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登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筛查,观察组患者接受盆底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盆底肌力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2.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琼 《中国医疗前沿》2013,(10):105-105,112
目的观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9月于我院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的255例产后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250例产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仅用阴道哑铃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调查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后盆底肌肌力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盆底肌达Ⅳ级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5,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的正规康复训练可以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应用生物反馈及电刺激可以增强治疗效果,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该院分娩产妇106例,按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产妇53例。A组产妇采用顺产方式分娩;B组产妇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将两组产妇早期盆腔器官脱垂、盆底肌力受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及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早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相比较: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受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相比较:A组高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可以降低产妇早期盆腔损伤程度,但经康复治疗后,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力恢复更为快速,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技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及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分娩且产后42d确诊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286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经指导行家庭自行盆底肌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产后6个月、1年检测两组盆底功能;并采用采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产后3个月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间距(BSD)、膀胱尿道后角(PUVA);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UVJ-M)、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距离(UVJ-M)、膀胱颈下降值(BND)。结果:治疗组产后3个月BND、PUVA-R、PUVA-S、UVJ-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SD-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治疗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POP-Q分度AP指示点(cm)及阴道动态压力(cmH2O)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逐渐增强,Ⅴ级患者比例逐渐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技术可有效提高盆底功能,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产妇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产妇的康复信念,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康复训练依从性以及产妇的康复信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十分理想,大大提高了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增加了产妇的康复信念,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早期盆底康复的治疗模式,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产后42 d 的盆底功能障碍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根据医务人员指导在家做盆底肌锻炼操锻炼,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均治疗5周,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均较治疗前升高(均 P <0.01),治疗后观察组肌力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P <0.01);治疗后会阴体长度均较治疗前延长(均 P <0.01),治疗后阴道口宽度较治疗前缩短(均 P <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 P <0.01)。结论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给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盆底肌力,促使会阴体延长及阴道口变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盆底肌锻炼操锻炼。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临床已证明阴道分娩对新生儿和产妇有较多的益处,可以使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收到挤压,从而增强新生儿心肺功能;对产妇的伤害较小,有利于产妇的术后康复。但对产妇盆底肌有一定的损伤,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性功能障碍等[1]。因此,对于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恢复非常重要。为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本文对90例阴道分娩产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45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的患者分为治疗组(n=250)及对照组(n=200),治疗组给予锻炼加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等相应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盆底肌锻炼治疗。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盆底肌力改善程度、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也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5):761-762,75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给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极大负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妊娠、分娩是引发PFD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产后尽快进行盆底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妊娠、分娩过程中受到的损伤,促进PFD康复.我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起步较晚,本文将对产后盆底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刘振华 《华夏医学》2015,28(1):98-100
妊娠后期,由于保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及盆底肌肉、筋膜等松弛,以及分娩过程引起盆底肌肉、筋膜损伤而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ur dysfunction,FPFD)[1]。据报道,我国45%已婚已育的  相似文献   

11.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文珠  刘圣英  贺辉 《吉林医学》2011,32(12):2404-2405
目的:探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1年分娩的初产妇以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会阴肌力测定法(GRRUG方法)分级,随机分为六组,每个肌力组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即:锻炼加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组,锻炼加电刺激组,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组,锻炼加生物反馈组,锻炼组,电刺激组,生物反馈组。分别观察产后或者治疗后42 d、6个月后各组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以不同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组三种方法都有显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方法的应用中应体现规范化、个体化及人性化的医疗原则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垦利县人民医院2012年1~3月收治的150例住院足月妊娠产后6周的产妇进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盆底康复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法国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力评估和电刺激治疗一个疗程加盆底肌训练(也称Kegel运动);观察组采用普通产后康复教育。通过盆腔肌肉电生理诊断、压力性尿失禁、POP-Q诊断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指标。两组分别于产后6周、6个月、12个月评价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6个月、12个月盆底肌肉张力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50%(2/80)和12.8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75%(3/80)和14.29%(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POP-QⅠ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26.25%(21/80)和42.86%(3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采用法国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康复治疗加Kegel运动,可有效加强盆底肌肉支持功能,减少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2019年6-12月收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卫生宣教及产后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盆底功能受损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红玉 《基层医学论坛》2021,(18):2604-2605
目的 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抚州市东乡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10月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产后盆底康复护理,观察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性功能障碍、PFIQ-7评分、PISQ-12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盆底综合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60例阴道分娩产妇,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早期盆底康复治疗)与对照组(常规产后健康教育),对比2组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阴道分娩产妇治疗过程中实施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能改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尚禹 《黑龙江医学》2021,45(6):671-672
盆底功能障碍是指由于怀孕、分娩、衰老等原因导致的女性盆底肌结构出现缺陷,进而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故于确诊后为患者实施优质的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其盆底器官功能水平.目前临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多采用药物控制、盆底磁刺激、生物反馈电刺激、中医治疗四大类,其各自发挥不同作用机制可发挥良好治疗作用.本研究将既往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张珂 《黑龙江医学》2021,45(18):1925-1926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盆骨康复技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3月间在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盆骨康复技术)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每组各38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盆骨康复技术联合针刺治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盆底肌肉收缩力.  相似文献   

19.
安红 《求医问药》2014,(19):259-260
目的 :探讨分析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指导对照组产妇进行肛提肌训练,在指导研究组产妇进行肛提肌训练的基础上为其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进行治疗前,研究组产妇的SDS评分为(49.3±11.2)分,对照组产妇的SDS评分为(48.9±11.5)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研究组产妇的SDS评分为(22.9±3.1)分,对照组产妇的SDS评分为(38.2±9.6)分,两组产妇的SD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产妇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研究组40例产妇中,盆底肌肉肌力分级≤III级的产妇有7例(占产妇总数的17.5%),盆底肌肉肌力分级≥IV级的产妇有33例(占产妇总数的82.5%);在对照组40例产妇中,盆底肌肉肌力分级≤III级的产妇有27例(占产妇总数的67.5%),盆底肌肉肌力分级≥IV级的产妇有13例(占产妇总数的23.5%)。研究组产妇盆底肌肉肌力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肉的肌力,还能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詹胜红 《当代医学》2016,(26):72-73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45 d 复查肌力≤3级,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2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顺产组121例和剖宫产组100例,分析2组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对其产后盆底功能及盆底康复的不同影响。结果与治疗前(57.8%、44.0%)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脱落、阴道壁膨隆、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18.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产妇的肌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顺产组产妇肌力Ⅳ级(38.8%)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剖宫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均有影响,临床应用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改善产妇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