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骅  颉黄峰 《武警医学》2013,24(4):354-354
 传统烧伤植皮术后往往采用纱布、沙垫、绑带加压包扎,择期观察植皮成活情况。我院自2011-05至2012-03对35例躯干部位深度烧伤,经过换药后形成肉芽创面的患儿植皮术后采用VSD负压封闭式引流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不同冲洗方式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国临床试验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PubMed、 ScienceDirect、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27日公开发表的VSD间歇冲洗与持续冲洗治疗创面的相关文献,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文献6篇,文献质量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VSD持续冲洗相比,VSD间歇冲洗更有利于提高创面愈合效果、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VSD平均使用时间、减轻创面疼痛(合并效应量为3.52、-3.68、-1.60、-1.85, 95%CI为1.06~11.69、-5.10~-2.25、-2.09~-1.11、-2.29~-1.41,P=0.040、P<0.001、P<0.001、P<0.001),但堵管发生率较高(合并效应量为3.15, 95%...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系统分析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敷料对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万方)、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2月公开发表的CTLA4Ig 基因转染猪皮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相关文献,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篇,包含烧伤患者3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创面行CTLA4Ig 基因转染猪皮敷料治疗的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疗法(MD=-4.01,95% CI 为 -5.08~-2.95,P < 0.001)色素沉着/脱失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疗法 (RR=0.16,95%CI为0.08~0.33,P < 0.001),而创面感染率和瘢痕增生 情况与其他疗法无明显差异 (RR = 0.14、0.61,95%CI为 0.02~1.10、0.37~1.01,P = 0.060、0.050)。结论 与其他疗法相比, CTLA4Ig 基因转染猪皮敷料更能有效缩短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减少色素沉着/脱失。  相似文献   

4.
规范的MEBT/ MEBO 创面换药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创面处理原则为早期、全程、规范换药,依创面深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为:1.深Ⅱ度烧伤创面:创面愈合后使用疤痕软膏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 年左右预防瘢痕; 2.Ⅲ度浅型烧伤创面:伤后即刻进行耕耘减张,大面积烧伤患者需在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才可实施耕耘减张处理,但一般应在48 h内; 创面愈合后使用疤痕软膏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 年半左右预防瘢痕; 3.Ⅲ度深型烧伤创面:在伤后24 h内进行耕耘减张、薄化处理,耕耘减张后第2 天对创面进行开窗,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创面愈合后使用疤痕软膏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 年左右预防瘢痕.在规范的MEBT/ MEBO 治疗下,创面的愈合标准为深Ⅱ度深型以下创面无瘢痕愈合; 浅Ⅲ度创面无瘢痕或表浅瘢痕愈合,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系统分析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万方)、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 中 2019 年 6 月前公开发表的烧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的文献,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 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 (NOS) 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采用 Rev Man 5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 13 篇, 包含烧伤患者 12537 例, 发生医院感染者1577 例, 纳入危险因素12 个, 其中年龄 (OR=2.47,95%CI为1.52~3.99)、烧伤程度 (OR=3.99,95%CI为1.42~11.22)、烧伤面积(OR=13.45,95%CI为7.74~24.21)、吸入性损伤(OR=7.22,95%CI为4.08~12.78)、糖尿病 (OR=1.49,95%CI为1.12~1.97)、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OR=5.55,95%CI为2.81~10.96)、手术(OR=4.85,95%CI为1.71~13.79)、气管切开 (OR=4.79,95%CI为2.19~10.49)、有创呼吸机的使用(OR=7.23,95%CI为5.04~10.38)、住院时间(OR=7.38,95%CI为2.68~20.33)是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烧伤患者的一般情况? 疾病情况及治疗情况均可影响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及发展, 临床治疗中应正确识别烧伤感染高危人群, 及时干预相关危险因素, 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多发性Ⅲ-Ⅳ期压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例多发性Ⅲ-Ⅳ期压疮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经3~7天治疗后,全身及创面感染均得以控制。其中11个创面经VSD及换药治疗后渐愈合;9个创面经VSD与植皮术后创面愈合;3个创面经VSD后行皮瓣转移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MEBT/MEBO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EBT/MEBO组(12例)于常规清创术后应用湿润烧伤膏包扎治疗,每日换药1次:常规组于常规清创术后应用生理盐水纱布包扎治疗,每日换药1次,对比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 MEBT/MEBO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41.00 d±1.26 d,与常规组(62.00 d±2.23 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BT/MEBO组有1例患者创面愈合后形成瘢痕,常规组有3例患者创面愈合后形成瘢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BT/MEBO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感染,促进创面组织再生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显著,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对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62例因不同原因引发的烧伤残余创面,分别采用MEBO包扎和传统换药包扎方法治疗.结果 MEBO换药组在28 d之内有33例愈合,传统换药组有20例愈合,他们的愈合率分别为97%和71%.结论 MEBO对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包扎法在臀部及会阴部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 39 例烧伤患者 (均包含臀部及会阴部Ⅱ度烧伤) 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不同包扎方法将其分为改良包扎组 (20 例) 和传统包扎组 (19 例)。 改良包扎组患者臀部及会阴部创面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后依次覆盖银离子抗菌敷料、无菌干纱布及自制可拆卸分体式开裆裤样敷料固定件包扎固定; 传统包扎组患者臀部及会阴部创面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后覆盖银离子抗菌敷料包扎固定,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臀部及会阴部创面感染情况、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以及愈后皮肤瘢痕评分及治疗费用。 结果 改良包扎组患者臀部及会阴部创面感染例数及换药次数均明显少于传统包扎组 (t =7.653、8.416, P =0.006、P <0.001), 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包扎组 (t =3.795, P <0.001), 温哥华瘢痕量表 (VSS) 评分明显低于传统包扎组 (t =4.269,P <0.001), 治疗费用与传统包扎组无明显差异 (Z = - 0.927, P = 0.365)。 结论 臀部及会阴部Ⅱ度烧伤创面采用自制可拆卸分体式开裆裤样敷料固定件进行包扎固定, 可有效减少创面感染风险及换药次数, 促进创面愈合, 减轻愈后皮肤瘢痕增生,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张博  胥学冰  唐亦复  张桂全  林麟 《武警医学》2012,23(12):1036-103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09-03至2012-03收治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VSD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前者清创后给予VSD负压吸引,后者行非手术换药治疗,两组均在创面新鲜,形成肉芽后分期分批行头部取皮游离植皮修复创面,比较两组疗效。结果VSD治疗组无创面脓毒症患者肉芽生长时间(9.05±2.95)d、植皮成活率(90.12±4.88)%、创面愈合时间(60.25±11.75)d;创面脓毒症患者肉芽生长时间(10.23±1.77)d、植皮成活率(86.48±2.52)%、创面愈合时间(64.52±7.48)d,2例死亡。常规治疗组无创面脓毒症患者肉芽生长时间(14.78±5.22)d、植皮成活率(70.05±9.95)%、创面愈合时间(80.16±10.84)d;创面脓毒症患者肉芽生长时间(16.15±3.85)d、植皮成活率(65.14±4.86)%、创面愈合时间(85.03±5.97)d,死亡8例。结论 VSD可控制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植皮成活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烧伤再生医疗技术的创面换药规范。方法总结烧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不同深度创面尤其是深Ⅱ度及Ⅲ度创面的标准换药流程,展示讲解烧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局部创面时的重点以及相应操作,如Ⅱ度创面水疱处理.液化期创面处理,Ⅲ度创面耕耘减张术以及坏死组织薄化术与开窗术。结果规范的创面治疗对于烧伤再生医疗技术的疗效至关重要,只有按照标准操作流程正确应用才能显示出再生医疗技术在保持创面湿润,缓解疼痛,抗感染,促进坏死组织液化排除,改善淤滞带微循环以及防止瘢痕等方面的优越性。结论烧伤再生医疗技术的创面治疗标准应该推广普及以确保烧伤创面再生愈合,尤其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包括深Ⅱ度以及Ⅲ度创面)不需植皮愈合且无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儿童浅Ⅱ度烧、烫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8例浅Ⅱ度烧烫伤患儿。共68个创面,单个患儿创面面积<15%。将4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32个创面,予以常规换药治疗,创面碘伏清洗,外用表皮生长因子等包扎,根据渗出情况1~2 d换药1次;研究组36个创面,入院后24 h内创面予以负压封闭引流套装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压力0.02~0.06 kPa之间,1周后拆开负压装置。比较两组创面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创面经过不同处理后均达到愈合目的,研究组的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可明显减少创面换药次数,加快愈合时间,并极大的减轻了患儿换药时的痛苦,适用于小儿浅Ⅱ度烧烫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软组织爆炸伤创面治疗的效果,为临床爆炸伤初级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7例难治性创面彻底清创后表面用VSD泡沫敷料覆盖封闭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根据不同创面及时调整压力。结果经负压封闭引流7~10天后,5例I期移植皮片全部存活,2例彻底清创后VSD引流培养创面肉芽组织,II期植皮VSD再次覆盖引流均植皮成功,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早期用于爆炸创面,可抑制细菌增殖,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和伤口愈合,能减少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难治性创面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在足部Ⅲ度烧伤治疗中的特点及愈合后的远、近期效果。方法对22例足部Ⅲ度烧伤患者全程采用MEBT/MEBO治疗,于烧伤后24h内对创面行皮肤耕耘减张术处理,并取创面组织做病理检查,明确烧伤深度。皮肤耕耘减张处理后,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MEBO)换药治疗,每6h换药1次,液化期间,适当增加换药次数。对新愈合上皮组织进行活检,证实皮肤原位再生;伤后60d.对不能自愈的创面。在清除坏死组织、培养肉芽组织后行植皮手术治疗。结果2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植皮者4例,所有患者均未行二次整形手术,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50.18d±16.39d,出院后随访1~10年,有8例出现轻度瘢痕增生,愈合效果满意。结论MEBT/MEBO有利于足部深度烧伤创面皮肤再生,减少致残率,最大限度地维持患肢的外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分析认识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烧伤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198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应用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的1648例各类烧伤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愈1625例,治愈率98.60%;中途转院18例;死亡5例占0.30%。浅深Ⅱ度愈合时间较传统疗法明显缩短2-7天,经6-12个月随访,深Ⅱ度愈后不留瘢痕,部分留有色素沉着或脱失。小面积Ⅲ度创面不植皮可自愈,经12-24个月随访,留有轻度平软瘢痕,无明显功能障碍,降低了致残率。植皮创面部分留有色素沉着。结论: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理论新颖,观点正确,符合烧伤发病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和创面原位自然再生修复机理,较好地解决了创面疼痛、瘀滞带组织的进行性坏死、创面感染及深Ⅱ度创面瘢痕化愈合等国际烧伤学术界棘手的四大难题,是目前治疗烧伤的最理想药物,对基层医院相当适宜,应大力推广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运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对局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烧伤创面采用MEBO治疗,为创面创造生理性湿润环境,祛腐生肌,使浅Ⅲ度创面生理性愈合,为深Ⅲ度创面植皮创造良好条件.结果:43例浅Ⅲ度创面生理性愈合,15例深Ⅲ度创面中6例为小面积烧伤,亦生理性愈合,9例手术植皮封闭创面,愈合创面瘢痕较轻,松软,无功能障碍.结论: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对局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效果好,痛苦小,费用低,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7.
烧伤湿性技术在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总结烧伤湿性技术治疗各种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过程中创面愈合情况。方法:将2003年4月以来正规使用MEBO烧伤膏处理烧伤创面的48例病人的治疗、恢复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8例深度烧伤创面应用MEBO后均在不同时间自行愈合,植皮创面应用MEBO后,皮肤的蔓延、融合速度加快。结论:湿润暴露疗法治疗深度烧伤及皮片移植创面具有促进烧伤组织自行修复,加速皮片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不同损伤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MEBO治疗具有不同损伤深度的烧伤创面78例,均全程使用MEBO治疗,涂药厚度1mm,每日涂药4次或5次,观察药物止痛效果、防治感染作用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77例烧伤创面全部自行愈合,止痛效果良好,创面未发生感染;1例曾在院外接受治疗患者的深度创面最终接受植皮手术治愈.结论:MEBO治疗深度烧伤创面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止痛效果好,可加速创面愈合,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湿润暴露疗法(MEBT)与手术植皮疗法对手背部深Ⅱ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2003年期间收治的75例106只手背部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3只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全程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A组);另53只采用早期削切痂,整张植皮术或后期肉芽创面邮票植皮术治疗(B组),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在愈合后手背部皮肤的色泽,柔软度及弹性均优于B组,疼痛发生率,瘢痕发生率及功能障碍出现率明显低于B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湿润暴露疗法治疗手背部深Ⅱ度烧伤疗效明显优于手术植皮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湿润烧伤膏(MEBO)是目前治疗各种类型烧伤刨面的主要药物,但用其治疗各类皮瓣切取创面游离植皮成活不良的报道不多,本文旨在总结MEBO治疗皮瓣切取创面游离植皮成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MEBO治疗这类创面42例(处),创面用碘伏消毒后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拭干后外涂MEBO,厚1mm-2mm,均匀涂布整个创面。尔后外敷MEBO药纱.每13换药1次..结果42例(处)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愈合天数为33d。结论MEBO治疗皮瓣切取创面游离植皮成活不良,避免了二次植皮手术,减轻了患者的心理恐惧和经济负担,操作简便,易于取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