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辨证、论治处方、社会因素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和病理特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和探讨社会因素对中医外感病认识的影响,说明中医对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不能脱离"天人合一"整体观,应重视社会因素带来的变化,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优势.方法 对古代医著深入剖析从中得到启发.结果 从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中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途径.结论 甲型H1N1流感属于中医学的瘟疫,是疫疬之气的传播.治疗应用"通腑泻浊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甲型H1N1流感及疑似病例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甲型H1N1流感及疑似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平均退热时间等。结果根据西医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中药辨证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流感样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缩短退热时间方面,疗效优于莲花清瘟胶囊对照组(P〈0.05)。结论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及疑似病例方便有效,但临床辨证加减施治的灵活性不足,故疗效以辨证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姜良铎教授采用中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有效经验。方法运用中医理论对甲型H1N1流感辨证论治,通过对不同病程阶段的症状、体征、方药归类,总结相应的证型特点和理法方药。结果 甲型H1N1流感可分为风热袭肺、痰热壅闭、毒伤肺络、津血外溢、气耗津伤等证候类型,以此辨证施治,归纳出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运用中医理论对甲型H1N1流感病程辨证分型,对症采取疏风清热、清肺化痰及祛湿清热、回阳救逆、益气养阴方法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甲型H1N1流感疫情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近期甲型H1N1流感相关信息进行了收集和分析,从甲型H1N1流感特征、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流感疫苗研制、发展趋势和中医防治等方面对甲型H1N1流感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09年11月~2009年12月确诊的98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为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以及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患者发病时的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等项目数据并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3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住院天数中,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到病毒转阴时间,无论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中,两两比较,均P〉0.05。在体温下降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象白细胞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转阴时间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均无明显差异。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在体温下降等方面优于其他各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7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候学特点,以及寒温并用法中药复方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以期为今后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积累经验,为中医辨治甲型H1N1流感提供思路.[方法]对2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采用寒温并用法中药复方银翘柴桂汤与白虎清解汤分期辨证治疗,主要观察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中医证候学特点及临床疗效.[结果](1)症状分布: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27例(占100%),恶寒23例(占85.2%),咳嗽25例(占92.6%),咯痰22例(占81.5%),咽痛21例(占77.8%),全身酸痛20例(占74.1%).(2)临床疗效:显效24例(占88.9%),有效3例(占11.1%),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3)血液分析检测结果:除白细胞总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5).[结论]甲型H1N1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寒温并用法中药复方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逆转病情发展,可望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乏力。它是一种新型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1]。我院于2009年12月—2010年2月成立了治疗甲流的中医病房,期间共收治42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人,全部痊愈出院。现将中医治疗甲流的护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对象我院作为甲型H1N1流感定点医院,自  相似文献   

9.
顾植山对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病防治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植山教授根据公开报道的甲型H1N1流感病资料,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阐述该病的证候特点后,认为今年的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在病机上应以“湿”为重点。提出了甲型H1N1流感疫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10.
要目的:为了提高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水平,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方法:根据近期甲型H1N1流感相关信息进行了收集和分析,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甲型H1N1流感患者护理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结果: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结论:提高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水平,能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张智龙  凌格 《新疆医学》2011,41(9):87-88
2009年5月11日,我国内地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报告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现就我院确诊的8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治疗资料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附着能力,分析了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学及其变异特性,简述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流程及接种效果,介绍了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治疗。但此种病毒毒力低,患者症状轻,不必恐慌,可通过综合预防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中西医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2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进行动态观察,并给予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和中成药、西药对症治疗.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15.76±3.02岁;21例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入院后体温最高者为39.9℃;入院后发热持续时间最长为4天.平均住院6.81±2.14天;中医证候表现为发热、无汗、恶风寒、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之风热犯卫证;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不重.鼻塞、流涕、喷嚏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少见,未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21例患者经辨证后均以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治疗,所有病例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消失,按诊疗方案出院标准给予出院.结论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实践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理论,中医学者展开了积极的探索。结合文献报道,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病因与发病、辨证论治以及临床应重视的理论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初步整理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诊疗规律,力求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陶芳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439+1402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随后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此种新型流感在短短2月时间内席卷全球。我国内地于2009年5月11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之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我科自2009年5月~2010年2月共收治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9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日卫生部根据2009年10月12日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制定了《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指南(试行)》。指南总结了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分类,处理原则和住院原则,流感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原因,探讨劳教所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处理措施及效果,为今后有效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病例个案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对劳教所基本情况、环境卫生状况及病例咽拭子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结果本次劳教所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共339名学员发病,罹患率为20.4%。暴发原因是劳教所学员患甲型H1N1流感后未能及时隔离治疗,学员寝室内床位为大通铺,室内通风较差等。经采取隔离治疗病人、环境消毒、室内通风换气、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预防服药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未及时隔离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是暴发的主要原因,采取有力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蔓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以及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结合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并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白细胞变化、肝肾功能异常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入院前均有发热症状,体温38.0℃以上,2次鼻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检测均为阳性,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入院后给予盐酸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以及中药和对症治疗。体温正常第4天,完成5d的抗病毒疗程后第1天和第2天开始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治疗过程中均有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的变化和肾功能异常。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持续5-7d从发病到恢复。结论甲型H1N1流感并发症较轻,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及重症的疗效与特点。方法对8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的危重症及重症病例进行了无创通气治疗动态观察。结果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及重症,能够迅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症状和低氧血症。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高原地区抢救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及重症的一种行之有效和必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绝对值及比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43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明显降低,而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43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变化较小.经积极治疗随着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病情的好转其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可恢复正常,且治疗前后差异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可能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越低,可能病情越重.提示可以通过监测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来判断甲型H1N1流感的病情的轻重及其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