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患者血糖波动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CHD患者50例(CHD&DM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DM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两组患者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并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同时测定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比较两组间HMGB1、vWF的水平及血糖波动参数,探讨T2DM合并CHD患者与单纯T2DM在血糖波动、HMGB1、vWF的差异及其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意义.结果 CHD&DM组的病程、MAGE、LAGE、MPPGE、MODD、vWF、HMGB1水平明显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Gensini冠状动脉评分将CHD&DM组分为3组,其中A、B、C3组的Gensin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及B组MAGE、LAGE、MPPGE、MODD、HMGB1、vWF水平较A组高(P<0.05),C组的水平较B组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Gensini评分与MAGE、LAGE、MODD、MPPGE、vWF、HMGB1、年龄、TC呈正相关(r=0.267、0.341、0.533、0.529、0.635、0.691、0.226、0.106,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Gensini评分=342.865+35.117MAGE+ 14.821HMGB1+7.927vWF.结论 血糖波动对DM合并CHD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内皮损伤及炎性反应而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拜糖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我门诊部92例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拜糖平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餐后2h血浆葡萄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波动幅度(MAGE)、餐后血糖波动均值(MPPGE)。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BP、DBP、FPG、2hPBG、HbA1c、SDBG、MAGE、MPPGE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SBP、DBP、FPG、2hPBG、HbA1c、SDBG、MAGE、MPPGE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拜糖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血压、降血糖、降血糖波动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60例病史半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HbA1c>9.0%),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治疗;B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进行治疗。以空腹及餐后2h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分别小6.7mmol/L和8.0mmol/L为目标,两组患者分别于联合治疗达标2d后对受试者行72hCGMS(雷兰公司)检测;于治疗十二周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并再次行72h血糖监测。采用CGMSsoftware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曲线下面积采用梯形法则计算。计算全天: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极差(LAGE),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次数(N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餐后血糖峰值(PPG),餐后血糖波动均值(MPPGE),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经联合治疗血糖达标两天后分别行72hCGMS监测,与A组相比,B组SDBG、LAGE、MAGE、NGE、早中晚三餐PPG、MPPGE、高血糖AUC均更低(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CGMS探头测定血糖次数、MBG、MODD、低血糖AU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经12周治疗,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HbA1C<7%),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经过12周治疗后血糖波动各参数比较:与A组相比,B组SDBG、LAGE、MAGE、NGE、早中晚三餐PPG、MPPGE、高血糖AUC均更低(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CGMS探头测定血糖次数、MBG、MODD、低血糖AU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显示出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内皮功能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109例老年ACS患者,按是否合并T2DM分为T2DM组与非T2DM组,按有无MACE分为MACE组与无MACE组。记录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入院后MACE。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检测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内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绝对差(MODD)、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ELISA法检测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血管病变特点,进行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结果与非T2DM组比较,T2DM组MODD、PPGE、LAGE、MAGE、FBG、HbA1c增高,eNOS水平降低,血管单、双支病变和轻中度病变较少,多支病变及重度病变较多,Gensini评分较高。与无MACE组比较,MACE组Gensini评分、LAGE、MAGE、MODD、PPGE升高,eNOS水平降低。Logistic回归显示,LAGE、MAGE、eNOS和Gensini评分是老年T2DM合并ACS患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LAGE和MAGE对该类患者MACE有预测价值。 结论LAGE和MAGE是老年T2DM合并ACS患者MACE的危险因素,减少血糖变异可能通过改善内皮功能降低其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比较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的2 型糖尿病(T2DM)患者改用不同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后的血糖变异性。方法选取住院T2DM 患者360 例,均给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待血糖控制达标后,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Asp+Det)组、门冬胰岛素30(Asp30组、诺和灵50R(Nov50R)组,每组各120 例。记录患者出院时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治疗3 个月后来院复查血糖及相关指标,并采用72 h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获取患者第3 个24 h 内平均血糖(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1 d 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及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结果①各组3 个月后体重指数、餐后2 h 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ov50R 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总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Asp+Det组和Asp30组,Asp+Det组和Asp3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各组24 hM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ov50R 组和Asp30 组LAGE、MAGE、CV 及CV-FPG 高于Asp+Det 组,Nov50R 组LAGE、CV 及CV-FPG 高于Asp30 组。结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后改用Asp+Det治疗较单用Asp30 或Nov50R 血糖控制更平稳,且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的初诊T2DM患者中行动态血糖监测,据监测结果选取30例3倍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MBG)的患者为血糖波动小组(A组),30例3倍SD≥MBG的患者为血糖波动大组(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FMD检查及CRP测定,比较两组间FMD、CRP的差异,探讨血糖波动对两者的影响。结果 (1)与A组相比,B组的CRP及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明显升高,FMD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以FMD、CRP为因变量,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GE、收缩压(SBP)是影响FMD的独立因素;LAGE、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MPPGE是影响CRP的独立因素。(3)简单相关显示,FMD与CRP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糖波动可能参与了初诊T2DM患者内皮功能及炎性状态的改变,并可通过增强体内炎性状态增加对内皮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单纯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组(CSII组),阿卡波糖联合CSII组(CSII+ Aca组),西格列汀联合CSII组(CSII+ Sig组).每组各30例,强化治疗2周,最后3d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S),观察24 h内平均血糖(24 h 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1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餐后血糖尖峰值(PGS)、餐后血糖达峰时间(△t)、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餐后血糖漂移时间(T总).治疗结束时比较胰岛素用量之差(△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率、血糖谱.结果 治疗2周后,CSII+ Sig组和CSII+ Aca组的日内血糖波动指标(24 h MBG、LAGE及MAGE)及餐后血糖波动指标(PGS≧△t、PPGE、T总)均显著低于CSII组(P<0.05);而CSII+ Sig组与CSII+ Aca组之间血糖波动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3组△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率,CSII+ Sig组均偏低(P<0.05).结论 短期CSII治疗联合应用西格列汀,其降糖效果不低于联合应用阿卡波糖,能平稳降糖,减轻该类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有效减少△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24 h血糖波动特点,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进行早期监测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皮肤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血液病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其中DM1组静滴甲强龙40 mg,DM2组静滴地塞米松10 mg,DM3组一次口服强的松30 mg;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 d.对三组患者分别行3 d动态血糖监测,比较其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等动态血糖参数的变化.同时在患者行3 d动态血糖监测的第2天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监测其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糖漂移情况,包括低血糖时间比率、高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结果 DM2组患者的HbA1c、MAGE、SDBG、MPPGE水平均高于DM3组和DM1组,而DM3组的HbA1c、MAGE、SDBG、MPPGE水平均高于DM1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组患者的MO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1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为(17.35±4.27)%,血糖波动系数为(2.52±1.22);DM2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为(26.30±6.30)%,血糖波动系数为(3.98±1.57);DM3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20.29±4.03)%、血糖波动系数(3.31±1.17);由此可知DM2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显著高于DM1组及DM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1组、DM2组、DM3组三组患者的低血糖时间比率分别为(2.60±1.42)%、(6.61±2.07)%、(3.87±1.92)%,故低血糖时间比率由低到高依次为DM1组、DM3组、DM2组,其中DM2组患者的低血糖时间比率最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患者除全程常规监测HbA1c外,还应动态监测血糖,以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夏威  张菱  虎子颖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837-3840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糖漂移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T2DM轻度认知障碍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39例(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组)。两组患者联合用药前及用药24周后测量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S),根据监测结果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日间血糖漂移幅度(MODD)、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漂移幅度(MPPGE),治疗前后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观察治疗前及药物治疗6个月后血糖、血糖漂移、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BMI、FBG、2 hPG、HbA1c、MAGE、MODD、SDBG、MPPGE、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AGE、MODD、SDBG、MPPGE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FBG、2 h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能通过降低老年T2DM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血糖漂移进而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分为观察组(利拉鲁肽组)及对照组(预混胰岛素组),每组30例。利拉鲁肽组每日1次皮下注射,起始剂量0.6 mg/d,1周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至1.2 mg/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最大1.8 mg/d。预混胰岛素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及治疗12周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水平(2 h C-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给予动态血糖监测,计算血糖波动系数、低血糖时间比例、血糖漂移幅度(MAGE),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BMI、FC-P、2 h C-P、TC、TG、HOMA-β、MAGE、血糖波动系数及低血糖时间比例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MI、血糖波动系数、MAGE、低血糖时间比例、TC、TG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FC-P、2 h C-P、HOMA-β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波动系数、MAGE、低血糖时间比例、FC-P、2 h C-P、HOMA-β、TC、T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利拉鲁肽组患者的MAGE与2 h C-P呈负相关(r=-0.587,P<0.05),预混胰岛素组患者的MAGE与2 h C-P无相关性(r=-0.099,P>0.05)。结论利拉鲁肽更有效、安全降糖,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控制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中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T2DM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将两组患者出现低血糖次数、血糖正常时间、胰岛素使用情况以及血糖波动值进行对比。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低血糖次数、血糖正常时间、血糖波动值以及胰岛素使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在控制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中有显著效果,更快的控制血糖,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并比较以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的高龄糖尿病患者与高龄正常糖调节(NGR)个体的动态血糖图谱特点.方法 选取26例高龄(60~80岁)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均以预混胰岛素治疗;同时入选24例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与T2DM组相匹配的NGR者.采用动态血糖仪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的高血糖(≥10 mmol/L)、低血糖(≤3.9 mmol/L)的时间百分比、24 h平均血糖(MBG),三餐前1 h和三餐后3 h的血糖,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ODD).结果 T2DM组患者除0:00-3:00时段外,其余各时段血糖均显著高于NGR组,并以早餐后血糖升高最显著,其MAGE、MODD亦显著高于N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53.8%)T2DM患者发生30次低血糖,且66.7%(20/30)发生于夜间,尤以0:00-3:00多见(60.0%);NGR组未发生低血糖.HbA1c与MBG、24 h内血糖≥5.6 mmol/L的曲线下面积(AUCPG≥5.6 mmol/L)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P=0.03)和0.60(P=0.02)],而与MAGE、MODD无相关性.结论 HbA1c控制良好的老年T2DM患者仍有较高的餐后血糖,餐后的急性血糖升高主要发生在早餐后;HbA1c虽能反映平均血糖水平,但并不能反映具体的血糖波动;即使在HbA1c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血糖波动,且常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故应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胰岛素剂量等方法更好地实现血糖的平稳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监测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东莞市万江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及东莞市康华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指尖血监测血糖,观察组采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两组均根据监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HbA1c、FPG及2 h PG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达标。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后胰岛素使用剂量、血糖最大波动幅度和平均漂移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过程中采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监测其血糖波动,有助于及时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促使血糖快速且平稳达标,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调节受损及不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范围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动态血糖波动特征。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根据连续2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选取正常对照组24例,空腹血糖受损组22例,糖耐量减低组23例,新诊断T2DM组62例,T2DM组再根据HbA1c水平分为T2DMA、B、C 3组。比较各组CGMS动态血糖数据。结果①日内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组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of blood glucose,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BG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 B组患者和T2DM C组SDBG显著高于T2DM A组(P0.01);T2DM A、B、C 3组之间MA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日间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 A、B、C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 of daily difference,MODD)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ODD逐渐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bA1c水平与MBG相关,但与MAGE、MODD均无相关性。结论①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加重,日内血糖波动及日间血糖波动逐渐增加。②HbA1c不同的患者其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胰岛素泵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及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dimethylarginine,ADMA)水平的影响。 方法筛选60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应用722胰岛素泵(3C)治疗,对照组采用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组均佩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eal-time dynamic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即美敦力公司生产的722泵。比较2组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aemic excursion,MAGE)、最大血糖搏动幅度(last amplitude of glycaemic excursion,LAGE )、低血糖发生率、血清8-iso-PGF2α及ADMA水平,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2组治疗后SDBG、MAGE、LAGE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8-iso-PGF2α、ADMA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MAGE与8-iso-PGF2α、ADMA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治疗能够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而减少血糖波动,最终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6.
刘莉娟 《中医学报》2016,(6):791-794
目的:观察降糖通络汤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90例T2 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片及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以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通络汤,1剂·d-1。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日内血糖极差(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s of daily differences,MODD)及餐后血糖波动均值(mean of postprandial glucose excursion,MPPGE),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our,2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lc)及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 beta 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DBG、MAGE、LAGE、MODD及MPPGE水平分别为(1.07±0.53)mmol·L-1、(1.13±0.47)mmol·L-1、(4.69±0.75)mmol·L-1、(1.51±0.23)mmol·L-1及(3.05±0.63)mmol·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0.55)mmol·L-1、(2.15±0.43)mmol·L-1、(5.53±0.81)mmol·L-1、(1.83±0.21)mmol·L-1及(3.87±0.75)mmol·L-1(P0.01);治疗后观察组2h PG、Hb A1c及FINS水平分别为(8.59±1.28)mmol·L-1、(6.83±0.76)%及(7.06±0.88)m U·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6±1.77)mmol·L-1、(7.68±0.79)%及(9.75±0.93)m U·L-1(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HOMA-IR水平下降,治疗后观察组HOMA-IR水平为(1.67±0.45)低于对照组的(2.18±0.53)(P0.01);治疗后两组HOMA-β和ISI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HOMA-β和ISI水平为(67.5±7.17)和(-2.75±0.31),均高于对照组的(60.6±6.93)和(-3.31±0.24)(P0.01)。结论:降糖通络汤能降低T2DM患者2h PG和Hb A1c水平,调节日内血糖波动、稳定血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β细胞分泌功能,从而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德谷门冬双胰岛素(IDegAsp)和甘精胰岛素(IGlar)治疗预混胰岛素(PI)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纳入PI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Glar组和IDegAsp组,各22例。IGlar组于睡前使用IGlar进行治疗,IDegAsp组患者在主餐前使用IDegAs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达标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FPG、HbA1c、2 hPG水平。比较两组的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包括24 h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IDeAsp组患者的HbA1c、2 hPG达标率高于IGla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IGlar组和IDegAsp组患者的FPG、HbA1c、2 hPG水平均下降,其中IDegAsp组HbA1c、2 hPG水平改善更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IGlar组和IDegAsp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变化及对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选取近期经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为T2DM1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一般临床资料匹配的经冠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为T2DM2组,所有对象接受FMD检测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比较T2DM1组血糖波动的变化,并分析其与FMD的相关性。结果 (1)与T2DM2组相比,T2DM1组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低血糖曲线下面积(IAUC7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T2DM1组FMD进行分析显示,FMD与MAGE、MODD、PPGE、IAUC70等血糖波动系数明显相关(P〈0.05),其中与MAGE相关性最强;以FMD为因变量,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MAGE仍与FMD呈负相关,且MAGE、IAUC70、收缩压均是影响FMD的独立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较不合并冠心病患者明显增加,FMD明显受损,血糖波动与FMD受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32例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T2DM患者(HbA1c﹥7.5%),随即分为甘精组(n=16)和预混组(n=16),分别采用每晚8点皮下注射甘精,三餐嚼服拜糖平组和预混胰岛素(甘舒林30R)早晚餐前30分皮下注射,随诊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组(p<0.05).结论:甘精联合拜糖平可使老年T2DM患者血糖达标,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4周的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FPG、2h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FC-P、2hC-P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能显著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