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对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2例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为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EBUS-TBNA的资料.结果 132例患者共穿刺171个淋巴结,其中经EBUS-TBNA诊断为肺癌85例,转移癌3例,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4例,淋巴结核4例,结节病1例,其他35例中淋巴结炎26例,假阴性9例,诊断率为93.2%,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4.3%.EBUS-TBNA过程安全,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是诊断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胸内结节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组织病理确诊为胸内结节病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CT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0.2%伴有肺内病变,19.5%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或皮下结节。41例均经淋巴结、皮下结节活检,或气管镜、纵隔镜、开胸活检确诊为结节病。其中31.7%(13/41)在外院曾被误诊为肺结核、肿瘤或其他疾病。结论结节病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临床高度怀疑结节病时需活检,活检病理需要排除增殖性结核病及其他非干酪样肉芽肿性疾病方可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2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结节病男∶女比为1∶1.48,年龄22~69岁,40~60岁占66.31%。以咳嗽、胸闷气短就诊者分别占55.43%,41.30%;肺外表现以皮肤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胸部影像学以双肺门及纵膈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52例患者伴不同程度肺浸润,8例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影像学分期以Ⅰ,Ⅱ期为主。53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表达增高。约1/3患者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余经浅表淋巴结、皮下结节、纵膈镜下或CT下纵膈淋巴结活检或开胸肺组织活检确诊。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应用胸部影像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检测等相关辅助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2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结节病男∶女比为1∶1.48,年龄22~69岁,40~60岁占66.31%。以咳嗽、胸闷气短就诊者分别占55.43%,41.30%;肺外表现以皮肤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胸部影像学以双肺门及纵膈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52例患者伴不同程度肺浸润,8例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影像学分期以Ⅰ,Ⅱ期为主。53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表达增高。约1/3患者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余经浅表淋巴结、皮下结节、纵膈镜下或CT下纵膈淋巴结活检或开胸肺组织活检确诊。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应用胸部影像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检测等相关辅助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2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结节病男∶女比为1∶1.48,年龄22~69岁,40~60岁占66.31%。以咳嗽、胸闷气短就诊者分别占55.43%,41.30%;肺外表现以皮肤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胸部影像学以双肺门及纵膈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52例患者伴不同程度肺浸润,8例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影像学分期以Ⅰ,Ⅱ期为主。53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表达增高。约1/3患者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余经浅表淋巴结、皮下结节、纵膈镜下或CT下纵膈淋巴结活检或开胸肺组织活检确诊。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应用胸部影像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检测等相关辅助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支气管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诊断纵隔及肺门病变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21例经CT证实存在肺内病变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及不明原因纵隔占位患者进行EBUS-TBNA,穿刺物行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BUS检查,无并发症发生,20例患者穿刺活检阳性.统计穿刺阳性率为95.2%(20/21),诊断阳性率为66.7%(14/21).肺部病变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5例:根据病理结果诊断恶性肿瘤11例,其中鳞癌1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不能分类8例;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结合临床诊断结节病1例,未能诊断3例;纵隔不明原因的占位2例:根据病理结果诊断支气管囊肿1例,淋巴结核1例.结论 EBUS-TBNA是诊断纵隔及肺门病变一项有效的检查技术,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22例肺结节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有病理学依据的22例肺结节病。男7例,女15例;年龄14-66岁,症状除了呼吸道症状外,还有多系统损害表现,胸部X线片及CT提示双侧肺门肿大21例,单侧肺门肿大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6例,经皮肤黏膜淋巴结活检确诊8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确诊14例。其中纤维支气管镜阳性率为77.8(14/18),结节病分类Ⅰ期16例,Ⅱ期6例。结论 提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肺结节病病理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节病纵隔、肺门淋巴结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代谢显像的特征表现。方法分析20例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示纵隔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葡萄糖代谢增高,首先诊断为结节病或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结节病的病例。临床经气管镜、纵隔镜取材病理、X线胸片、CT、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等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结节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果 20例患者中,确诊为结节病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16例结节病患者中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均多发肿大,葡萄糖代谢均异常增高,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最为显著,呈"八"字型分布,串珠样,其中15例右肺门相对大于左侧。纵隔多组淋巴结肿大,其中14例以右上纵隔为著。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门淋巴结葡萄糖摄取均增高,其中1例为单侧,4例中2例纵隔淋巴结摄取增高,肺门淋巴结未见对称性"八"字分布,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均为散在分布。结论18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表现出的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特征,为临床诊断Ⅰ、Ⅱ期结节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诊断依据。依据此特征,综合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对诊断结节病,鉴别肺门淋巴结核、淋巴瘤及肺门转移性肿瘤等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NA)在老年患者肺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EBUS-TBNA术的206例患者,年龄均≥65岁,所有患者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或)存在气管旁、支气管旁肿块,且均具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包括经皮肺穿刺、胸腔镜、开胸手术及浅表淋巴结活检等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EBUSTBNA诊断效能及分析漏诊情况。结果:206例患者共穿刺气管旁、支气管旁病灶61个以及淋巴结225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疾病的患者有151例,其中由EBUS-TBNA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为140例;经病理确诊为良性病变的患者55例,其中由EBUS-TBNA确诊者为50例。EBUS-TBNA的总体诊断灵敏度达92.2%,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7.8%。EBUS-TBN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7.3%;EBUS-TBNA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9.1%。造成EBUS-TBNA漏诊的主要原因包括病灶直径小(病灶平均长径或直径1 cm)、送检组织较小或数量较少等。结论:在老年患者的肺门及纵隔病变诊断中,EBUS-TBN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结果为阴性但病灶的平均长径或直径1 cm的患者,要注意漏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0例经胸部影像学检查(CT或PET-CT)诊断为胸内气管或支气管旁肿块及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EBUS-TBNA的资料,统计EBUS-TBNA诊断的特异性、准确率、敏感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已确诊或怀疑肺癌72例,经EBUS-TBNA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52例。EBUS-TBNA检查阴性者中,18例接受胸腔镜或开胸手术,其中有12例肺癌术后病理证实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3例肺癌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余3例为肺良性病变;EBUS-TBNA在本研究中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12/12)、94.5%(52/55)和95.5%(64/67);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52/52)和80%(12/15)。(2)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纵隔肿物16例,经EBUS-TBNA检查后明确恶性病变5例,良性病变11例;EBUS-TBNA在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方面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5/6)和93.8%(15/16)。(3)大气道旁肺内病变12例,经EBUS-TBNA检查后明确肺癌10例,EBUS-TBNA在大气道旁肺内病变中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0.9%(10/11)和91.7%(11/12)。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在胸部疾病诊断中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结节病的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收治的曾误诊的肺结节病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因浅表淋巴结无痛性增大、低热、食欲减退、恶心、盗汗、体质量减轻、皮肤瘙痒、气急,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初步诊断为纵隔淋巴瘤;3例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低热,伴咳嗽、痰中带血1例,胸闷、气急1例,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弱阳性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肺纤维条索样高密度影,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肺结核;4例因刺激性干咳、声音嘶哑、气短、低热、胸痛、咯血等症状就诊,胸部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初步诊断为中心型肺癌。2例行浅表淋巴结活检术,7例行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确诊为肺结节病。误诊时间为2~5个月。9例确诊后均予醋酸泼尼松治疗,总疗程为1年,肺部病灶明显吸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肺结节病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表现多以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增大为主,易误诊为肺癌、纵隔淋巴瘤、肺结核等多种肺部疾病。熟知本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警惕性,仔细鉴别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筛查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4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EBUS-TBNA检查,并根据其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患者47例,共穿刺85个淋巴结,诊断的灵敏度为91.5%、准确度为85.1%、特异度97.9%,未出现并发症。最终确诊为恶性病变的有19例(40.4%),包括肺腺癌12例,小细胞肺癌3例,肺纵隔淋巴结转移癌2例,肺鳞癌1例,T淋巴细胞瘤1例。良性病变包括结核病9例,结节病15例,其他4例。入选的男17例,恶性患者为9例(52.9%);女30例,恶性患者为10例(33.3%),男性恶变率高于女性。良性组的平均年龄(48.50±15.48)岁,恶性组的平均年龄(61.68±13.76)岁,恶性病变组年龄较大(P0.05)。恶性组血清癌胚抗原(CEA)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胸部HRCT检查中良性病变组最大淋巴结长径/短径值(1.63±0.57),恶性病变组最大淋巴结长径/短径值(1.28±0.20),恶性病变组明显小于良性病变组。结论 EBUS-TBNA在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及安全性。大龄男性,CEA阳性,HRCT检查中肿大淋巴结形状更接近"圆形"的患者需特别注意,尽早采用EBUS-TBNA明确诊断,以便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在胸部结节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2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结节病患者的资料。结果:结节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5倍,结节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见于40-60岁年龄组,结节病的临床症状多数较轻,且不具有特征性,结节病的胸部淋巴结肿大具有特征性。两侧肺门淋巴结呈对称性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按ATS分组法,多位于4R/L,5、7和10R组;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多数不融合,境界较清晰。按肺部病变的情况,结节病可分为Ⅰ,Ⅱ,Ⅲ期。结论:CT在结节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能随访病情的变化指导临床对结节病进行积极而有效地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吸活检术在结节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5例临床表现和胸部CT检查疑似结节病患者,先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BALF)、肺内活检(包括经支气管黏膜活检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和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结果 35例患者最终有30例确诊为结节病.经EBUS-TBNA和TBNA诊断为结节病的患者分别26例(86.7%)和24例(80%),与BALF(60%)和肺内活检(40%)检查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EBUS-TBNA和TBNA检查创伤性小、安全性好、准确率高,在结节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术前增强扫描在辅助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及北京友谊医院进修期间诊断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Philips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将术前增强CT影像学特点与术后淋巴结病理分期作对照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75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62.5%,CT结果显示72例患者淋巴结肿大,占60.0%。CT检查淋巴结肿大结果:48例无淋巴结肿大,7例肺门淋巴结肿大,52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13例同时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肿瘤直径3cm,尤其是7cm,淋巴结最小直径1cm,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P0.05)。结论 CT通过诊断淋巴结大小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误差。肿瘤直径3cm,尤其是7cm,淋巴结最小直径1cm,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纵隔及肺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1例纵隔或肺门占位患者行EBUS-TBNA检查,与最终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观察EBUS-TBNA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诊断恶性肿瘤78例,结节病15例,结核13例,非特异性炎症4例,脓肿1例;EBUS-TBNA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出血、感染、气胸等并发症;EBUS-TBNA诊断恶性肿瘤77例,肉芽肿性病变25例,阴性结果9例;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EBUS-TBNA诊断恶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8.7%,诊断良性病变的符合率为75.8%。结论 EBUS-TBNA在纵隔及肺门占位病变,尤其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0月~2008年3月在该院胸外科住院的39例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电视纵隔镜检查并进行活检获取病理以明确诊断.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39例患者均获明确病理诊断,其中,肺腺癌12例,肺鳞癌8例,肺小细胞癌6例,恶性淋巴瘤6例,纵隔淋巴结结核4例,结节病2例,纵隔慢性淋巴结炎1例.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取材可靠,可作为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腔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通过实时超声引导下行支气管针吸活检,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准确率和安全性高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肺癌患者淋巴结分期、肺门和/或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肺内及纵隔肿瘤诊断等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64年,全国结节病科研协作组试行方案) 一、由于结节病属多脏器疾病,其症状随受累脏器而不同。在我国从临床角度诊断结节病应注意除外结核病或合并结核病,也应排除淋巴系统肿瘤或其它肉芽肿性疾病。 二、胸部X线照片示双侧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有或不伴有肺内网状、结节状、片状阴影。 三、组织活检证实或符合结节病。(注:取材部位可为表浅肿大的淋巴结,纵隔肿大淋巴结,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以及支气管黏膜活检术(EBB)对结节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疑诊结节病患者78例。57例患者实施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术(TBLB或EBB),21例患者实施EBUS-TBNA。病理结果阳性为光镜下见非干酪样上皮细胞性肉芽肿形成。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诊断结节病的阳性率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者气胸发生率差异。 结果本组行TBLB或EBB的57例患者中,38例患者获得阳性病理结果,总体阳性率为66.6%(38/57);5例患者TBLB后发生气胸,经吸氧后气胸自行吸收。行EBUS-TBNA的21例患者中,最终19例患者诊断为结节病,本组EBUS-TBNA诊断结节病的阳性率为90.4%(19/21),高于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术诊断结节病的阳性率66.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2,P<0.05)。EBUS-TBNA组无一例患者行EBUS-TBNA后发生气胸。2组患者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316)。21例患者实施EBUS-TBNA,共穿刺42个淋巴结,平均横径为(1.845±0.418)cm,每例患者对1~3个部位的淋巴结进行穿刺,每个淋巴结穿刺2~3次;20例患者组织病理学光镜下见非干酪样上皮细胞性肉芽肿形成,最终19例患者诊断为结节病;1例患者随访过程中,激素治疗无效,抗结核治疗有效,修正诊断为肺结核。 结论对临床疑诊的1期和2期结节病患者,选择横径1 cm以上的淋巴结进行穿刺,取得可见的组织病理学标本,EBUS-TBNA诊断结节病的阳性率高于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术。EBUS-TBNA诊断结节病安全性、准确性、阳性率高,可推荐作为临床1期和2期结节病的首选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