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固化液中添加壳聚糖和明胶的磷酸盐骨水泥材料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水泥如果固化时间太快,黏度降低,应用时可能会使塑型困难。 目的:检测在柠檬酸中添加壳聚糖、明胶配制的固化液与α-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复合的粉剂调和制备骨水泥试样的性能。 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5—03/2006—08在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系实验室完成。 材料:将α-磷酸三钙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粉末混合均匀制得骨水泥粉料,壳聚糖和明胶按不同比例与柠檬酸溶液混合配制的固化液,然后二者调和制得骨水泥。 方法:净浆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骨水泥的凝固时间,MTS-810型材料试验机测试各种配比骨水泥的压缩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固化体经37℃生理盐水浸渍2个月后的微观结构。 主要观察指标:骨水泥的凝固时间及压缩强度,骨水泥水化反应的pH值及其微观结构。 结果:调和液中添加的壳聚糖和明胶,使其黏度明显增加,固化时间延长,试样抗水冲性能提高,样品塑型容易操作,但试样抗压强度有所降低。骨水泥水化反应的pH值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逐渐上升,24h时接近生理盐水的pH值。壳聚糖-明胶含量不同可以得到不同机械强度的α-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两相骨水泥,骨水泥试样24h基本达到最大强度,在48h后强度几乎不再变化。 结论:固化液中添加壳聚糖、明胶制备的α-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两相骨水泥克服了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烧结形成、修整困难等缺点,具有塑型容易、使用方便、固化时放热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α-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复合,制备出具有一定强度的生物活性骨水泥。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1在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系实验室完成。首先利用化学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粉末,然后利用固相反应制备α-磷酸三钙粉末,将其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骨水泥粉料,最后用固化液(25%柠檬酸+70%去离子水+5%柠檬酸钾)调和制得骨水泥。结果:①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中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相,含量高达99.5%,所有杂质相含量低于0.5%。②α-磷酸三钙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粉末按不同配比混合后粉剂中仅存在两个晶相:羟基磷灰石/高温型磷酸三钙。③两相骨水泥的压缩强度已基本达到规定要求(≥30MPa),但弯曲强度仍较低。其中T50H50强度较高。④固化体在37℃生理盐水中浸渍2个月后,α-磷酸三钙含量明显减少,羟基磷灰石晶相大量增加,无新的结晶相生成。结论:制备的骨水泥克服了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烧结形成、修整困难等缺点,具有制备容易、使用方便、固化时放热小等优点,可应用于体内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α-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复合,制备出具有一定强度的生物活性骨水泥。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1在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系实验室完成。首先利用化学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粉末,然后利用固相反应制备α-磷酸三钙粉末,将其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骨水泥粉料,最后用固化液(25%柠檬酸 70%去离子水 5%柠檬酸钾)调和制得骨水泥。结果:①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中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相,含量高达99.5%,所有杂质相含量低于0.5%。②α-磷酸三钙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粉末按不同配比混合后粉剂中仅存在两个晶相:羟基磷灰石/高温型磷酸三钙。③两相骨水泥的压缩强度已基本达到规定要求(≥30MPa),但弯曲强度仍较低。其中T50H50强度较高。④固化体在37℃生理盐水中浸渍2个月后,α-磷酸三钙含量明显减少,羟基磷灰石晶相大量增加,无新的结晶相生成。结论:制备的骨水泥克服了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烧结形成、修整困难等缺点,具有制备容易、使用方便、固化时放热小等优点,可应用于体内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普遍使用的黏合剂对粉碎骨折块进行黏合复位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目的:研制具有黏接骨骼作用的生物活性骨水泥。方法:应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材料作为骨水泥的固相粉体,将柠檬酸衍生物配制成溶液作为液相。通过优化实验,从骨水泥的固化时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稀散性等方面确定最佳配比。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质量比为65/35,其中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4:1时复合成粉体,并按固液比为1.0:0.5(g:mL)调拌后形成的骨水泥呈膏状,塑形性和抗稀散性能良好,固化时间12~18min,抗压强度为(4.5±2.1)MPa。体外黏接猪股骨头抗拉强度在不同室温下无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固化后2h的抗拉强度达到24h的94%。骨水泥为多孔状结构,孔径为100~300μm,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布较均匀。提示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适当的力学强度以及较好的黏合强度。  相似文献   

5.
背景:采用发泡剂成孔技术,制成了有知识产权的新型骨修复材料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既保留了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原位固化性能等所有的优点,同时又形成多孔结构.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新型的骨修复材料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修复骨缺损的力学效果.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手术组25只在双侧股骨髁制备直径为5.5 mm、深12 mm的骨缺损动物模型,左侧植入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为实验组,右侧植入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为对照组.非手术组5只,用于正常力学对照.将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和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试件经模仿体液浸泡,检测力学强度.同时在手术组背肌内分别植入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和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标准试件.分别于术后2,4,8,12,16周分批处死动物,进行试件骨内和肌内植入的力学实验分析和试件在模仿体液中浸泡后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与结论: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2周时的骨内力学强度较低,4周时降到最低,8周时接近正常松质骨强度,12周时超过正常松质骨强度,16周时恢复到正常松质骨水平.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2周时骨内植入强度较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略高,4周时有所降低,8,12,16周时略升高,但是始终低于正常松质骨的强度.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和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在SBF中浸泡的抗压强度变化不大.试件植入肌内后抗压强度变化非常显著.结果表明,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具有原位固化性能和一定的力学支撑作用,能作为自体骨移植的一种替代物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6.
背景:锶掺入羟基磷灰石中不仅可以改善其降解性,而且还可以赋予羟基磷灰石材料一定的骨诱导性,但制各过程中由于使用酸性较强的稀磷酸为固化液,可能使掺锶羟基磷灰石的酸性增大.目的:观察梯度掺锶羟基磷灰石仿生理条件下的pH值稳定性.方法:配制标准的缓冲溶液,采用磷酸钙骨水泥水化方法制备摩尔分数为0%,1%,5%和10%掺锶羟基磷灰石梯度材料,每组取6个平行试样紫外线照射灭菌3 h备用.按照掺锶羟基磷灰石粉末质量:浸提递质=1g:10 mL比例配制浸提掖,置于孵箱中,不同时间点测量梯度材料的pH值.结果与结论:不同时间点测量在培养液中浸泡的材料pH值均稳定呈现弱碱性.提示,掺锶羟基磷灰石的pH值稳定呈现弱碱性,有利于成骨和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普遍使用的黏合剂对粉碎骨折块进行黏合复位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目的:研制具有黏接骨骼作用的生物活性骨水泥。方法:应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材料作为骨水泥的固相粉体,将柠檬酸衍生物配制成溶液作为液相。通过优化实验,从骨水泥的固化时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稀散性等方面确定最佳配比。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质量比为65/35,其中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4:1时复合成粉体,并按固液比为1.0:0.5(g:mL)调拌后形成的骨水泥呈膏状,塑形性和抗稀散性能良好,固化时间12~18min,抗压强度为(4.5±2.1)MPa。体外黏接猪股骨头抗拉强度在不同室温下无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固化后2h的抗拉强度达到24h的94%。骨水泥为多孔状结构,孔径为100~300μm,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布较均匀。提示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适当的力学强度以及较好的黏合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含不同质量羟基磷灰石的可注射性硫酸钙骨替代物的理化特性,选择一种含合适比例羟基磷灰石的可注射性硫酸钙骨替代物。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4在瑞典隆德大学医学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室温条件下,将单纯α-半水硫酸钙和10%,20%,30%,40%,50%不同质量比例的羟基磷灰石混合均匀后,用Gillmore双针法,材料万能测试机,注射器推注法测定含不同质量羟基磷灰石的α-半水硫酸钙与固化液欧乃派克混合后的凝固时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抗压强度和可注射能力。结果:含10%,20%,30%,40%,50%质量羟基磷灰石的α-半水硫酸钙初凝时间分别为(18.1&;#177;2.3),(17.9&;#177;2.3),(16.7&;#177;2.1),(14.8&;#177;1.6),(12.3&;#177;2.0)min:终凝时间分别为(25.2&;#177;2.2),(24.2&;#177;2.1),(22.4&;#177;2.1),(20.1&;#177;2.2).(18.9&;#177;2.1)min;抗压强度分别为(15.1&;#177;1.1),(13.4&;#177;0.9),(12.1&;#177;0.9),(10.7&;#177;0.6),(9.3&;#177;0.5)MPa;可注射的平均时间分别为(7.8&;#177;0.6),(6.9&;#177;0.7),(6.1&;#177;0.5),(5.8&;#177;0.4),(4.8&;#177;0.3)min。结论:含40%质量羟基磷灰石的α-半水硫酸钙较适合作为可注射性骨替代材料的要求,并可以扩大可注射性硫酸钙骨替代物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韦良臣  尹飚  张余  李纪云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8):64-66,i002
目的:观察以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为载体的组织工程化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6/12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自体骨组,珊瑚人工骨组,珊瑚人工骨一细胞复合体组,每组8只。采集兔骨髓进行基质干细胞分离、体外培养、诱导扩增、同时制备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使之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制备细胞一珊瑚人工复合体。麻醉后无菌制备兔桡骨15m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骨,珊瑚人工骨,珊瑚人工骨一细胞复合体分别埋入到骨缺损处,术后2,4,6,8周对动物进行精神状况、伤口和X射线观察。每次观察后随机选择处死2只动物并取材,以组织学方法对成骨情况进行观察。成骨情况按照Lane-Sandhu X射线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骨形成(0分无骨形成;1分骨形成占缺损25%;2分骨形成占缺损50%;3分骨形成占缺损75%;4分骨形成充满缺损)、骨连接(0分骨折线清楚;2分骨折线部分存在;4分骨折线消失)、骨塑形(0分未见骨塑形;2分骨髓腔形成:4分皮质骨塑形)3个方面11项,采用SSPS8.0统计软件对其分值进行统计处理。结果:24只实验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后与珊瑚人工骨贴附能力:体外培养3d时,骨髓基质干细胞已充分贴附包裹于珊瑚孔隙周边,5d与7d时无明显变化。②成骨情况:在手术后2、4、6、8周细胞-珊瑚人工骨复合体组Lane-Sundhu X射线评分明显优于自体骨组[(5.4±0.95,8.7±0.51,9.2±2.81,11.2±1.15);(0.7±0.51,2.4±0.96,4.3±0.94,7.2±1.06)。P<0.05];明显优于珊瑚人工骨组[(5.4±0.95,8.7±0.51.9.2±2.81,11.2±1.15);(0.3±0.41,1,3±0.43,1.8±0.42,4.5±1.16);P<0.05。在手术后4,6,8周时,自体骨组Lane—Sundhu X射线评分优于珊瑚人工骨组(P<0.05)。③各组不同时间炎症细胞数量:细胞-珊瑚人工骨复合体组与自体骨组、珊瑚人工骨组在手术后2,4,6,8周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胞一珊瑚人工骨组的成骨能力最强,自体骨组次之,而珊瑚人工骨组最差。组织工程化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同时具有骨传导骨诱导作用.成骨能力强,是修复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纳米多层结构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膜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壳聚糖和明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特性.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和明胶/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作为骨组织支架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得到人们的关注.目的:制备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的壳聚糖/纳米多层结构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膜,探讨其是否可作为潜在的骨修复和再生的组织支架材料.设计:对比观察.单位: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实验于2007-02/08在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精细化工实验室完成.壳聚糖(浙江玉环海洋生物化学有限公司,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44×105,脱乙酰度为93%),明胶(上海医药公司).方法:壳聚糖/氯化钙溶液在玻璃板上通过流延法形成壳聚糖/氯化钙复合膜.壳聚糖/氯化钙复合膜分别浸泡在磷酸二氢钾溶液,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03的明胶溶液中,所得的复合膜洗涤并干燥得到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膜.重复上述过程,得到具有多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膜.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膜的断裂面及膜内羟基磷灰石的形貌.用GMT6503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壳聚糖膜和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用WCT-2C微机差热天平测定复合膜的热稳定性.主要观察指标:扫描电镜下复合膜的断裂面及膜内羟基磷灰石的形貌.测定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①扫描电镜下复合膜内羟基磷灰石晶体为厚400 nm的多层结构.②随着沉积次数逐渐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83~10.25 MPa,3.97%~10.14%.③复合膜的热分解温度为310℃,高于壳聚糖/明胶复合膜的热分解温度(305℃).结论:通过在壳聚糖/氯化钙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明胶溶液中交替沉积方法制备的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大的界面积,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组织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