转送入院.66例患者入院后,对没有溶栓禁忌证的43例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剩余23例行常规急救处理后及时送上级医院行急诊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1例患者死于反复室颤,余65例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关键在于一个"早" 字,患者要做到早呼救,医护人员要及时赶到、尽快进行诊断,并早治疗、早溶栓和早急诊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这样才能为患者进一步住院治疗打下良好基础,最终改善预后,大大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处理及快速转运,有效提高院前医护人员救治能力及降低患者死亡率。方法:对123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现场急救处理及院前转运途中救治措施及护理。结果:123例病人,安全送入医院116例,死亡7例,其中3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4例转运途中因循环衰竭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多发性创伤导致失血过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结论:重视现场急救,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提高创伤性休克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30例经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的患者中,有27例病情有明显好转,2例病情无明显变化,1例因中毒时间较长病情加重,总有效率90%。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院前进行急救及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症状,对后期院内治疗患者治疗效果有显著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让大家熟悉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流程,实施专业、有效的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建立一条急救流程:包括一般急救护理、院前溶栓、院前PTCA\PCI准备,送介入中心或安全护送病人入院治疗等。结果:院前接诊救治87例病人,82例成功救治,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94.3%。结论:重视心肌梗死流程,询证护理,可快速有效实施抢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应用院前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由卫生院运送至我院且未接受过院前急救措施,将其设为参照组,34例是接受过院前急救措施,将其设为研讨组,对两组临床救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急救结果发现,研讨组生存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急救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后心功能恢复情况发现,研讨组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对患者生存率进行提升,促进其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批量车祸伤院前院内急救护理模式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采用院前院内急救护理措施救治的3批共36例重大车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急救护理措施,36例患者中有35例抢救成功,死亡病例1例,抢救成功率为97.22%。结论:将院前院内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批量车祸患者的救治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有效的、安全的急救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2010年完成院前急救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3例心跳骤停者经抢救后,有3例抢救不效死亡,剩余66例经急救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并被及时转送入院。66例患者入院后,对没有溶栓禁忌证的43例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剩余23例行常规急救处理后及时送上级医院行急诊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1例患者死于反复室颤,余65例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关键在于一个“早”字,患者要做到早呼救,医护人员要及时赶到、尽快进行诊断,并早治疗、早溶栓和早急诊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这样才能为患者进一步住院治疗打下良好基础,最终改善预后,大大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和护理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水平。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院前救护的脑卒中患者110例,建立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制度,对现场急救与处理,迅速转运,及转运途中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8例患者均在最短时间内安全转运入院继续治疗,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8.18%。结论: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发病急且重,迅速正确判断病情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为院内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范益芹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74-17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院前转运和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9~2012年对1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从县市级医院转入上一级医院进行的途中监护急救和护理。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中,在转运途中经院前积极给予急救和护理,成功转运9例,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院前转运主动脉夹层患者时,急救护理应做到及时、认真、细心并熟练掌握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抢救流程和护理程序,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患者,安全转运患者,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和相关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及创伤性危重症患者院前和院内转运情况。结果:120例危重症患者均安全完成转运,转运过程中未发生意外和医患纠纷。结论:注重转运前安全评估,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及专业知识培训,并制定科学的转运安全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和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我院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过及时的救治,10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179例患者采用静脉溶栓,其中143例患者符合冠脉再通指标,无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积极进行基础治疗的时候,争取尽早溶栓治疗,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优化急救流程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对抢救时间及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急救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急救流程,比较2组急救措施及住院时间、急救效果、APACHEⅡ评分、满意度。结果:启动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诊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转运过程中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救流程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缩短等待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改善患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