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型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祖国医学称“顽痹”、“尪痹”、“历节”或“白虎历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多发性常见病,难治病。目前,中医对该病有以辨证论治为主者和以辨病论治为主者,有从病邪论治和从正虚论治者,其效果参差不一。笔者多年来,采用分型论治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施杞教授从热毒痹论治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观点。认为本病由热毒蕴结,流注筋骨、关节,导致气血壅滞不通而引起;临证应从热毒痹论治,以清热解毒和祛风湿、通经络为主,兼疏风清热、清热利湿、滋阴清热、祛瘀化痰等。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科常见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难治难愈,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及治疗有独到理解,认为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均可引起血瘀,血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又可作为一种致病因素贯穿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始终。文章从类风湿关节炎与"瘀"之间的关系,论述痹证多瘀、因瘀致痹的病机特点、治痹必先祛瘀的治法、类风湿关节炎从瘀论治的临床疗效,以及现代病理、药理对治痹祛瘀的认识,为类风湿关节炎从瘀论治的深入研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国名老中医娄多峰教授从事骨伤病学、风湿病学教研工作60余载,立"虚、邪、瘀"治痹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如:从脾虚痰瘀痹阻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治以益气健脾养血、化痰通络蠲痹;从督虚邪侵、瘀血痹阻论治强直性脊柱炎,治以益肾舒督、通络蠲痹;从湿热痰浊痹阻论治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治以清利湿热、化浊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受累为主的、有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患病率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按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诊断标准依靠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得出,符合其中4项或4项以上者诊断并不困难。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称之为尪痹、顽痹、骨痹,是痹证的一种。汉·张仲景称为历节,后世称为鹤膝风,近世称为类风湿。《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本病局部以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病程中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中医治疗有其独特优势。在辨证基础上,可从药物与非药物两方面加以论治。药物治疗以脏腑、气血、营卫方面为主,对类风湿关节炎并发焦虑抑郁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非药物治疗包括情志疗法、健身功法、饮食等,对改善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因其缠绵难愈,属于中医“顽痹”范畴。中医药对RA的治疗具有疗效肯定,不良作用小、利于长期服用的特点。笔者结合临床实践谈一谈类风湿关节炎辨治体会。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中的"痹症"范畴。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湿热痹阻型为主,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就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中药治疗方面做了如下整理综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重点介绍王新昌主任运用清热祛风通络法治疗风湿热痹型类风关的经验。王新昌主任认为临床上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风湿热痹型为主。在对病因病机认识方面,王主任认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普遍以湿、热、瘀为主,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各证候均以关节红、肿、热、痛为显著特征,故而总的治则是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活血止痛。  相似文献   

10.
<正>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肿大变型等为主症。属中医学的历节风、(九王)痹、顽痹等范畴。本病病程长,久治不愈,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所免疫门诊用明代孙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可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2003-03—2004-12,笔者运用清痹舒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2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致残率高的特点.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素有"历节风"、"顽痹"、"痹"之称.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的进行性破坏为特征,属于中医“尪痹”范畴。姜泉教授从事临床风湿病工作30余年,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丰富经验,现通过君臣佐使理论浅析姜泉教授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常用药对:湿热痹阻证,以苍术、黄柏为君,杏仁、薏苡仁为臣,佐以白茅根、芦根;风寒湿痹证,以羌活、独活为君,防风、防己为臣;痰瘀痹阻证,以胆南星、清半夏为君,丹参、莪术为臣;活血通络、顾护脾胃,贯穿始终,以忍冬藤、络石藤,蜈蚣、蜂房,陈皮、鸡内金佐使为用,为临床辨治该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风克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分析;方法:以祛风克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观察记录总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7.9%,主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理化指标具有明显改善.结论:自拟祛风克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后的证素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选择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对通痹汤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前的证素主要以筋骨、湿、血瘀、寒为主;经通痹汤治疗后,证素积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6个月后,显效10例,占16.7%,进步49例,占81.7%,有效1例,占1.7%.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证素主要表现为筋骨、湿、血瘀、寒等;经通痹汤治疗后筋骨、湿、血瘀、寒等证素明显改善,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证素辨证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关节的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畸形为主要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尪痹",属于"痹证"范畴。中医学对于痹证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及治疗经验。《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藏经》提到:"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痹证者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功能障碍,不外乎外邪侵袭,风、寒、湿、痰阻遏阳气的通行,甚  相似文献   

18.
崔丽  高帆 《河北中医》2009,31(4):521-52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关节肿痛、功能障碍、晨僵等,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我们以热痹方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文锋 《光明中医》2009,24(11):2143-2144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关节损害为主的一种全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目前国内尚无特效疗法。我科自2003年4月~2004年4月采用通痹活络汤加减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7例,并与雷公藤片、消炎痛片口服作对照,总有效率达91.04%,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致残性强而又较为常见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以周围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如不及早给予有效治疗则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历节""骨痹""尪痹"等范畴。其病因病机概括起来不外虚实两端。《济生方》更加明确指出"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认为患者正气不足,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