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林晓敏  梁添玉  黄艳 《中国病案》2012,(10):43-44,42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促进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资料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福州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9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2名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06±0.51分;经单因素分析,不同工作年限、编制、行政职务、夜班情况等护士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经多元回归逐步回归分析,F统计量为10.80,显著性水平为0.002,行政职务是其影响因素。结论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得分总体偏低,建议从自我综合能力培养、岗位编制等方面来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研究增强急诊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对护士职业倦怠感以及幸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本院的56例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为干预前阶段,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为干预后阶段,做好自我效能感相关知识以及急救技能的培训,树立急诊科护士学习的榜样,提高社会支持,比较干预前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结果所有选取的护士在经过研究后发现,干预前急诊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的的氛围(2.03±0.61)分,情绪枯竭得分为(34.40±8.14)分,去人格化倾向的得分为(14.10±5.59)分个人的成就感得分情况为(24.13±5.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自我效能感可有效促进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其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同时可使护理的职业倦怠得以降低,由此使急诊科护理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赵莉  沈军  谭敏  雷蓉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43-14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其对策,为护理本科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梁宇颂等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228±0.439)分,呈中等偏上水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维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录取志愿的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性别、年级的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待进一步提高,可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提高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从而提高其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对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效果。方法:实施具体干预措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观察、调查和分析护士职业倦怠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前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情绪枯竭维度呈显著负相关,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去人格化倾向维度无明显相关性。实施干预措施后,病房、急诊科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急诊科护士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得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房、急诊科、ICU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可以稳定她们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工作能力,对降低职业倦怠,促进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慧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0):1467-1470
目的:通过调查妊娠期妇女自我效能的现状,为孕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20名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妊娠期妇女一般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与国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P<0.01).120例妇女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显示21.75%处于高等水平,56.25%处于中等水平,42.00%处于低等水平.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不同胎次、不同关注怀孕程度间孕妇自我效能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济收入、居住情况不同,其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妇女自我效能现状不理想,提示护理工作者应重视应加强产前教育,适时提供干预措施以增强孕妇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临床护士感知谦卑型领导水平、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工作重塑现状并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4-8月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所三甲医院的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谦卑型领导量表、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工作重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2.0及AMOS2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感知谦卑型领导得分为(35.54±8.88)分,创新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9.04±6.60)分,工作重塑得分为(71.16±13.53)分。护士感知谦卑型领导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及工作重塑、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工作重塑得分均呈正相关(r=0.375、0.402、0.783,均P<0.05),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护士感知谦卑型领导与工作重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65(95%CI:0.47~0.83,P<0.05)。结论 应注重培养护理领导者谦卑型领导风格,以期提高下属护士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工作重塑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以本院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产后延续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抑郁和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7.5±3.2)分,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4.4±4.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34.6±4.5)分,对照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29.6±5.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96.7%,对照组满意度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延续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后抑郁,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护士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现状,探讨医院护士和护校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差异.方法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对90名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急救部的护士及78名普通护校刚毕业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急救类护士追求成功的动机分数明显低于护校的护士(t=-2.914,P=o.044),而回避失败的动机则明显高于护校护士(t=2.789,P=0.049);(2)麻醉科护士、重症监护室护士与急救部护士之间成就动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急救类护士除希望成功因子明显低于护校护士(P<0.05),回避失败、过度努力均明显高于护校护士(P<0.05);另12.22%的急救类护士成就动机达中等水平,明显高于护校护士(P<0.05);(4)急救类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分数、学业自我效能感分数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的分数均显著低于护校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麻醉科护士、ICU护士与急救部护士之间一般自我效能感分数、学业自我效能感分数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在职护士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动向,减轻护士工作倦怠的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人格特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市市级医院的159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生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显著低于护士(t=2.108和2.861,P<0.05),男性医务人员的精神质、内外倾向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性(t=3.984、2.145和3.041,P<0.05),精神卫生科医务人员的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科室(F=7.232,P<0.001),急诊科和儿科的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科室(F=4.455,P<0.001)。不同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医务人员的内外倾向性和神经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722和67.925,P<0.001)。有较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医务人员更外向,情绪更稳定。结论:关注护士和女性医务人员的人格特征,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社区护士角色适应中的自我和谐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角色适应中的自我和谐状况,为我省社区护理人才管理、培养、促进社区护士角色适应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对参与我省社区岗位培训中有1年以上社区护理工作体验的185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社区护士角色适应群体中自我和谐量表总分均分为(97.84±14.42)分,其中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为(48.61±9.09)分,与大学生、军人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刻板性得分为(19.01±3.67)分,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灵活性得分为(46.32±4.07)分,与大学生、军人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士群体自我和谐程度偏低,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社区护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待遇,以促使尽快适应社区护士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