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刮痧疗法配合薏苡仁粥治疗湿热滞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刮痧疗法和薏苡仁粥,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两组疗程均为4星期。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DSI)评分及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8.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及ND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NDLQ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刮痧疗法配合薏苡仁粥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是治疗湿热滞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但刮痧疗法配合薏苡仁粥的疗效更优,且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脾胃气虚证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气虚证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DSI)评分及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NDSI评分和NDL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NDSI评分和NDLQI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是一种治疗脾胃气虚证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与普通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Excel软件随机数分组技术将70例FD患者分为辨证针刺组(34例)和普通针刺组(36例)。辨证针刺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为主穴,并根据患者症状辨证分型后选取不同的配穴进行治疗。普通针刺组仅选取与辨证针刺组相同的主穴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天针刺1次,每次30 min,6天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2个疗程后测定患者的空腹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评估治疗前、2个疗程后及治疗后1个月受试者的生活质量评分(36-item Short-form Heath Survey,SF-36)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NDI),NDI包括症状指数(Nepean Dyspepsia Symptom Index,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epea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NDLQI)。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GAS与MTL水平均增高(P0.05),且辨证针刺组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2个疗程后及治疗后1个月SF-36及NDLQI评分均增高(P0.05),NDSI评分下降(P0.05);与普通针刺组比较,辨证针刺组2个疗程后及治疗后1个月SF-36及NDLQI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P0.01),治疗后1个月NDSI评分低于普通针刺组(P0.01)。结论辨证针刺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引气归元针法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指数(NDSI)及生活质量指数(NDLQI)两个方面,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NDS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NDS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DS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NDLQI 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NDLQI 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DS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NDLQI总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NDLQI总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DLQI总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3.33%(22/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气归元针法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相关伴随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饮食及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理中汤合雷火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太阴脏寒腹满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加味理中汤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中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疲乏无力、大便稀溏两项症候积分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后NDSI评分及NDL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DSI评分及NDLQ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理中汤合雷火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太阴脏寒腹满证临床疗效佳,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并检测胃肠激素、血浆P物质、胃排空率,以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价治疗前后胃肠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68.3%,P0.05)。2组治疗后及停药后随访时症状指数(NDSI)及生活质量指数(NDLQ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浆P物质测定及胃排空率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FD临床疗效确切,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内脏高敏感,提高胃肠道动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外周血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观察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胃泌素(GAS)、MTL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68%vs 75.61%)(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GAS低于对照组,NDI指数、ML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vs 7.3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肠动力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82例,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为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柴枳平肝汤加多潘立酮片联合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4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MTL、GAS、S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脘腹胀满、脘胁疼痛、恶心、嗳气等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2组患者的MTL和G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S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TL和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枳平肝汤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状,促进胃液的分泌,提升患者的胃功能,在临床治疗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胃百合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予肝胃百合汤治疗,对照组予莫沙必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QOL)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FD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及FDQO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胃百合汤治疗PDS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枳理中汤与穴位敷贴联合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及对其患者血清G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枳理中汤与穴位敷贴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积分与总积分,测定其血清GAS、胃动素(MTL)水平,应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T)、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四组消化不良程度及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7%vs 66.6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AS、MLT水平较治疗前出现明显变化,其中GAS呈现下降趋势,MLT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DI指数及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枳理中汤与穴位敷贴联合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芒针腹部深刺治疗卒中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卒中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芒针深刺治疗,B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C组采用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量表各项评分及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量表总分及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NDLQI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量表中腹胀、早饱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打嗝评分明显低于C组,NDLQI各项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NDLQI中干扰领域、控制领域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2.9%,B组和C组均为78.9%,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芒针深刺能明显改善卒中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诊治的72例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清MTL、血浆GAS、血浆CCK水平变化,统计2组患者治疗3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痞满、口干苦、纳呆、便溏、嘈杂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脘痞满、口干苦、纳呆、便溏、嘈杂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MT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GAS和CCK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AS和CCK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4%(34/36)和72.2%(26/36),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肯定、安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王建青  张红珍 《光明中医》2012,27(4):777-778
目的 探讨四磨汤与盐酸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研究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应用中药四磨汤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治疗早期.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应为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盐酸氟西汀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谢玲玲  周金岳  宣冰 《新中医》2019,51(6):67-69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VI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MTL、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VIP水平低于对照组,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肠运动,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理气通降汤联合外用消胀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FD肝胃不和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49例予理气通降汤联合外用消胀贴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动素(MTL)、胃泌素(GAS)、5-羟色胺(5-HT)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80%(44/49),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29/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胃脘胀痛、嗳气、食欲不振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MTL、GAS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5-HT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气通降汤联合外用消胀贴治疗FD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择70例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组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2组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水平均显著提升,且治疗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MTL、GAS水平,减少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FD患者随机分为辨证针刺组、普通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每组35例。辨证针刺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为主穴,辨证分型后,肝气郁结型配膻中、章门,脾胃气虚型配脾俞、胃俞,肝气犯胃型配期门、太冲,湿热滞胃型配阴陵泉、内庭;普通针刺组取穴同辨证针刺组主穴;非穴位针刺组取主穴旁开10mm处,均每日1次,6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治疗后1个月随访评价症候总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指数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DLQI),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辨证针刺组、普通针刺组、非穴位针刺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5%(28/32)、74.2%(23/31)、20.7%(6/29),辨证针刺组的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P0.01)。辨证针刺组、普通针刺组在SF-36、NDI、症候总分治疗后及随访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辨证针刺组改善较其他两组更明显(治疗后比较,SF-36评分:84.54±5.93vs 81.44±6.22,63.46±6.59;NDSI评分:18.94±9.30vs 21.23±8.39,43.93±11.26;NDLQI评分:71.42±7.23vs 63.11±7.06,54.87±6.00;症候总分:22.06±15.80vs 32.52±16.88,47.97±10.92,P0.01,P0.05),普通针刺组较非穴位针刺组改善明显(P0.01,P0.05),非穴位针刺组仅治疗后的NDS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辨证针刺治疗FD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治疗F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叶雪卫  金奕 《新中医》2023,55(16):37-4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96 例肝郁脾虚兼寒热错杂型F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 例。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 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2 组均持续用药治疗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 评分及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 水平。比较2 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4 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 胃脘胀满、胃脘痞满、嗳气反酸、口苦口干、纳呆、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6 项评分 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GAS、5-HT、NO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MTL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AS、5-HT、NO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TL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2 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可 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兼寒热错杂型FD 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胃动力,促进胃排空,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50例F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取足三里穴、内关穴),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盐酸依托必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1mo患者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Nepean Dyspepsia Index)、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FD Symptom Index)。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mo的症状指数NDSI(Nepean Dyspepsia Symptom Index)与FDI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生活质量指数NDLQI(Nepea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能明显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黄菊萍  谭禾英  孙姚  傅敏根 《中成药》2023,(7):2202-2205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消痞方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消痞方,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CGRP、5-HT、IL-6、TNF-α、胃肠激素(SS、GAS、MTL)、SF-36评分、中医证候评分、PSQI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GRP、GAS、MTL、SF-36评分升高(P<0.05),5-HT、IL-6、TNF-α、SS、中医证候评分、PSQI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疏肝解郁消痞方可减轻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