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64排螺旋CT观察旋股内、外侧动脉,为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并分析60例因下肢动脉疾病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资料.观测旋股内外侧动脉的起源、开口内径及走行,并测量其开口距股深动脉起点的距离.结果 右侧旋股内侧动脉起源于股总动脉占16.7%(10例),股浅动脉占3.3%(2例),股深动脉占80%(48例);左侧旋股内侧动脉起源于股总动脉占11.7%(7例),股深动脉占88.3%(53例).右侧旋股外侧动脉起源于股总动脉占5%(3例),股浅动脉占6.7%(4例),股深动脉占88.3%(53例);左侧旋股外侧动脉起源于股总动脉占3.3%(2例),股浅动脉占3.3%(2例),股深动脉占93.3%(56例).36例有DSA资料的病例,血管解剖显示的符合率为100%.旋股内侧动脉右侧开口内径为(2.73±0.54) mm,左侧为(2.63 ±0.50) mm;旋股内侧动脉开口距股深动脉起点距离,右侧为(17.32±11.06) mm,左侧为(19.03 ±1.65)mm.旋股外侧动脉右侧开口内径为(3.79 ±0.94) mm,左侧为(3.78±0.79) mm;旋股外侧动脉开口距股深动脉起点距离,右侧为(19.48±12.94)mm,左侧为(22.78±12.70) mm.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开口内径,右侧为(2.61±0.63)mm,左侧为(2.66 ±0.51) mm.旋股内外侧动脉开口内径大小在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304,0.939).旋股内外侧动脉开口内径大小在男女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 =0.681,P=0.165).结论 64排螺旋CT能准确显示旋股内、外侧动脉的血管走行,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尿毒症患者睾丸内动脉(IT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组织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为尿毒症行规律性透析治疗患者的右侧睾丸50只,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门诊体检正常男性的右侧睾丸50只,作为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睾丸ITA的收缩末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S/D)、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将两组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只观察组右侧睾丸ITA血流参数PSV、EDV、RI、PI和S/D分别为(7.55±3.23)cm/s、(2.14±0.77)cm/s、0.74±0.08、1.46±0.42、3.60±1.05;50只对照组右侧睾丸ITA血流参数PSV、EDV、RI、PI和S/D分别为(5.69±1.39)cm/s、(2.23±0.58)cm/s、0.60±0.07、1.07±0.23、2.61±0.50。尿毒症组睾丸ITA血流参数PSV、RI、PI和S/D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EDV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检测出尿毒症患者睾丸ITA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提供睾丸内部结构改变的依据,对于临床在诊断男性不育症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联合超声脐动脉S/D、血气分析学监测对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分娩产妇216例,根据脐动脉S/D值分为对照组(S/D值≥3) 102例、研究组(S/D值3) 114例。观察两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Vd、Vs、S/D、RI为(19. 36±3. 07) cm/s、(61. 28±8. 95) cm/s、3. 29±1. 14、0. 84±0. 37,显著高于对照组(16. 29±2. 71) cm/s、(55. 79±6. 91) cm/s、2. 79±0. 96、0. 67±0. 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 752、5. 003、3. 465、3. 955,P 0. 05)。研究组PCO_2水平(46. 38±6. 08) mm Hg,低于对照组(52. 07±7. 16) mm Hg(t=6. 314,P 0. 05),PO_2、PH值、BE为(32. 36±4. 82) mm Hg、7. 56±1. 98、(-6. 78±1. 46) mmol/L,高于对照组(26. 94±3. 83) mm Hg、7. 02±1. 73、(-8. 41±2. 19) mmol/L(t=9. 078、2. 123、6. 496,P 0. 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总分(8. 69±1. 58)分,高于对照组(7. 31±1. 07)分;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联合超声脐动脉S/D、血气分析学监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Graves''''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Graves’病(又称弥漫性甲状腺肿)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能量多普勒超声观察40例Graves’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双侧甲状腺组织的血液供应及分布情况;用脉冲多普勒测量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PS),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PS)及阻力指数(RI),测量甲状腺上动脉的内径。结果:Graves’病组甲状腺实质内的血供极为丰富,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呈“火海征”,Graves’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Graves’病组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为(162.1±31.5)cm/s,正常对照组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为(98.2±20.9)cm/s,Graves’病组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108.7±35.6)cm/s,正常对照组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42.1±15.1)cm/s,以上各参数Graves’病组甲状腺上动脉的阻力指数为0.55±0.11,正常对照组甲状腺上动脉的阻力指数为0.73±0.19。Graves’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Graves’病组甲状腺上动脉的内径为3.34±1.16mm,正常对照组甲状腺上动脉的内径为1.62±1.24mm。Graves’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Graves’病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增强型能量多普勒(E-?ow)显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指端微血管血流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90例糖尿病患者按糖尿病病程分为糖尿病≤5年组(30例)、糖尿病6~10年组(30例)和糖尿病>10年组(30例),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结合E-?ow显像观察受试者右手中指末节指端微血管血流分布特点,测量其血管/甲床像素比。结果对照组右手中指末节指端血流信号丰富,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腹动脉、甲床动脉及其细小分支显示清晰;糖尿病各组患者中指末端血流显示欠清晰,连续性不佳,血流分布明显减少。对照组、糖尿病≤5年组、糖尿病6~10年组、糖尿病>10年组血管/甲床像素比分别为0.1640±0.0335、0.1040±0.0140、0.0791±0.0079、0.0555±0.0182。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血管/甲床像素比均减低(F=100.99,P<0.05),且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减低更明显。结论高频超声结合E-?ow显像技术可以敏感、准确地反映患者指端微血管血流的变化,为临床评价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71岁。因"右上肢无力、麻木2月"就诊。查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右侧桡动脉搏动较左侧明显减弱。右侧上肢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锁骨下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右侧腋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最厚处约1.8mm,管腔不规则变窄(长度约27mm),最窄处内径约1.0mm,狭窄段近端管腔内血流充盈差,血流束变细,血流速度PSV:67cm/s,狭窄段远端近肱动脉处血流呈断续状(图1A);右侧腋动脉起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一种临床适用的MR技术在体无创性评估颈总动脉血管壁切应力(WSS)的方法.方法 选取1名健康志愿者,对其右侧颈总动脉行相位对比法MR血流定量扫描,应用三维抛物面(3DP)模型函数拟合方法,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计算局部WSS,获取颈总动脉的血管横截面积、平均血流速度、最大速度及瞬时血流率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综合评估颈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颈总动脉局部WSS值范围为(0.75±0.41)N/m2;平均血流速度为(23.4±12.0)cm/s,血管横截面积为(32.2±2.9)mm2;血流率为(7.8±4.6)ml/s.结论 MR血流定量技术结合3DP模型方法可以对颈动脉局部WSS大小、分布和变化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高原正常妊娠妇女子宫动脉、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应用采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了妊娠和非妊娠期子宫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S/D)比值和阻力指数 (RI) ,并与平原地区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 ,两个地区妊娠期的子宫动脉内径、血流量都有所增加 ,高原地区妊娠期子宫动脉内径、血流量分别为 (0 .3 5± 0 .0 4 )cm/s、(2 80 .0± 4 8)cm/s ,均低于平原地区 (0 .4 5± 0 .0 4 )cm/s,(4 2 5± 55)cm/s,P均小于 0 .0 1。高原不同孕期脐动脉血流速度S/D比值、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平原地区。研究…  相似文献   

9.
谢元亮  江燕萍  金朝林  张树桐  王辉   《放射学实践》2013,(12):1271-1274
目的:探讨Riolan动脉弓扩张的MSCTA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26例患者的腹部CTA及临床资料,将其中的47例Riolan动脉弓扩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抽取47例无扩张者为对照组,测量Riolan动脉弓平均直径,由两位有经验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Riolan动脉弓扩张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及肠系膜上动脉(SMA)闭塞、SMA狭窄、肠系膜下动脉(IMA)闭塞、IMA狭窄、结肠癌、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组Riolan动脉弓平均直径分别为(1.2±0.1)、(4.6±0.7)、(2.5±0.2)、(2.3±0.3)、(1.9±0.2)、(2.5±0.3)和(2.0±0.3)mm,研究组Riolan动脉弓直径大于对照组(Z=-8.403,P<0.01),SMA闭塞后Riolan动脉弓扩张最为显著(F=20.064,P<0.01)。血流上行组与血流下行或双向血流组Riolan动脉弓直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iolan动脉弓扩张常提示有肠道供血动脉或肠道病变,MSCTA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Riolan动脉弓,而且可以很好显示相关血管狭窄及闭塞的情况,对临床诊疗方案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机械瓣对二尖瓣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本院行二尖瓣置换术96例,分为双叶瓣及倾斜碟瓣两组,比较手术前后及手术1年后两组间血流动力学的超声参数.结果 两组术前二维超声参数:各房室内径及主、肺动脉内径、二尖瓣口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参数中E峰、A峰、平均跨瓣压差(mean pressure gradient,MPG)、肺动脉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0 d内的二维超声参数比较:双叶瓣及倾斜碟瓣两组的E峰速分别为(1.43±0.70)m/s和(1.86±0.65)m/s (P<0.05),有效瓣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分别为(2.61±0.61)cm2、(2.31±0.63)cm2(P<0.05);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分别为(33.9±14.2)mmHg 和(32.8±9.4)mmHg(1 mmHg=0.133 kPa,P>0.05);MPG分别为(4.76±2.8)mmHg和(5.2±3.7)mmHg(P>0.05).手术1年后复查,双叶瓣及倾斜碟瓣两组的E峰速分别为(1.48±0.9)m/s和(1.92±0.4)m/s(P<0.05),EOA为(2.52±0.32)cm2和(2.01±0.2)cm2 (P<0.05),PASP为(33.4±22.5)mmHg 和(36.4±24.7)mmHg(P>0.05).结论 双叶机械瓣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强于倾斜碟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的分布、多少、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长径与短径比(L/D)、血流、RI值.结果 9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皮髓质界限清晰或欠清晰,淋巴门结构未见破坏.彩色多普勒血流量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显示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频谱多普勒(PW)探及低速低阻力型动脉频谱,L> 1.0cm,D>0.5cm,L/D值介于2.1~2.8之间,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介于8~20cm/s之间,阻力指数(RI)介于0.49~0.66之间.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便捷,无创伤性,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鼻内镜下导管超声探头检查鼻腔软组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下导管超声探头检查鼻腔软组织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鼻内镜下应用导管超声探头,以直接或经水囊方式检查12侧家犬鼻中隔和中、下鼻甲软组织并分析其图像。结果:①二维超显示下、中鼻甲和鼻中隔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均以低回声为主,局部可见偏强回声区及血管回声。鼻中隔、中鼻甲和下鼻甲软组织厚度分别为5.98±1.09mm、6.37±1.23mm和7.51±2.03mm;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见丰富的血液信号,脉冲多普勒可引出动、静脉频谱,静脉流速5.6~18.4cm/s,动脉峰值流速10.2~41.7cm/s,RI0.23~0.41。结论:鼻内镜下应用导管超声探头检查鼻腔内软组织,其定位准确,图像清晰,分辨力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0年度招收的飞行学员椎动脉发育情况,为椎动脉超声检查列入招飞体检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回顾性分析722名飞行学员的椎动脉起始位置、内径、走行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总结飞行学员中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比例.结果 722名飞行学员左侧椎动脉起始段(Dl)与椎动脉椎间段(D2)内径(分别为3.624±0.017、3.623±0.018mm)宽于右侧(分别为3.489±0.018、3.438±0.019mm,P<0.05),左侧椎动脉椎间段收缩期峰值流速(53.547±0.412cm/s)高于右侧(48.463±0.405cm/s,P<0.05).椎动脉直径在2.5 ~3.0mm的比例较大,为17.5%,而小于2.5mm比例稍低,为6.9%;右侧椎动脉窄细者(16.0%,116/722)多于左侧(8.3%,60/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者24例(占3.3%),其中双侧椎动脉起始位置正常,仅走行异常者19例,起始部伴走行异常者5例.19例仅走行异常者左右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5例起始部伴走行异常者中2例伴有同侧椎动脉窄细.结论 飞行学员中存在多种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应早日将椎动脉的超声检查列入招飞体检项目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病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选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甚至闭塞的患者。超声检查内容包括斑块的大小、回声以及稳定性,斑块造成狭窄时,计算狭窄率,同时记录血管内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要评估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并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血管造影(DSA)对比分析。最后经过临床筛选54例患者共56条颈动脉接受内膜剥脱术(CEA)或颈动脉扩张成形加支架植入(CAS)手术治疗(包括1例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结果超声对斑块回声及其稳定性评价优于其它影像学,狭窄程度判断与其它影像基本相符合;对颅内侧支循环的评估与DSA相同但优于MRA;术后颈内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内径〔(4.1±0.5)mm VS(1.4±0.5)mm,P<0.01〕;流速〔(74.2±13.1)cm/s VS(205±132.4)cm/s,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以及狭窄的程度诊断率高,能够客观反映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估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为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评价治疗效果以及术后随访和临床无症状的健康筛查提供有效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肺动脉流速的MRI测量与多普勒超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法MR I(PC-MR I)测量肺动脉血流的准确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选取正常健康志愿者42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PC-MR I和多普勒超声测量了主肺动脉的内径、最大流速和平均流速。②采用公式分别计算出主肺动脉1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结果①PC-MR I和多普勒超声测量主肺动脉的内径分别为(24.4±3.41)mm和(21.5±2.55)mm。②PC-MR I测量主肺动脉的最大流速和平均流速分别为(79.9±24.0)cm/s和(50.3±7.71)cm/s。③多普勒超声测量主肺动脉的最大流速和平均流速分别为(88.8±8.33)cm/s和(53.7±5.04)cm/s。④PC-MR I测量主肺动脉的血流量为(73.5±6.60)m l,多普勒超声测量主肺动脉的血流量为(69.0±10.6)m l。应用统计学方法成组样本均数t-检验分析2种测量结果,选择检验水平为α为0.05。结论PC-MR I可以准确测量肺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对评价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检测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血流参数对评估颅内高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为观察对象,经颅脑CT检查和临床诊断的颅内高压患者45例(颅内高压组),健康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床旁超声测量ONSD及CRA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颅内高压组与对照组之间、颅内高压组治疗前与治疗后ONSD及CRA血流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测量ONSD、PSV分别及联合诊断颅内高压的诊断效能,并评估该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颅内高压组ONSD值(5.04±0.20) mm大于对照组(4.61±0.3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颅内高压组PSV值(12.08±1.62) cm/s大于对照组(11.07±2.13)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EDV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超声对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患者(设为研究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其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状况,并予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半月板在基线外侧较为突出且可见点状或条状强回声区,内侧副韧带变形,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滑膜厚度为(6.25±2.20) mm,髌上囊积液深度为(7.35±1.45) mm,滑膜血流为0级者23例、Ⅰ级者12例、Ⅱ级者12例、Ⅲ级者3例;对照组研究对象膝关节半月板回声强度中等且均匀,边缘清晰,滑膜厚度为(1. 10±0.46) mm,髌上囊积液深度为(2. 12±0.43) mm,滑膜血流为0级者38例、Ⅰ级者12例。两组研究对象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状况对比,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对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及滑膜血流均较敏感,在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中特异性较高,且操作简便,可作为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首选诊断方法予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8.
种植性兔VX2肝肿瘤血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种植性兔VX2肝肿瘤生长的自然血供特点。方法VX2瘤株接种于新西兰兔肝左叶,制成模型瘤兔15只,将其按瘤体直径分为3组:A组直径<2.0cm、B组直径2.0~3.0cm、C组直径>3.0cm,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各组VX2瘤兔的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瘤体供血情况,分析不同直径大小的瘤体血流分布及构成。结果A组的VX2兔肝肿瘤供血不丰富,肝动脉部分参与供血;B组的VX2兔肝肿瘤瘤内血流丰富,供血以肝动脉为主;C组的VX2兔肝肿瘤中心部出现坏死,瘤周血流丰富,供血以肝动脉为主。C组的VX2兔肿瘤肝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60.3±10.9cm/s)与A组(50.4±12.2cm/s)相比有差异(P<0.01),阻力指数(RI)(0.9±0.12)与A组(0.5±0.02)相比有差异(P<0.01);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及门静脉内径(D)各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种植性VX2肝肿瘤主要供血血管为肝动脉,肝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随肿块增大明显增加,多普勒流速曲线呈高速高阻型;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门静脉内径随肿块增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孕期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参数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中孕期(20~24周)超声筛查的孕妇,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疑胎儿生长受限132例为FGR组,超声检查无异常268例为对照组,并观察至出生。两组孕妇均检查母亲子宫动脉,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静脉导管(DV),脐静脉(UV)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末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S/D值,静脉导管的S波及A谷流速。结果对照组268例正常中孕期静脉导管血流参数:S波流速:(59.03±14.32)cm/s;A谷流速:(33.56±10.34)cm/s;RI:0.51±0.10;PI:0.55±0.14;S/D:1.89±0.43,FGR组132例胎儿中21例(15.91%)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血流参数S波、A谷较正常组减低,RI和S/D较正常组增高(P0.05),其中13例同时伴有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结论FGR胎儿母体子宫动脉,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均会发生改变,动脉系统出现血流参数的改变往往提示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及血流再分布以保护心脑重要脏器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后肝血流变化的综合影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S)后肝血流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9例因肝硬化而实施TIPSS的患者术前1周、术后72 h进行CT灌注扫描,并在分流通道建立前、后进行门静脉测压.其中3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了CT灌注扫描成像.所有患者在术后48 h内进行了Doppler超声检查,并于术后3个月(9例)和6个月(6例)行Doppler超声复查.2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进行了TIPSS支架造影和门静脉测压.结果 全部患者术前门静脉灌注量(PVP)为(0.92±0.18)ml·min-1·ml-1,总灌注量(THBF)为(1.28±0.17)ml·min-1·ml-1,动脉灌注指数(HPI)为(28±8)%,门静脉自由压(PVFP)为(23.92±0.86)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72 h测得PVP为(0.21±0.15)ml·min-1·ml-1,THBF为(0.74±0.18)ml·min-1·ml-1,HPI为(74±13)%,PVFP为(12.62±1.54)mm Hg;术后3个月和6个月PVP分别为(0.49±0.05)ml·min-1·ml-1和(0.57±0.03)ml·min-1·ml-1;术前PVP与PVFP之间存在负相关(r=0.678,P<0.05),术后PVP与PVFP之间无线性相关性(r=0.543,P>0.05),TIPSS导致PVFP平均值下降梯度与门静脉灌注减少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867,P<0.01).Doppler超声监测TIPSS术后48 h肝门静脉血流情况:主干为(27.9±3.4)cm/s,支架内为(62.6±6.4)cm/s;肝内门静脉分支均为出肝血流,门静脉左支(18.9±7.2)cm/s、右支为(6.6±3.2)cm/s.术后6个月主干为(15.6±1.1)cm3/s,支架(9.8±5.7)cm3/s.结论 TIPSS术后PVFP平均值下降的同时伴有大量门静脉血流成为无效灌注,无效PVP与PVFP平均值下降直接相关.肝动脉无法代偿门静脉有效灌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