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敏感组织器官造成损伤。目前,常用于评价慢性低剂量电离辐射所致辐射损伤的主要细胞遗传学指标是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本文对国内外放射工作人员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所致细胞遗传学效应的调查和研究进行综述,了解目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国内开展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及血清SOD、MDA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对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的 2 82人和 138名健康对照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血SOD、MDA含量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并综合评价了职业照射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 接触组 :从事放射性工作、无其他有害物质接触史、不吸烟、不饮酒、身体健康的工作人员 ,按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工龄将其分为 <5年、5年~、10年~和 15年~ 4个组 ,每组不少于 5 0人。对工业探伤、医用射线、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每一工种人员不少于 30名 ) 2 82名放射性从业人员进行了研究 ,个人受照射剂量采用仪器测量和归一化工作量估算法(1990年前参加放射…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甘肃省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从1993—2001年进行了9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受照射剂量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怀疑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医疗工作人员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探讨可能的受影响因素.方法 某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7名,男性1名,女性6名.他们工作室的楼下是医院CT室,工作室和CT室间的楼板为厚度约6 cm的普通预制板.采用常规法,对7名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进行分析.结果 4例女性工作人员外周血中检测到双着丝粒体(dic),dic率为0.40% ~ 1.60%,明显高于dic的自发率(0.03%,x2=36.79,P<0.05);在所有工作人员中均检测到易位畸变,易位率在0.33%~1.20%之间,明显高于易位的自发率(0.01%,X2=42.90,P<0.05).结论 推测这些工作人员受到过量电离辐射照射.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剂量水平分析张廷昌杨慧芳胡耀臣孟广奇连宏韩冰作者单位:150010,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1985年国家颁布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卫生技术标准之后,同年卫生部出台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规定》的法规。放射工作人...  相似文献   

6.
忻州事故中34例受检者染色体畸变分析和生物剂量估算白玉书,黄绮龙,关树荣外周血淋巴细胞是反映电离辐射损伤的良好指标。它不仅能察觉电离辐射损伤和评价其损伤程度,而且能用照射离体人血所建立的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估算事故条件下人员所受的刑量,国内外已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5—2020年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的水平及其分布特征,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5—2020年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接受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2 777名放射工作人员开展横断面研究,其中男性2 210名、女性567名,年龄17~69(27.6±6.8)岁,将受检者按年龄分为5组:17~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9岁。采用全血微量培养法制备受检者的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应用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对每名受检者的100个淋巴细胞染色体中期分裂相进行分析,统计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无着丝粒体等染色体畸变类型,比较不同年龄组以及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受检者染色体畸变情况和微核情况的差异。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分布服从泊松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受检者年龄与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 2 777名受检者的染色体畸变(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无着丝粒体)率为(0.072±0.005)%、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畸变率为(0.016±0.002)%、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为(0.068±0.005)%、微核率为(0.43±0.01)‰、微核细胞率为(0.40±0.01)‰、淋巴细胞转化率为(85.07±3.16)%。各年龄组间染色体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以及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受检者的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93、0.931、0.691,Z=?0.929~?0.059,均P>0.05)。与17~20岁年龄组相比,其余各年龄组受检者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均较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均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981~?2.510,F=4.922~52.860,均P<0.05);受检者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166、0.168,均P<0.001),而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197,P<0.001);21~30岁年龄组、31~40岁年龄组女性受检者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以及17~20岁年龄组、21~30岁年龄组女性受检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受检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26~?3.516,F=6.947、14.563,均P<0.01)。 结论 深圳市2015—2020年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均未超过国内文献报道的健康人群的本底水平范围,但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需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职业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对电离辐射特别敏感和取样方便,现已广泛地用作监测职业照射人员辐射损伤的指标。Hoegerman[1]曾报道美国一钍加工厂工人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升高。国内报道[2]包钢在生产环境中天然钍可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职业病防治院自 1998起开始对本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至今已 14年 ,现将 (2 0 0 0~ 2 0 0 1)年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道如下。一、仪器和方法1 仪器 :测读仪为北京防化研究院生产的RGD 3热释光剂量仪 ,退火炉为核工业部第七研究所生产的HW 3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热释光探测器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的LiF(Mg ,Cu ,P)玻管探测器。2 监测方法 :严格按照GB52 94 85标准执行。3 质量控制方法 :个人剂量计每两个月监测 1次 ,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监测。探测器每年刻度 1次 ,对放射工作人员佩带情况进…  相似文献   

10.
广西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家《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1 ] ,我们从1 990年起对我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 ,现将1 999~ 2 0 0 0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一、仪器和方法1 仪器 :英国VINTEN公司的TLD 654型热释光仪 ;北京2 61厂的FJ 41 1型热释光退火炉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的高灵敏LiF(Mg ,Cu ,P)粉未 ,封装 50mg在塑料管中 ,装入圆型工程塑料盒内。2 整个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经最优化选择 ,测量不确定度≤ 1 0 % ,最小探测阈为 7 74× 1 0 -1 C·kg-1 。3 退火程序 :2 50± 1℃退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对河南“4 2 6”6 0 Co辐射事故 7例受照者 ,进行了早期生物剂量估算。方法 照后 4~ 5d取血培养 ,分析第一次有丝分裂细胞“双 环”畸变率 ,并由此估算生物剂量。用“双 环”畸变在细胞间的泊松分布情况 ,检验照射的均匀性。结果  7例受照者依据“双 环”畸变率估算的个体辐射剂量分别为 5 0 9Gy(梅 )、2 6 1Gy(天 )、2 49Gy(旺 )、0 89Gy(勇 )、0 70Gy(民 )、0 5 8Gy(义 )和 0 0 8Gy(宇 ) ,与用物理方法测定的剂量比较接近 ,亦与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完全吻合。泊松分布检验证实 ,“梅”和“旺”双 环畸变偏离泊松分布 ,其余 5例符合泊松分布。结论 染色体畸变分析是非常可靠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梅”和“旺”受到不均照射 ,其他 5例受到比较均匀的照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我国放射诊疗机构辐射防护用品配备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情况。方法 根据"全国放射卫生信息系统"(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与职业健康监测子系统)2019年的监测数据,对监测医院上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年共监测3 806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609家(16.00%),二级医院1 421家(37.34%),一级及未定级医院1 776家(46.66%)。不同级别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数量相差较大,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平均99人,二级医院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分别为19和2人。高风险岗位的介入与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配备铅橡胶围裙分别为0.40和0.43件,铅橡胶帽子分别为0.27和0.31件,铅橡胶颈套分别为0.38和0.45件,铅橡胶手套分别为0.18和0.08副,铅防护眼镜分别为0.31和0.22副。开展放射治疗的医院中有15.25%未配置个人剂量报警仪,27.90%未配置辐射巡测仪。监测医院中,《放射工作人员证》的持证率为88.13%,有83.69%的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了岗中辐射防护知识培训,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9.20%,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中,发现年个人剂量Hp(10)≥20 mSv人员占0.40%,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档率为98.05%,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为96.00%,参加2019年在岗体检的76 627名放射工作人员中,有0.88%和0.11%的体检结论分别为建议暂时脱离放射工作岗位和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结论 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率较高,放射诊疗机构应增加辐射监测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山东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 分析其剂量变化趋势, 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测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实验检测和质量控制, 对山东省所辖16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全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结果, 采用SPSS 23. 0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25 523人, 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8 mSv, 不同年份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2 815.91,P<0.001), 人均年有效剂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医学应用中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 为0.55 mSv, 医学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0.37,P<0.001);工业应用中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 为0.37 mSv, 工业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48.07,P<0.001)。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工业应用中放射工作人员, 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数据的剂量、职业类别和异常原因分布情况,为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质量和改善医疗机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放射诊疗机构职业健康系统"收集2020年度全国医疗机构单个监测周期个人剂量监测值超过1.25 mSv的个案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20年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11-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基本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11-2018年监测江苏省放射工作人员共176 134人,总年集体...  相似文献   

16.
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的影响。方法 首先按放射工种分层,随后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307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放射工作人员,删去缺少剂量资料的对象后,共230例纳入本研究,包括放射诊断75例、放射治疗60例、核医学41例和介入放射学54例共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血清中8-OHdG水平。结果 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4组放射工作人员之间血清8-OHdG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71,P < 0.05),其中以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血清8-OHdG浓度最高(t=-4.773、-3.011、-2.189,P < 0.05);在不同年有效剂量组和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的血清8-OHdG水平存在差异(F=7.659、3.058,P < 0.05),随着受照剂量和放射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血清8-OHdG水平呈上升趋势(r=0.300、0.142,P < 0.05)。结论 血清中8-OHdG水平可能是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放射工作人员的DNA氧化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山东济宁“10.21”辐射事故受照者进行染色体畸变(CA)分析,并估算受照剂量。方法对2例患者(A和B)的外周血和骨髓样本进行常规CA分析,根据双着丝粒(dic)和环(r)畸变频率估算受照剂量。结果2例患者的外周血未见中期分裂细胞。骨髓获得了可供分析的细胞。2例患者的dic+r畸变频率超过了剂量效应方程所能估计的上限剂量相对应的数值。用直接比较法估算2例患者受到比较均匀的大剂量照射,与用物理方法、微核法和ESR法所估剂量接近,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用骨髓CA估算辐射事故患者的受照剂量在国内尚属首次。对肠型放射病患者A的剂量估算是迄今采用骨髓进行常规CA分析估计事故病人受照剂量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广东省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电离辐射剂量水平和眼晶状体异常现况,分析眼晶状体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2020年广东省粤中和粤东地区60家医院的 1 501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眼晶状体吸收剂量(DL)和健康检查资料,分析眼晶状体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眼晶状体吸收剂量中位数M和第25~75百分位数(P25,P75)为4.86(2.99, 7.90)mGy,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剂量M分别为5.14和3.94 mGy; 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剂量中位数分别为2.95、3.51、5.06 mGy;放射治疗、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职业类别的剂量M分别为4.05、4.84、5.39、6.71 mGy; 护士、医师、技师岗位的剂量中位数分别为3.48、5.03、5.03 mGy。不同性别、年龄、放射工龄、接触放射起始年龄、医疗机构级别、职业类别、岗位的剂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6.72,H=389.64、511.17、70.29、53.29、49.06、39.89,P<0.05)。研究对象眼晶状体皮质密度增高检出率22.45%(337/1 501),眼晶状体浑浊检出率为8.19%(123/1 501)。 皮质密度增高检出率随着年龄、放射工龄、接触放射起始年龄、医疗机构级别、DL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χ2=366.36、313.77、15.18、21.61、92.13,P<0.05)。眼晶状体浑浊检出率随着年龄、放射工龄、医疗机构级别、剂量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χ2=69.64、67.65、67.65、37.37,P<0.05),随着接触放射起始年龄增加呈线性递减趋势(χ2=4.2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皮质密度增高的影响因素(χ2=165.98,P<0.05),年龄增加发生皮质密度增高的风险增高(OR=1.33,95%CI: 1.27~1.39)。年龄、放射工龄、职业类别是眼晶状体浑浊的影响因素(χ2=25.78、4.99、6.88,P<0.05)。年龄增加发生眼晶状体浑浊的风险增高 (OR=1.17,95%CI: 1.10~1.24);放射工龄增加发生眼晶状体浑浊的风险增高 (OR=1.06,95%CI: 1.01~1.12);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发生眼晶状体浑浊的风险高于放射诊断学、放射治疗与核医学(OR=2.59,95%CI: 1.27~5.25)。结论 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与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异常检出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年龄、放射工龄、职业类别均是眼晶状体浑浊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为规范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子系统,收集2020-2022年度河南省18个省辖市168家医疗机构410名放射工作人员516个单个监测周期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对异常结果涉及放射工作人员的性别、年龄、工龄、职业类别、所在医疗机构级别、剂量计佩戴是否规范等情况进行分组,分析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影响因素。结果 2020-2022年度河南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发生率分别为6.83×10^(-3)、5.22×10^(-3)、6.30×10^(-3)。异常结果主要分布于男性放射工作人员(占66.83%)、诊断放射学(59.51%)和介入放射学(34.63%)相关岗位、三级(54.39%)和二级医疗机构(36.34%)。不规范佩戴剂量计和规范佩戴剂量计情况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不同职业类别之间异常结果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6.56、32.96、177.15,P<0.05))。因工作量增加导致"受照剂量异常"的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中位数为3.95 mSv,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高于放射治疗学工作人员(4.45、2.91 mSv,Z=5.07,P<0.05)。结论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教育和培训,规范个人剂量计佩戴;重点关注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