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英  韩玮  刘惠亮  荆丽敏 《武警医学》2008,19(5):452-453
心房纤颤(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常可导致心悸、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肢体栓塞等。治疗房颤的理想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这是防范继发心血管事件和血栓并发症的最佳手段。 最常见的复律方法是药物复律,有时还会采用电复律。但许多房颤患者常难以通过药物或直流电恢复窦性心律而只能控制室率,这些患者常因不能耐受或依从而使用抗凝药物,成为并发栓塞的高危患者。近10年来,有关房颤电生理机制和治疗手段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护理。方法对172例房颤患者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有针对性的观察及有预见性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为我国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加[1].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标准方法之一[2] ,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不劣于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但冷冻球囊对肺静脉封堵效果评估手段有限,且对消融术中心房基质无法做到实时评估,影响消融效果评价.此外,冷冻球囊导管消融的X线曝光时间显著高于射频消融[3]...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指导作用。方法将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CARTO组(在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和对照组(在常规X线下行射频消融)。比较两组标测与消融过程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均即时消融成功。CARTO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105.8±23.8minvs117.1±21.6min,P>0.05),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6.3±2.6minvs16.2±7.0min,P<0.05),放电次数显著减少(2.7±1.5vs5.8±2.4,P<0.05),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73.2±80.5svs355.8±96.4s,P<0.05);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随访6~9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病例。结论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AVNRT安全有效,较常规X线透视下标测定位准确可靠,可减少放电次数,缩短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在相关心室进行标测,构建心室三维电激动图并指导消融,治疗8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右心室室性早搏6例,左心室室性早搏2例)。结果8例患者中均消融成功,放电次数2.2±1.7次。术前室性早搏总数24711±5612个/24h,术后0~5个/24h,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病例,室性早搏≤10个/24h。结论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标测和消融经药物治疗无效而症状明显的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可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结构,附以电生理信息,安全有效,定位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或CARTO)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复杂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23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58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10例、心房扑动13例、房性心动过速12例、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搏30例。在EnSiteNavX或Array系统(80例)或CARTO系统(43例)指导下行RFA手术。结果106例(86.2%)1次手术成功,10例再次导管消融成功,再次消融总成功率94.3%。59例房颤1次手术成功,5例再次消融成功。11例心房扑动患者1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10例房速1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26例室速、室早患者1次消融成功,3例行再次消融成功。并发症6例:心脏压塞4例,左前降支远端栓塞1例,术后肺栓塞1例。结论三维标测系统可清晰地显示心脏三维立体结构,对复杂疑难心律失常的RFA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提高消融的成功率并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Carto3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导引下施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RFA)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接受Cano3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导引下RFA治疗的28例PSVT患者(Carto组),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接受X线导引下RFA治疗的36例PSVT患者(X线对照组),对比两组术中X线辐射时间、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差异.结果 Carto组术中X线辐射时间(2.6±2.3) min,显著低于X线组(15.8±9.5) min(P<0.001),其中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零X线辐射.Carto组、X线组手术功率分别为28/28(100%)、35/36 (94.4%) (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62.7±34.4) min、(149.4±46,2) min(P>0.05).Carto组无并发症发生,X线组1例AVNRT患者消融中出现一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患者.结论 Carto3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导引下PSVT RFA安全有效,显著降低X线辐射时间,部分AVNRT患者可实现零X线辐射,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行分析17例流出道室早患者,根据消融结果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组,左室流出道(LVOT)组,比较两组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特点.结果 心电图,V2导联R波时间指数RVOT(间隔)与LVOT起源室早比较[0.32(0.23 ~ 0.42)比0.48(0.39 ~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激动标测图,10m内激动区域RVOT(间隔)面积和周长明显小于LVOT[面积:1.2 (0.5 ~ 2.2)比3.3 (2.3~3.8),P< 0.05],[周长4.3(2.8 ~ 5.8)比7.9(7 ~ 9.5),P<0.05];且10 m内激动区域RVOT(间隔)呈纵轴大于横轴,与LVOT长轴/短轴比例[1.04(0.96~ 1.12)比0.49(0.42 ~ 0.56),P<0.05].结论 对于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早,心电图V2导联R波时间指数与三维激动标测图10 ms激动区域形状,面积,周长均有助于于判断位置起源.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维消融组(n=100)和国产三维消融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 线曝光时间、放电消融时间、即刻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1年心动过速复发率。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国产三维消融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二维消融组[(65.5±14.7) min对(58.4±11.3) min,P<0.05],X 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3.5±2.4) min对(15.3±1.8) min,P<0.05];两组放电消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35) s对(180±20) s,P>0.05],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RFCA治疗AVNRT可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安全有效。由于初期应用Columbus系统,整体手术时间可能略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重叠布针内冷循环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1例患者,115个肿瘤结节(直径2.2~9cm),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针尖裸露长度为2~3cm的冷循环电极针进行RFA治疗.每个肿瘤结节治疗2~8次,采用立体布针,多点重叠法.新发现的结节再次行RFA治疗.结果:即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严重伴发症.CT显示肿瘤完全坏死率在术后3~7天、3、6、12、24个月分别为88%、81%、78%、63%、40%,存活率在3、6、12、24个月分别为98%、95%、88%、61%.结论:超声引导下重叠布针内冷循环消融肝癌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减少了残余肿瘤的机会.扩大了适用范围,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直径<5 cm的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单极或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资料,检查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30 min其中62例患者69个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疗效,随访观察术前血清AFP升高者血清AFP水平变化、复发情况及1、2、3年生存率。结果 108例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和发热66.7%(72/108),疼痛35.2%(38/108),肝功能一过性异常80.6%(87/108),胸腔积液3.7%(4/108);无手术死亡、腹腔出血、针道转移、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69例术前血清AFP升高[(632±58.35)μg/L]者术后1个月均下降[(132±47.24)μg/L],其中41例降至正常水平。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3%、61.1%、53.7%。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创伤小、对肝功能影响小、恢复快、操作简便,可补充或多次治疗,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3例肝癌患者RFA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癌41例,转移性肝癌2例,AFP阳性者38例,术后通过AFP监测及CT增强扫描随访观察112个月。结果:术后CT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完全消融33个病灶,不完全消融10个病灶。38例AFP阳性者32例AFP水平明显下降,维持2例,升高4例。并发症中3例包膜下少量出血,2例少量气胸。结论:CT引导下RFA治疗是一种疗程短、操作安全、疗效确切的肝癌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于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经超声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消融灶变化、甲状腺实质与颈部淋巴结状况,以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7例患者术后均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超声检查显示患者的结节不断变小,治疗后首月、3月、半年及1年时患者的结节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2.22%、51.85%、85.19%、92.59%。治疗3月时消融灶消失者1例,治疗后半年时消融灶消失者2例,治疗后1年时消融灶消失者6例;其中有26例(96.3%)患者首次治疗后就达到了无瘤生存。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均未出现皮肤气道烫伤与喉返神经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超声辅助下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治疗月经过多临床效果和技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由于子宫良性病变引起的月经过多,并自愿接受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50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两组相似(P>0.05)。结论超声辅助下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是治疗月经过多简单、快速、安全、经济、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解放军85医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4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记录患者术前的主要症状。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行阴式B超检查,观察肌瘤的位置,测量肌瘤3条径线长度,计算平均肌瘤体积及肌瘤缩小率。在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子宫肌瘤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UFS-HRQL)评估子宫肌瘤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术后12个月内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术后3、6、12个月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23.33±22.80)cm~3、(12.47±11.83)cm~3、(6.88±6.52)cm~3及(4.45±4.26)cm~3;各术后组与术前组肌瘤平均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肌瘤缩小率分别为49.6%、70.3%、80.3%。117例有症状的患者中,术前、术后12个月平均UFS评分分别为(33.51±13.94)分、(5.77±4.50)分;平均QOL评分为分别为(68.09±15.17)分、(90.79±5.52)分;术前、术后UFS评分及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子宫肌瘤对于无生育要求的、肌瘤较小(直径<6.5 cm)、随访条件好的患者,是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房性心动过速(AT)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文献报道前间隔起源的局灶性AT占所有AT的13%[1],该部位起源的AT往往因可能损伤房室传导系统而放弃行消融治疗[2-3].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Esite3000-Array)的应用可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 对21例肺恶性肿瘤患者的31个瘤体进行CT引导下RFA治疗,对其中14个瘤体进行2次以上重复消融.术前常规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病理学诊断,10例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鳞癌5例,腺癌4例,未分化癌1例,转移性肺癌11例.瘤体直径<5 cm的肿瘤25个(15例),5~8 cm的肿瘤6个(6例).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后行增强CT检查评价肿瘤疗效.结果 31个肿瘤均顺利完成RFA治疗.肿瘤疗效评估显示:CR 5个,PR 17个,NC 5个,PD 4个,总有效率(CR+PR)为71.0%.术中并发少量气胸8例,液气胸1例.13例术后见暗红色痰,6例术后疼痛,13例术后轻度发热.全部患者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问为5-7 d.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ultrasound-guided microwave ablation,UGMWA)对肝转移癌(metastatic liver cancer,MLC)治疗价值。方法选择自2011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MLC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接受UGMWA治疗,而对照组接受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m,RFA)治疗,统计两组血清AFP、CEA和体力KPS评分,并发症发生和1年复发情况以及1,2,3年累计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FP、CEA和体力KPS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CEA和体力KPS评分分别为(38.5±13.3)ng/ml、(49.2±14.5)ng/ml和(88.4±12.2)分,对照组为(48.3±14.6)ng/ml、(76.4±16.2)ng/ml和(72.4±8.8)分,观察组AFP、C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KP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2%(40/42)、85.7%(36/42)和78.6%(33/42),对照组为80.9%(34/42)、73.8%(31/42)和64.3%(27/42),观察组1,2,3年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GMWA治疗MLC可以明显降低血清标志物水平,有效提升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近期生存率,是治疗MLC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B超引导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近几年患者群年龄分布广泛且逐渐年轻化.传统治疗方法是药物保守治疗、剔除子宫肌瘤或切除子宫.我院自2005-11~2006-07使用自凝刀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在B超引导下成功治疗30例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