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梁雪教授运用"开阖枢"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梁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应从"开阖枢"入手,着眼于降胃气,清肝胆,并总结了"开阖枢"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重要指导作用,自拟五味清胆方,以蒲公英、紫花地丁为君药清泄胃火以降胃气,柴胡、郁金、佛手为臣疏肝解郁以清肝胆,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加减,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医脏腑辨证中胃食管反流病和肝脾有联系,多以肝脾论治,但患者疗效不太理想,并且容易反复。心肾枢机枢转不利,交媾失和,机体化生乏源,造成脾胃枢机升降异常,体内胃气上逆引发呕逆及吐酸等临床症状,所以采取心肾论治,交合心肾,益肾引火,以枢调枢,患者心肾枢机顺畅、脾胃枢机和降,则呕逆、吐酸等症状痊愈。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症候多样、病机复杂,存在多脏腑偏颇的复合病机。脾胃枢机升降失和在本病发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脾胃枢机失和与心肾、肺肾、肝肺等脏腑枢机失和关系密切。故提出"以枢调枢"为治疗大法,通过五行藏象疗法"以象补藏"调和脏腑枢机以调衡脾胃枢机升降之用,即"以枢调枢",则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而致"气归于权衡"的生理常态,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是指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后,反流症状仍反复发作,以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或肺所导致的不适症状为主的一类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少阳枢机不利导致的气火津液失调为本病的病机关键;在治疗上应从少阳胆与三焦入手以调和枢机,以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等为代表方随证加减运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笔者总结探讨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病机及治法,认为GERD以气机郁滞,脾胃升降失调为主要病机,脾胃虚弱为本、痰湿、食积、瘀血等病理因素为标,病程中可出现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多脏腑同病等复杂病机。治疗以调气化滞为基本治疗法则,从“补、虚、降、化、清、通”着手治疗,使气机得畅、积滞得化则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6.
武权生教授基于开阖枢理论,将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与辨证论治思想相结合,创造性地应用于崩漏的辨证当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体系。行经期主为太阴壅而不开,使少阴、厥阴枢机不利,开阖失常;经后期为少阴阳盛于阴,心火下迫,使少阴肾水不潜,阴虚阳搏;经间期为阳长而阴消,厥阴阳气衰微,纳摄不足。该文对其治疗该病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挖掘、总结和探索,为其进一步发扬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开阖枢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是对三阴三阳气化功能及联系的形象概括和总结。三阳之开阖枢反映的是阳气的释放,三阴之开阖枢反映的是阴气的潜藏。“阳不入阴”是不寐的基本病机,三阴三阳之开阖枢的正常调节对阴阳协调运动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六经开阖枢与营卫及失眠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 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动力障碍性疾病,由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各种不适症状或伴有食管损伤,临床上常见烧心、反酸、胸痛、反胃、上腹痛、慢性咳嗽等食管内和食管外综合征表现,分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rrette食管三类[1]。现代研究认为GER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作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发病机制为抗食管反流的防御屏障与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失去平衡。中医治疗该病具有一定优势,认为该病与气机升降失调有关。清·黄元御提出“中气枢轴”这一概念,重视中气的“枢轴”作用。“中气枢轴”失调会影响气机的运行,通过恢复“枢轴”的正常运转,平衡全身气机的升降运动,使身体功能恢复。该文以黄元御“中气枢轴”理论为指导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69-270
胃食管反流病与肝脾胃相关,临床多从肝脾论治,部分患者效果不甚理想,且复发率较高,采用肃降肺气的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一定疗效。脏腑理论方面:肺者,气之本,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肺胃之气皆以下降为和,并相互影响。胃气不降可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也可促使胃气上逆。经络循行方面:肺经起于中焦,又还循胃口,故与胃关系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必然互相影响。经脉主病方面:《脉书·十一脉》记载:其病:心痛,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皆灸臂泰阴脉。故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有脏腑和经络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是目前消化科门诊就诊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西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泛酸、烧心等症状和食管黏膜、口腔咽喉、气道等组织的损伤,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西医采用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复发率高达70%~80%。中医认为该病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总的病机。肝升肺降促进脾运胃纳及脾胃的升降,从而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病机除了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外,与肝肺升降失调亦有密切关系。辨证应以肝、胃、肺、脾、胆关系为重点,强调从"气"论治该病。此外中医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看病的同时更注重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力求标本同治,彻底治愈该病,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壮医"三道两路"理论核心认为,"谷道"调节枢纽在脾胃,"气道"调节枢纽在肺,"水道"调节枢纽在肾。"三道"调和则人体气机平和,身体康泰。"三道"阻塞或调节失度,则影响"三气"同步,致脾胃、肺肾气机失衡,进而致胃气上逆,而发为胃食管反流病。故基于壮医"三道两路"的理论指导,应用壮医筋经疗法从局部疏经通络以调畅整体气机,通调"气道""水道""谷道",以致肺肾、脾胃气机调和,恢复机体的内外平衡和天、地、人三气同步,以降上逆之胃气,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胃食管反流病虚实辨证分型论治经验。方法:查阅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文献,结合大量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周斌副主任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结果: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辨证与辨症相结合,将本病分为肝郁脾虚和肝胃不和虚实两种证型,并针对证型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遵循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和简易化原则,将胃食管返流病分为虚实两大类型,不仅使临床诊断治疗简洁方便,使科研病证分型清晰,更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肾主气化、司开阖,是调节人体水液平衡的中心环节.立足于肾藏真阴、真阳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肝、脾胃的关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机为水寒木郁、上焦结热,命门火衰、虚火上灼,肾精亏虚、湿热内蕴,分别以乌梅汤清上温下、顺接阴阳,金匮肾气丸合交泰丸阴中求阳、引火归元,加味三才封髓丹健脾坚肾、益气养阴、芳化湿浊.  相似文献   

15.
中医将胃食管反流病归属“吐酸”“呕苦”“吞酸”“嘈杂”“食管瘅”等范畴。该文从湿性濡滞的角度出发,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展开讨论,以期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且病情缠绵反复。中医治疗GERD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累及心、病因病机涉及心或出现瘀血、气机升降失常、神志改变等临床表现者,基于中医心胃理论,可从心论治,并在辨治基础上,酌情加减温心阳、养心血、活血化瘀、安神之品,往往可获得较好疗效。介绍从心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依据与临床经验,为GER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初期多因情志不舒所致,情志不舒致气机郁滞,进而致痰郁、血郁,临床常以气郁为先导,因此理气解郁贯穿治疗的始终,辅以化痰、活血、清热等。笔者在以法立方的前提下,巧用药对,如桔梗配苏梗,枳壳配竹茹,谷芽配麦芽,山楂配六神曲,延胡索配川楝子、姜黄、炙甘草,浙贝母配海螵蛸,海螵蛸配白及,黄芩配仙鹤草、百合等。胃食管反流病病程较长,复发率高,病情反复易致情志不舒,情志不舒又加重气机郁滞,因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不仅要缓解症状,更要调摄情志,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以抑酸、促动力为主。尽管抑酸力度增加,仍有相当部分患者临床效果欠佳,这部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西医缺少有效应对措施。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历史悠久,疗效肯定,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笔者团队提出胃食管反流病的核心病机不离"火热",然"火"分虚实。从虚火而论,可分为"阴火""相火""阴火相火相兼"三种情况,临床上针对上述三种情况辨证施方取得较好疗效,并从病案举例浅谈从虚火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9.
从历代医家对中医哕证的认识、哕证的病因病机、治疗用药规律及常用方剂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哕证发生机制为肝胃气逆,中上焦气机升降失调,用药以平调气机为主,从阴阳论治,需注意表里寒热;从脏腑论治,需注意升降;并结合方药予以详述.  相似文献   

20.
阐明胃食管反流病的生理病理与病因病机,并结合流行病学特征,提出从肝胆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强调肝、胆因素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