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观察组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术后观察2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呛咳、声带麻痹、手足麻木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测定术后甲状腺旁水平及血钙水平.结果:观察组淋巴结复发转移率为5.97%,对照组为16.42%,2组淋巴结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93%,对照组为22.39%,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水平及血钙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甲状旁腺水平及血钙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者中央区淋巴清扫中应用效果良好,淋巴结复发转移率低,并发症少,无明显的甲状旁腺损伤及低血钙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其中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病人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随访至2019年1月,随访终点为复发或转移,比较2组病人复发转移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 0.01),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血清PTH、血钙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二次手术病人,对照组中1例进行二次手术,2组二次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60个月,观察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系膜切除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复发转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短期效果与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相当,远期复发转移率较低,远期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评估全甲状腺切除+预防性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中心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8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48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术后病理证实对侧微小癌32例(6.63%)。证实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63例(33.75%)。单侧多发癌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单侧单发病灶(分别为49.24%、3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7,P<0.05)。单发病灶中,微小癌和直径大于1 cm的乳头状癌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上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966,P>0.05)。多发病灶中,微小癌和合并有微小癌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癌灶直径均大于1cm的病例,全为微小癌的病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合并有微小癌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6,P<0.05)。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13.87%;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0.62%;短暂性饮水呛咳发生率3.73%,无永久性饮水呛咳的病例。喉返神经短暂性麻痹发生率3.1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易早期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全甲状腺切除+预防性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通过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76例患者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后均顺利度过围术期,康复出院,无窒息、甲状腺危象、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手足抽搐及死亡等发生;2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并发症。术后常规门诊随访,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1例患者出现右侧侵犯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颈总动脉癌结节,行二次手术,病理类型为滤泡型乳头状癌。结论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完全符合肿瘤手术淋巴结清扫整块切除的原则,能够彻底清除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减少了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cN0PTC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一组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各50例,统计两组标本的癌灶数目、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转移数目、甲状旁腺误切数目。监测术后24,48,72h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记录低钙血症及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的损伤情况。结果:甲状腺全切除组多发癌灶10例,多于对照组的5例(P<0.05)。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甲状腺全切除组256枚、平均(5.12±1.42)枚/例;对照组240枚,平均(4.8±1.39)枚/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数甲状腺全切除组为128枚(50%),对照组为124枚(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例数甲状腺全切除组23例(46%),对照组21例(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情况、一过性及永久性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随访24-56个月,甲状腺全切除组无复发及转移。对照组4例术后1-2年对侧出现癌灶,补充行对侧腺叶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例术后1.5和3年分别出现患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补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组复发及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死亡发生。结论: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中,甲状腺全切除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能避免术后癌灶残留,与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相比,其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降低,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131I与术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分别联合甲状腺全切除治疗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该院近年来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c N0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80例)和B组(8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131I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B组患者中央区复发率,颈侧区转移率及无影像学证据TG升高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及喉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后131I辅助治疗相比,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联合甲状腺全切除治疗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能够有效降低远期复发转移率,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纳米碳示踪剂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联合对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纳米碳组30例在治疗基础上给予纳米碳示踪剂,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基础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淋巴结转移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康复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清扫术中给予纳米碳示踪剂能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诊断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统计治疗后的中央淋巴结转移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0例患者共59例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9.2%,共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5%。甲状腺患侧峡部切除联合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央区转移率为43.3%,并发症发生率为5.0%;甲状腺全切除联合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央区转移率为46.7%,并发症发生率为6.7%;甲状腺全切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央区转移率为45.0%,并发症发生率为15.0%;甲状腺全切联合患侧及颈侧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央区转移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结论: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0.7%(34/67).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无关(x2=0.42,P>0.05);与原发灶侵犯包膜(x2=8.76,P<0.01)及年龄≥45岁者(x2=4.30,P<0.05)有关,67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0.7%(34/67)。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肿瘤直径≤1.0cm或>1.0cm无关(χ2=0.42,P>0.05);与原发灶是否侵犯包膜(χ2=8.76,P<0.01)及年龄<45岁或≥45岁(χ2=4.30,P<0.05)有关。67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杨昆宪  唐晓丹  牛恒 《医学综述》2009,15(20):3183-318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8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有颈淋巴结转移者104例,转移发生率为56.2%。年龄≤44岁转移率为51.2%(66/129);年龄≥45岁转移率为67.9%(38/5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肿瘤直径<1 cm淋巴结转移率低于肿瘤瘤直径>1 cm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最容易出现颈鞘及气管周围组织淋巴结的转移。对于年龄≥45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尤其是其肿瘤直径>1 cm时,应及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尤其是应常规清扫颈鞘及气管周围组织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682-1683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14例PTMC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低钙血症、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声带运动受损及淋巴结转移总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中,试验组患者低钙血症、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声带运动受损发生率分别为17.54%、1.75%和14.04%,与对照组的12.28%、3.51%和10.5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声带运动受损情况均在6个月内恢复正常;试验组淋巴结总转移率(7.02%)低于对照组患者(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PTMC,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显著降低术后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检查淋巴结阴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意义,为进一步推广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这一术式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收集术前未确定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142例患者的完整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组( A组,n=85)和未进行预防性清扫组(B组,n=57),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长期存活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确定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随访时间10~58个月。 A组85例患者经病理证实有38例(44.7%)存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永久性声音嘶哑,A组患者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5例,B组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损伤方面,A组出现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13例,B组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钙血症均经对症处理后改善,无永久性低钙血症患者。142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因甲状腺本身疾病死亡病例;A组随访中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10例,9例进一步行单侧或双侧改良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出现低钙血症2例,经补钙后恢复,无声音嘶哑及永久性低钙血症患者。 B组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行改良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出现声音嘶哑1例,暂时性低钙血症1例,两组并发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0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并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可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机会,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要] 〖HTH〗目的〖HTSS〗观察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水平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5年复发/转移率有无区别。 〖HTH〗方法〖HTSS〗选取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后采用甲状腺全切+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甲状腺患侧及峡部切除+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为微小乳头状癌。分别对中危组与低危组进行不同水平的TSH抑制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观察约5年。 〖HTH〗结果〖HTSS〗至5年左右随访时,中危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转移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HTSS〗5年内,对中、低危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来说,应用药物替代并未增加其术后的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318例病理确诊为单发PTMC并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发PTMC中同侧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57%(129/318)、9.75%(31/3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癌灶位于甲状腺下份、甲状腺被膜浸润、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灶位于甲状腺下份及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单发PTMC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低,不应该常规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癌灶位于甲状腺下份或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考虑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病人术中使用纳米碳混悬液,对照组术中不使用混悬液,对2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清扫淋巴结总数221枚,其中淋巴结黑染率为97.29%(215/221);对照组淋巴结总数为165枚。观察组阳性淋巴结比例、<0.3 cm淋巴结比例和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术前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对照组血钙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P<0.01),观察组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米碳混悬液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提高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彻底性,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cN0期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cN0期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首次手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n=50例)和实验组(n=50例),实验组辅以纳米碳显影,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 d血钙及术后6个月的血钙及甲状旁腺素、术后声嘶、甲状旁腺误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6个月血钙及血甲状旁腺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1天血钙、术后甲状旁腺误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及患侧阳性数、暂时性术后声嘶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0期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应积极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辅以纳米碳显影能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率及阳性率,防止甲状旁腺与喉返神经损伤,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纳米炭混悬液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内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操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行完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及患侧中央6组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术中将纳米炭混悬液注射至患侧甲状腺腺体内,对照组无此操作,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前和术后1 d甲状旁腺激素、血钙水平,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清扫中央区淋巴结(6.24±2.02)枚,多于对照组的(3.12±1.03)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炭混悬液应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内镜手术中,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目、血钙水平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甲状旁腺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N0)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cN0期PT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持续随访3年,记录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两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的乳头状癌复发率和颈侧淋巴结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0期PTC患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乳头状癌复发率和颈侧淋巴结转移率,但暂时性并发症较多,且复发率和转移率与甲状腺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无差异,建议cN0期PTC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选择是否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2月-2011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期间由同一主诊组施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12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24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低于正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0.05),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但并不增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在手术中应注意避免对甲状旁腺腺体的直接损伤,并注意对其血供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