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呈现高发率、高休学率和高退学率的特点.大学生受精神疾患困扰,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现象已受到业界和社会媒体的关注.北京某大学1997—2009年学生休学原因的调查显示:精神疾病居于首位(48.21%),是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因病休学的主要原因[1].有研究显示,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取向的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提供实证依据。采取自编问卷的方法对湖南800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确定未来职业时最先看重适合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其次才是薪酬水平、施展才华的机会等;2父母亲戚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取向的主要参考来源,社会舆论的影响不容小视,学院老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择业所起的作用有待加强。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亟需落到实处,社会和学校必须保证健康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3.
机制指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中的组织及其规律,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机制、预警机制、干预机制、预后机制。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大多是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体系、模式、对策、方法等的研究,而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的研究却很少,缺少从机制建设的角度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缺乏从机制形成的高度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构建。为此,本文从以下方面着力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院校后进生是指在校园里学习生活的大学生,由于诸多原因而导致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未能达到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要求标准的学生。其具体表现特征为:上进心不强,不关心集体,有违反学校纪律甚至违法、  相似文献   

5.
王海军 《校园心理》2012,(5):340-341
<正>职业教育改革以来,高等职业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激增,高等职业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其中就业不良心理问题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不良心理主要表现和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Luthans编制的心理资本问卷对1169名高职学生进行测量,旨在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普遍在中等程度以上,高本合作专业的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较高.回归分析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资本的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依次是学生父亲最高学历、专业类别、是否高...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学习阶段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确定学习计划、发展计划;确定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相似文献   

8.
田贞训 《校园心理》2012,(4):227-229
为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责任心发展现状,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责任心教育提供依据,以湖北省宜昌市几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432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分别按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等6个分组依据,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责任心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以性别作为分组依据,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责任心及其不同层次、不同构成要素几个方面进行责任心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高等职业女学生责任心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男学生责任心平均水平,二者在各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责任心的性别差异,受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的综合影响,也由男、女学生在生理及心理发育程度的差异所致。责任心的性别差异属正常现象,但男女生在责任心上的显著差异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普遍存在学习负担过重问题,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中学和大学更突出,更严重。我国对12.6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神经衰弱的占20.23%。据对北京16所高校调查,本科生因患精神疾病休学的学生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5%以上(1/3),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状况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发育,培养学生良的心理能更好地促进其成长。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新生1 376名。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双重任务,但受院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素质等因素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差距明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实际及学生心理特点,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的心理育人体系,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现状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大都属于"95后"、甚至"00后",这个  相似文献   

12.
调查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护生的焦虑和应对方式状况,为制订心理压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调查了某卫生高等职业院校457名备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高等职业院校五年级应届毕业生。结果发现:(1)高等职业院校五年级护生考试焦虑检出率达74.0%,高度焦虑者占41.1%。(2)考试焦虑在生源地、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独生、是否单亲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时成绩(F=14.645,P<0.01)和家庭教养方式(F=5.124,P<0.01)对考试焦虑则有影响,即成绩为中、下游的护生面对考试比成绩上游的同学更加焦虑,专制型家庭的护生比民主型和放任型家庭的同学更加焦虑。(3)单亲家庭护生的消极应对均分高于家庭完整的同学(t=1.981,P<0.05)。担任过学生干部者的积极应对均分高于普通同学(t=2.865,P<0.01)。家庭教养方式对消极应对方式有影响(F=3.448,P<0.05),民主型家庭的护生消极应对均分显著低于溺爱型家庭的同学。(4)考试焦虑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使用越多,考试焦虑程度越低,消极应对方式使用越多,焦虑程度越高。有考试焦虑者比没有者更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可见,消极应对能加重考试焦虑,积极应对则能缓解焦虑。应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策略、寻求社会支持等积极、成熟的方式应对考试压力,减少回避、被动接受、幻想等消极、不成熟应对方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肖凌燕 《校园心理》2021,(5):421-427
目的 比较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不良亲子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和家庭亲子关系测验(PCRT)对50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不同性别、班委与非班委、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本科院校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为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行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做中学”和“学中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心理问题,影响了个人就业和个人发展。本研究分析了学生实习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及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5.
陈晓燕 《校园心理》2012,(5):331-333
<正>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1]。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高等职业院校,被赋予传递人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职业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使命。精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处于高等职业学生管理的第一线,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类工作人员。班级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辅导员辛勤而又富有技术性的劳动。年青人是一个容易滋生心理问题的群体,但由于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可塑性极强,如果辅导员能够及时掌握动态,合理地进行思想和行为的干预,则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从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因面向的主体不同致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被人为的划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对普通高等教育来讲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对教育结构的调整显现了惊人的力量,特别是近年以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关注日益增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等职业院校有力地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培养和改善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方法对昆明理工大学107名在校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比训练前后测"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将得分进行量的分析。结果心理素质的反映性、元认知特性、创造性、动力特征等方面有明显改变。结论心理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中认知特性的非实践性成分和个性的动力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为形成具有高等职业院校特色的学生心理、品德和人格教育与训练体系,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具有健康人格的创业型、复合型人才,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也能在职场上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我们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育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注册入学的2011级学生,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尝试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团体训练》课,将体验式教学法引进课堂。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课程设置得到了90%以上学生的肯定和认可,教学效果明显。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团体训练》与以往教学有些不同,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游戏  相似文献   

20.
<正>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各类高等院校的创立也越来越多。国家对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关注程度虽然增加,但中等职业院校学生仍然存在着很大劣势,相比大学生,在学历方面存在不足;相比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认识、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不足;针对社会上的人,在经验上存在不足。本研究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在很多方面都不占优势的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必须的。1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