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以春秋季节常见[1]。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经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以春秋季节常见[1]。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  相似文献   

3.
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核以下病变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中医称为"中风"(中经络)或"口眼歪斜",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面部经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笔者采用中药以虚辨证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周围性面瘫是因面神经运动纤维病变而致的面部瘫痪,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面部肌肉麻痹性神经系统疾病~([1])。主要表现为患病一侧面部上下的表情肌(不包括有动眼神经支配的提上睑肌)均瘫痪,属于迟缓性麻痹~([2])。从中医角度来讲,多为面部经络受外邪侵袭,而致经络淤阻,气血不通,经脉失养,不能濡养面部经络而致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针灸学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瘫也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颈乳突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主要症状为面部口眼 斜,一侧较多见,其治疗方法有多种。本人在临床上以针刺为主,配合砭石疗法,治疗不同时期的面瘫,取得满意疗效,兹举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周围性面瘫也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颈乳突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主要症状为面部口眼■斜,一侧较多见,多伴有耳后疼痛。我们在临床中用针刺配合砭石疗法,治疗不同时期的面瘫,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口眼歪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面瘫。认为因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缺血水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发病[1]。笔者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气虚机表不固,风邪乘  相似文献   

8.
正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的病症,又称为口眼斜,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则是指自患者发病起的1~7d[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夏秋季节常见,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手、足阳经均上行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目前治疗面瘫主要是服用营养神经、抗病毒  相似文献   

9.
口僻,又称“面瘫”,是由风邪直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多数是在睡醒后,一侧面部出现呆滞、麻木、瘫痪、不能皱眉和鼓腮,现代医学认为是因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毒侵袭面部神经和面神经经过的部位,使面部神经产生水肿、受压,导致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功能障碍而产生面瘫[1].  相似文献   

10.
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颞骨的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口僻"。主要是由于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临床上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口僻即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也有人将其叫作"歪嘴巴""吊线风",在中医学里被称为口眼■斜,也称面瘫。本病是指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变,多由风邪入侵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性的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特点。手太阳小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均上行于头面,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经脉功能失调时,可导致口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为面部一侧表情肌运动丧失而出现口眼歪斜。中医则认为本病是由外感风寒侵袭面部经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于濡养,纵缓不收所致。近几年来,我科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84例,疗效较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家瑛  蒋达树 《针刺研究》1992,17(2):85-86,89
<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基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症所致一侧面部表情肌的瘫痪,亦称Bell’s麻痹。是因面部感受风邪,致使风邪中于经络而引起面部肌肉瘫痪的病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古称“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发病迅速,伴有面部呆滞,患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完全闭合,鼻唇沟变浅等。多由卫气不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面部络脉,久则瘀滞经脉,导致经络阻滞,气血痹阻,筋脉失养,筋肉弛缓不收而发病。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肯定,已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同。田霞主任从事针灸临床近30a,博闻勤勉,爱患如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近10a中开展了面瘫专科治疗,每日接诊面瘫患者达三四十人次,对针灸治疗面瘫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张小平 《世界中医药》2011,6(2):148-149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在中医学文献中称作"口眼斜",也称"口僻",是指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变。手足三阳经均上行头面,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脉受阻,可导致面瘫的发生。古人认为本病是由风邪所致,历代文献均将其归入风门,概称为"中风"。现代医学称之为贝尔(bell)氏麻痹与亨特(hunt)综合征[1]。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面瘫"的范畴,多由脉络空虚,风邪趁虚侵入面部筋脉,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现举病例二则如下:  相似文献   

17.
伍丽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5):686-686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故又称“口眼歪斜”。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发生口眼歪斜,也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采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侧,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腕踝针治疗冠心病58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脉冲电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雷功富徐玉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十堰442000)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祖国医学称口眼斜、口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本病发病急速,多由周围一侧面神经麻痹引起,但劳累过度,饮食起居失常,外感风寒,邪风侵袭面部经络...  相似文献   

19.
“面瘫”,系颅神经病变中常见病,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系祖国医学“中风症”范畴的中络证。本病多为突然起病,多在清晨醒来时发现一侧眼睑不能闭合及嘴歪,亦有少数患者病前患侧耳后有不舒服感觉。麻痹多为一侧性,耳下和乳突部常有疼痛,患侧面部表情消失。1 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究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多由经络气血虚衰,卫表失固,虚风内生,加之外感风寒之邪乘袭,使面部经络(阳明经、少阳经)经气运行失常,血气不和,经筋失其濡养,纵缓不收而发此病。由于寒热交感,寒主收引,寒胜则筋急,热胜筋缓,缓急不均,遂牵掣而致口眼歪斜等症。2 治疗方法2.1 …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发病迅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常表现为口、眼向一侧歪斜。发病2个月以上,口眼歪斜症状无明显改善者,称为顽固性面瘫。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电针对本病治疗疗效确切可靠,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有少数面神经损伤严重者,因疗法不当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