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保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室2018年9—12月使用动静脉内瘘的45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我科室2019年1—4月使用动静脉内瘘的47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血流量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在问题解决、执行自我护理、伙伴关系、情绪处理方面的自我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 0.05),内瘘阻塞、穿刺点红肿或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流量不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能够提高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内瘘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
冯睿婧 《全科护理》2014,(14):1271-127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采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护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能够提高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 PDCA 循环护理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本院接受的 动静脉内瘘穿刺血液透析患者共有 6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 PDCA 循环护理。评 价和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问题解决、自我护理执行度、情 绪处理以及伙伴关系维度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1)。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且穿刺点红 肿、出血、感染以及内瘘阻塞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1)。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 (P<0.01)。结论 PDCA 循环护理模式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可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效率, 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在防治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 将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常规组15例。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法,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动态评价护理质量,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强化的重点。常规组采取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观察两组2年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期满,观察组共行血液透析2489例次,发生血肿168例次、感染17例次、血栓形成5例次;常规组共行血液透析2342例次,发生血肿271例次、感染33例次、血栓形成15例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多种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式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血透患者43例设为研究组,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血透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阶段式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内瘘成熟时间、内瘘通畅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各项评分、术后6个月及1年内瘘通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瘘成熟时间、并发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掌握度,改善其内瘘成熟与通畅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武玉品  付敬  侯宪华 《全科护理》2021,19(9):1231-1234
目的:分析精准化护理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294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29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瘘护理,观察组实施精准化护理,比较实施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包括内瘘闭塞、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渗血、血肿、动脉瘤形成)发生率及病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现状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渗血、血肿及动脉瘤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现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化护理的临床实施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长度,充分利用病人的血管资源,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有效的通路,同时提高了血液透析病人对内瘘使用的满意度,有利于发展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且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对保证血液透析效果和维持患者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皮下血肿是动静脉内瘘应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防皮下血肿及皮下血肿后的治疗和护理是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重度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对症护理措施,包括创面处理、水疱处理,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延长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延长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方法.方法:将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内瘘术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内瘘血管血流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动脉瘤发生率及内瘘使用寿命.结果:干预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00%,内瘘平均血流量为250ml/min,皮下血肿发生率为5.32%,动脉瘤发生率为2.95%,内瘘闭塞率为1.10%,内瘘平均使用寿命为67±5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对内瘘患者管理的难点实施三级管理负责制,加强了内瘘维护的责任心,减少了损害动静脉内瘘的影响因素,延长了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透析患者拔针后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透析患者拔针后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皮下血肿发生率及综合素质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拔针后皮下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活动前(P0.05),参与各位成员的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与脑力开发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切实可行的,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通过制订动静脉内瘘拔针操作标准,可以保障透析患者"生命线"通畅,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血透室内部5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圈",确定"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制订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活动前(P0.05);各位成员的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与脑力开发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我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防治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报道.方法 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动静脉瘘并发症患者46例,根据病例首次透析时间分为两组,PDCA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谨遵人工血管内瘘的相关护理内容实施临床护理.PDCA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于整个管理过程中融入PDCA理念和方法.结果 PDCA组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5.7%,对照组为13.9%,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A组患者满意度为96.4%,对照组为73.9%,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护理实践,有利于综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格林模式指导下的健康宣教在糖尿病肾病血液净化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血液净化室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每组35例,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 研究组行格林模式指导下健康宣教,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次日、干预1月时自我管理能力、主动配合监测动静脉内瘘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 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问卷填写有误剔除, 研究组有1例患者因失访剔除, 最终68例患者完成研究。术后次日, 两组患者中文版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量表(ASBHD-AVF)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1月时, 两组患者ASBHD-AVF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有提升(P<0.05),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林模式指导下健康宣教可有效提升糖尿病肾病血液净化动静脉内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提升主动配合监测动静脉内瘘维护管理, 降低动静脉...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阶段变化理论(SCT)的护理干预对首次动静脉内瘘(AVF)成形术新入血液透析(HD)患者心理状态及内瘘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行首次AVF成形术的新入血液透析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32)实施基于阶段变化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照组(n=32)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血透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及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改变。[结果]两组的SAS、SDS评分均降低,实验组心理状态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升高,实验组AVF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AVF使用的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阶段变化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AVF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外科术后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8月-2019年8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动静脉内漏护理。观察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案,观察两组间差异。结果通过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内漏闭塞率与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动静脉内漏闭塞率为3.33%,显著低对照组的23.33%,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引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可以让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有正确合理的认识、提高医患双方临床治疗配合水平、有效降低动患者的内漏闭塞率、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值得在全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动静脉内瘘成熟后初期使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佳的血管通路,也是血液透析病人得以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正确使用、细心护理可延长内瘘的寿命,也能延长病人的生命。特别是内瘘成熟后的初期使用尤为重要,如果新瘘初期使用不当会导致瘘管狭窄、闭塞、皮下血肿、感染,从而缩短内瘘的寿命,甚至使内瘘失败。现将我院2006年3月-2009年5月31例动静脉内瘘病人内瘘成熟后初期使用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优化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1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血液透析患者为干预组采用根因分析法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优化管理措施、设计动静脉内瘘警示环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管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根因分析法制订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并发症,提高了患者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本 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89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 例)和研究组(45 例)。对照组实施常 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分析评估两组的动静脉内瘘功能(动静脉内瘘震颤感及成熟度)、心理情绪、生活质 量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动静脉内瘘震颤感良好例数占比、成熟例数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焦 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并且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风险分级管理的 实施可改善动静脉内瘘功能,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护性护理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保护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保护性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30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结果 使用3~5a 14例,1~2a 15例,有1例因低血压发生瘘管闭塞.结论 通过对动静脉内瘘形成前到手术后应用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种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采用顺穿法,对照组采用逆穿法,比较2组动脉出路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及透析2年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X2检验.结果 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透析2年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启用动静脉内瘘可以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