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维国  何爱玉 《浙江医学》1996,18(4):209-210
采用Coulter JT型血细胞计数仪对22例心源性脑栓塞、108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和216名正常人进行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发现脑梗塞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大于脑栓塞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3组间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提示平均血小板体积可作为区分心源性脑栓塞和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一项有参考意义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小板的形态变化。方法:在电镜下观察60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整体形态变化,并与13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脑梗塞组血小板的聚集数和聚集型血小板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为脑梗塞患者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血小板的病理改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发病因素之一。本文着重对6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扳分布宽度(PDW)的检测。以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脑梗塞患者发病中的动态变化和防治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2例86梗塞患者均为我院1996年至1998年2月份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并经CT脑扫描证实。男49例,女13例,年龄46~71岁,平均61.5岁。健康对照组44例。男30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脑梗塞早期病人血小板的功能。方法采用BC-2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50例高血压脑梗塞;2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与60例健康老人比较。结果脑出血病人PLT三项参数均有显著改变,脑梗塞也有类似变化,但无显著差异,两组相比PLT和MPV有明显差异。结论PLT参数有助于脑梗塞与脑出血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近期所有收住我科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患儿急性期进行了血小板4项参数即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景出现短暂性波动,为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与脑梗死病情变化及预后的演变关系。我们对2004年2月-2005年6月住院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MPV、PDW的动态变化资料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急性期血脂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31例,脑梗塞10例)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g)、载脂蛋白A-1(ApoA-I)和ApoB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HDL-c及其亚组分、ApoA-I和TC水平进行性降低,2周时降至最低水平,血清Fg和Lp(a)水平升高,1周时达高峰,而TG和ApoB水平无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参数即单个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 ,可反映血小板大小及形态。在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有关血小板参数改变的报道不多。为此 ,我们对 73例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和4 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参数作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原发肾病综合征组 :73例 ,其中男 51例 ,女 2 2例 ,年龄在 16~ 50岁 ,平均 ( 2 6± 8.7)岁 ,诊断均符合 1992年《原发性肾小对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 ,且排除继发疾病所致。其中初发病例 60例 ,复发 13例 ;伴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 3例 ,1例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钱江潮 《浙江医学》1999,21(12):740-741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本文通过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36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小板4项参数进行检测,以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参数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通许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二病区、三病区及脑血管科抗血小板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个月后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情况,根据mR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PS≤2分)和预后不良组(MPS>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抗血小板治疗前后PLT、MPV、PDW等血小板参数变化,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74例,预后不良组1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中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后MPV、PDW水平及治疗前后MPV/PL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的MPV水平升高(OR=1.969,95%CI:1.355~2.863)和MPV/PLT水平升高(OR=2.638×107,95%CI:5.867×103~1.187×1011)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PV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0.716~0.887),敏感性75.00%,特异性77.03%;MPV/PL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95%CI:0.828~0.959),敏感性75.00%,特异性93.24%。结论 抗血小板治疗后MPV和MPV/PLT水平升高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且具有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03-220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钾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治疗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治疗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血清钾离子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治疗组入院时、治疗1周和2周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1)治疗组入院时钾离子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血清钾浓度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中丘脑病变者血钾浓度下降最明显(P<0.05);(3)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显示与血钾浓度变化有明显相关性(r=0.91,P<0.05)。结论:血清钾离子浓度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有关,丘脑病变者最容易出现低血钾;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与血清钾离子浓度有一定相关性,低血钾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差于血钾正常者,早期补钾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与脑梗塞急性期血粘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为前瞻性随机试验。对9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性期血粘度测试,其结果显示出血组血粘度明显高于梗塞组(P<0.01),为脑出血的早期活血化瘀治疗及出血后梗塞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病人血浆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8例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病人和56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TH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血浆T3/FT3含量测定(1.18±0.41)/nmol/L/(2.90±1.12)pmol/L、(1.04±0.39)nmol/L/(2.83±1.36)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98±0.51)nmo/L,P<0.01/(6.37±1.31),P<0.001;死亡组T3/FT3水平与非死亡组T3/FT3水平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TH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的病理生理过程,监测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的血浆TH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程度和评估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及全血血小板5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患者在发病后24h内抽肘静脉血抗凝。测定其血浆D—D、Fbg含量及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患者和对照组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Fb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PV、PDW、P—L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T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Fbg含量升高和MPV增大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D-D、Fbg、PLT、MPV、PDW及P—LCR的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Fh)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SysmexCA-70001全自动凝血仪分别测定18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135例健康对照的血小板参数及纤维蛋白原(Fb)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F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压积(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灶直径〉5em的患者与梗死灶直径≤5cm的患者的PLT、MPV和PD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和Fb含量的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并发腹泻的发生率.方法对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期间的147例脑出血患者与142例脑梗死患者发生腹泻者进行发生率的统计,并观察腹泻发生的时间.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生腹泻率为36.05%,脑梗死患者发生腹泻率16.91%,脑出血并发腹泻率高于脑梗死患者.结论脑出血并发腹泻率高于脑梗死患者,可能是脑出血患者颅高压的因素较脑梗死更显著,引起应急状态下免疫功能下降,再加上卧床易并发感染等并发症,进食障碍致低蛋白血症加重肠粘膜水肿,长期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较脑梗死更显著,故而腹泻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脑梗塞病人在急性缺血期部分表现为血糖显著增高 ,选用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塞 30例 ,并设对照组 30例观察疗效 ,结果显示 :治疗组有效率为 90 .0 % ,对照组有效率为 70 .3% ,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 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erum 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波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02/2013-11月在广医三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2 h的脑梗死患者60例,测量其72 h、第7 d、第14 d的NSE,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不同亚型、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血清NSE含量以及患者不同时间的NSE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变化与病情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完全前循环梗死(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TACI)组血清中的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其余3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前循环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PACI)组以及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POCI)组较对照组以及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ACI)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ACI组的NS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清NSE高峰值在发病72 h后,发病第7 d后较前有所下降时较前有所下降。血清NSE含量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重型患者血清的NSE含量明显高于病情中型组,中型组较对照组以及轻型组明显升高,以上数据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I患者血清NSE含量可对病灶大小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给出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有助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100例,测定各组BNP、Hcy水平,并进行比较。脑梗死患者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期组(48例)和亚急性期组(40例);按照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24例)、中面积梗死(29例)和小面积梗死(35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重度(20例)、中度(3l例)、轻度(37例)。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BNP和Hcy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具体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对照组,差异呈显著性(P<0.01);大面积脑梗死患者BNP、Hcy水平显著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中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Hcy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重度脑梗死组BNP、Hcy水平高于中、轻度脑梗死组(P<0.01),中度脑梗死组BNP、Hcy水平高于轻度脑梗死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BNP、Hcy水平的变化,并且与病程、病变范围和病情程度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协助临床判断急性脑梗死的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