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初诊中青年男性糖尿病病人血清维生素D(25-OH-D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初诊中青年男性糖尿病病人56例(糖尿病组),正常中青年男性38例(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测定血清25-OH-D3、糖尿病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并同期进行精氨酸-胰岛素兴奋试验。结果糖尿病组25-OH-D3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精氨酸-胰岛素兴奋试验6min胰岛素均低于对照组(t=2.910~7.170,P0.05),三酰甘油(TG)、空腹血清葡萄糖(FS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对照组(t=-12.215~-3.853,P0.01)。糖尿病家族史及25-OH-D3水平均影响受试者FSG水平(F=4.632、4.269,P0.05),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1.32,P0.05)。25-OH-D3与HbA1c、体质量指数(BMI)和HOMA-IR呈负相关(r=-0.268、-0.342、-0.440,P0.01),与胰岛素分泌的峰值倍数呈正相关(r=0.456,P0.01);调整BMI后与HOMA-β呈正相关(r=0.225,P0.05)。结论中青年男性普遍存在25-OH-D3缺乏,25-OH-D3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补充25-OH-D3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定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12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观察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每年应用胰岛素泵强化胰岛素治疗2周,其余时间均与对照组一样在门诊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所有患者根据血糖和HbA1c调整用药,每半年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初次治疗后空腹血糖和HbA1c均降低(均P<0.05),空腹胰岛素、HOMA-β及△I30/△G30升高(均P <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HOMA-β及△I30/△G30高于对照组(均P <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HOMA-β和△I30/△G30都有下降趋势,但HOMA-β和△I30/△G30在观察组随访至2.5年和2.0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随访至1.0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每次随访时比较两组HOMA-β和△I30/△G3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0.01),后者HOMA-β和△I30/△G30下降的幅度也均大于观察组(P<0.05~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定期治疗可延缓β细胞功能衰竭,对β细胞具有长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对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60例。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单独治疗,B组采用口服利格列汀单独用药干预,C组采用甘精胰岛素+利格列汀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空腹C肽、餐后C肽、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三组血清TG、TC、FPG、2 h PG、HbA1c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组血清TG、TC、FPG、2 h PG、HbA1c含量均低于A、B组(P0.05);治疗后,C组FINS、2 h INS、空腹C肽、餐后C肽、HOMA-β、HOMA-IR均优于治疗前(P0.05);C组FINS、2 h INS、空腹C肽、餐后C肽、HOMA-β、HOMA-IR均优于A、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和利格列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保护损伤的胰岛β细胞,从而改善患者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利拉鲁肽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FPG、HbA1c、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FINS、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指数(BM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HbA1c、BM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OMA-β、IS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OMA-β、IS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可提高HOMA-β和ISI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格列美脲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利格列汀+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9%(55/57)]高于照组[75.44%(4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T2DM效果确切,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44-4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_3)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血糖正常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以上受试者的血糖、25-OH-D_3以及胰岛素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细胞功能(HOMA-β)]。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OH-D_3、HOMA-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25-OH-D_3与FBG、HbA1c、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HOMA-β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25-OH-D3水平下降,这种下降可能影响患者的胰岛素功能,可建议患者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特充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11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应用诺和灵N治疗,研究组应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特充)联合地特胰岛素(诺和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GDM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治疗前后的不同血糖指标及C肽水平、胰岛-β细胞(HOMA-β)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脂联素及瘦素水平。结果:研究组各项血糖指标达标所需要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糖指标:FPG、2 h PG、HbA1c、03:00 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OMA-β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OMA-IR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瘦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给予GDM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特充联合地特胰岛素干预的过程中,能显著提高控制血糖水平的速度及效果,降低GDM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力、提高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内科2016年6月~2017年10月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赖脯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平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FPG、2h PG、TC、TG、Hb A1c、HOMA-IR;治疗前后患者空腹C肽、餐后2h C肽、HOMA-β;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PG、2h PG、TC、TG、Hb A1c、HOMA-IR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 PG、TC、TG、Hb A1c、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C肽、餐后2h C肽、HOMA-β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C肽、餐后2 h C肽、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快速控制血糖和血脂,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患者机体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减少低血糖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芪麦益气汤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APP-A)、人吻素-1(Kiss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气虚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麦益气汤,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糖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清PAPP-A、Kisspeptin水平以及分娩结局。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h PPG)、餐后2h血糖(2h P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OMA-IR、Kisspeptin均低于治疗前(P0.05),HOMA-β、PAPP-A均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HOMA-IR、Kisspeptin均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PAP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妊娠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麦益气汤、门冬胰岛素联合治疗可降低GDM孕妇血糖,提高HOMA-β和血清PAPP-A水平,降低Kisspeptin水平,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氟西汀治疗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88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西汀及格列美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ins、Pins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GF-1及TIMP-1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MMP-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氟西汀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体质量、血糖及胰岛功能,并平衡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高原  姚婷  万明  王家丽  孙秋 《西部医学》2023,35(10):1501-1505
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轻度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7月—2022年4月收治的184例T2DM伴轻度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1例,二甲双胍治疗)、B组(61例,西格列汀治疗)和C组(62例,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3组治疗后血糖、血脂、脂肪因子、胰岛β细胞功能等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降低(P<0.05),且C组FBG、2hPG、HbA1c、TG、TC及LDL-C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明显升高,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明显降低(均P<0.05),且A组FIns低于B组和C组,C组HOMA-β高于A组和B组,HOMA-IR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26-2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FBG、2 h PG、TG、TC、OC、HbA1c、FINS、FCP、HOMA-IR、HOMA-β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骨钙素水平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与FINS、FCP、HOMA-IR、HOMA-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BG、2 h PG、TG、HbA1c、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C、FINS、FCP、HOMA-β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OC≤5.2 ng/mL组FBG、HbA1c水平显著高于5.2 n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P显著低于5.2 n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OC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的关系,与FINS、FCP、HOMA-β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下降,并且OC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有密切的相关性,OC可间接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较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意义.方法 应用罗格列酮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31例初诊2型糖尿病,另设33例初诊糖尿病为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 瑞格列那或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拜糖苹)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性(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HbA1c均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之间HbA1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OMA-β指数较治疗前均增高(P<0.05),而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1).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的HOMA-β和HOMA-IR差异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预混胰岛素应用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罗锐 《中国医药导报》2012,9(7):155-15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CSII强化治疗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 FINS、2 h INS、HOMA-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均P〈0.05);FPG、2 h PG、HbA1c、HOMA-I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采用CSII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6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继续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对照组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以及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FBG、2 h PG、MAGE和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HOMA-IR较治疗前降低,而空腹C肽和HOMA-β均较治疗前升高,并且观察组上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的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消化道症状、低血糖和皮肤过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6-20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对不同VitD水平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8月我院糖尿病前期人群为研究组(n=91)、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30),测血清25(OH)VitD、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研究组予骨化三醇0.25μg/d治疗,3个月后复测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计算治疗前后HOMA-IR、HOMA-IS、HOMA-β,比较治疗前后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 研究组血清25(OH)Vit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治疗后HOMA-IR显著下降(P0.01),HOMA-IS显著升高(P0.01),HOMA-β、空腹血糖无显著改变(P0.05);将其根据25(OH)VitD为轻度低下组(A组,≥15 ng/mL)和重度低下组(B组,15 ng/mL),发现A组治疗前后HOMA-IR、HOMA-IS、HOMA-β无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后HOMA-IR显著下降(P0.01),HOMA-IS、HOMA-β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 低25(OH)VitD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骨化三醇可改善重度低25(OH)VitD者胰岛B细胞功能,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采用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甘精胰岛+重组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FBG、2 h PG、HbA1c及BMI、HOMA-IR、HOMA-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且观察组FBG、2 h PG、HbA1c及BMI、HOMA-IR、HOMA-β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 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体重指数,保护胰岛健康,安全性较高,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睢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胰岛素联合瑞格那奈治疗,给予观察组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及胰岛素变化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功能(HOMA-β)]。结果治疗前,两组2 h PG、FPG及Hb 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 h PG、FPG及Hb A1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HOMA-IR、HOMA-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HOMA-β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β胰岛素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恒 《吉林医学》2011,32(13):2553-255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第一时相真胰岛素(TI)分泌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早期功能缺陷。方法:以口服糖耐量正常的糖尿病一级亲属(B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C组,28例)及健康人群对照(A组,25例)为研究对象,放免法测定各组空腹及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后2 min、4 min、6 min、10 min血糖(PG)和血清真胰岛素(TI)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急性胰岛素反应指数△TI、第一时相单位血糖真胰岛素增值△TI/PG及第一时相真胰岛素递增倍数N。结果:①空腹真胰岛素TI0B组高于A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OMA-β三组间呈递减趋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三组间呈递增趋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I、△TI/PG、N三组间呈递减趋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B组间(P<0.05),AC、BC间P<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存在空腹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其胰岛β细胞功能较正常人群已有损害但程度较轻。②2型糖尿病患者精氨酸刺激后胰岛素仍可保持较高分泌;精氨酸刺激试验不引起血糖波动过大,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