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效果。方法:将断指再植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疼痛干预模式,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再植成活率、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后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降低16.5%,断指再植成活率提高8.7%,患者对疼痛管理满意度提高18.2%。结论:开展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断指再植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0,共104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共105指)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2种护理方案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断指再植成功率及患者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预防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方法:80例钝性离断伤断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再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断指成活72指;坏死8指,二次手术行截指短缩缝合。结论:在符合断指再植适应证的基础上,彻底的清创,精确而通畅的血管吻合,认真细致地修复各种组织,预见性的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余王芬 《中医正骨》2012,(11):79-80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少血管危象,提高再植成功率。方法:对32例(35指)小儿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小儿生理因素、疼痛及情绪因素、室内环境因素及术后感染等是再植术后并发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结论:术后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及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并发症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减少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提高断指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尹广政  卢磊 《中医正骨》2009,21(1):46-47
末节断指因其解剖的特殊性和显微技术要求较高,再植成活率较低,而有瘀斑的断指都有严重的钝性暴力创伤,离断指有显著的特征:通常指背指腹瘀斑、“红线”征、指尖有出血点、指甲有青紫瘀斑或脱套与甲床分离,断面血管有广泛的挫伤,尤其是静脉血管损伤严重,更增加再植困难,故有瘀斑的断指一直是断指再植的禁忌证。我们于2003年9月至2006年10月再植了7例11指有瘀斑的末节断指,术后采取甲床放血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总结断指再植98例(119指)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2指发生血管危象(18.4%),其中动脉危象5指(占22.7%),成活5例(100%);静脉危象17指(占77.3%),成活14指(82.4%)。总救治成活率86.4%。发生血管危象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生理特点、心理障碍及吸烟等)、患者以外(医护方面、客观因素等)及其他原因。结论断指再植患者发生血管危象原因较复杂,重视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及病室环境的观察,增强护理人员显微外科专业知识,加强巡视、了解患者心理,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采用的护理方案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比A组低,断指存活率比A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血管危象发生风险,提高断指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失败后指体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40指断指再植失败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失败原因并为以后的再植手术提出最佳预防措施。结果:在坏死的40指中,4指为吸烟所致,9指因再植指感染导致失败,3指为术后不配合下床活动致再植指体坏死,24指因血管危象处理不及时而不可逆转。结论:在断指再植术过程中有许多精细的注意事项,能否借助显微镜认真细致地清创、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均为影响手术成败的关键点,只有重视这些因素才有可能将断指再植失败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9.
断指再植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术后造成血管危象发生的多种因素,并总结避免这些因素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3月断指再植病人152例187指,探讨断指再植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52例187指中,发生血管危象41指(发生率为21.9%),其中动脉危象10指(发生率为24.3%),静脉危象31指(发生率为75.7%)。结论:血管危象的发生多和疼痛、吸烟、寒冷及神经生理因素等有关,正确预防这些因素是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旋转挤压性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指出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是再植指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佩芳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41-1742
我院2005年lO月~2008年12月共收治了300例(395指)不同程度的断指再植患者,其中发生血管危象的60例,发生率15.2%.52例经治疗获得成功,8例失败,抢救成功率为86.7%.本文就断指再植后引起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末节旋转撕脱伤患者行断指再植的临床经验,并总结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的末节断指33例38指进行再植,方法包括清创、处理骨与关节、吻合血管和术后处理等。结果:38指再植35指成活,3指失败。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为3—15个月,以最后1次随访结果为准,优25指,良9指,差1指,优良率达97.14%。结论: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末节断指再植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术中应充分掌握和利用解剖学特点进行动静脉的吻合,以提高成活率。术后应密切观察,出现血管危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这对再植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术后断指成活的相关因素及对策,以提高再植成功率。方法对87例断指再植患者(94指)进行断指成活术后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成活86指,缺血性坏死8指,总成活率92%。根据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术后功能优良率92%。结论对影响断指再植术后断指成活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促进手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组126例断指患者,经我院施行断指再植手术治疗,119例获得成功。再植术后的护理中我们总结了“一观、二按、三测探”的护理体会,为早期发现再植指血管危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为进一步诊治提供了宝贵的时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38例断指(肢)再植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按常规清创,常规的骨折内固定、缝合断裂的肌腱,在放大8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对离断指(肢)进行清刨、吻合血管及神经等处理。结果37例成活,成活率为97.3%。术后随访见再植指(肢)外形饱满,痛、温觉恢复,患指(肢)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基本正常。结论断指(肢)再植可恢复美观的外形和良好的功能,应尽可能行再植手术,血管缺损可取静脉移植。  相似文献   

16.
张静  曹晶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59-159
断指再植是把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离断的指体,在手术显微镜下通过手术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由于手指属于末梢循环,血管细、血管壁薄,吻合困难,术后极易受各种刺激因素而致血管痉挛,因此护理难度较大,护理不当易造成手术失败,所以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断指再植成败的重要环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展手外科移再植术后集中管理,及时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2015年1~10月住院治疗的106例(115指)14周岁以上的断指、断掌、断臂再植、手指再造、皮瓣修复、严重创伤及其他需要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患者,其中48例(53指)采用手外科移再植术后集中管理病房管理模式;其中58例(62指)采用传统治疗模式,常规普通病房,绝对卧床7天。观察记录两组断指成活率、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移再植病房断指成活率为96.9%,较常规组的95.7%略高。术后移再植患者的满意度为95.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1%(P0.05)。结论:手外科移再植术后集中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前术后护理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24例断指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疏导,术后密切观察患指血液循环,制定合理及时的康复锻炼计划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4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手术成功率达91.6%.结论:血管吻合技术是断指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术前术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再植成活率、舒适程度以及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为断指护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90例(90指)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综合护理模式)与对照组(断指常规护理),每组45例(45指)。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及抑郁(HAMD)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表(GCQ)评价2组患者的舒适度,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及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干预5 d后,试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的GCQ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仅为8.89%(4/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术后舒适程度,缓解负性情绪的同时有效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84例完全离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5月—2009年11月84例完全离断指行再植术,术后给基础护理、用药护理、体位护理及疼痛护理,针对患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行疏导,重点进行再植体的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血管危象护理,并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对成活患指辅以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断指再植术84例142指,术后成活130指,成活率91.0%,成活患指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治疗、精心的护理,是断指再植成活及促进患指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