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左侧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内镜下特征、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例手术证实的左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多有胰腺痰患而无肝脏痰病。超声提示脾静脉阻塞或扩张,胃镜可见胃底孤立静脉曲张。该病少见,易误诊。结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是左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较特征的表现之一,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PH)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17例R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17例RPH患者中,男11例,女6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37~63(42.54±10.57)岁。其中胰腺炎7例,胰腺癌3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岛细胞瘤1例,胰腺脓肿1例,脾静脉海绵样变1例,腹膜后脂肪肉瘤1例,肾周脓肿1例。临床表现为脾肿大(100%)、不规则上腹部疼痛(70.6%)、上消化道出血(52.9%)、肝功能检查均正常。B超、CT、MR、血管造影可提示脾静脉主干栓塞或狭窄,脾门周围及胃短静脉、胃网膜静脉扩张迂曲及原发疾病。94.1%(16/17)的患者内镜检查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17例在行原发疾病治疗的同时,均行脾脏切除术,9例因术前合并有消化道出血加做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因原发疾病预后较差,其余14例恢复良好。结论 RPH是一种胰源性疾病引起门静脉高压的最常见的原因,在诊断上要提高对RPH的认识,治疗上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行脾脏切除术是关键,如合并有消化道出血加做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RPH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9年12月开腹手术治疗13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表现为胃底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及脾功能亢进,基础病变是胰腺疾病、脾静脉病变和腹膜后肿瘤。术后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随访11例,随访时间6个月~15年,无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是能够确诊和根治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影像特征,分析相对较大病灶与小病灶之间的影像征象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6例SPTP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根据最大径将56例病例分为大病灶(>3.0cm,35例)与小病灶(≤3.0cm,21例),比较其影像征象差异。结果:56例肿瘤的平均最大径为(4.19±0.34)cm(0.9~14.5cm)。肿瘤位于胰头19例(19/56,33.9%),胰颈7例(7/56,12.5%),胰体8例(8/56,14.3%),胰尾22例(22/56,39.3%)。大病灶与小病灶SPTP在病变的分布、形态、性质、钙化及强化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942)。男性与女性SPTP患者在肿瘤部位、大小及发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3〗(P>0.05)。大病灶SPTP的影像表现多较典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动态增强扫描呈早期不均匀强化并渐进性填充,常出现钙化及出血灶。小病灶SPTP则常表现为实性肿块,少见囊变或出血,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并缓慢持续强化,强化程度常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大病灶与小病灶SPTP的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当胰腺肿瘤表现出典型的SPTP征象,即使并非SPTP的好发年龄、性别,仍需考虑或排除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PH)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17例R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RPH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7~63(42.54±10.57)岁。其中胰腺炎7例,胰腺癌3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岛细胞瘤1例,胰腺脓肿1例,脾静脉海绵样变1例,腹膜后脂肪肉瘤1例,肾周脓肿1例。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者占100%、不规则上腹部疼痛占70.6%(12/17)、上消化道出血占52.9%(9/17)、肝功能检查均正常。B超、CT、MR、血管造影可提示脾静脉主干栓塞或狭窄,脾门周围及胃短静脉、胃网膜静脉扩张迂曲及原发疾病。94.1%(16/17)的患者内镜检查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17例在行原发疾病治疗的同时,均行脾脏切除术,9例因术前合并有消化道出血加做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因原发疾病预后较差,其余14例恢复良好。结论 RPH以胰源性疾病为最常见原因,在诊断上要提高对RPH的认识,治疗上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行脾脏切除术是关键,如合并有消化道出血加做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RPH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时侧枝循环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脾循环的动静脉系统称门脉系统的小循环,脾静脉是血液回流的主要通道.胰体胰尾部肿物导致脾静脉阻塞时,脾血经胃周侧枝循环的胃短静脉→胃左静脉和胃网膜静脉回流入门静脉,导致门静脉小循环高压而门静脉压力正常,称之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本文旨在探讨其侧枝循环的超声表现. 相似文献
9.
10.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MRA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在诊断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PSPH)中的价值.方法 23例PSPH患者行中上腹部3D DCE MRA,工作站上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进行血管重建.结果 23例PSPH均表现为脾静脉中断.侧枝循环血管:①胃冠状静脉(GCV)未受累及19例中,GCV 13例、胃短静脉(GSV)19例、胃结肠干(GCT)11例、胃网膜静脉(GEV)19例可见曲张,脾-肾静脉交通1例;②GCV受累4例中,均出现GCV、GSV、GCT、GEV曲张,脾-肾静脉交通3例.结论 3D DCE MRA能完整显示PSPH的异常血管细节. 相似文献
11.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3,(3)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于1983年4月8日到4月11日在武汉联合召开了门静脉高压症专题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正式和列席代表共50人,来自全国16个省市。这次会议是1982年11月上旬在江苏无锡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后对门静脉高压症专题的进一步深入讨论,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对门静脉高压症问题的医疗质量和研究水平,统一认识、加强协作。会议期间统一了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的命名,制定了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的分级方案,讨论了门静脉压力的测 相似文献
12.
13.
15.
16.
17.
目的:探讨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6~2006-10采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及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每例平均套扎治疗2~5次。套扎后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27例,重度降为轻度11例。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术及死亡病例。术后1.5周复查,血小板由术前的(35~70)×109/L升至(86~320)×109/L。平均随访18个月,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者行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微创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胰腺肿瘤的检出率逐年提高。相较于传统的影像诊断模式,影像组学能够提取肉眼无法识别的高通量影像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已逐步运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组织学分级和预后预测等方面。就影像组学在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囊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纪如珍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0,(3):107-107
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临床上治疗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该类患者一般情况差,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