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常转录因子AML1-ETO融合蛋白对p14~(ARF)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转染细胞和对照组细胞以及AML-M2患者白血病细胞p14~(ARF)mRNA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对其p14~(ARF)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 IP)研究转染细胞中AML1-ETO与p14~(ARF)启动子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情况;应用qRT-PCR检测5-氮杂胞苷(5-Aza)处理后细胞内p14~(ARF) mRNA表达水平。结果:转染了AML1-ETO的U937细胞系和具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AM L-M2患者中,p14~(ARF)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p14~(ARF)启动子在对照组细胞株和无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M2患者中处于非甲基化状态,在转染细胞株和具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M2患者中处于高甲基化状态;转染细胞沉淀富集的DNA中含有p14~(ARF)的启动子序列;5-Aza能上调p14~(ARF)mRNA的表达。结论:p14~(ARF)是AML1-ETO融合蛋白可能的靶基因,p14~(ARF)启动子高甲基化所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M2b型白血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抑癌基因p73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及其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135例初诊MDS患者及13名正常志愿者骨髓细胞,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CR)方法检测p7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情况,并利用亚硫酸盐测序法验证MS-PCR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73 mRNA表达情况;利用地西他滨处理MDS患者原代细胞,观察p73基因去甲基化及p73 mRNA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p73基因异常高甲基化在MDS中的作用.结果 37.0%的MDS患者p73基因启动子呈高甲基化状态,而且高危组MDS患者(RAEB-1、RAEB-2)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58.8%对29.7%,P=0.002);甲基化组患者p7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甲基化组(P=0.032);用地西他滨处理后,可见MDS原代细胞p73去甲基化,且p73mRNA表达水平增高;p73高甲基化患者无白血病生存时间(DFS)及总体生存时间(OS)低于p73非甲基化患者(P值均<0.01).在COX模型中,p73基因甲基化状况和骨髓原始细胞水平为影响患者D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p73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在MDS患者中较常见,且提示预后不良,可能为地西他滨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及表达水平改变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ALL患儿76例,其中初发(uALL)患儿69例、复发(rALL)患儿7例,健康儿童28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16基因mRNA表达;采用基于SYBR Green的甲基化特异性定量PCR(MethySYBR PCR)检测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 ALL患儿淋巴细胞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高于健康儿童,uALL患儿p16基因甲基化水平低于rALL患儿(P<0.05);ALL患儿p16基因mRNA水平低于健康儿童,uALL患儿p16基因转录水平高于rALL患儿(P<0.05);p16基因转录水平与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3,P<0.05);首次化疗即获完缓解ALL患儿p16基因甲基化水平低于未完全缓解患儿,而p16 mRNA表达水平高于后者(P<0.05);p16基因低甲基化或高表达水平ALL患儿巩固强化治疗平均缓解时间明显低于p16基因高甲基化或低表达患儿(P<0.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及表达低下可能与ALL发病有关,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水平检测或可用于儿童ALL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Guo J  Zhu CS  Xu WW  Wang Y  Dong L  Bi KH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11):736-739
目的 探讨Ap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抑凋亡蛋白Apollon在成人急性白血病(A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53例AL患者骨髓细胞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RT-PCR方法 检测Apaf-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Apollon蛋白表达情况,正常骨髓对照为10名正常人和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结果 18例(33.9%)AL患者Apaf-1基因启动子存在异常甲基化,甲基化检测阳性患者均未检测到Apaf-1 mRNA的表达,对照组仅1份Apaf-1 mRNA表达缺失,MS-PCR检测未发现Apaf-1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AL患者Apaf-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骨髓细胞Apollo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L患者外周血WBC>10×109/L的患者Ap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及Apollo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WBC≤10×109/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中Ap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与Apollo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paf-1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与抑凋亡蛋白Apollon的高表达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检测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AML发生、发展及危险度分层的关系.分离33例初治、19例完全缓解、12例复发/难治AML患者及15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 (RT-PCR)检测TFPI-2 mRNA在其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表明,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及复发/难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难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初治组(P =0.006),与完全缓解组相比,初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30);64例AML患者TFPI-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64.63% (42/64),其中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和复发/难治组患者中TFPI-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分别为66.67%(22/33)、52.63% (10/19)和83.33% (10/12) (P> 0.05);甲基化AML患者与非甲基化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TFPI-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65(0.005-2.099)和0.597(0.011-2.787) (P <0.05),在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未检测到TFPI-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初治组经2个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组(CR)骨髓单个核细胞TFPI-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完全缓解组(PR+ NR) (P=0.031).结论:在AML中TFPI-2基因表达下调或沉默与启动子甲基化有关,TFPI-2基因表达水平及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AML分层及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量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BCL2L10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AML的临床关系.方法:应用焦磷酸测序法,对62例原发AML患者的骨髓进行BCL2L10基因启动区甲基化水平的定量检测,并以10例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标本及10例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62例AML中32例标本BCL2L10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51.6%,而20例对照组中1例标本BCL2L10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5.0%;BCL2L10基因在AML患者中的高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BCL2L10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AML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分型间均未出现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BCL2L10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在AML中普遍存在,其可能是引起AML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DKK-3和W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56例AML患者骨髓标本和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骨髓标本中DKK-3和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上述标本中β-catenin、DKK-3和WIF-1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AML组中DKK-3和WIF-1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330,P0.001;χ2=17.371,P0.001),且与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无相关性。DKK-3和WIF-1 mRNA相对表达量在AML患者中依次为0.840±0.320和0.792±0.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4±0.392和1.047±0.334(t=3.415,P=0.000;t=3.070,P=0.003)。AML患者骨髓标本β-catenin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0.756±0.304,高于对照组骨髓标本表达量0.342±0.105(t=5.943,P=0.001),且AML骨髓标本中DKK-3和WIF-1 mRNA相对表达量和β-catenin相对表达量呈均呈负相关性(r=-0.543;r=-0.56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DKK-3甲基化阳性组AM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患者(χ2=3.957,P=0.042),而WIF-1甲基化阳性组AM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亦短于阴性组患者(χ~2=4.520,P=0.029)。结论:AML患者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存在有异常激活,DKK-3和WIF-1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参与了Wnt通路激活及AML的发病过程并影响其总体预后。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人群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相关性。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对112例AML患者骨髓标本dapk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例对照组均未发生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112例AML患者中82例(73.2%)发生dapk基因甲基化,dapk基因甲基化改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AML分型以及染色体异常等结果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dapk基因甲基化是AML中的一个常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骨髓中DNA 甲基化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1, SFRP1)基因甲基化及 mRNA 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FBA (French-American-British classification systems;法- 美- 英分型系统) 标准选取2019 年11 月~ 2020 年11 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新诊断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0 例,其中AML 50 例和ALL 20 例;另选取65 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骨髓标本中DNMT1 和SFRP1 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两基因甲基化与AML 和ALL 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用实时定量 PCR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化疗前和化疗缓解后骨髓标本中 DNMT1,SFRP1 和β-catenin mRNA 表达;Pearson 相关分析明确DNMT1,SFRP1 和β-catenin mRNA 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DNMT1 和SFRP1 基因甲基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AML 和ALL 患者中DNMT1 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26.0% 和25.0%,较对照组(73.8%)显著下降(χ2=47.683,P < 0.001);SFRP1 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78.0% 和85.0%,较正常对照组(18.5%)显著增加(χ2=55.265,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L 组DNMT1 基因甲基化与WBC 水平、遗传学预后分组有明显相关性(χ2=6.524,5.732,均P < 0.001);SFRP1 基因甲基化与WBC 水平、BM 水平和遗传学预后分组有明显相关性(χ2=8.115, 5.395, 5.060,均P< 0.05)。ALL 组DNMT1 基因甲基化只与遗传学预后分组有关(χ2=4.802,P < 0.05);SFRP1 基因甲基化与WBC 水平、遗传学预后分组有明显相关性(χ2=4.920, 5.115,均P < 0.05)。与对照组相比,AML 和ALL 患者化疗前DNMT1 和β-catenin mRNA 表达均显著升高(t=4.807 ~ 10.456,均P< 0.05),SFRP1 表达显著下降(t=24.791,12.069,均P< 0.05)。与化疗前相比,AML 和ALL 患者化疗后DNMT1 和β-catenin mRNA 表达显著下降(t=3.461 ~ 6.374,均P < 0.05),SFRP1 表达显著上升(t=17.076,7.454,P < 0.05)。两组患者DNMT1 与SFRP1 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328,-0.315,均P < 0.05);SFRP1 与β-catenin 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82,0.728,均P < 0.05);两组患者DNMT1与β-catenin 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两组患者DNMT1 基因甲基化生存率高于其未甲基化生存率(χ2=3.862,3.679,均P < 0.05);SFRP1 基因甲基化生存率低于其未甲基化生存率(χ2=2.927,3.155,均P < 0.05)。结论 DNMT1 和SFRP1 基因甲基化与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究其原因可能与DNMT1 和SFRP1 基因甲基化异常激活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16、p15基因的高甲基化及其mRNA转录阻抑与多发性骨髓瘸的发病和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联合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EP法),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瘸患者骨髓细胞p16、p15基因5端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瘸患者p16、p15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 p16、p15基因启动子区过度甲基化率分别为57.14%(16/28)、64.28%(18/28),53.57%(15/28)患者同时存在p16、p15基因启动子区过度甲基化。大多数存在甲基化的患者不表达p16、p15基因mRNA。结论 p16、p15基因的高甲基化与多发性骨髓瘸的发病有关,p16、p15基因甲基化与其转录阻抑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骨髓中Testin蛋白(TES)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TES基因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以13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和12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为研究对象,以15例健康者骨髓标本作对照,采用焦磷酸甲基化测序(BSP)方法检测骨髓中TES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分析健康者与白血病患者之间甲基化状态,以及不同类型白血病之间TES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5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中共有21例TES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84.0%。15例健康者骨髓标本均未检测到TES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12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中TES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83.3%;13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中TES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84.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S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可能成为白血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AML1-ETO融合基因对p21WAF1/CIP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探讨AML1-ETO促进白血病发生的机制。方法构建p21WAF1/CIP1基因启动子的报告质粒,与AML1-ETO、AML1b和AML1a的表达质粒共转染非洲绿猴肾细胞系CV—1细胞,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分析AML1-ETO、AML1b和AML1a对p21WAF1/CIP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在CV—1细胞中,AML1-ETO对p21WAF1/CIP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pCMV5-AML1-ETO的剂量为1000ng时,p21WAF1/CIP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下降为对照组的(19±4)%,这种作用具有序列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AML1b和AML1a对p21WAF1/CIP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在剂量为1000ng时,p21WAF1/CIP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61±16)%和(594-16)%。结论AML1在与ETO形成融合基因后,其产物由于ETO蛋白能够更有效地募集转录共抑制复合物,其转录抑制活性要比AML1a和AML1b更强;外源的AML1-ETO对p21WAF1/CIP1的作用可能也与细胞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特定基因操纵区CpG岛高甲基化对人类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作用。方法 利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P)的方法 ,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后的DNA为模板进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 ,测定了 2 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和 12例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P1 5INK4B基因在操纵区 5′ CpG岛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结果 P1 5INK4B基因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 :AML为 84% ,CML为 0 ,MDS为 5 0 % ,MM为 75 %。高危型的MDS较低危型更易发生甲基化。在MM中 ,P1 5INK4B甲基化一般发生在早期 ,与骨髓象的幼稚程度关系密切。结论 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P1 5INK4B基因高甲基化是使P1 5INK4B 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 ,CpG岛高甲基化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microRNA-124(miR-124)在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异常及其意义。采用茎环法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10例正常骨髓组织、18例新确诊的白血病患者和15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124的相对表达量;应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部分MDS标本has-miR-124-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部分白血病及MDS患者miR-124表达水平下调,其中下调至1/3以下的白血病患者比例为2/18,下调至1/3以下的MDS患者比例为5/15,下调至1/4以下的MDS患者比例为3/1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iR-124在白血病组中的表达与正常骨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725),但在MDS标本中的表达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31);在7/11的MDS患者检测到miR-124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升高,其中包括所有5例miR-124表达下调的患者。miR-124表达量与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有相关性(R2=0.339,P=0.018)。结论:在部分MDS患者存在miR-124表达受抑,可能与其基因甲基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TNNA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0例AML患者骨髓标本及24例健康供者骨髓标本,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MS-PCR)进行CTNNA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阳性率进行检测,提取基因组DNA,设计硫化测序PCR(BS-PCR)引物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引物,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结果 5例健康者标本及5例AML患者标本DNA经硫化且BS-PCR测序分析,其健康者标本甲基化率分别为1.5%、1.0%、1.0%、1.5%、1.0%,而AML患者CTNNA1甲基化率分别为92.0%、78.5%、86.0%、56.0%、90.0%,远远高于健康供者。MS-PCR分析结果显示,CTNNA1基因在24例健康人中呈完全非甲基化状态,在180例AML患者中其甲基化阳性率为37.2%(P0.05)。结论 CTNNA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参与AML的发生,为疾病的早期监测提供分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UEDC1在非M_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选取52例初诊AML(非M_3型)患者纳入AML(非M_3)组,选取同期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纳入对照组,从患者骨髓中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CUEDC1的表达水平。比较各亚型AML患者BMMC中CUEDC1 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CUEDC1 mRNA表达水平将初诊AML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及高表达组,第一疗程化疗结束后比较初次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缓解组和未缓解组CUEDC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CUEDC1在初诊的52例AML(非M_3型)各亚型及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BMMC中均表达,但在AML患者组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且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最高(P 0.05); CUEDC1低表达的AML患者第一疗程诱导完全缓解率(76.2%,16/21)高于高表达的AML患者缓解率(67.7%,21/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初诊AML(非M_3型)缓解组CUEDC1 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缓解组(P 0.05)。结论:CUEDC1在AML初诊患者BMMC中高表达,且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患者BMMC中的表达最高,初诊AML患者CUEDC1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其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及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HBS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与AML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改良型PRIM-1640培养基、IMDM培养基培养HL-60、HL-60/ADM、SKM-1、MV4-11细胞株;收集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0份(AML实验组)及健康成年人外周血20份(正常对照组),提取其各自基因组DNA;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2组外周血的THBS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以及白血病细胞株HL-60、HL-60/ADM、SKM-1、MV4-11中THBS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AML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HBS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36.7%(11/30)vs 0(0/20)(P0.01);HL-60、HL-60/ADM、SKM-1、MV4-11细胞株均发生THBS1基因甲基化。结论 AM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及AML、MDS细胞株中均发生THBS1基因甲基化,提示这一现象与AML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细胞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转录水平,探讨其与AML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特异性PCR和Real-Time PCR法检测62例AML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水平,分析白血病细胞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6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14.52%(9/62),甲基化白血病细胞与非甲基化白血病细胞hMLH1 mRNA的相对含量分别是0.51±0.19和0.87±0.24,两者的hMLH1转录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AML细胞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及FAB分型无明显相关性,与发病年龄及难治/复发显著相关。结论在AML中hMLH1基因转录水平受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调控,且hMLH1基因甲基化差异与白血病发生及进展恶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CD34~+/CD38~(low/-)/CD123~+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8例初诊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CD38~(low/-)/CD123~+表达水平,分析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与完全缓解率、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相关性。结果:初诊AML患者骨髓细胞中CD34~+/CD38~(low/-)/CD123~+阳性细胞中位表达率为2.8%(0.01%-67%)。AML患者CD34~+/CD38~(low/-)/CD123~+高表达与NPM1野生型呈正相关(x~2=5.194,P=0.023),而与FLT3-ITD突变阳性无相关性(x~2=0.418,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CD34~+/CD38~(low/-)/CD123~+高表达与较低的完全缓解率(P=0.035)、较差的无病生存(P0.001)、较短的总生存(P0.001)相关。结论:CD34~+/CD38~(low/-)/CD123~+表达率与AML患者治疗的反应及生存密切相关,在临床中可做为快速识别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细胞性白血病(AML)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红细胞A、H抗原表达与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红细胞表面A、H抗原表达,并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测定ABO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结果 AML与MDS组红细胞表面A抗原阳性表达率和A抗原平均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