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月间行能谱增强扫描并经病理确诊的鳞癌37例,腺癌43例,小细胞癌32例。将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肺癌分为3组,选择动脉期能谱成像对各组进行能谱物质定量分析,测得其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计算其55~125ke V的能谱曲线斜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肺鳞癌组、肺腺癌组及小细胞肺癌组动脉期碘含量分别为(15.79±3.81100)μg/L、(18.49±4.69100)μg/L、(14.98±3.05100)μg/L,有效原子序数为8.54±0.21、8.69±0.24、8.50±0.16,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55±0.14、0.65±0.18、0.77±0.16,各组间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斜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21、8.40、15.20,P值均0.05);进行LSD-t两两比较发现肺鳞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的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能谱斜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脉单期能谱扫描多参数定量分析对鉴别不同类型原发性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能谱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形态学表现及能谱参数。采用Discovery CT750HD CT扫描机能谱模式扫描,在最佳单能量影像上对病灶进行形态学征象分析。应用能谱分析与测量软件对不同病理类型病灶的碘含量(IC)、水含量(WC)、标化碘含量(NIC)、能谱曲线斜率(K)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病灶能谱参数进行比较,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法。结果甲状腺恶性肿瘤形态学表现为单发57例(85.1%),形态不规则46例(68.7%),边界不清楚45例(67.2%),密度不均匀48例(71.6%),21例(31.3%)可见钙化灶。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灶W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的IC、NIC及K值均高于未分化癌和淋巴瘤(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恶性肿瘤形态学表现及能谱参数有一定差异,了解其差异有助于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3月间行能谱增强扫描并经病理确诊的肺鳞癌20例,肺腺癌26例,小细胞肺癌15例。将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肺癌分为3组,选择动脉期能谱成像对各组进行能谱物质定量分析,测得其动脉期碘浓度值、NIC、水浓度值、NIW、有效原子序数,计算其40~90keV的能谱曲线斜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原发灶间各能谱定量指标差异显著性,P 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定量指标进行ROC分析,计算其诊断效能。结果肺腺癌组、肺鳞癌组及小细胞肺癌各组间动脉期碘浓度值、NIC、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 670、4. 546、7. 386、3. 844,P值均0. 05),各组间动脉期水浓度值及NI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进行LSD-t两两比较发现肺鳞癌组与肺腺癌组的动脉期碘浓度值、NIC、水浓度值、NIW、有效原子序数及40~90keV能谱曲线斜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肺腺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肺鳞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的水浓度值及NIW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碘浓度值、NIC值、有效原子序数及40~90keV能谱曲线斜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NIC值鉴别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9. 0%)和特异度(88. 9%),且曲线下面积0. 833。结论能谱CT定量指标对鳞癌与腺癌无鉴别意义; NIC(标准化碘浓度值)对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预判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原发性肺癌与肺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平扫发现肺部肿块或结节的患者行GE能谱CT增强扫描,其中原发性肺癌32例,肺转移瘤23例。在动脉期和静脉期40~70ke V单能量条件下,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病灶的平均CT值、碘浓度、水浓度及能谱曲线差异。结果在动脉期,原发性肺癌组的平均CT值、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低于肺转移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水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脉期,原发性肺癌组与肺转移瘤组间各能谱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能量图像可以更好的显示肿块内及其周围血管的情况。另中心型肺癌可以导致受累肺组织血流灌注减低。结论能谱CT在原发性肺癌和肺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定量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50例,术前均行宝石能谱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记录40~140 keV各能量点下肿瘤的CT值(间隔10 keV),应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观察碘基图上动、静脉双期肿瘤碘含量(IC)及相同层面腹主动脉IC,计算双期标准化碘浓度比(NIC)、能谱曲线斜率(Slope)及静脉期碘含量降低率(ICrr).根据术后病理有无微血管侵犯将病变分为2组:微血管侵犯组(A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B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能谱参数有无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参数对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结果 50例患者能谱CT增强扫描共检出小肝癌56个,其中A组37个病灶,B组19个病灶.A组病灶动脉期IC、NIC、能谱曲线斜率及ICrr分别为(2.48±0.70) mg/mL、0.23±0.05、3.39士1.01及0.28±0.16,B组分别为(1.65士0.47) mg/mL、0.16±0.04、2.22±0.64及0.02±0.24,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病灶动脉期40~140 keV的CT值均高于B组,但仅在40~60 keV下2组C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A、B2组病灶在静脉期40~140 keV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发现动脉期IC、NIC、Slope (λHU)及ICrr诊断效能最大,AUC分别为0.85、0.87、0.87及0.83.结论 能谱CT增强扫描定量研究为术前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能谱CT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肝细胞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且术前均行上腹部能谱CT双期扫描,分别测量肝癌病灶及同层面腹主动脉动脉期和门脉期碘基值(IC)、水基值(WC);两者相除计算病灶各期标准碘基值(NIC)、标准水基值(NWC)。术后所有标本均经组织病理学分析,并据此将患者分为微血管侵犯组及无微血管侵犯组。分别测定两组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能谱CT参数(NIC、NWC)、MVD及VEGF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两组能谱CT参数与MVD、VEGF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组24例(男21例,女3例),肝细胞癌无微血管侵犯组16例(男14例,女2例)。两组MVD值分别为48.87±17.32(侵犯组)和32.62±11.85(无侵犯组),其对应动脉期标准碘基值(NIC-a)分别为0.144±0.043和0.105±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71和-3.042,P0.05)。两组VEGF、门脉期标准碘基值(NIC-v)、动脉期和门脉期标准水基值(NWC-a、NW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MVD与NIC-a呈中度正相关(r=0.507,P0.05)。结论能谱CT可通过反映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情况,为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所获图像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对比,探讨其在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经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且有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病例,病灶平均直径在1~2cm,将其分为炎性结节组(11例)及腺癌结节组(30例)。对薄层单能量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从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及能谱曲线斜率这四个方面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期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静脉期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期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及静脉期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于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提高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病理诊断为周围型肺腺癌的患者,其中低分化组(A组)12例,中、高分化组(B组)26例,均行宝石能谱CT成像模式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利用其多参数分析功能,分别测得3期扫描中病灶ROI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Eff-Z),并比较各参数间差异。结果:动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迟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能谱CT探讨TACE在HC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4例HCC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利用能谱分析软件(GSI)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用混合能量和单能量图像观察病灶,在病灶最大层面测得首次发现未经介入治疗患者的HCC病灶(A组)、TACE术后无碘油沉积的部分病灶(B组)、术后远处新发病灶(C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的碘含量并计算其标准化碘浓度(NIC)、肝癌碘浓度比率(ICratio).结果 TACE术后B组ICratio值明显低于A组和C组ICratio值,分别为(0.43±0.09)、(0.66±0.06)、(0.63±0.04),B组和A、C组ICratio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ICrati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次以上TACE术B组部分病灶ICratio值小于1~4次TACE术后部分病灶ICratio值,分别为(0.38±0.07)、(0.46±0.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病灶术前ICratio值在碘油沉积区(0.65±0.05)与无碘油沉积区(0.61 ±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术后无碘油沉积HCC病灶部分同样具有一定疗效,且疗效与介入次数有关,而对远处新发病灶并无影响.同时能谱CT可以很好地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CT三期动态增强动脉期强化特点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搜集64例(67个病灶)经手术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64例均行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67个病灶按照动脉期肿瘤内血管强化特点,与同期肝实质密度对比,并进行分组:肿瘤实质强化组(A组),肿瘤血管强化组(B组),肿瘤无明显强化组(C组);病灶肿瘤病理分为3组:高分化和高-中分化(高分化组)、中分化(中分化组)、中-低分化和低分化(低分化组)。将病灶动脉期3组强化特点分别与3组肿瘤病理分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7个病灶A、B、C 3组中:高分化组病灶个数分别为12、3、2;中分化组分别为12、13、6;低分化组分别为3、11、5。病灶动脉期强化特点和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肝细胞肝癌CT三期动态增强动脉期强化特点与肿瘤病理分化之间具有相关性。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动脉期肿瘤血管增多。CT增强扫描动脉期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和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CT能谱曲线特征对不同病理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UCB)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行盆腔单源双能CT能谱成像检查的55例单发UCB病人资料,其中男47例,女8例,年龄47~97岁,中位年龄72岁。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高级别UCB(HGUCB)组(32例)和低级别UCB(LGUCB)组(23例)。采用能谱扫描模式进行平扫及3期动态增强扫描。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2组病灶平扫及动、静脉期各单能量CT值,生成能谱曲线,并计算曲线斜率(K)。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2位观察者测量各期数据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病灶平扫及增强动、静脉期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平扫,动、静脉期中2位观察者测量高低级别病灶的各单能量CT值的一致性均良好(均ICC0.75)。动脉期HGUCB组40~100 keV单能量CT值均高于LGUCB组(均P0.05);平扫及静脉期2组病灶40~140 keV各单能量CT值以及动脉期110~140 keV单能量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期HGUCB组的K值高于LGUCB组(P0.05);2组平扫及静脉期的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期K值诊断HGUC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95%CI:0.625~0.88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9%和84.4%。动脉期单能量CT值中,40 keV诊断HGUCB的效能最大,AUC为0.787 (95%CI:0.665~0.90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8%和78.3%。结论单源双能CT能谱成像动脉期能谱曲线可鉴别不同病理级别UCB,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肺结节或肿块患者进行能谱平扫及2期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经病理证实.选取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能谱图像对不典型结核球组与肺癌组进行分析,测量、计算感兴趣区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衰减曲线斜率(λHU)、平扫及2期增强扫描CT值.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病灶各能谱参数的差异.生成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并比较各参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45例患者中,不典型结核球11例,肺癌34例.比较2组的NIC、两期增强λHU和70 keV单能量图像净增CT值,肺癌组均高于不典型结核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NIC诊断阈值为0.105时,约登指数最大(0.73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和90.9%.结论 能谱CT各参数有助于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的鉴别诊断,尤其是NIC值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源CT碘图与能谱曲线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并行双能量模式(DECT)增强扫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Liver VNC""Monoenergytic"软件处理得到碘图与能谱曲线,对甲状腺结节碘图和能谱曲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良性结节的碘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高于恶性结节,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内实性成分之间的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所有结节单能谱成像病变实性成分呈下降型曲线,与正常甲状腺组织能谱走行一致,恶性组呈上升型曲线,少部分表现下降型曲线。良性组曲线斜率在三个期相均大于恶性组,在平扫和动脉期,两组间的曲线斜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能CT检查的灵敏度为88.5%,特异性为92.9%,准确率为96.2%。结论碘图定量分析和能谱曲线技术可提高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甲状腺疾病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的能谱CT影像,旨在探讨能谱CT在微小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颈部能谱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癌33例(35枚病灶),采用Discovery CT 750 HD扫描机,通过能谱扫描和GSI viewer影像分析软件获得:140 k Vp混合能量影像(A组);最佳单能量影像(B组);最佳单能量影像与物质分离(碘基)影像融合获得的影像(C组)。对A、B组影像质量的客观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并对3组影像检出性能的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对所有病灶的影像表现及能谱参数进行分析和测量。结果 B组的对比噪声比高于A组,噪声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影像对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1.4%、97.1%、100%,主观评分分别为2.54±1.15、3.31±0.93、3.46±0.74,单能量与碘基融合影像在病灶的检出方面优于混合能量CT,并与单能量影像相仿。微小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19例(54.3%),边缘不清楚24例(68.6%),密度不均匀24例(68.6%)、可见微小钙化灶(16例,45.7%)及淋巴结转移(20例,57.1%)。病灶碘含量平均(2.50±1.03)mg/m L,标化碘含量平均0.33±0.14、能谱曲线斜率平均2.99±1.59。结论能谱CT可为甲状腺微小癌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病灶的检出与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图对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与非典型肝细胞癌(AHC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间经病理证实为肝癌的52例病人(ICC 24例,AHCC 28例)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能谱影像。测量ICC及AHCC 2组病灶和正常肝实质的3期碘浓度值,计算平衡期与动脉期病灶碘浓度差值(EAD)及平衡期病灶与正常肝实质碘浓度差值(LNDE),并对测量和计算结果分别进行两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及ROC曲线分析。结果 ICC的3期碘浓度值明显高于AHCC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CC的EAD值及LNDE值明显高于AHCC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分析示平衡期碘浓度值、EAD和LNDE鉴别ICC和A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92.9%,62.5%、89.2%,95.8%、82.1%。结论能谱CT碘定量测定能够定量评价ICC的强化特点,平衡期的碘定量分析在ICC与AHCC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能谱CT定量碘基物质图对前列腺癌(PCa)及前列腺增生(BPH)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8例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行CT常规平扫与能谱增强扫描,获得单能量图像及碘基物质图,测量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病灶的碘含量、单能量点75 KeV下的CT值.计量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CT发现38处位于外周带的可疑病灶,穿刺活检证实20处为PCa,18处为BPH.所有时相PCa及BPH两组的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动脉期PCa[(1.90±0.70)g/L],BPH[(0.99±0.32) g/L](P=0.01);静脉期PCa[(2.46±0.40) g/L],BPH[(1.89±0.41)g/L] (P =0.01);实质期PCa[(2.58±0.59)g/L],BPH[(1.90±0.51)g/L] (P =0.02).结论 宝石能谱CT定量测定前列腺病灶的碘含量是鉴别早期PCa及BPH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动脉期与静脉期能谱CT鉴别肺结节(≤3cm)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能谱CT双期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48例,其中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均为24例。分别测量动脉期(AP)和静脉期(VP)碘基物质密度图像上病灶和同层面主动脉的碘含量(IC),并计算两期病灶相对于主动脉的标准化的碘浓度值(NIC)及两期标准化碘含量之差ICD(ICD=NICVP-NICA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良、恶性肺结节之间两期NIC及ICD的差异性,评估这些参数定量分析病灶的能力以及鉴别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两期扫描中,恶性结节的两期NIC及ICD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NICAP0.198±0.038 vs.0.126±0.027,t=7.613,P<0.001;NICVP 0.473±0.118 vs.0.309±0.058,t=6.138,P<0.001;0.275±0.120 vs.0.183±0.051,t=3.469,P=0.002)。当NICAP阈值定为0.157、NICVP阈值定为0.420,ICD阈值定为0.256时,鉴别两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及87.5%、66.7%及100%、54.2%及100%。结论: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对良、恶性肺结节的性质进行鉴别,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对肺腺癌和肺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上怀疑肺占位性病变需要增强CT扫描进一步确诊的病例,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41例(腺癌组)及肺鳞癌30例(鳞癌组)。在能谱CT上用肺部GSI序列扫描,测得两组的有效原子序数及动静脉期的能谱衰减曲线的斜率K、碘浓度、水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NI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的差异。结果:肺腺癌与鳞癌的有效原子序数eff-Z(分别为9.39±0.77与7.22±0.76)、动脉期碘含量(分别为7.17±0.71与6.25±1.65)、 动脉期NIC(分别为0.088±0.007与0.654±0.120)、静脉期水含量(分别为1032.54±3.41与1022.72±35.31)及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静脉期碘含量(P=0.851)、NIC(P=0.104)及动脉期水含量(P=0.3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的多项定量分析对于鉴别肺腺癌和鳞癌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evolution CT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显示食管病变的最佳单能量图像。方法选取32例初诊食管癌患者,行GE 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利用能谱后处理软件测量食管癌原发病灶组及正常食管壁组动脉期(20s)及静脉期(50s)40~140kev间单能下CT量值并绘制能谱曲线,测量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斜率。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能谱参数之间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两组之间静脉期40~140Kev间的CT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静脉期70Kev下两组之间CT值差异最大,静脉期食管癌原发病灶组的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斜率大于正常食管壁组,动脉期两组数据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以静脉期CT70keV71.73HU诊断食管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4%、90.6%。结论 Revolution CT在食管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在静脉期70Kev下显示病灶最清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增强CT并定量分析鉴别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与无肝硬化背景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3例患者(FNH组24例、HCC组69例)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征象,测量并计算病灶、腹主动脉平扫及增强三期CT值,增强各期病灶与腹主动脉CT值比值,对两组病灶测量指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中央瘢痕、病灶密度均匀、包膜、供血动脉征及强化方式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H增强各期CT值及增强指数均高于无肝硬化背景H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FNH与无肝硬化背景HCC的最佳期相为动脉期,当cut-off值取110.5 HU,相应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72.2%,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门静脉期增强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略高于动脉期增强指数(AUC=0.871),两期相敏感度相同,动脉期增强指数的特异度最高。结论 增强CT并定量分析对FNH及无肝硬化背景HCC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