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在孤独症儿童言语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72例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只进行每周3~4次的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每周3~4次的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S-S法及图片表达能力评估.结果 治疗后,S-S检查中观察组的言语发育达到更高阶段的人数比对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图片表达能力中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P<0.01).结论 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临床上可在常规语言认知训练的基础加上器具辅助的口部运动训练来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采用口肌训练和感知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4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口肌训练)和对照组(感知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6个月后疗效。结果训练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8.57%(P0.05);训练干预前,两组患儿交流态度均为II群,干预后,两组改善率分别为80.95%和95.24%(P0.05),改善为I群比例分别为35.71%和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儿口部各部位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进行口肌训练可有效提升口部运动功能和发音水平,采用感知训练则可明显改善患儿注意力、理解表达能力和交流态度,两种方法各有侧重,若结合应用或可成为一种新的孤独症儿童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音乐疗法组和对照组。音乐疗法组16例采用音乐疗法结合语言训练,语言训练包括对视、配对、注意力、发音、模仿口部肌肉运动和家庭的强化训练,音乐疗法为利用音乐教学(如节奏、游戏、击乐、电子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每次45 min。对照组14例采用常规语言训练。应用S-S法(CRRC版)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对患儿进行训练前后的评估。结果:经6~9个月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进步,而音乐疗法组患儿在模仿、词汇的理解和表达、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结合语言训练是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训练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语言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康复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语言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康复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感觉统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感觉统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语言训练基础上采用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改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及认知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纯语言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奖励法语言训练在孤独症语言障碍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将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奖励法语言训练,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行经颅磁刺激,两组患儿均连续干预3个月。使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对干预前后两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另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记录两组患儿干预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1例患儿,观察组脱落10例,有效例数30例,对照组患儿脱落11例,有效例数30例。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Gesell评分均有所升高,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评分更高(P<0.05);干预后CARS、ABC以及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期间均未出现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 相较于单一奖励法语言训练,联合使用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语言障碍患儿的干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爬行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康科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康科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训练,观察组接受爬行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上下肢评分、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爬行训练应用于脑瘫患儿中,可有效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103-106
目的研究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对学龄期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学龄期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儿均展开语音训练,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种不同训练模式对患儿构音障碍改善效果、感觉统合功能、口部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经干预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构音清晰度分值、患儿唇、舌、下颌部功能评分、感觉统合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学龄期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展开感觉统合训练,能促进其尽早恢复语言功能,可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听觉统合训练联合语言功能训练对智力缺陷患儿语言和适应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智力缺陷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语言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听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语言发育和适应性发育水平(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比较两组康复有效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训练后,观察组语言评分、适应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觉统合训练联合语言功能训练可有效提高智力缺陷患儿语言功能、适应性功能、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语言功能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部肌肉训练联合语音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言语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语音训练,观察组予以口部肌肉训练联合语音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言语发育情况及疗效.结果 经6个月训练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口部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语音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部肌肉训练联合语音训练用于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其口部运动功能发育,继而提高语音清晰度,促进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口部运动功能,提高语音清晰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嘴部锻炼和感知锻炼对孤独症患儿语言交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92例,随机分为口肌训练组和感知锻炼组,每组46例,治疗6个月。使用听觉统合训练疗效评估表进行疗效评定;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在训练开始和结束两次对患儿做发育智商检测,进行智力评定。采用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对患儿情绪语言、行为、语言进行评定。采用简易口部运动量表评估患儿下颌口部运动功能、唇口部运动功能和舌口部运动功能。结果感知锻炼组患儿不理解指令和不爱主动与人交谈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肌训练组(P0.05或P0.01),口肌训练组缺乏主动语言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感知锻炼组(P0.05),两组词汇量少及词语混用、语言障碍和自言自语及学舌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ABC量表评分显著降低,IQ评分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下颌口部运动功能、唇口部运动功能和舌口部运动功能均显著提高(P0.05),但口肌训练组患儿评分显著高于感知锻炼组(P0.05或P0.01)。结论口肌训练和感知锻炼均可改善孤独症患儿语言障碍,口肌训练对改善口部肌肉功能及表达功能方面效果较好,而感知训练对改善孤独症儿童理解和日常交流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听觉统合训练对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孤独症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患儿的ABC量表评分和IQ年龄>4岁评分,并将两组患儿语言交流障碍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ABC量表评分和IQ评分数据均有好转,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ABC量表评分和IQ评分分别为(64.37±9.25)分和(69.43±11.65)分,语言障碍、词汇量少、自言自语、缺乏主动语言、不爱讲话等语言交流障碍改善比例分别为84.44%、86.67%、77.78%、80.00、88.89、91.11%,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听觉统合训练可减轻患儿的孤独症状,改善语言交流障碍,促进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语言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92例确诊并在该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脑活素输注、针灸、水疗及高压氧等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早期运动功能强化训练(Bobath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GMF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48% vs 71.74%)(P<0.05)。观察组GMF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8.62±4.22) vs (49.26±4.53)(P<0.01)。结论早期运动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并促进脑瘫患儿语言功能及运动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玲  井渝 《当代医学》2014,(22):93-94
目的探讨对脑外伤康复期患者行语言交流障碍护理训练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进行治疗的脑外伤患者40例,将这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20),当患者处于康复期时,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行语言交流障碍护理训练。在完成护理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对2组患者的语言交流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除语言交流功能外,其它方面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能完全康复,对2组患者的语言交流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90.O%,对照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70.0%,2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在其康复期往往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对患者行语言交流障碍护理训练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使患者的语言交流障碍得到改善,尽快恢复语言交流功能,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可视音乐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发育迟滞患儿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可视音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语言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评分及发育月龄值。结果:治疗前,两组DQ评分及发育月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Q评分、发育月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Q评分降低4例(9.5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例(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音乐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语言认知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语言认知治疗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12月收治的52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语言认知治疗,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语言功能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各维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后语言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各维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上升,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认知治疗可提高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语言功能,也能改善其认知功能,利于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枢调神理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认知及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各30例。3组患儿均给予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应用行为分析(ABA)训练相结合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针针刺治疗,埋线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和社交评分、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评分、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CARS)评分以及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系统(C-PEP-3)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3组患儿的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社交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社交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埋线组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中语言、社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儿的ABC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ABC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埋线组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儿的CARS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CARS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埋线组CA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组患儿的C-PEP-3评分均明显改善,其中,在知觉、手眼协调与认知表现方面,针刺组和埋线组的效果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与埋线组在改善知觉、手眼协调与认知表现C-PEP-3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模仿与口语认知方面,针刺组和埋线组的效果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埋线组在改善模仿与口语认知C-PEP-3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细动作方面,针刺组的效果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在改善精细动作C-PEP-3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粗大动作方面,3组的效果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3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枢调神理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认知及语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部运动训练方法在儿童构音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构音障碍患儿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对一的方法对患儿进行口部运动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同时督导家长参与训练,疗程结束后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整体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及语音清晰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部运动配合语言训练可有效促进患儿语言构音功能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应用小组语言训练模式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1例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一对一模式训练,观察组(56例)给予小组语言训练,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后的疗效、构音障碍及语言发育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81.82%),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组语言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的构音障碍,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节省临床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在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神经发育评分、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和适应行为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运动、个人与社会、语言、手眼协调、视觉表现等神经发育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颌运动、唇部运动、舌部运动等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独立、认知、社会自制等适应行为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可提高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神经发育评分、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和适应行为评分,其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部肌肉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言语发育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FAD患儿共12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语音训练,观察组加口部肌肉训练,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下颌部、唇口部、口舌部及整体运动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语言清晰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语言清晰度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口部肌肉训练能强化FAD患儿口部运动功能,提高语言清晰度,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