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γ/δT细胞淋巴瘤(GD-TCL)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s)的一种罕见亚型,发病率极低,在所有淋巴瘤中发病率1%。GD-TCL病程多呈高度侵袭性,临床疾病进展迅速,对于常规治疗反应差,患者预后极差。GD-TCL来源于体内表达γ/δT细胞受体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体内正常γ/δT细胞具有抗原直接识别能力,通过介导先天免疫及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分型特征。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及PCR方法观察1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肝大、巨脾、发热为主要表现,肝脾活检病理结果显示淋巴瘤细胞侵犯脾红髓、肝窦及汇管区;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CD3、CD45RO、CD15,而CD20、CD79α表达阴性;PCR方法发现TCRγ链重排;且患者存在溶血及血小板减少,诊断符合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合并Evans综合征。结论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是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应注意与其他造血系统疾病鉴别。Evans综合征是其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2岁。因发热20余天伴全血减少,于2005年2月16日入我院血液科。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9℃,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WBC1.2×10~9/L、Hb 84 g/L、PLT 56×10~9/L。异型淋巴细胞0.11。拟病毒感染,伤寒待排。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无效。入院体检:T 36.3℃、P 82次/min、R 20次/min、BP 12/8kPa(1 kPa=7.5 mm Hg)。神清,轻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 cm。诊断: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似文献
4.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发病率仅次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大约占新诊断NHL的22%,FL多以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合并脾梗死,国内及国外文献报道很少。本文报道1例FL合并脾梗死,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例报告顾超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15400)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罕见,国内资料不多。我院1976年至1996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资料与结果男3例,女1例,年龄55~67岁,平均6...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33岁。因不规则发热 ,伴消瘦、乏力 1月而于 2 0 0 1年 2月 12日入院。患者于 1个月前开始发热 ,热型不规则 ,最高体温达 39°C ,发热前无明显畏寒和寒战 ,无咳嗽、咯痰。左侧腰部酸痛不适。在外院用过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无效。否认结核病史。入院体检 :T 38.2°C ,P 92次/min ,BP 110 /6 0mmHg。神志清楚 ,检查合作 ,贫血貌。皮肤无黄染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无抵抗 ,心肺检查无异常 ,腹部平坦 ,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肿大 ,左侧腰部叩击痛阳性 ,移动性浊音 (- ) ,未引出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8.0× … 相似文献
7.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60例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60例原发性脾型恶性淋巴瘤,男44例,女6例,均组织学证实,其中霍奇金病9例,非霍金病42例,未能分类9例,患者接受手术、放射、化疗或综合治疗,全组3年生存率76%,5年生存率47%。 相似文献
8.
9.
肝类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72岁。因食欲减退 ,乏力 8年 ,间断发热半年 ,以发热、肝大原因待查而入院。患者于 8年前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时 ,输血 40 0ml后 2个月感乏力 ,食欲减退 ,厌油 ,在其单位医院查ALT 475U/L ,HBsAg阴性。 2年前自觉上腹部有一鸡蛋大的包块 ,质硬 ,不痛 ,校医院做B超示肝大。查肝功能正常。半年前无诱因间断发热 ,间隔 15~ 30d ,体温高达 39 3~ 39 5℃ ,伴尿频、尿急 ,给予抗炎治疗 ,体温恢复正常。体检 :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上腹膨隆 ,肝大肋下 10cm ,剑下 7cm ,质硬、边钝 ,肝左叶触之不光滑 ,有压… 相似文献
10.
脾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脾边缘带淋巴瘤(SMZL)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男性老年(75岁)SMZL患者的外周血、骨髓及脾脏标本,分别采用光镜、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HG显带核型分析及PCR技术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结果:本例患者肿瘤细胞CD20、CD43、bcl—2表达阳性,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浸润脾脏白髓,致套区和边缘带完全被肿瘤细胞取代。骨髓细胞无异常核型。脾脏有单克隆IgH基因重排,骨髓和外周血未见异常淋巴细胞,无单克隆IgH基因重排。结论:对脾进行性肿大不伴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应疑为SMZL;单克隆IgH基因重排有助于SMZL的诊断,需排除滤泡中心淋巴瘤和套区淋巴瘤;脾切除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HSTCL)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男性2例,年龄分别为18岁、62岁;女性1例,23岁;2例男性有肝脾大、B症状、EB病毒感染,其中1例有乙肝病毒感染; 3例均有血象减低、骨髓受累、肝功能异常、乳酸脱氢酶、铁蛋白升高、无淋巴结肿大。3例骨髓细胞学中幼稚细胞明显增多,胞体中等或偏大,胞浆量丰富,胞核类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细致,核仁明显;免疫分型均表达CD3、CD2、CD7、TCRγδ,部分CD56及CD16阳性,1例初始部分表达CD8,后不表达CD8,3例均不表达CD4、CD5、CD57、TCRαβ; 2例检测到TCRD单克隆重排基因片段,1例未检测到单克隆重排基因片段。3例接受化疗患者,2例因感染死亡,1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随访10个月仍完全缓解。3例患者从有临床症状到确诊时间分别为2个月、5个月、8个月,其中2例确诊到死亡时间分别为7个月、6个月。结论:肝脾γδT淋巴瘤常侵犯骨髓,早期行骨髓细胞流式免疫分型明确诊断;该型淋巴瘤对化疗多耐药,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35岁 ,农民。因反复不规则发热 3月余入院。患者曾于 1 998年 3月 2 0日因不明原因发热 ,伴轻度畏寒、头痛 ,住当地卫生院按“病毒感染”治疗 ,6d后好转出院。此后又不明原因高热 ,体温40℃左右 ,并先后两次住当地市医院诊疗 ,曾查骨髓及胸片均未见异常 , 相似文献
15.
冒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绝大多数胃淋巴瘤是B细胞淋巴瘤 ,胃也可以发生T细胞淋巴瘤 ,但极为少见。大多数胃淋巴瘤是高度恶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低度恶性的胃B细胞淋巴瘤以前曾被误认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或假淋巴瘤。现在已清楚它属于一类特殊类型的淋巴瘤 ,即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lym phoma]。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外 ,近年来胃MALT淋巴瘤的研究进展很大 ,因此 ,本文将着重于胃MALT淋巴瘤的病理特点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进展。对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人恶性淋巴瘤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老年人恶性淋巴瘤治疗的近期疗效及1、3、5年生存率及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老年人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优于单纯化疗,其缓解率(CR+PR)分别为45%及92%(P值<0.01)。采用中等剂量的联合化疗及放疗,其近期疗效及1、3、5年生存率及毒性反应发生率与非老年人恶性淋巴瘤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结论对老年人恶性淋巴瘤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联合化疗及放疗的剂量要适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脾结核的CT影像特点。方法 15例肝脾结核进行CT扫描,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在18至60岁,所有病例皆经临床诊断,其中1例术后病理证实,2例经CT导向下穿刺活检证实,结果所有肝脾结核均为多脏器结核之一,CT表现为8例肝脏和5例脏散在粟粒,小结节灶和小囊性灶,1例肝脏有孤立的低密度病变,1例肝脾仅散在点状钙化灶,结论 当发现肝脾散在粟粒,小结节和小囊性粘合并全身多脏器结核时,首先应考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女 ,79岁。持续性左上腹疼痛 ,呼吸困难 1d。 1d前 ,患者在活动时突感左上腹持续剧痛 ,向左侧腰背部放射 ,弯腰及深呼吸时加重 ,伴呼吸困难、咳嗽 ,无咯血、心悸、腹泻、呕吐、呕血、黑便、血尿、尿频、尿痛及发热。既往有冠心病史 10年 ,慢性支气管炎史 3年。体检 :体温 36 .8°C ,脉搏80次 /min ,节律不整。呼吸 2 0次 /min ,血压 16 /12kPa(1kPa=7.5mmHg)。神清 ,呼吸急促 ,平卧位 ,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 ,口唇无紫绀 ,无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 ,双肺呼吸运动减弱 ,肺底部可闻及干、湿性音 ,…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