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其诊断符合率、声像特征,探讨鉴别要点。结果97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60例、子宫腺肌瘤29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8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3%,79.31%,62.50%。包膜、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频谱特征是两者的鉴别要点。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完整地提供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声像信息,影像学医师应加深对其声像特征的认识,以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疤痕妊娠病例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结果 本组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符合率为85.0%(17/20),10例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混合回声团块,3例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孕囊,4例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蜂窝样包块.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切口妊娠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超声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符合率为66.7%(16/24)。8例表现为子宫瘢痕处妊娠囊,16例表现为子宫瘢痕处混合回声团块。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倩  于冰 《中外医疗》2012,31(6):176-17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声像图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经阴道观察子宫腔内的形态、回声情况、血流状态;回顾性分析和总结78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0例,粘膜下肌瘤27例,诊断率分别为68.2%和79.4%。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肌瘤的鉴别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并为临床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在其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经腹部超声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本院2005年10月-2012年10月200例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孕周子宫下段厚度测量结果不同,40~41周为(3.63±0.47)mm,显著小于38周及以下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声像图特征为妊娠物位于子宫前壁峡部瘢痕处,子宫肌层变薄,回声紊乱,彩色多普勒提示团块周边血流丰富.根据瘢痕愈合情况,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结论:超声检查简便,为本病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特征。方法将36例超声检查发现有子宫肿块,并行手术切除的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特点。结果26例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肌层之间分界清晰,瘤体的血流较丰富,瘤体周边血流较中央丰富;7例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血供分布杂乱;3例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声像图表现相似。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特征相结合,可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韩笑  李成  包雍江  丁向清 《吉林医学》2012,33(31):6833-683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点,讨论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均于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探及2.30~3.89 cm的孕囊或者不均质回声团块,其中4例表现为胚囊型,1例表现为混合型。剖宫产瘢痕处的子宫肌层菲薄,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其内部及周边丰富或少量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呈高速低阻型频谱。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在超声检查中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能够辅助临床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4例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主要观察子宫前壁峡部的异常回声,了解其形态、大小、与切口的关系及局部血流情况。结果 34例均经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其中20例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见孕囊,14例显示子宫前壁下段混合回声区。结论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5例声像图示典型孕囊型,4例为孕囊样结构型,3例为混合包块型;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丰富,5例血流不丰富,孕囊及混合性包块周边血流频谱测得阻力指数(RI):0.26-0.48。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良  金清  姜丽英  何燕  孙良 《吉林医学》2010,(35):6519-65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早期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对15例经手术及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血流显像及血流频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初诊误诊20%(3/15),诊断符合率80%(12/15),15例患者在宫腔下段瘢痕处可见胚囊或不均质包块,根据二维声像图特征分为2种类型:①胚囊型8例;②流产型7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早期瘢痕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诊断剖宫产术后早期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前壁下段切口妊娠的早孕期经阴道彩超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1 月—2018 年6 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78 例。彩超重点观察子宫纵切 面孕囊位置、孕囊下缘高回声距离前壁浆膜层最近距离及孕囊周边血流情况,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声像图特征表现为大部分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型、大部分位于宫腔型、位于宫腔中下段及前壁下段混合 型和大部分位于宫颈型。确诊176 例,误诊2 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约98.9%。结论 经阴道彩 超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诊断符合率高,检查省时、直观,对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起重要的指导价值,并在追 踪观察治疗效果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的40例因阴道少量出血、停经及腹部疼痛的CSP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均行剖宫产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Voluson-730型)进行检查。分析本组患者诊断正确率、彩超检查确诊的CSP声像图特征、患者治疗前后彩超相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CSP患者术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及血流速度(RI)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治疗前后病灶长径与病灶宽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像图特征主要包括混合性包块型27例、孕囊型13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CSP中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应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经阴道彩超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亮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165-16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声像图特点及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为子宫肌瘤瘤体有假包膜,边界清晰,瘤体假包膜血流呈环状包绕,瘤体内血流呈条状、网状,频谱形态与子宫动脉略有不同,舒张期切迹模糊或消失,瘤体内血流阻力指数低于肌壁内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结论:经阴道彩超能清晰地显示宫腔内瘤体结构及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边文华  郭华  于惠玲  张兆英  王文慧  金珠 《吉林医学》2011,32(28):5992-5993
目的:观察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愈合情况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51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进行观察,根据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0例患者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良好476例,占93.3%;愈合不良34例,占6.7%。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剖宫产术后切口的位置、内部回声及周边回声,特别是对子宫破裂及切口瘢痕处妊娠的及时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计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准确度;分析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度为92.0%。超声声像图特征:有60.0%的产妇存在子宫下段切口肌层位置楔形凹陷缺损;子宫前壁峡部剖宫产疤痕位置可发现妊娠物,妊娠物和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子宫切口位置肌层的分界线不清晰,血流丰富,回声紊乱,宫颈形态并无明显异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TVCDS)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以手术病理结论 为标准,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TVCDS特征,对照比较二者瘤体包膜回声、瘤体内部回声、彩色血流信号和RI值的差异.结果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声像图的鉴别以瘤体用边假包膜特征最为重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瘤体周边出现环状彩色血流,子宫肌瘤组占95.9%,子宫腺肌瘤组占30.8%,组间差异明显;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分别是(0.53±0.07)和(0.67±0.057),RI≥0.7分别是1.4%和38.5%,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合瘤体包膜回声、彩色血流信号和RI等超声特征能提高TVCDS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的声像图特征,提出诊断要点。方法对18例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肌瘤的二维及血流分布特点。结果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征是宫腔内低回声,肌瘤蒂部子宫内膜连续性中断,自蒂部向肌瘤内延伸的树枝状血流。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诊断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及宫腔镜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早期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超对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19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超声正确诊断16例,准确率84.2%,3例误诊,误诊率15.8%;根据彩超声像图特征把切口妊娠分为3种类型:单纯孕囊型(10例)、混合回声型(7例)、部分位于宫腔型(2例)。结论经阴道彩超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经手术病理及保守治疗所证实,根据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囊型8例,混合回声型4例,声像图特征表现为子宫下段前壁内可见孕囊或包块,与膀胱之间肌层变薄,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内及周边见丰富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呈高速低阻型频谱。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的位置、分型、范围,子宫肌层厚度及血流情况,诊断及时,并能动态观察,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欣  刘彧 《中外医疗》2012,31(30):173+175-173,17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3例子宫肌瘤和41例子宫肌腺病,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肌腺病表现为子宫增大,病灶多位于后壁,病灶区回声增粗不均匀,其内可见点状或细条状血流信号。子宫肌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肌瘤边界清楚,周围有环绕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很好的显示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声像图特征,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