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进展之一。溶栓的意义在于挽救缺血性半暗带 ,限制梗死进一步扩大 ,改善预后 ,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于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 6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获得了较高的再灌注率[1,2 ] 。我科于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1月应用rt 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 15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患者均符合 1995年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6例 ,年龄 4 0… 相似文献
2.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6)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发病4.5 h内的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53例,分为rt-PA组24例和对照组29例,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rt-PA组还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症状性颅内出血(s ICH)发生率及90 d死亡率来评估治疗安全性。采用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 d疗效及90 d改良Rankin(m R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s ICH及死亡。rt-PA组治疗后2 h、24 h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治疗后7 d NIHSS评分、7 d疗效及90 d 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与常规治疗相似。 相似文献
3.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19例),溶栓组采用rtPA 0.8 mg/ks静脉溶栓,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控制并发症治疗.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h、7 d、14 d、21 d、90 d的欧洲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ESS),以及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21 d、90 d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结果:随访90 d,溶栓组E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90 d的预后;治疗时间越早,溶栓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前期研究表明,用0.7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6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90 d是安全、有效的[1].但其远期疗效如何报道不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2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rt-PA组和UK组,每组31例。rt-PA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UK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1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2组NIHSS分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2组NIHS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生出血并发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与UK早期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6.
章祎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4):280-28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11例,再通率73.3%,其中10例发病6 h以内溶栓再通8例,再通率80%;5例发病6~24 h溶栓再通3例,再通率60%.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护理90 d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超早期治疗,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疏血通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微循环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量表(MA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bg)]、炎症介质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GOS、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aPTT长于对照组,Fbg水平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房颤及非房颤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1例,分为房颤组22例和非房颤组39例。比较2组的基线特征,采用NIHSS及mRS量表评定溶栓前及溶栓后2 h、24 h、7 d、90 d的疗效。结果:房颤组男性人数、起病至开始溶栓时间均低于非房颤组,首次收缩压高于非房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溶栓后2 h、24 h、7 d NIHSS评分、7 d疗效、90 d 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治疗房颤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与非房颤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椎-基底动脉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21例,发病6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39例,给予除溶栓外的积极抢救治疗。比较治疗后24h、14d和90d存活率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治疗后14d、90d的Barthel指数(BI)及90d综合生活能力(改良Rankin评分,mRS),并记录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90d存活率分别为57.14%和23.08%(P〈0.05)。治疗组溶栓后24h、14d、90d较溶栓前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 对照组治疗后14d、90d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 治疗组治疗24h、90d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溶栓后14d、90dBI评分分别为(70.00±29.05)分和(92.50±39.57)分,对照组治疗后14d、90dBI评分分别为(49.09±27.37)分和(60.23±25.75)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90d后mRS评分分别为(1.00±0.95)分和(2.63±1.77)分(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81%和10.26%(P〉0.05),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及致死病例。结论椎-基底动脉梗死患者发病6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附4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rt-PA)静脉溶栓早期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 40例 (发病时间 <6小时 )分为两组 :≥ 70岁组 ( A组 15例 )和 <70岁组 ( B组 ,2 5例 )。选用艾通立 5 0 mg,先于 2分钟内静脉注射 rt-PA 8mg,再将 42 mg于 1小时内静脉泵入 ,两组其它治疗均相同。评定指标包括治疗前、治疗后 2 4小时、30天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治疗后 30天的 Barthel指数及死亡情况、副作用。结果治疗前、治疗后 2 4小时、30天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A组分别为 18±2 .4、13.2± 3、6.9± 2 ;B组分别为 17.5± 2 .0、11.4± 2、6.8± 2 .5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30天时的 Barthel指数评分 :A组为 86.5± 9.0、B组为 85 .4± 8.0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两组溶栓治疗后 Fb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其它副作用。两组病死率分别为 13.3%、8.0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 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高龄 (≥ 70岁 )患者接受 rt-PA治疗安全有效。应用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不是绝对禁忌 ,可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慎重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进展之一。溶栓的意义在于挽救缺血性半暗带,限制梗死进一步扩大,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于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3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了较高的再灌注率。我科于2005年8月-2006年3月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1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cardiac-cerebral infarction,CCI)、非心源性脑梗死(no-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NCCI)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3例CCI患者作为对照组,33例NCCI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后2 h、24 h、7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治疗后不同时间(1个月、3个月)预后情况[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上均有差异(均P <0.05),治疗前~治疗后7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Barth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比较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及尿激酶 (UK)静脉溶栓辅以阿司匹林及肝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 6h内者 ,3 1例给予静脉rt -PA ;3 2例静脉内UK溶栓辅以静脉肝素及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rt -PA组、UK组临床血管再通率分别为 80 6%与 5 6 3 % ( P <0 .0 5 ) ,前者消化道与泌尿道出血并发症为9 6% ,而后者为 0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提示静脉rt -PA溶栓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静脉UK ,但出血并发症的发生rt -PA组显著高于UK组。 相似文献
16.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比较r-tPA治疗组和对照组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r-tPA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0.00%,对照组有效率5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治疗1d后起,r-tPA治疗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在严格控制适应证的前提下,r-tPA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有效而且安全;r-tPA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可不依赖头颅MRI和脑动脉介入技术,能够在一般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与尿激酶 (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方法将急诊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3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 (31例 )用rt PA治疗 ;乙组 (32例 )用UK治疗。甲组入院后即给予rt PA 8mg静脉注射后将 42mgrt PA用输液泵或微量泵在 60分钟内注完。乙组先静注UK 50万U ,然后再用UK 1 0 0万U 30分钟内滴完。两组患者溶栓后均继用肝素静脉滴注维持 3天以上。结果 90分钟再通率 ,甲组为 80 .6 % (2 5/31 ) ,乙组为 56 .3 % (1 8/32 ) ,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甲组出血等并发症少于乙组 (9.7%与 1 5 .6 % )。结论小剂量rt PA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优于尿激酶溶栓疗法 ,且副作用少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青年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2例青年脑卒中(年龄≤45岁)患者,入院后均接受rt-PA治疗,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好组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02例患者均完成90 d临床随访,其中预后良好组55例,占53.92%(55/102);预后不良组47例,占46.08%(47/102)。2组文化程度、溶栓前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溶栓前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溶栓前NIHSS评分是青年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青年卒中患者预后不良与文化程度较低,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水平较高,有家族遗传,溶栓前NIHSS评分较高有关系,应当引起临床重视,及早采取针对性对策,最大限度改善青年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溶栓治疗时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5 h)与早期组(3 h),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治疗有效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早期组治疗效果(70.00%,21/30)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早期组患者NIHSS评分[(16.9±2.9)分]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16.5±3.1)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组NIHSS评分[(9.2±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ICH型颅内出血与HI型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PH型颅内出血发生率(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CIS患者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可降低颅内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选取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7例为观察组,同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周、1月、3月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的mRS评分、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均下降,但对照组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2组的组间(F=15.941,P=0.009)、不同时点(F=13.173,P=0.014)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F=23.08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月、3月2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2组的m 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