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景峰  安莲华 《吉林医学》2009,30(5):431-43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入选的64例急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和对照组每各3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比较,评定临床效果,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比较,评分丹参酮ⅡA磺酸钠,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显效率75%、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分别为31.25%、71.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另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7.50%,2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而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 ⅡA silate A,STS)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0例脑梗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于我院进行外伤性脑梗死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ADL)为评价指标对2种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4%,显著高于对照组55.0%(P〈0.05);2组患者的NDS、ADL值与治疗前相比分别显著下降、增加,P〈0.05;治疗组的NDS、ADL值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安全性可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疗程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炎性指标、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炎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明显提高脑梗死好转率,改善微循环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6.
罗俊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48-49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硫氮革酮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57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硫氮草酮。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65.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硫氮革酮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滴。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宋然 《大家健康》2014,(7):146-147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肝功能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比较两组肝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促进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肝功能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比丹参注射液有更显著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7例为对照组,51例为治疗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同时治疗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2%)高于对照组(63.9%),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可发挥显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 Ⅱ AsilateA,STS)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方杰  王青 《中原医刊》2007,34(15):81-81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6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硝酸甘油10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缓援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10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硝酸甘油及低分子肝素。两组其他治疗用药相同。两组病例于治疗10d后作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8.3%)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1.7%),治疗组总有效率(81.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治疗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壬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症状、体征、心功能及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王印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8):74-74,77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2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13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控制、心电图改善上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联合用药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奥扎格雷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奥扎格雷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2 d。治疗结束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抗血小板+降脂+抗凝+神经保护),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均采用基础治疗,除此之外不加用任何其他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愈后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愈后的总有效率为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100例,对照组川芎嗪组80例.分别治疗14 d,观察其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对照组为7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于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及控制血压和/或血糖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5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心绞痛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6.1%,优于对照组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华 《中原医刊》2007,34(18):78-79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126例脑梗死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9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应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6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加维脑路通600 mg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根据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刘洪海 《吉林医学》2014,(15):13+3211-3211
目的:研究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小剂量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尿红细胞计数为(18.5±7.9),24 h尿蛋白定量为(782±36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