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罗霞  张玉玲  孙慧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76-1077
母婴同室是指将母亲和婴儿24h安置在一个房间里,由母亲照顾婴儿,医疗和其他的操作每天分离<1h.母婴同室作为医院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已广泛开展.实行母婴同室后,新生儿24h和母亲在一起,由于母亲第一次当妈妈没有经验,缺乏新生儿护理知识,加上新生儿各项调节中枢及各脏器功能不健全,机体抵抗力低下,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新生儿的观察、喂养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护理实践,现将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春玲 《临床医学》2003,23(4):64-65
母婴同室是医院产科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一种新的管理制度。母婴同室是指婴儿出生后随母亲一起进入同一休养室 ,母婴每天 2 4小时在一起 ,既使因治疗或护理需要母婴分开 ,每天分离时间也不得超过 1小时。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不仅使新生儿常见病的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而且也有利于母亲身体的恢复 ,增加了母婴之间的感情 ,对母婴确实非常有益 ,但在临床工作中 ,却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婴儿的安全问题。给我们产科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现将影响婴儿安全的因素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  相似文献   

3.
席时清  吴冬梅 《全科护理》2013,(36):3421-3422
[目的]通过对773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排查,寻找最佳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对773例母婴同室新生儿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结果]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护士要提高专业水平及安全意识,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新生儿问题,有效提高护理水平,773例新生儿均随母亲正常出院.[结论]通过采取正确的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分析,应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健康宣教,可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母乳喂养政策的实施,我院于1996年改革了传统的产科制度,实施了母婴同室,让母亲与新生儿24 h在一起,成功地保护、促进和支持了母乳喂养,院内母乳喂养率已超过90%。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当,新生儿也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易引起医疗纠纷。我们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方法对1例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母亲孕38周时因合并子宫肌腺病、胎膜早破行剖宫产。患儿出生1、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与母亲同室,人工喂养。出生48 h出现全身发绀、呼吸暂停、四肢无力等表现。测随机血糖2.1 mmol/L,确诊新生儿低血糖。其他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经静脉补充葡萄糖,血糖维持正常3 d后出院。结论加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管理,在促进母乳喂养的同时,要考虑到孕期和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因素,警惕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护促进支持母乳喂养工作 ,我们对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并设母婴同室组及非母婴同室组进行观察分析。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设母婴同室组 ,随机选择 1996年 10~ 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 340例 ,无妊娠合并症 ,新生儿体重 26 5 0~ 415 0克 ,Apgar评分≥ 7分 ;非母婴同室组 ,随机选择1995年 5~ 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 310例 ,其他条件与观察组相同。1.2 方法 母婴同室组 :胎儿娩出后 ,立即母婴皮肤接触 ,30分钟内让婴儿吸吮母亲的两侧乳房 ,产房观察 2小时 ,送回休养…  相似文献   

7.
母婴同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新生儿娩出后与母亲的早接触、早吸吮,成功促进和支持了母乳喂养政策,可以增加母子感情,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然而新生儿是特殊的群体,娇嫩、抵抗力差[1],大部分产妇又缺乏科学育儿知识,这种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混合管理,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易引起医疗纠纷.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病人的身心健康,对病人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行动的过程[2].为确保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母婴同室、母婴分离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通过对母婴同室和母婴分离的利弊分析,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内容更加丰富,为母婴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母婴同室促进产妇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对新生儿的护理和观察,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通过对母婴同室的母亲与新生儿的进行全面护理,保障母婴的身体健康和母乳喂养的成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母婴同室是让母亲与婴儿 2 4h在一起 ,有利于母乳喂养。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 ,新生儿护理工作由原来的母婴分离封闭式集中护理 ,转变为在产妇及家属直视下的开放式护理。但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 ,缺乏对新生儿的喂养知识 ,因此母婴同室的建立给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 ] 。2 0 0 1年 2月至 8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 60 8例 ,我们对母婴同室存在的护理难点进行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保证了母乳喂养的正确实施 ,提高了母乳喂养率[2 ] 。1 临床资料本组 60 8例中初产妇 51 2例 ,经产妇 96例 ,2 3~ 35岁 ;文化程度 :小学…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为了推行母乳喂养,全国各地医院都实行了母婴同室.但由于这项工作的开展都是在原有的病房中进行,所以.传统式的婴儿床放置在与母亲同一个病房里,显得拥挤,母亲在使用和观察上也觉得不太方便.针对这一情况,我院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母婴床,经临床一年半时间的使用.反映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将1994年8月至10月开展母婴同室后与1993年同期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母婴同室后,婴儿早吸吮母乳,母亲按需哺乳,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降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3.
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干预措施总结分析如下。 1母婴同室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1.1查对制度不严格,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新生儿入母婴同室后护士不按要求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手条和胸牌上的记录与母亲相互查对不严格,新生儿的各种登记不及时、不齐全;沐浴时易造成手条丢失或标记不清又未及时补写,  相似文献   

14.
母婴同室有利于预防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母婴同是有利于建立母子感情,保证按需哺乳。早吸吮、勤吸吮,能刺激初乳提早分泌,对提高母乳喂养率、预防新生儿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干1991年12月1日开始试行母婴同室,现就母婴同室前后几种常见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进行比较,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为199o年12月1日至1991年2月28回母婴分室新生儿881例,1991年12月1日至1992年2月28日母婴同室新生儿763例。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为Ic分、母亲无严重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出生10天内的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感染性疾病发生率的比较,见…  相似文献   

15.
母婴同室的建立,是创建爱婴医院的主要标准,促进了产妇的康复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发育。但是婴儿24h和母亲同住一室,病室人员流动大,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产妇产后虚弱,新生儿对外界适应力较差,抵抗力弱,更容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给医院内感染管理带来了新课题,因此,做好母婴同室预防交叉感染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我院自1994年创建爱婴医院实施母婴同室以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母婴同室护士对配方奶风险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为提高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三甲专科医院母要同室95名护士进行配方奶风险知识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关于配方奶对于婴儿和儿童的风险认知、关于配方奶对于母亲的风险认知3部分内容.原始问卷按照了解程度分为完全了解、基本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依次赋予3,2,1,0分.调查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3.结果 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母婴同室护士母乳喂养培训率100%,配方奶风险知识培训率52%,在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有65%的护理人员主动向孕产妇讲解配方奶风险知识,有60%的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接受过孕产妇咨询配方奶风险知识.是否参加配方奶风险知识培训、是否有职务、不同职称关于配方奶对于婴儿和儿童风险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母婴同室工作年限关于配方奶对于婴儿和儿童风险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称、母婴同室工作年限关于配方奶对于母亲风险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职务、是否参加配方奶风险知识培训关于配方奶对于母亲风险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婴同室护士对配方奶风险知识认知程度较低.应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高护士对配方奶风险知识认知,通过护士对孕产妇讲解配方奶风险知识,使孕产妇重视不恰当使用用配方奶造成母婴多种风险的存在,从而提高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顾玉琴 《护理研究》2005,19(16):1482-148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及理念在我国被逐步应用.母婴同室作为医院一种新的管理制度,至今已广泛开展,我院于1993年开始实行母婴同室,经10年多的实践观察,感觉母婴同室确有好多好处,但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还潜在很多不利因素.现对母婴同室管理模式的利弊作一分析,并就如何尽量避免不利因素,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提倡母乳喂养在我国已初具规模。我院于1993年8月被评估为符合标准的爱婴医院,至今,产后均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昼夜在一起,实现纯母乳喂养。实践证明,通过母婴同室方便婴儿早吸吮勤吸吮,刺激产妇早泌乳,增加母乳量,提高了母乳喂养的信心,也增强了婴儿免疫力,降低了发病率。同时还能促进子宫收缩,利于母体恢复。现将母婴同室管理的粗浅体会做一介绍。1.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和喂养方法产前对孕妇及其家属宣传母乳是婴儿最经济、最实  相似文献   

19.
正临床问题关于新生儿母婴同室的最佳证据有哪些?证据来源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资料库(2016)证据描述母婴同室是指允许产后妇女及其婴儿(包括由剖宫产出生的婴儿)在分娩后一直在一起,直至他们从产科出院。唯一可致他们分开的原因是疾病原因。在20世纪,许多国家常规将婴儿与母亲分开,婴儿由新生儿科单独照护。在世卫组织2012年发布了"母乳喂养的十个步骤的证据"后,这种分离的做法正在被扭转。实践推荐·母婴同室促进母乳喂养的启动和持续进行,保证理想的母乳分泌量(Grade A)  相似文献   

20.
在母婴同室中,由于新生儿出现某些病理情况,需要治疗和护理,产妇只能与新生儿暂时分离,这样就对母婴同室中病理新生儿的母亲心理上产生了负影响。通过我们对这些产妇焦虑情绪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产妇的情绪稳定,同时也学到了相应的护理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