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氟沙星注射液在各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本文评价氧氟沙星在10种输液中贮存于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这10种输液为:(1)0.9%氯化钠注射液,(2)5%葡萄糖注射液,(3)5%葡萄糖和0.9%氯化钠注射液,(4)5%葡萄糖和乳酸盐林格氏注射液,(5)5%碳酸...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溶液的稳定性。方法测定溶液的pH值。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的含量,定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观察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在常用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0.9%氯化钠注射液(0.9%N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10%果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与果糖等常用输液配伍后.各项结果在8h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可与果糖等常用输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在4种常用液体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在25℃下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种常用输液液体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输液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孟多酯钠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变化。结果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0.9%氯化钠及5%葡萄糖氯化钠在室温下(25%)配伍,0~8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而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欠佳。结论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输液配伍时应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不宜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4.
苯唑西林钠在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景  陈方亮 《中国药师》2006,9(7):639-641
目的:考察常温下(25℃)6h内注射用苯唑西林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测定配伍后苯唑西林钠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变化。结果:苯唑西林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在10%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较差。结论:注射用苯唑西林钠与输液配伍时应首选0.9%氯化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可配伍,但宜在3h内滴完,与10%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尽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溶液的稳定性。方法测定溶液的pH值,采用HPLC法洲定溶液中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的含量,定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观察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在常用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0.9%氧化钠注射液(0.9%N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10%果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与果糖等常用输液配伍后,各项结果在8h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可与果糖等常用输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庞家莲  文汉 《中国药业》2007,16(10):32-33
目的测定注射用盐酸洛关沙星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将临床用量的盐酸洛美沙星溶于输液中,再稀释到待测浓度,观察其外观并测定pH值、含量、微粒、回收率等。结果在25℃和其他条件平行的情况下,盐酸洛关沙星与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会出现白色浑浊,与5%及10%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这3种输液配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结论临床上,盐酸洛关沙星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不宜配伍,与其他3种输液可以配伍。  相似文献   

7.
伦新强 《中国药业》1999,8(8):15-15
甲磷酸培氟沙星(Pefloxacin)是第三代隆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介绍将培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输液进行配伍,考察其pH值、外观及含量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仪器与试药UV-1601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PHS-3C型pH计(厦门第二分析仪器厂);培福新注射液(400mg/5ml,法国罗纳普朗克乐安公司);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均为本院自制。2方法2.1配伍液的制备:模拟临床常规用药浓度(400/250ml),精密取培氟沙星注射液.40Omg分别加入到3…  相似文献   

8.
汤智慧  梁潇  白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65-1366
目的 探讨注射用环磷酰胺在室温下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种常用输液液体配伍的稳定性,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PIVAS)环境下的安全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将注射用环磷酰胺以临床常用剂量与输液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环磷酰胺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变化.结果 注射用环磷酰胺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室温下(25℃)配伍,0~6h内其外观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环磷酰胺在室温下,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种常用输液液体配伍的稳定性至少6h内稳定,符合PIVAS环境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阿魏酸钠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阿魏酸钠注射液按临床最大使用浓度加入4种常用输液中,室温(25℃)下放置8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输液中阿魏酸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同时观察外观性状和pH。结果:各配伍液在0~8h内,25℃的条件下阿魏酸钠含量、有关物质、外观性状和pH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与以上4种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的条件下放置8h性质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生产的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等四种袋装输液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质量考察,结果在一年内质量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1例78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恶心、呕吐、反酸、腹泻3d,先后静脉滴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20mg和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g。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约10min后患者出现大汗、心慌、面色苍白、意识淡漠,即测血糖3.0mmol/L。暂停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并进食糖块、面包,约5min后症状缓解。恢复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约5min后前述症状复现,即刻血糖为1.9mmol/L。立即停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20m1后继续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约10min后患者低血糖症状消失,输液结束后血糖升至9.6mmol/L。  相似文献   

12.
刘留成  赵俊 《中国药师》2009,12(1):75-77
评价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在4种常见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临床常规剂量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在不同温度(4℃,25℃,37℃)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输液中雷贝拉唑钠含量,观察外观、不溶性微粒以及pH变化。结果:不同条件下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颜色、不溶性微粒、pH、雷贝拉唑钠含量基本无变化;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10%葡萄糖注射液在37℃条件下8h内含量及pH差异较大,溶液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黄色。结论: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不宜在高温下放置,只宜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头孢苷酮钠和氨茶碱的含量及其在常用输液中相互配伍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室温(25±1℃)条件下,在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头孢苷酮钠的浓度为4.0mg/ml,氨茶碱的浓度为1.0mg/ml的混和液存放6h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在5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于不同温度下在5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阿莫西林/舒巴坦分别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纳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4oC、25oC、37qC下测定配伍前后不同时间舒巴坦与阿莫西林的含量,同时观察液体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阿莫西林/舒巴坦在0.9%氯化纳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较稳定,在含葡萄糖的输液中pH、含量下降均较快。结论阿莫西林/舒巴坦可以与0.9%氯化纳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生脉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0.9%氯化钠注射液(0.9%N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LR)调配后成品输液的稳定性。方法洁净条件下,生脉注射液用上述5种输液调配为成品输液,室温(25℃)8 h 内观察成品输液的性状、pH、不溶性微粒数及 HPLC 法检测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变化。结果5种成品输液的外观、pH 及五味子醇甲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用5%GS、10%GS、0.9%NS 和 GNS 调配的成品输液,4 h 内不溶性微粒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但用 SLR 调配的成品输液不溶性微粒不符合其规定。结论生脉注射液可以用5%GS、10%GS、0.9%NS 或 GNS 调配为成品输液,并在4 h 内使用。  相似文献   

16.
伦新强 《中国药业》2009,18(23):11-11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条件下,将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按临床用药浓度与5%葡萄糖、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于不同时间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结果在0~8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7.
输液的pH值对左氧氟沙星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输液的pH值对左氧氟沙星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大输液及相关药物的配伍禁忌提供依据。方法:配制一系列不同pH值的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加入左氧氟沙星,观察溶液的稳定性。结果:溶液pH在6.5以下稳定,在6.5-7.5之间部分出现浑浊,在7.5以上容易析出结晶。结论:配制含左氧氟沙星的输液宜选用偏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不宜选择偏中性的氯化钠注射液,避免和碱性药物配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输液中的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微粒进入血管能引起血管肉芽肿,静脉炎等症。微粒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药加入大输液中也是带来微粒的一个因素。本文用微粒计数器对粉针剂青霉素纳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微粒变化进行探讨。1.仪器与试药:KF-4微粒计数器(湖南湘仪天平厂);超净工作台;青霉素纳(三明制药厂生产.950328);0.9%氯化销注射液(福州制药厂生产,940824);5%葡萄糖注射液(福州制药厂生产,940623)I葡萄糖氯化钠注射…  相似文献   

19.
程敏毓  刘放 《中国药业》2010,19(8):27-29
目的研究室温6h内注射用吡拉西坦与5%葡萄糖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吡拉西坦与3种输液配伍后6h内吡拉西坦的pH及含量变化,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吡拉西坦与3种输液配伍6h后,外观、pH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吡拉西坦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20.
胡琦 《海峡药学》2009,21(1):30-31
目的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观察配伍液在8h内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6±1m处测定配伍液的吸收度。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中,外观、pH值、含量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无显著变化。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这4种常规输液配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