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8例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清肺通腑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发热、气促及痰壅积分低于对照组,WBC、IL-6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通腑汤结合西药在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利于缓解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升降散保留灌肠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痰热壅肺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留灌肠中药汤剂升降散,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R(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RP、PCT、IL-1β、IL-2R、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CRP、PCT、IL-1β、IL-2R、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升降散保留灌肠法联合西医治疗能降低痰热壅肺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CRP、PCT、IL-1β、IL-2R、TNF-α、IL-6、IL-8水平,升高IL-10水平,并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血化痰法对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化痰汤治疗,均以3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白三烯D4(LTD4)、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喘息、咳嗽、咳痰、胸闷评分及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LTD4、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拟活血化痰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其作用可能与LTD4、IL-4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芩葶清肺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痰热郁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湘潭县中医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5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2)、联合组(n=33),对照组给予穴位敷贴治疗,联合组给予穴位敷贴联合芩葶清肺汤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 (FEV1/FVC)]、炎性因子[白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1.88%(P<0.05);治疗后联合组喘息、咳嗽、咳痰、便秘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O2)]、PEF、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CT、CR 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芩葶清肺汤联合穴位敷贴可提高痰热郁肺证A...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腑调肺法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调肺法治疗,即大承气汤加减直肠点滴,观察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7、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结论通腑调肺法在治疗肺系疾病中,能够明显降低重症肺炎实热症患者临床肺部感染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改善重症肺系疾病患者证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宣白承气汤加减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西医)和观察组(43例,常规西医+宣白承气汤加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胸闷胸痛、气喘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EVLWI低于对照组,C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蕴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AECOPD痰热蕴肺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抗炎、解痉、化痰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肺汤,1剂/d。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肺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清肺汤对AECOPD痰热蕴肺型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健康状态,提高活动耐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肺消炎丸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肺功能及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120例,且经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肺消炎丸,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m 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 MRC、CAT评分均降低,咳嗽、咳痰、喘息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喘息及m MRC、CA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消炎丸可有效缓解慢性肺心病(痰热壅肺证)患者的喘憋、咳嗽症状,改善肺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氧合指数[pa(O2)/FiO2]、乳酸(Lac)、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选取11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主要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观察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检查血常规,并检测C反应蛋白(CRP)、pa(O2)/FiO2、Lac、D-D、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Cr)水平。结果118例重症肺炎患者中,痰热壅肺证68例(57.63%),痰湿阻肺证25例(21.19%),热闭心包证14例(11.86%),邪陷正脱证11例(9.32%)。邪陷正脱证、热闭心包证患者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WBC)、CRP、D-D、TBil水平均高于痰热壅肺证及痰湿阻肺证患者,而pa(O2)/FiO2水平低于痰热壅肺证及痰湿阻肺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陷正脱证患者Lac及Cr水平均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壅肺证患者WBC及CRP水平均高于痰湿阻肺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陷正脱证患者D-D水平高于热闭心包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中医证型主要为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热闭心包证和邪陷正脱证,其中痰热壅肺证最常见。检测pa(O2)/FiO2、Lac、D-D水平对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经通腑汤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经通腑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通腑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管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清气凉营汤鼻饲对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反应、肺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医辨证为气营两燔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结合清气凉营汤鼻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中医症候评分、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计数(WBC)、肺活量(VC)、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舌象、脉象、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MVV、VC及FEV_1均显著增高(P0.05),且对照组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PCT、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WBC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气凉营汤鼻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提高疗效、减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肺功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十五味龙胆花丸治疗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收录的100例痰热壅肺证患者,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对照组痰热壅肺证患者采用芩暴红止咳颗粒进行治疗,研究组痰热壅肺证患者采用十五味龙胆花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痰热壅肺证患者总有效率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痰热壅肺证患者总有效率,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痰热壅肺证患者(P小于0.05).结论:应用十五味龙胆花丸治疗痰热壅肺证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温胆汤对胃痞病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脾胃湿热型胃痞病患者,将其分为A组53例、B组53例、C组54例。A组采取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B组采取温胆汤加减治疗,C组采取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小便短黄、痞满、大便稀溏积分。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较A、B组显著增高,B组治疗总有效率较A组显著增高(P 0. 05)。治疗后4周,3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C组治疗后总积分较A、B组显著下降,而B组治疗后总积分较A组显著下降(P 0. 05)。相比治疗前,3组患者治疗后4周小便短黄、痞满、大便稀溏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 0. 05),且B、C组治疗后3项积分较A组显著下降(P 0. 05)。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后4周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胃痛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 0. 05),而3组患者治疗后胃痛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4周,3组患者口干口苦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 0. 05),且C组积分较A组显著下降(P 0. 05),而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 05)。3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温胆汤加味对脾虚湿热型胃痞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桔芩汤对痰热壅肺型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血清促炎因子、氧自由基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符合痰热壅肺型中医诊断标准的70例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桔芩汤治疗,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促炎因子、氧自由基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1),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P 0. 05)。治疗后,2组肺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l%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l/FV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 01),实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 0. 05);治疗后,实验组肺换气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 0. 0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桔芩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既能缓解支气管扩张患者炎症及过氧化状态,又能部分阻止或减缓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犀羚合剂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犀羚合剂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5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犀羚合剂 +常规治疗 )和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 ,观察 2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神经功能、血肿量、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4 % )显著优于对照组(88.9% ,P<0 .0 5 )。在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血肿吸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方面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犀羚合剂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证 ,能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微循环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肺祛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RP、WBC、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证属痰热郁肺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肺祛痰方中药汤剂,疗程为10d。结果:治疗组显控率6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清肺祛痰方能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P<0.05)。结论:清肺袪痰方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不同证型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的作用。方法:以128例高血压脑出血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安宫牛黄丸配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60例(治疗组)和常规西医综合治疗68例(对照组),并对治疗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2组疗程均为6d,治疗组连续使用安宫牛黄丸治疗6d。分别于发病第1、3、6天监测观察脑功能测定评分(格拉斯评分)、血压、心率和体温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上述观察指标的变化和比较。结果:患者脑功能测定评分(格拉斯评分)2组发病后均逐渐升高,发病后第3、6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升高明显,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升高明显;血压水平2组发病后均逐渐降低,发病后第3、6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明显,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降低明显;心率变化2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温变化入院6d较入院3d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6天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体温降低较入院时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具有显著促进高血压脑出血脑功能测定评分恢复和血压控制的作用,对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的脑功能测定评分、血压体温控制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治疗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高血压脑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老年病科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心通脉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道益生菌数量及肠道致病菌数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主症及兼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大肠杆菌、真菌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养心通脉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增加肠道益生菌,减少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经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则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评价。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BP、DBP和中医症候积分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2.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压效果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7例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33)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n=34)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与针灸治疗。比较2组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评定量表评分、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CRP、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