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杰 《淮海医药》2000,18(3):239
恒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妨碍口颌系统的功能,对面形美观影响较大,矫治早者对面形骨骼均将有较大改善.若错过矫治时机,将来就不得不依靠外科手术才能矫正.因此,恒牙反(牙合)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对恒牙反(牙合)用固定矫治器加后(牙合)垫矫治收到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前牙反牙合错牙合畸形是口腔正畸科中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由于在乳牙、替牙期儿童生长发育比较快,利用此期矫治儿童的前牙反牙合非常重要。笔者应用牙合垫矫治器于乳牙期、替牙期矫治前牙反牙合4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4.5  相似文献   

3.
替牙期和恒牙早期的AngleⅢ类骨性错的矫治,临床医师普遍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器,经二期固定矫治均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作者在临床中通过对16例患者的矫治,分析并总结如下。1材料及方法1.1材料1996~2000年我院门诊随机抽出16例AngleⅢ类骨性错畸型患者,均为初诊,其中男性 6例,年龄7~13岁,女性10例,年龄5~11.5岁。男性替牙期4例、恒牙早期2例,女性替牙期8例,恒牙早期2例。1.2方法16例患者均采用国产面具式前方牵引装置,其组成包括面具、口内装置及连接口内外的橡皮圈,口内装置…  相似文献   

4.
乳牙反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 ,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尽早给予矫治 ,以促进上下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1、2 ] 。但由于乳磨牙的解剖特点 ,临床最为常用的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固位差 ,矫治器难以发挥作用 ;本文所有病例均采用全包式牙合垫进行治疗 ,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难题。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 :1 5例乳前牙反牙合的患儿 ,其中男 9例 ,女 6例 ;最小的 3 5岁 ,最大的5 5岁 ,平均 4岁。临床检查面型为直面型或轻度凹面型 ,乳磨牙为中性或轻度Ⅲ类关系 ,多数乳前牙反牙合。二、矫治方法 :全部采用全包式牙合垫附舌簧矫治器。 1、取模选…  相似文献   

5.
前牙反牙合是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对口腔功能及颜面美观有较严重的影响 ,普遍认为反牙合应尽早矫治。但由于开展预防矫治工作有限 ,家长们重视不够 ,因此临床上恒牙期前牙反牙合颇为多见。恒牙期反牙合以骨面异型异常为主 (ANB <0 ) ,矫治难度较大。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约 4 2 %~ 63%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往往伴有不同程度上颌骨发育不足。因此 ,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 ,在矫治恒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中较为关键。本文通过 15例恒牙前期牙反牙合病例 ,据恒牙期AngleⅢ类错 牙合的矫治原则[2 ] ,采用多 10 0 p曲于方丝弓技术固定矫治…  相似文献   

6.
安氏Ⅱ类1分类错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通常采取拔牙或不拔牙方法矫治,拔牙矫治的模式多采用拔除或者进行矫治犤1犦,而非拔牙矫治的难点是间隙的获得,本文为14例牙源性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采用上颌单颌拔除第一双尖牙进行矫治。现将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软硬组织线距和角度的分析比较及对此法的疗效、临床意义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4例牙源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畸形患者,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12~41岁,平均17.86岁。矫治疗程最短16个月,最长为24个月,平均为20个月,所有患者矫治牙合牙…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安Ⅱ1错以不同方法矫治;观察患者的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寻求最佳的矫治方法。方法第一组选择10例患者在替牙期用Bionator矫形矫治,之后在恒牙初期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进行双期矫治;第二组10例患者仅恒牙初期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矫治。结果矫治后,20例患者均下颌前移,面形得到改善,上下前牙的倾斜度和后牙关系良好。第一组Go-Pg、Co-Go增加量大于第二组。结论安Ⅱ1患者,双期矫治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上颌垫附低位唇弓矫治器早期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应用上颌垫附低位唇弓矫治器治疗1~3个月。结果 16例患者矫治结束时,前牙反解除,磨牙均达到中性关系。结论上颌垫附低位唇弓矫治器治疗前牙反,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前牙反牙合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牙牙合畸形,可采用活动或固定矫正器矫治,疗效均较为满意。本文通过对固定矫正器矫正前牙反牙合病例的疗效观察,分析探讨矫治过程中以及矫治后出现的一些问题。1 资料与方法本组前牙反牙合28例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10~16岁。替牙牙合期19例,恒牙牙合期9例;22反牙合5例,其余为1~2个前牙反牙合,并伴有轻度拥挤;全部病例为非明显骨性反牙合,下颌可退至切对切。采用唇弓矫正器矫治。设计装置:由带环、唇弓弓丝及圆形颊面管三部分组成;带环粘着在支抗磨牙上,圆形颊面管焊在带环之颊面,管径大小以使唇弓末端能穿…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上对处于发育期的前牙覆盖大于10mm的安氏II1错牙合儿童 ,矫治通常需要分2期进行[1],第1期采用功能矫形治疗 ,纠正颌骨关系的异常 ,减少牙牙合面不调程度 ,第2期则利用固定矫治器做牙的移动控制和精细调整 ,从而达到改善面形、矫正深覆盖建立正常I类咬牙合关系的目的。本研究对以上前牙唇倾、下颌后缩为表现的安氏II1儿童患者早期进行Twin -block功能1期矫治 ,使患者牙、颌、面形态关系得到较好的改善。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片测量项目进行比较 ,初步探讨1期矫治对牙、颌、面形态作用的机制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2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拔牙与不拔牙组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选择143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病例,其中拔牙组94例,不拔牙组49例,应用PAR指数对矫治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例矫治后各项PAR评估项目及PAR总分均比矫治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拔牙组的PAR总分差及权重PAR总分差均显著小于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矫治方法改善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患者经正畸治疗后,牙关系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拔牙组的牙关系改变较大。  相似文献   

12.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畸形,表现为前牙反覆牙合和反覆盖,磨牙为Ⅲ类咬合关系。有些病例还伴单侧后牙反牙合或双侧后牙反牙合,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功能和美观。笔者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双期矫治均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7~14岁生长发育期儿童。头影测量结果为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12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7名,平均年龄为9.2岁,ANB角为0~-4°侧面观凹面形,上下颌前牙无明显代偿者,下颌平面角正常或略小,面下1/3高度正常,其中替牙期9名,恒牙初期3名。1.2矫治方法采用…  相似文献   

13.
反(牙合)畸型病人能引起明显的面部畸形,并严重影响咀嚼和发育功能,因此反(牙合)一旦确诊,就应该立即矫治。1 临床资料与结果 本文统计分析了80例牙源性反(牙合)病人,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反(牙合)分数不等。乳牙(牙合)10例,替牙(牙合)57例,恒牙(牙合)13例。 1.1 病因分析 以人工喂养(包括混合喂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期前牙反的患者10例,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上颌垫及Ⅲ类牵引进行矫正。结果:10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经过5~10个月的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2×4矫治技术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前牙反措是临床上常见的错始畸形,发病率为8.69%,而前牙的深度反措对生长发育期患者影响更甚。作者自1993年1月~1995年12月应用Begg矫治技术,配合下颌活动猪垫矫治器,治疗20例前牙深反始患者,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例深反始(豆”以上,具有《个以上前牙反措),男女各10例。13~15岁11例,16~19岁6例,20~30岁3例。15岁以上患者均为牙性反始,13~15岁患者为早期骨性反胎合并牙性反胎,均无领颌关节症状。二、方法所有病例均以Begg矫治器配合下颌活动范垫矫治器进行矫治。1.戴用下颌赌垫矫治器…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以来,我们使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共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8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矫治器的制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觉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9~14岁;其中替 4例,恒 4例,前牙深覆盖均在10mm以内.矫正前后常规摄双侧颞 关节片。2Twin-Block矫治器的制作2.1咬合记录 在做矫治器之前,用咬合蜡记录下颌前伸时的咬合关系。患者取端坐位,两眼平视前方,咬合之前根据患者的侧貌改变让患者反复做下颌前伸、咬合动作以取…  相似文献   

17.
孙维娥  董国群 《天津医药》1997,25(7):413-415
对49例恒牙期牙列拥挤患儿采用拔牙方法矫治,并配合方丝弓固定矫正器治疗。凡牙列拥挤度在9.9mm以下拔1个牙占95%,拥挤度在10 ̄17.5mm拔2个牙占72.4%,拔除双侧第一双尖牙者占88.4%。均取得良好疗效,矫正率达100%。对牙列拥挤病人,拔牙矫治的方法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周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2):202-203
目的探讨2×4技术在替牙期反中的应用,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丹东市第一医院正畸科替牙期前牙反儿童15例,采用2×4技术,排齐整平、弓丝弯制等方式进行矫治,快速解除反咬。结果 15例替牙期反患者全部解除反,前牙拥挤解除,覆覆盖正常,后牙咬良好,面型有改善。结论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反效果良好,能够快速解除反,可缩短疗程,且对于伴有前牙拥挤儿童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乳前牙反在临床上常见,若能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对颌骨发育和恒牙的正常萌出均有重要意义。现就11例乳前牙反早期正畸矫治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3~6岁。B-BC-C反6例,C-CC-C反5例。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方法。方法第1步,用活动矫治器解除前牙反牙合;第2步,用固定矫治器进一步排齐牙齿,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结果58例患者利用两步法治疗成人前牙反牙合均得到满意的效果,未见复发。结论该两步法治疗成人前牙牙源性、轻度骨源性反牙合,方法可行,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