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无创正压通气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4μg/m L,以0.1~0.2μg·kg-1·h-1静脉泵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200 mg/L的布托啡诺以0.01μg·kg-1·h-1静脉泵注。两组均持续镇静达到Ramsay评分3~5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 O2)的变化,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右美托咪定用量、气管插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R、MAP、R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a 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HR、MAP、RR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达到Ramsay评分3~4分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45.37±5.17 vs.76.24±11.82,P<0.05);试验组右美托咪定用量少于对照组(223±24.17 vs.257±18.09,P<0.05)。患者气管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12.5%vs.25%;10%vs.17.5%,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镇静镇痛,可减少右美托咪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同时改善通气效果,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500例有创机械通气超过24h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及瑞芬太尼组,每组250例。两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滋g/kg维持10min的负荷剂量,然后予0.4~1滋g/(kg·h)]和瑞芬太尼0.05滋g/(kg·h)持续静脉泵入镇痛、镇静,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法(RASS)评估镇静,ICU谵妄评分量表(CAM-ICU)评估谵妄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执行每日唤醒策略,分别记录两组用药前及用药1、6、12、24、36、48h的NRS、RASS和生命体征,加用丙泊酚及每日中断药物以唤醒的病例数,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镇静目标。两组间镇痛、镇静深度总体无明显差异,但用药1h时右美托咪定组NRS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合并用药患者数多于瑞芬太尼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较瑞芬太尼组明显缩短(均P<0.05),并且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患者较瑞芬太尼组多(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与瑞芬太尼组治疗效果相当,但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减少谵妄发生率,但有更多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行为疼痛量表(BPS评分)>4分且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1分的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镇痛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治疗,其余治疗均循2014年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记录入组患者用药前(T0)及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1 h(T5)、2 h(T6)、4 h(T7)、6 h(T8)、12 h(T9)、24 h(T10)11个时间点的BPS评分、RASS评分、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统计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T1~T2时点BPS评分≤4分,RASS评分≤1分;对照组患者在T2~T3时点BPS评分≤4分,T5~T6时点RASS评分≤1分。T2~T10各时点两组患者的HR、SBP、DBP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3例(4.55%)出现心动过缓,对照组有4例(6.35%)出现心动过缓、6例(9.52%)出现低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无差异(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治疗,镇痛镇静效果更好,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无创正压通气(NIPPV)呼吸衰竭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将86例行NIPPV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右美托咪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分别于上机前及上机后1 h、2 h、6 h、12 h测定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及动脉血pH值;比较两组患者NIPPV时间、ICU治疗时间、镇静维持时间以及躁动、气管插管的发生率。结果右美托咪定组躁动发生率、气管插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NIPPV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而镇静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右美托咪定组呼吸频率、动脉血pH值在上机后2 h、6 h、12 h均优于对照组,而心率于上机后1 h、2 h、6 h、12 h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对NIPPV患者进行镇静与镇痛,可减少患者躁动和气管插管的发生率,且对呼吸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86-89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需要使用无创通气支持下镇静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入住重症医学科的AECOPD并需要无创通气支持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无创通气和常规治疗,右美托咪定组予右美托咪定维持量(0.2~0.7)μg/(kg·h),维持RASS评分-1~+1分,比较两组患者0h、6h、12h、24h、48h的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率、ICU住院时间及谵妄的发生率及患者28 d生存率,观察右美托咪定组有无戒断症状。结果右美托咪定组6h后二氧化碳明显较对照组下降(P0.05),24h后氧合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6h、12h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下降(P0.05),心率6h后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无明显心动过缓。右美托咪定组无创通气时间、留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创通气率及谵妄发生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无明显戒断症状发生,两组患者的28d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支持显著改善AECOPD患者氧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减少插管率及谵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无创辅助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肺肾两虚型患者镇静作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近两年内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4例需无创辅助通气的AECOPD肺肾两虚型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所有病例均按AECOPD最新指南在采取支气管扩张剂、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无创通气支持,同时予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结果] 右美托咪定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体上优于对照组,且患者依从性更好,舒适度更高,缩短带呼吸机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结论] 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镇静效果满意,可作为AECOPD肺肾两虚型患者无创辅助通气镇静时优先选择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无创正压通气镇静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对133例呼吸衰竭患者在各种原因导致不配合无创通气的情况下,静脉泵入丙泊酚进行无创通气的临床资料。首先给予丙泊酚静脉注射进行镇静诱导,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丙泊酚,根据Ramsay氏分级标准调整用量,观察镇静后患者无创通气的效果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无创通气的并发症等。结果 133例患者中,112例无创通气效果良好,生命体征逐渐稳定;21例失败,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失败原因分别为:镇静效果差,患者仍烦躁不安、通气效果差;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无改善;腹胀、呕吐、误吸、呼吸疲劳等。结论适度镇静可提高无创通气成功率和通气效果,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带来的不良作用,在ICU严密监测下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中、重度哮喘急性期患者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中、重度哮喘急性期合并低氧血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治疗组,n=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哮喘治疗联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以0.20.4μg/(kg·h)持续静脉泵入,观察两组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时间、转为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两组患者入重症医学科时、出院前1d测定肺功能,记录两组患者28d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更短(t=-2.301、P=0.025);住ICU时间更短(t=-2.769、P=0.007);总住院时间更短(t=-2.329、P=0.023)。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出院时较入院时均有好转,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FEV1(实测值/预测值)百分比两组出院时较入院时均有好转,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过程中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7例(20%),对照组6例(20%);28d病死率观察组3例(8%),对照组2例(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良观察组35例中,2例发生心率过缓(<50次/min),并终止使用右美托咪定。结论右美托咪定在中、重度哮喘急性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有助于改减少无创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可能能改善患者哮喘严重程度,但并不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插管率、不能降低28d病死率,同时需警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ICU颅脑外伤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安宁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结果:试验组自醒时间、发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 h,两组心率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收缩压水平、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的镇痛镇静效果更佳,可使患者更快清醒与恢复,且对患者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ICU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联合法对其镇静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12月ICU术后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按术后镇痛用药不同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A组术后予以静注舒芬太尼1.0μg/kg,B组术后静注舒芬太尼1.5μg/kg,C组术后静注右美托咪定2.0μg/kg+舒芬太尼1.0μg/kg,比较3组患者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术后6、12、24 h活动痛、静息痛评分情况显著优于A、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6、12、24 h的Ramsay评分情况显著优于A、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显著低于A、B两组(63.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联合疗法,镇静镇痛作用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右美托咪定在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的效果观察,并与咪达唑仑组进行对照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麻醉术后转ICU需继续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评分、撤机时间、拔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镇静满意程度右美托咪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80.2%vs 36.5%)(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对照组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撤机所需时间(59.20±6.55)min vs(60.47±8.67)min,及停药后拔管所需时间(103.40±8.56)min vs(117.30±13.25)min,均少于咪达唑仑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5.80±1.64)h vs(5.50±1.54)h及ICU住院时间(3.28±0.54)d vs(4.12±0.47)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咪达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定同时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不仅可安全应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还能缩短撤机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其用于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患有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另外随机选取患有慢阻肺急性发作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采用气管插管比例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 H值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更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平均时长亦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进行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重症支气管下哮喘患者22例,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检测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生理指标变化,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0.9%,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院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或者死亡,结束治疗后患者的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5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和血氧饱和度(Sp O_2)该3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后者(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P0.05)。结论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清醒镇静应用于区域,阻滞手术中,观察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拟在区域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联合力月西M组(20例)、瑞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D组(20例),患者区域麻醉,麻醉效果出现后,M组:给予力月西0.05~0.1 mg/kg,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连续输注,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负荷剂量10 min内输入,后以0.3~0.6μg/(kg·h)的输注速度持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连续输注,输注过程中调整输注速度使患者OAA/S评分达3分;分别记录输注药物前(T1)、输注药物后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停止输注时(T5)时点的SpO2、RR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药物停止输注后观察直至OAA/S评分为5分后送回病房。结果:两组患者的SpO2在各时点组间、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从T2时点较T1开始降低,但只有在M组中的RR的T2、T3时点较T1有显著意义的降低(P<0.05)。结论:在区域麻醉下行骨科手术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具有良好的清醒镇静作用,呼吸功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危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危重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吸氧3L/min、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S/T-D30型BiPAP呼吸机(美国产),经鼻(面)罩正压通气,模式:S/T,备用呼吸频率16次/min、吸气压力(IPAP)N10~20cmH2O,呼气压力(EPAP)N3~5cmH2O,鼻(面)罩内供氧量5~10L/min。通气时间:2次/d,3~4h/次,连续3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胸闷、喘憋症状明显缓解,呼吸频率和心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绀消失;无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治疗。对照纽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例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出现意识不清,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危重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20,(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ICU镇痛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ICU住院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在液体复苏、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综合干预基础上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加用丙泊酚,比较两组治疗结局、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功能、应激反应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ICU住院时间及谵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CU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和心输出量(CO)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MAP明显升高(P<0.05),CO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MAP低于对照组,CO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吸气末跨肺压(P_(tp-ei))、呼气末跨肺压(P_(tp-ee))以及驱动压(△P_(tp))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P_(tp-ei)和△P_(tp)均明显升高(P<0.05),P_(tp-ee)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P_(tp-ei)和P_(tp-ee)高于对照组,△P_(tp)低于对照组;两组血糖(Glu)、皮质醇(Cor)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Glu、Cor和NE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2例(4.35%),呼吸抑制3例(6.52%);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8.70%),呼吸抑制5例(10.87%),心动过缓1例(2.17%);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用于ICU患者镇痛镇静治疗有利于减少谵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对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