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患儿镇静和躁动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5年6月择期手术治疗的患儿90例进行调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奇偶法分为A、B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麻醉诱导期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滴鼻,B组麻醉诱导期给予右美托咪定2.0μg/kg滴鼻,C组麻醉诱导期给予生理盐水2.0μg/kg滴鼻,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躁动评分、疼痛评分、Steward苏醒评分以及镇静镇痛需求。结果 B组患儿躁动评分、疼痛评分以及Steward苏醒评分均高于A组和C组,且术后镇静镇痛率、不良反应率均低于A组和C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效果佳,可有效缓解躁动和疼痛;2.0μg/kg的剂量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择期斜视矫正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3组:七氟醚麻醉诱导前30 min分别滴鼻1μg/kg右美托咪定(A组),2μg/kg右美托咪定(B组)和等容积生理盐水(C组)。观察记录3组患者诱导时间及30 min后镇静评分、与父母分离时情绪评分和面罩接受程度;记录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评估躁动程度。结果:B组患儿诱导时间较A组和C组明显缩短(P<0.05);用药30 min后患儿镇静评分和与父母分离时情绪评分为B组>A组>C组(P<0.05);吸入面罩接受评分为B组优于A组和C组(P<0.05);3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ONO评分、儿童麻醉苏醒谵妄(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PAED)评分和躁动发生率比较均为B组<A组<C组(P<0.05)。结论:2μg/kg右美托咪定术前30 min滴鼻能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是一种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术前滴鼻在小儿斜疝手术基础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60例13岁拟行疝气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3组。麻醉方法均为基础麻醉诱导患儿入睡,抱入手术室后实施不插管全凭吸入麻醉,术中辅助局麻,手术时间均在1 h以内。麻醉诱导前30 min,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咪达唑仑0.2 mg/kg滴鼻,B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滴鼻,C组以咪达唑仑0.2 mg/kg滴鼻。观察并记录患儿的入睡时间、入室后Ramsay镇静评分、诱导时对麻醉面罩的接受程度、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A组入睡时间(12.31±3.21)min明显小于B组(23.55±3.72)min和C组(19.23±3.32)min(P<0.05)。A组镇静满意率和面罩接受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同C组比较,A组和B组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咪达唑仑0.2 mg/kg滴鼻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缩短吸入诱导时间,预防苏醒期躁动,并且不延长患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氯胺酮单独应用或复合右美托咪定作为小儿术前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白内障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3~6岁,体重10~20 kg,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6组,氯胺酮6 mg/kg口服)和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K3D2组,氯胺酮3 mg/kg口服+右美托咪定2 μg/kg滴鼻),每组30例。患儿术前30 min在麻醉等待室接受用药,记录药物接受情况、滴鼻前(T0)及用药后10、20、30 min时(T10、T20、T30)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患儿入睡时间,根据镇静评分表(sedation scale,SS)评估用药后10、20、30 min时的镇静状态,用药30 min 后根据情绪状态评分表(emotional state scores,ESS)评估患儿与父母分离转入手术室的情绪状态以及对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反应,同时还记录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24 h随访情况。结果   K3D2组患儿入睡时间短,T20、T30时镇静状态明显优于K6组(P<0.05);且与父母分离时情绪状态及静脉穿刺评分明显低于K6组(P<0.05)。K6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及精神异常情况明显多于K3D2组(P<0.05)。结论   氯胺酮3 mg/kg口服复合右美托咪定2 μg/kg 滴鼻可以使患儿安静地与父母分离并接受外周静脉穿刺,是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疝修补术术前用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小儿疝修补手术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6 mg/kg口服)与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KD组,氯胺酮6 mg/kg口服+右美托咪定2μtg/kg滴鼻)各35例.记录滴鼻前(T0)及用药后10 min(T10)、20 min(T20)、30min(T30)时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根据镇静评分表(sedation scale,SS)评估用药后10、20、30 min时的镇静状态,记录评分和患儿入睡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用药30 min后根据情绪状态评分表(emotional state scores,ESS)评估患儿与父母分离进入手术室的情绪状态以及对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反应.结果 KD组患儿入睡时间比K组患儿短,T30时镇静状态明显优于K组(P<0.05);且KD组患儿与父母分离时情绪状态及静脉穿刺评分明显低于K组(P<0.05);KD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及精神异常情况也明显少于K组(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可以使患儿安静的与父母分离,是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患儿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择期全身麻醉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2例。麻醉方式均选择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适量的生理盐水滴鼻预处理,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患儿(P0.05);手术开始时,对照组患儿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肌阵挛症状出现率为26.19%显著高于观察组患儿的0.00%(P0.05);观察组患儿恶心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1.90%(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采用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患儿,给予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能够更好的预防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会造成患儿的苏醒时间稍有延迟,临床上需要辩证的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对腹腔镜疝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疝手术治疗的80例腹股沟疝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艾司氯胺酮滴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右美托咪定,而后两组均进行实施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苏醒后15 min、6 h、12 h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两组拔管、苏醒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于麻醉苏醒后15 min时比较两组患儿躁动发生情况[采用苏醒期躁动评分表(PAED)评估]。结果 麻醉苏醒后15 min、6 h、12 h,两组VAS评分均有所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均较短(P<0.05);麻醉苏醒后15 min时,观察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滴鼻、艾司氯胺酮麻醉二者联用可提高腹腔镜疝手术患儿镇痛效果,缩短拔管、苏醒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非静脉给药途径在儿科下腹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搜集我院儿科拟行下腹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B组于术前30min右美托咪定1ug/kg滴鼻,A,C组等容积生理盐水滴鼻.三组患儿均给于阿托品0.01~0.02mg/kg,利多卡因1mg/kg,丙泊酚2mg/kg,七氟醚6~8%,氧流量2L/min,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置入喉罩,将七氟醚降到1~2%.A组和B组患儿骶管阻滞成功后注入0.25%罗哌卡因1mL/kg,C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mL/kg+右美托咪定1ug/kg,骶管阻滞给予药物总量20mL封顶.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记录手术时间,诱导时间,拔喉罩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心动过缓、苏醒延迟、喉痉挛、尿储留和苏醒期躁动评分.记录术后4,8,12,16,20,24h镇痛评分,镇静评分,计算各组镇痛时间.结果:三组患儿一般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时间,拔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诱导时间短于A组和C组(P<0.05).三组患儿均无心动过缓、苏醒延迟和尿储留的发生,A组喉痉挛的发生和躁动评分高于B和C组,B,C组的镇痛时间比A组延长,C组最长(P<0.05).术后4h镇痛评分均小于4分,镇静评分为2~3分,B,C组8h的镇痛镇静评分低于A组(P<0.05),C组12,16,20h的镇静,镇痛评分低于A,B组(P<0.05);术后24h镇痛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滴鼻给药诱导迅速且有早期术后镇痛镇静的作用,右美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术后镇痛时间明显延长,苏醒期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用于腹股沟疝手术小儿的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腹股沟疝手术患儿40例,年龄1~5岁,ASA分级Ⅰ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前30 min分别经鼻腔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Dex组)和等容量生理盐水(NS组),给药30 min后评估患儿的镇静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面罩吸入诱导抵抗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30 min、1 h、2 h的躁动评分。结果 Dex组的镇静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面罩吸入诱导抵抗评分均优于NS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躁动评分均低于N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可安全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可产生良好的镇静作用,同时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对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恶心呕吐与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46例?入室后K组静注氯胺酮 1.0 mg/kg,D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1.0 ?滋g/kg,入睡后七氟醚诱导及术中维持?分别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 5 min(T1)?手术结束时(T2)的心率(heart rate,HR)?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术中体动发生率?苏醒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恶心呕吐?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出恢复室的Steward苏醒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K组 T1?T2时的 HR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时比较,D组T1时段的 HR下降?T2时段的HR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1?T2时D组HR低于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组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K组?两组术中体动发生率?苏醒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行疝囊高位结扎术七氟醚麻醉前,与静脉注射1.0 mg/kg氯胺酮比较,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1.0 ?滋g/kg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及躁动的发生,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1.
樊娟  李爱军  李福龙 《广东医学》2016,(23):3604-3607
目的 与咪达唑仑对比,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七氟烷吸入麻醉预防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患儿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手术患儿60例,年龄3~6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30)和咪达唑仑组(n=30).两组患儿均以七氟烷吸入麻醉,分别于建立静脉通路后泵注含1μg/kg右美托咪定或含0.05 mg/kg咪达唑仑的生理盐水稀释液10 mL,泵注时间均为15 min.记录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停留恢复室时间;于入恢复室即刻开始对患儿进行小儿麻醉后躁动量表(PAED)、镇静、FLACC镇痛评分评估,每隔5 min评估1次,评估总时间为15 min,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苏醒时间和停留恢复室时间均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各时点躁动、镇静、镇痛评分均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术后发生不良反应(10.00%)少于咪达唑仑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预防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且苏醒快,无呼吸抑制,并发症少,术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小儿骶管阻滞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右美托咪定的合适剂量。方法:选取本院60例1~7岁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或隐睾下降固定术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R组、RD1组和RD2组各20例,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 ml/kg,RD1组相同局麻药中加入右美托咪定1μg/kg,RD2组加入2μg/kg。观察比较三组术中七氟烷维持浓度、苏醒期行为状态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镇静状态评分、有效镇痛时间、需追加镇痛的比例、睡眠质量、麻醉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R组比较,RD1组和RD2组的术中七氟烷维持浓度、苏醒期行为状态评分、苏醒期躁动、术后镇静状态评分、有效镇痛时间、需追加镇痛的例数及次数、睡眠质量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D2组与RD1组比较,术中七氟烷维持浓度、苏醒期行为状态评分、术后有效镇痛时间、需追加镇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麻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1 ml/kg中加入右美托咪定1或2μg/kg行小儿骶管阻滞,能明显增强阻滞效果,减少七氟烷用量,减少苏醒期躁动,术后早期维持适度镇静,显著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且不影响麻醉恢复及增加并发症。与1μg/kg右美托咪定相比,2μg/kg不仅同样安全而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腔应用右美托咪定在肾结石患儿术前镇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肾结石患儿,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分为静脉组和鼻腔组,每组18例。静脉组患儿予以0.5μg·kg-1右美托咪定+15 m L生理盐水静脉输注;鼻腔组患儿予以2.0μg·kg-1右美托咪定经滴鼻器向患儿双侧鼻腔缓慢轮流滴入。记录2组患儿对用药方式的接受程度、给药后20 min镇静程度、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面罩供氧接受评分及麻醉诱导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儿在给药后20 min镇静程度、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面罩供氧接受评分及麻醉诱导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鼻腔组患儿对用药方式接受程度显著优于静脉组(P<0.01)。结论 2.0μg·kg-1右美托咪定经鼻腔用药应用于肾结石患者术前镇静效果肯定且安全性好,较静脉输注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滴鼻镇静在预防小儿喉罩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施行喉罩全麻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啶滴鼻组(简称D组)和对照组(简称T组),各40例。D组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啶1.5 ug/kg加生理盐水稀释成1 mL术前滴鼻,T组以1 mL生理盐水滴鼻。对比围麻醉期两组患儿HR、SPO2、MAP、可唤醒时间、躁动评分等指标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基础生命体征、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唤醒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组患儿在使用右美托咪啶滴鼻后,HR、RR、MAP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SPO2指数没有明显变化,且在麻醉诱导期(T5)、手术结束时(T6)HR、RR、MAP略低于低于T组,术后躁动评分明显优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滴鼻在小儿全麻中能有效减轻术前恐惧,减少术后躁动表现,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腹部大中手术全麻病人80例,随机双盲分为三组:Ⅰ组35例(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术中复合右美托咪定),Ⅱ组35例(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8 mg/kg、术中复合右美托咪定),Ⅲ组10例(对照组)。结果三组病例麻醉苏醒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病人麻醉苏醒影响不大;瑞芬太尼麻醉后NRS评分,Ⅰ、Ⅱ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两组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睿  缪冬梅  赵薇 《海南医学》2014,25(4):506-508
目的 比较研究小儿麻醉前口服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围术期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1~4岁行腹腔镜疝气手术儿童随机平分为两组,七氟醚诱导前30 min,D组患儿口服盐酸右美托咪定4 μg/kg,M组患儿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最大剂量15 mg).持续监测心率(HR)、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 SEV)等指标,记录镇静评分、麻醉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前镇静评分及术中BIS值相近,D组患儿用药后HR、SBP值及术中Cet SEV低于M组(P<0.05),而M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D组且麻醉苏醒时间较长(P<0.05).结论 小儿麻醉前口服右美托咪定4 μg/kg与口服咪达唑仑0.5 mp/kg镇静效果相当,且比咪达唑仑术中七氟醚用量少,术后躁动发生率低,苏醒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7.
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择期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60例。D组在术前30 min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2.0 μg/kg(容量配置1 mL),N组术前30 min经鼻给予1 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镇静水平,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躁动谵妄水平,恶心、呕吐等其他不良事件。结果D组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且镇静水平高于N组(P<0.05),D组术后需求补救镇静的人数低于N组(P<0.05),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N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可能与降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关,并可取得较为满意的镇静效果,能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20,(1):93-9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醚吸入用于婴幼儿磁共振成像(MRI)镇静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60例患儿,年龄3~40个月,体重3~18 kg,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观察组患儿进行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给药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两组患儿的经鼻给药前(T_0)、给药后10min(T_1)、入睡时(T_2)、检查完时(T_3)、苏醒时(T_4)不同时间的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性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入睡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给药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SpO_2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T_1、T_2、T_3、T_4时的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入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醚吸入对婴幼儿MRI镇静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4):353-35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扁桃体切除术的10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应用右美托咪定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所有患儿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患儿未应用右美托咪定。记录2组患儿进入手术室时(T0)、气管插管拔除时(T1)的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 O)2),比较2组患儿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儿苏醒期躁动程度。结果 2组患儿T0时HR及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T1时Sp O)2低于T0时(P<0.05),对照组患儿T1时HR高于T0时(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儿T0、T1时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右美托咪定组患儿HR低于对照组(P<0.05),但T1时2组患儿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儿苏醒期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患儿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64%(12/53)、5.66%(3/53),右美托咪定组患儿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29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下儿童口腔日间手术苏醒期躁动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75例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在全麻下行龋齿治疗的日间病房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和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2组),每组25例。所有组静脉给予2μg/kg芬太尼,2 mg/kg丙泊酚,0.7 mg/kg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后术中以七氟醚1.0~2.0 MAC,丙泊酚4~6 mg/(kg·h)维持麻醉状态。手术开始前5 min,静脉追加注射2μg/kg芬太尼,术中以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维持。C组不使用右美托咪定;D1组右美托咪定以0.3μg/(kg·h)维持,D2组右美托咪定以0.6μg/(kg·h)维持。记录患儿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苏醒期间的儿童麻醉苏醒谵妄评分(PAEDs),以及入手术室、术后15 min、术后30 min患儿镇静-躁动评分(SAS)。记录各组患儿在诱导前(T0)、右美托咪定注射30 min(T1)、拔除气管导管后(T2)、清醒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3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