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医学》2007,(22):26-27
本期的“医患心理”中我们安排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妈妈带宝宝到医院看病,看着宝宝打针、抽血,妈妈心疼的感觉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另外一篇是对一位儿科护士的采访。作为儿科的护士,实际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宝宝的一声哭闹、家长的一个眼神都会提醒护士们别出差错,别让宝宝太疼了。实际上,为了孩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治疗,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医生护士,最重要的就是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陈燕琳 《家庭医学》2007,(20):19-19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孩子怕见生人,甚至与熟人谈话时都感到紧张和脸红.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合。有时还会口齿不清.口吃.不敢抬头看人。严重时.在与人交往中出现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3.
李志刚 《家庭健康》2005,(12):13-13
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市江岸区一黄姓家长,今年为4岁的孩子请了家教培训英语,可是老师总感觉孩子发音含混。黄女士也发现,孩子总把“那”说成“辣”、“四”说成“十”。随后,黄女士把孩子带到医院检查并交了近200元的手术和检查费后,医生用激光手术割断了孩子的舌系带。因手术时间不到一分钟,现场竞有30多位家长带着孩子排着队,鱼贯而入做手术。  相似文献   

4.
问:我侄子2岁多了,说话时只能发出些含糊不清的声音。原来以为说话晚,也没在意。可是我看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说是讲话时口齿不清的孩子可能听力有问题。请问,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有好多新生儿的家长询问医生孩子的舌系带什么时候剪,他们怕宝宝长大了发音不清。我试着说服几个家长,没有发现异常是不需要剪的,但后来发现他们会去其他医院剪,好像不剪就不安似的。  相似文献   

6.
崔永华 《大众健康》2010,(10):98-98
鲁鲁今年5岁,他从小就不爱和人交往,也很少说话,但经常自言自语,却口齿不清。从不主动要求别人抱他,摔倒了也不哭,说话时从不看人,和父母在一起,常常几天说不上两句话,需要什么就用手势表达。家里来了客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从不理睬,只顾玩自己的。鲁鲁对别的孩子喜欢的汽车、手枪等玩具毫无兴趣,  相似文献   

7.
赵敏 《健康必读》2005,(11):47-47
最近各地电视台热播的韩剧《大长今》里大夫用蜂针扎长今的舌头,治疗长今的味觉麻木。这使不少读好奇:这蜇人的蜜蜂真能治病吗?  相似文献   

8.
4182例儿童舌系带过短门诊矫正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系带过短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者会导致婴幼儿舌运动受限,儿童吐字发音不清,甚至导致牙齿排列异常和心理障碍。不同的医疗机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矫正。我院口腔科与儿保科合作,采取及时发现并予简单手术矫正,配合必要的简单语言训练指导,于2002年9月~2008年10月共矫正42d~4岁舌系带过短病例4182例,绝大多数患儿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震 《健康人生》2005,(1):21-21
目前给孩子请家教已经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如何选好家庭教师,真正把钱花在促进孩子的学习上,使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引导孩子自觉成才,这才是请家教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0.
谨慎原则是对没有发生但却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加以估计,并加以确认。由于医院经济活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很可能发生经营风险和损失。为把风险和损失缩小到或限制在极小范围内,要求医院在会计核算上,必须严格遵循谨慎原则。如果忽视谨慎原则,会使医院经营产生风险;若是滥用谨慎原则,会产生虚假的会计信息。为此,建立谨慎原则要适度。  相似文献   

11.
詹蓉 《家庭医学》2014,(5):31-31
孩子在医院输液时,医务人员由于人手有限,家长通常就充当“家长护士”了,以免孩子出现输液后的不良反应。那么,对于家长这个“家长护士”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钟汶 《家庭医生》2012,(20):37-37
表妹雨蓓晚婚,34岁才怀孕。怀孕近8个月时,羊水破了。无奈,提前1个月生下个男孩,体重2.4千克。  相似文献   

13.
《家庭健康》2009,(2):55-55
我儿子2岁半了,看上去有点像“斗鸡眼”,要去医院检查吗? 由于某些先天或后天的因素,约有1%的幼儿出现“斗鸡眼”。所谓“斗鸡眼”,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共同性内斜视,即一眼位置正常,另一眼向鼻侧根部偏斜。  相似文献   

14.
洪瑜4岁多的儿子鹏鹏原来解大便时很顺畅,可在3个月前感冒后开始经常解干硬的大便。洪瑜听别人说多吃香蕉可以润肠通便,帮助排便,于是,她便经常买香蕉给鹏鹏吃。  相似文献   

15.
陈侠 《健康人生》2006,(4):19-19
嫉妒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早期的情绪分化而来。引起2~3岁孩子嫉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在父母的疼爱、老师的表扬、生活的享受、能力的强弱等方面,孩子会自然地流露出嫉妒的情绪。例如,有一个独生男孩是全家的宠儿,后来母亲去世了,继母生了个小妹妹,全家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小妹妹身上。男孩便感到自己“失宠”了,于是经常欺负小妹妹。这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失去了父母的爱而产生了嫉妒心。此外,因为羡慕别人的玩具,在食物、衣着方面不及别人时,孩子也会产生嫉妒。  相似文献   

16.
竹青 《自我保健》2009,(4):20-20
二年级的小学生张林林在学校拿了别的小朋友的铅笔被老师通知家长,林林的妈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说林林是“偷”,而是很温和告诉她:“那是别的小朋友的东西,别人丢了会很难过的。你丢了东西不也是很难过吗?”听了妈妈的话,林林主动把铅笔送还,  相似文献   

17.
18.
卢晓 《健康向导》2010,16(4):50-50
<正>朋友中有不少已经身为人父人母,以前大家见面时,话题五花八门,现在则少不了提到孩子。上周遇到一个朋友,她的女儿已经九岁了,身为公司老总的她,工作上雷厉风行,偏偏对女儿很没辙。一见面就说:"我这孩子现在被惯得不像样子了,数学小考,那么简单一道题,全班只有她做错!我就说她,‘你怎么那么笨!  相似文献   

19.
孟月  朱云 《大众健康》2014,(3):91-91
八岁的时候,母亲将一小盆衣服放任我的面前,说:“把自己的衣服洗了,以后,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十岁的时候,母亲让我学昔煮面。她说:“以后,家里没人的时候,你自己要学着做东西吃,几事不可全都指望火人。”  相似文献   

20.
孩了在玩耍时。无意中弄坏了东西或闯了祸怕挨大人打骂,常常把错误掩饰起来,当父母发现问他时,他们联想到会挨骂,就会说谎,说不是我干的。孩子不敢公开承认,而说谎使大人苦脑、恼恨。因为任何一个父母都知道说谎是最不好的列惯,甚至是道德所不容的,所以一发现孩子说谎,就非常气愤,总想好好地教训他一下,于是就狠狠地责备,骂几句,想使孩子有个惧怕心理,以后不敢再说谎。而事实却恰好相反,父母责骂得越厉害,孩子为了怕打骂,闯了祸或做了什么错事,就又说谎。所以说。孩子撒谎,根在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