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复年 《当代医学》2016,(17):56-57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危重症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危重症心脏病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治疗时间≥10 d,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治疗时间<10 d。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75.5±15.8)次/min与对照组(90.8±14.7)次/min相比明显下降,舒张压(72.8±13.8) mmHg、收缩压(116.8±17.8)mmHg、血氧饱和度(98.7±1.8)%、左心室射血分数(48.8±11.6)%与对照组(58.4±12.4)mmHg、(98.5±15.7)mmHg、(91.1±1.7)%、(37.1±10.7)%相比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疗后并发症发生率16.7%略高于对照组10.0%,但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1年内存活率70.0%与对照组43.3%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危重型心脏病时,适当延长治疗时间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患者存活率,且患者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危重症心脏病患者治疗中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危重症心脏病患者共计42例,采取随机抽选方式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不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观察组21例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不良反应、6个月后生存率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个月后生存率显著比对照组高,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危重症心脏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血管重症患者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心血管重症患者60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估(APACHE)-Ⅱ评分。结果:研究组心血管重症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重症患者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重症患者心率、APACHE-Ⅱ评分与参照组比较显著更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等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重症患者治疗中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方法,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血氧饱和度,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心脏血流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采用统计学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IMI血流3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LVEF、SV、NT-proBN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介入治疗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脑尿钠肽和血清肌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中心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实验组46例,两组均予以卧床休息、吸氧、抗凝、抗心律失常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多巴胺治疗,若升压不理想,病情无好转甚至恶化者改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IABP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血脑纳肽(BNP)、血肌酐(Cr)、血浆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两组住院病死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1)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BNP、Cr、血浆白蛋白、Hs-CRP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BNP、Cr、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提升,但实验组治疗后24h及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血脑BNP、Cr、水平,有效纠正心力衰竭,提高由于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的存活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主动脉反搏球囊反搏(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IABP联合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治疗,对照组实施IABP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心率、血氧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_2、LVEF指标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PaCO_2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肺功能,使血压及血氧维持稳定,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洋 《中外医疗》2016,(10):105-106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治疗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3年4月—2015年5月期间,随机分成各有3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缩压(89.43±11.23)mmHg(t=2.9125,P<0.05)、舒张压(62.21±11.32)mmHg(t=2.2533,P<0.05、尿量(43.32±9.34)mL(t=5.0505,P<0.05)及心率(78.34±16.22)次/min(t=2.3594,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命体征,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和纳洛酮对安眠药中毒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52例安眠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治疗。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时间及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氧分压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分压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分压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眠药中毒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效果显著,可准确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比较两组疗效;评估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和各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陈冬云  黄达军 《广西医学》2014,(10):1437-1438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58例,其中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21例,常规药物治疗组37例,比较两者患者的心率、血压、尿量、多巴胺用量、心功能分级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尿量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心率降幅,收缩压、舒张压、尿量升高幅度大于常规药物治疗组;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多巴胺用量少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心功能分级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死亡率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以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心功能相关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提高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排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70例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急诊PCI术,观察组给予亚低温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对照组则行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指数(CI)、肌酐(Cr)、血氧饱和度(Sv Q2)、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统计记录两组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并发症及28 d存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I、尿量、Sv O2、LVEF均显著增多,Cr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及休克发生率、28 d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IABP辅助急诊PCI治疗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存活率稍高,并发症少,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循环功能及心功能,减少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IABP)治疗心血管重症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心血管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根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治疗指南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接受IAB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1.08%)显著高于对照组(48.6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81%)显著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BP治疗心血管重症疾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疗效和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紧急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应用球囊反搏的抢救护理及病情观察。结果:在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率下降,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使用球囊反搏治疗疗效确切,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高危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心动能查、血压难以维持等情况下方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观察组采用主动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两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在ICU病房所住时间、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例数、围术期死亡率、心肌梗死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一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给予冠心病高危患者主动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情况,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5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对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少,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黄丽霞 《海南医学》2013,24(17):2631-2633
目的总结分析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应用IABP辅助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通过对比IABP使用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尿量及心率,分析IABP的疗效。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2例因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死亡,余3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康复出院。该30例患者使用IABP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提高,尿量增加、心率下降,与使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穿刺点渗血、血肿,无球囊破裂、下肢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PCI术中应用具有良好疗效,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监护,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郑俊 《海南医学》2013,24(7):1029-1030
目的探讨球囊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我院100例进行院前救治的心脏骤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观察组患者实施球囊人工通气。记录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复苏5min后血氧饱和度以及复苏成功例数。结果观察组建立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5min后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中效果近似,球囊辅助呼吸所需时间低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与重要性。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反搏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 1观察组有47例患者满意,总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有39例患者满意,总满意度为79.5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7.96%,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81.6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促使患者满意度提升,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史建华  栗春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508-150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辅助主动脉球囊反搏对心功能低下的疗效。方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心功能低下的患者,由股动脉途径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测定连续心输出量、混合静脉饱和度、有创动脉收缩压、有创平均动脉压、心指数及肺毛细血管楔压。结果:行主动脉反搏术后,有创动脉收缩压、有创平均动脉压、测定连续心输出量、心指数及混合静脉饱和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而肺毛细血管楔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主动脉反搏术是治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低下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