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对β-葡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建立细胞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粉防己碱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IL-10的水平。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提示粉防己碱对RAW264.7细胞增殖表现为双相性作用;ELISA结果提示适当浓度的粉防己碱可抑制IL-6、TNF-α、PGE2的表达,同时促进IL-10的表达。结论 粉防己碱影响β-葡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IL-6、TNF-α、PGE2的表达,同时促进IL-1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单纯骨折患者各20例并分别纳入MM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通过改良的塑料包埋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检测骨髓上清VEGF、TNF-α、HGF、TGF-α、TGF-β1、bFGF、ANG-Ⅰ、ANG-Ⅱ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水平;real-time-PCR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上述因子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MVD与骨髓上清VEGF、HGF、bFG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MM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M组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TGF-α、TGF-β1、HGF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M组骨髓上清VEGF、HGF、bFGF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MVD与骨髓VEGF、HGF、bFGF水平呈正相关(r=0.488,0.472和0.457)。结论:MM患者MVD和骨髓上清中血管相关因子水平升高,其中VEGF、HGF水平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RNA表达水平一致,并且MVD和骨髓上清VEGF、HGF、bFGF水平呈正相关,提示骨髓微环境血管生成因子的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血管生成和疾病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RK6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作用的调控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构建干扰人GRK6基因的慢病毒载体GRK6-shRNA,转染筛选获得稳定下调GRK6基因表达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MM1R。利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m blot验证慢病毒载体介导的GRK6基因表达下调的效果。选取GRK6表达下调最显著的细胞株检测GRK6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构建干扰人GRK6基因的慢病毒载体GRK6-shRNA,转染多发性骨髓瘤MM1R细胞,筛选并获得稳定下调GRK6基因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MM1R。CCK-8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在G0/G1期被阻滞(P0.05)。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Cyclin D1和CDK4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特异性干扰GRK6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获得可稳定下调GRK6的MM1R细胞株并且发现下调GRK6表达后,MM1R细胞可能通过抑制Cyclin D1和CDK4水平使MM1R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显著地抑制了多发性骨髓瘤MM1R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探索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羧胺三唑(CAI)是否可以通过影响TAM及其来源的TNF-α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方法建立腹腔巨噬细胞或RAW264.7细胞与Lewis肺癌细胞(LLC)的共培养体系,研究巨噬细胞对LL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观察TNF-α或其中和抗体对LLC增殖或迁移的影响;向共培养体系中加入CAI和(或)地塞米松(DEX),观察药物对巨噬细胞诱导的LLC增殖的影响;用CAI和(或)DEX预先处理RAW264.7细胞,然后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RAW264.7细胞诱导LLC细胞迁移和TNF-α表达的差异。结果与腹腔巨噬细胞共培养的LLC细胞比单独培养的LLC细胞的增殖显著增加,在最为明显的一组中,前者比后者的增殖增加(422.5±77.7)%;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的LLC细胞比单独培养的LLC细胞迁移增加(98.8±6.2)%。在这两个过程中,TNF-α均发挥重要作用,0.1 ng/ml TNF-α增加LLC细胞增殖的作用显著,0.1μg/ml TNF-α中和抗体即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对LLC细胞的迁移诱导作用;CAI预处理的RAW264.7细胞促进LLC细胞迁移的能力减弱,其中TNF-α表达相比仅用LLC条件培养基诱导的对照组显著降低(CAI预处理组与对照组TNF-α的相对表达量为0.66±0.03 vs.1.00±0.05,P<0.01)。结论巨噬细胞和TNF-α对LL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显著影响;CAI可以通过下调肿瘤条件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的TNF-α水平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L-1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7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活检组织中IL-17及MMP-13的表达。结果:MM组患者IL-17~+及MMP-1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M组中骨病组(MBD组)IL-17~+及MMP-1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无MBD组(P0.01)。MM组NF-κB-p65~+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MM骨髓活检组织中IL-17与MMP-13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4)。治疗无效患者IL-17及MMP-13水平均明显高于有效患者(P0.01)。结论:IL-17及MMP-13在MM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IL-17及MMP-13与MBD密切相关,这可能是通过NF-κB途径参与MBD的发病,同时IL-17及MMP-13可能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小鼠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L929及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口腔颌面部细菌感染及免疫应答模型,检测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LPS刺激L929及RAW264.7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LP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Q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变化。结果 CCK-8结果显示,LPS能够引起细胞增殖变化。QPCR实验结果显示TNF-α,IL-1,IL-5,IL-6,IL-8,IL-33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IL-10,IL-13,IL-23表达明显下降。CXCL2,CXCL10,FOXO3,GDF15表达量显著增加。ELISA结果显示50μg/mL LPS刺激24h、48h,L929细胞分泌IL-6含量分别为42.04pg/ml、45.52pg/mL;RAW264.7细胞分泌IL-6含量为25.90pg/ml,28.92pg/ml。100μg/ml LPS刺激24h、48h,L929细胞分泌IL-6的含量为18.97pg/ml、21.29pg/ml;RAW264.7细胞分泌IL-6含量为16.90pg/ml,18.21pg/ml。结论 LPS刺激L929及RAW264.7细胞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炎症反应,相关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增加,证明成功建立了口腔颌面部感染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EBPα基因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自2015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老年MM患者作为MM组,同时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员骨髓并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RT-PCR方法检测样本中单个核细胞的C/EBPα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EBP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髓组织中的C/EBPα水平,探讨C/EBPα基因表达与MM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MM患者中C/EBPα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C/EBPα表达水平与MM患者的ISS分期、CRP、Ca~(2+)、β2-MG、LDH及骨髓瘤细胞比例均有明显相关性(P 0. 05)。C/EBPα基因的表达与MM患者的性别、年龄、免疫球蛋白分型、Hb水平无相关性(P0. 05)。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发现,对照组骨髓样本染色较深,CR、PR及复发的MM患者骨髓样本染色依次减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R组MM患者C/EBPα蛋白的水平均显著高于PR和复发组患者(P 0. 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EBPα基因高表达的患者组OS和DFS均优于低表达组(P 0. 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CRP、骨髓瘤细胞比例及C/EBPα基因表达水平是影响OS及PFS独立因素(P 0. 05)。结论:C/EBPα基因在MM患者中表达水平较低,其低水平表达可能刺激MM的发生; C/EBPα基因表达与MM疾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河北中医学院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IFN-γ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升高;MMⅢ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MMⅢ期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清IL-17水平依次为MM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依次为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Treg细胞比例依次为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则对照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IL-17、IL-35和IFN-γ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IFN-γ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升高;MMⅢ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MMⅢ期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清IL-17水平依次为MM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依次为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Treg细胞比例依次为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则对照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IL-17、IL-35和IFN-γ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值及白介素-17、-35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MM患者有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沙利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 M组)及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率,ELISA法检测血清IL-17和IL-35表达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reg细胞比率和IL-35水平均显著降低,Th17/Treg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reg细胞比率和IL-3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h17/Treg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无效者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和IL-17和IL-35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进展相关,沙利度胺发挥抗M 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细胞比值及IL-17和IL-35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AAG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主要作用机制。方法:应用200、400、600、800 nmol/L热休克蛋白抑制剂17-AAG培养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24、48和72 h,分别用MTT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7-AAG不同浓度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率、β-catenin蛋白和C-MY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7-AAG不同浓度对骨髓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r=0.518,P0.05)和时间依赖性(r=0.473,P0.05)。未添加17-AAG的培养液对骨髓瘤细胞株的增殖无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P0.05)。在17-AAG不同浓度下培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72 h的结果显示,17-AAG浓度越高,β-catenin蛋白和C-MYC蛋白水平越低(P0.05)。在相同培养时间下,17-AAG浓度越高,则G_1细胞比例越高(P0.05)。在相同浓度17-AAG下,培养时间越长,则G_1细胞比例越高(P0.05)。结论:HSP90抑制剂17-AAG能够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其主要作用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和HSP90蛋白表达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MTH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CD138阴性细胞(CD138-)及CD138阳性细胞(CD138+)中的表达,探讨MTH1抑制剂对MM细胞株U266细胞的形态、增殖和凋亡等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离MM患者CD138-及CD138+并提取RNA,应用Q-PCR分别检测NUDT家族的表达情况。利用MM细胞系U266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对MTH1表达变化的影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H588作用于U266细胞48 h后的形态变化,用DAPI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变化。应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TH588对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588对U266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M患者CD138+中MTH1、NUDT2、NUDT5及NUDT21表达较CD138-高(P 0.05)。荧光素酶报告显示TH588处理U266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荧光强度值明显降低,且药物浓度越大,荧光强度值越低(r=-0.91);应用IL-6能使MTH1表达水平增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H588处理U266细胞48 h后,细胞出现皱缩、变小以及形状不规则等表现,DAPI染色后,TH588处理过的细胞呈现细胞核缩小、染色不均、花瓣状和放射状等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TH588处理U266细胞48 h后,存活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 0.05)。结论:MTH1在部分MM患者的CD138+中高表达,U266细胞在IL-6的作用下可见MTH1表达增高,MTH1抑制剂TH588对MM U266细胞株具有明显地抑制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53是否在骨髓瘤细胞中对ran进行转录调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OPM-2、RPMI-8226、U-266、KAS6/1、ANML-6、H-929、MM1.S、MOLP-8中ran转录水平,使用Nutlin-3a培养骨髓瘤细胞株MM1.S 24、48和72 h后检测ran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ra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使用不同剂量的表达P5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转染MM1.S细胞后检测ran表达水平。结果:在8株人骨髓瘤细胞株中H-929和MM1.S细胞中ran的转录活性最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utlin-3a处理MM1.S细胞后ran转录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同时在蛋白表达水平这种变化呈现时间依赖性;P53蛋白表达增多(r=1.00,P=0.06),相应的ran蛋白表达减少(r=-1.00,P=0.04)。表达P5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MM1.S细胞后发现,在质粒增加至25 ng后ran转录水平开始下降(P0.05)。结论:通过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P53转录调控ran转录水平的实验证明了ran是受p53调控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对骨髓瘤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AdipoRon作用于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和MPC-1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在23例正常对照和21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dipoRon能显著抑制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和MPC-11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r=-0.951/-0.950,r=-0.993/-0.969);AdipoRon可诱导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水平升高;AdipoRon可上调MPC-11的p-AMPK及其下游的p-ACC磷酸化水平,且可上调LC3-II/LC3-I的水平,下调p62的蛋白水平。脂联素受体AdipoR1在M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而AdipoR2在M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结论:脂联素受体在MM患者和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性表达。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能够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AMPK/自噬途径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功能蛋白聚糖及其相关分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VCAN及其相关分子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其蛋白表达。结果:MM患者治疗有效后,VCAN、FAK、FN的表达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MK及HAS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VCAN、FAK、FN、MK、HAS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未缓解组FAK、FN较初诊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VCAN mRNA相对表达量在ISS分期Ⅲ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较Ⅰ期明显升高(P0.05),但较Ⅱ期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初诊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VCAN与FAK(r=0.69)、MK(r=0.67)、FN(r=0.67)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而VCAN与HA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59,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VCAN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期(OS)(P0.05)及无进展生存期(PFS)(P0.05)相关。结论:VCAN及其相关分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高表达,其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目前不能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提供了治疗MM的新方法。PS-341对MM有抑制增殖及信号传导,诱导凋亡,克服耐药,与地塞米松协同抗肿瘤作用,减少骨髓瘤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及后者分泌IL-6的水平,并能抵抗IL-6的抗凋亡作用。PS-341的作用机制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其对NF-κB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目前不能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提供了治疗MM的新方法.PS-341对MM有抑制增殖及信号传导,诱导凋亡,克服耐药,与地塞米松协同抗肿瘤作用,减少骨髓瘤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及后者分泌IL-6的水平,并能抵抗IL-6的抗凋亡作用.PS-341的作用机制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其对NF-кB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7(IL-17)、IL-35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组)及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6例(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VEGF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β2-MG表达水平,并比较2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血清IL-17、VEGF、β2-MG水平在MM组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在对照组M M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IL-17、VEGF、β2-M G水平M M组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对照组MM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7水平与VEGF、β2-M G水平呈正相关(r=0.65,0.58,P0.05),血清IL-17水平与IL-35水平呈负相关(r=-0.42,P0.05)。结论:IL-17、IL-35、IVEGF和β2-M G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im-3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h17/Treg失衡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6例初诊MM患者及30例健康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上Tim-3的表达、Th17和Treg细胞各占比例、Th17/Treg比值、Tim-3在Th17及Treg细胞上的表达、Tim-3^+Th17/Tim-3^+Treg比值。运用ELISA技术检测细胞因子IL-17和IL-10的水平。分析Tim-3^+Th17/Tim-3^+Treg平衡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Tim-3表达明显增高(P<0.05)。MM患者组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M患者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组细胞因子IL-17、IL-10及IL-17/IL-10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M患者组Tim-3^+Th17细胞水平及Tim-3^+Th17/Tim-3^+Treg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M患者Tim-3^+Treg细胞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Tim-3^+Th17/Tim-3^+Treg比值与ISS分期、DS分期、染色体异常及sFLCR呈正相关(r=0.635、r=0.501、r=0.449、r=0.587)。结论:MM患者体内存在Th17/Treg、IL-17/IL-10及Tim-3^+Th17/Tim-3^+Treg比值增高,其中Tim-3^+Th17/Tim-3^+Treg比值与患者ISS分期、DS分期、染色体异常及sFLCR有关,提示Tim-3参与了MM患者Th17/Treg失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没有得到提高,因此进一步明确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并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实验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潜能及对其表达核因子KB受体激活剂配体,骨保护蛋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6—07/2007—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患者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血液生化测定及免疫球蛋白定量分析等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正常成人骨髓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研究生捐献。患者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方法:常规分离培养两种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面标志。观察两种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诱导培养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并在诱导培养的第1天和3周时分别加入RPMI8266或XG7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于培养28d后行Von—Kossa及TRAP染色;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与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24h后,应用RT-PCR法检测核因子KB受体激活剂配体,骨保护蛋白的表达。 结果:①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无明显区别,表型特征相似,均可在成骨诱导培养后向成骨细胞分化。②Von—Kossa染色后提示来源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潜能较差,矿化基质沉积较正常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少。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第28天行Von—Kossa染色后,可见矿化基质沉积较不加入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组明显减少(P〈0001),TRAP染色未发现破骨样细胞的存在。③RT-PCR结果显示,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核因子KB受体激活剂配体,但表达骨保护蛋白,与骨髓瘤细胞共培养后,8226或XG7细胞可明显上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相反骨保护蛋白表达明显受抑。 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及上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抑制骨保护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hl7细胞)的比率及其相应特异转录因子Foxp3、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Treg/Thl7平衡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MM患者分为初发组(n=20)、平台期组(n=16)、复发/难治组(n=10),以健康体检者(n=20)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细胞、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及Treg/Th17比值的变化;RT-PCR检测转录因子Foxp3及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变化。结果: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Treg细胞比率较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组患者升高(P0.05);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h17细胞比率与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reg/Thl7比值高于平台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外周血及骨髓中Foxp3和RORγt mRNA的变化趋势与Treg/Thl7一致。MM患者血清中IL-6、CRP水平与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Thl7比值变化一致。结论:MM患者活动期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Thl7平衡向Treg倾斜,Foxp3表达水平升高;血清中IL-6、CRP水平与Treg/Th17比值变化趋势一致,可用于预测MM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