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唇裂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鼻畸形,术后效果往往不理想,出现一侧或双侧的鼻翼塌陷,鼻尖低平,鼻中隔歪曲等。我科从2005年开始对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采取耳软骨切取移植修复手术,术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唇裂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鼻畸形,术后效果往往不理想,出现一侧或双侧的鼻翼塌陷,鼻尖低平,鼻中隔歪曲等.我科从2005年开始对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采取耳软骨切取移植修复手术,术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应用鼻翼悬吊术修复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48例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接受了鼻畸形修复术,年龄9~46岁.手术切开双侧鼻翼皮肤与粘膜交界处,游离鼻翼软骨,切断患侧内侧脚的附着,将其复位,与对侧的鼻翼软骨缝合,后将其向上悬吊至额部.结果:本方法可较好地恢复患侧的鼻翼软骨,抬高鼻尖,使鼻孔两侧对称,达到较满意的修复效果.长期的追踪发现.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鼻翼软骨额部悬吊法可较好地修复唇裂鼻畸形,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常伴发腭裂 ,患儿的吸吮、语言及面部外形等受到很大影响。唇裂整复术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功能及外形 ,手术效果既取决于医师精湛的手术技巧 ,又离不开围术期的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 2 0 0 0年 3月— 2 0 0 4年 3月本院对 6 8例唇裂患儿进行了整复术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唇裂患儿 ,男 4 5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小 3个月 ,最大 12岁 ;伴发腭裂 4 3例。术前对患儿的身体常规检查均无异常 ,无手术禁忌证。除了 5例双侧Ⅲ度唇裂在经鼻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手术外 ,其余患儿均在基础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恢复口轮匝肌解剖形态和功能、并能形成满意唇峰及唇珠外形的单侧唇裂修复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自建方法 ,以Millard法定点 ,沿轮匝肌肌膜分离裂隙两侧口轮匝肌 ,保留完整的肌膜 ,以水平褥式缝合两侧轮匝肌 ,以传统术式缝合皮肤和黏膜 ,并以在红唇处所成的“Z”形红唇瓣修复唇珠。结果 :本组 2 6例单侧唇裂术后上唇丰满 ,人中脊修复 ,唇高及唇珠外形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重建口轮匝肌单侧唇裂修复术可恢复口轮匝肌的正常解剖 ,有利于恢复上唇动、静态外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复杂鼻骨骨折闭合性复位效果不理想,采用一期鼻整形手术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复杂鼻骨骨折病人,采用鼻小柱倒“V”切开+双侧鼻翼软骨间切开-鼻内入路,联合软骨移植替代鼻骨,进行复杂鼻骨骨折鼻整形手术。结果:18例随访2~12个月,优18例,鼻畸形矫正满意,外形和鼻通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无法有效固定和需要植骨的复杂鼻骨骨折患者,该术式疗效好,手术安全,损伤小,面部无疤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新生儿唇裂修复的可行性、治疗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30例新生儿期行唇裂修复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常规拆线后见切口愈合良好,修复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年以上,发现切口处瘢痕小。结论:新生儿期唇裂~期修复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唇裂的修复,传统的观念是出生后6—12个月为最佳手术时机,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迫使医生必须考虑到如何提早修复的时间。我自1995年以来实行新生儿唇裂修补术60例,最小年龄为出生后12小时,最大年龄为出生后72小时,均为单侧唇裂,伴有前齿槽裂25例,伴有Ⅱ度颚裂16例,无一例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9.
<正> 单侧唇裂的修复,随着唇裂手术方法及技巧不断改进,修复效果明显提高,但要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应结合临床经验及单侧唇裂裂隙的实际,恰当地选择单侧唇裂的修复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修复目的。我科从1987至1991年共收治单侧唇裂166例,报告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影响患者容貌及生理功能.为能恢复正常的吸吮发育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避免呼吸道反复感染,或因咽鼓管炎而影响听力,防止语言发育迟缓而致的生理障碍,需要及早给予手术.最佳的手术年龄:单侧唇裂:3~6个月的患儿;双侧唇裂:6~12个月;腭裂修补:一般在2岁左右,此时患儿的手术耐受力强,唇部解剖标志清晰,腭部骨瓣容易剥离,出血少.我院1996~2000年成功地在全麻下做了上百例唇腭裂修复术.笔者在此期间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体会,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B超实时监测下进行畸形子宫早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01年10月~2006年9月我站在B超监测下进行28例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的人工流产术.结果:28例均一次性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畸形合并早孕时,在B超实时监测指导下进行人工流产术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单侧鼻腔鼻窦病变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对单侧鼻窦病变进行临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299例单侧鼻腔鼻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主要临床表现、鼻腔鼻窦病变检出类型、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无典型临床症状者占5.69%,伴明显临床症状者占94.31%。慢性鼻窦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窦真菌病检出率最高。全部患者术前经鼻内镜检查、鼻窦检查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病情诊断,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者占50.84%,接受鼻腔肿物活检病理检查者占39.13%,术前明确诊断者占77.26%,术中及术后方明确诊断者占22.74%。保守治疗者占6.69%,接受手术治疗者占93.31%。并发症总发生率达2.34%。随访结果表明复发率达1.00%,经对症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单侧鼻窦病变性质复杂及疾病类型丰富,以慢性鼻窦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窦真菌病最为常见,术前诊断应完善辅助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助于临床医生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前术后局部运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科2005年2月~2008年8月收治的91例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术前、术后均局部喷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雾剂),另一组仅在术后鼻塞明显时局部点减充血剂(呋麻滴鼻剂)。结果:鼻中隔偏曲术前术后局部喷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雾剂)的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经典的单侧唇裂修复方法——旋转推进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良,采用在上唇下部和唇红缘下各设计一小三角瓣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气道加温湿化方法对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78例SICU术后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的呼吸机湿化罐方法进行气道管理,观察组仅使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早期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单用人工鼻可以达到满意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局麻下老年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体会。方法回顾总结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采用局麻下50岁以上老年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斜疝29例,双侧斜疝5例,直疝4例。结果本组38例患者全部痊愈,术后随访一年以上。手术时间单侧35—40分钟,双侧6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6天,麻醉效果理想,手术顺利,术后反应小,疼痛轻,恢复快,无一例复发。讨论采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具有术前准备少,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 Chiari 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54例Chiari 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均经MRI 确诊,采用寰枕减压并硬膜囊扩大重建术治疗.结果: 39 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有改善,15 例无变化.4 例出现颅内感染,治愈出院.42例患者术后MRI复查示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回复,枕大池成形,脊髓空洞呈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后颅窝减压术+ 硬膜囊扩大重建术是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较为理想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4年4月~2009年3月对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最长80min,最短25min,平均42min。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自主能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例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是一项更符合生理解剖结构的治疗技术,解剖组织少,损伤轻,恢复快,出血少,操作简单,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本科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留置鼻胆管的90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加以总结。结果:术组资料90例,在护理工作密切配合下,鼻胆管引流在退黄、控制感染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术前严格、认真的讨论及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细致入微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鼻腔深部出血106例,对其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06例中1次性治愈95例,11例术后仍有反复出血,经鼻内窥镜下再次治疗后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针对性强、痛苦小、术后反应轻、安全有效,应为首选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